hobbes
然後,昨天在看「返校」前看的是新海誠的「天氣之子」......
hobbes
幾個想法是這樣:
hobbes
1.新海誠的早期作品講的都是宿命性的分離,結果年紀大了才開始在作品中放入那種無根據又義無反顧試圖挽回的年輕心緒......
hobbes
2.同樣地,在早期作品中那種世界規模的科幻場景(如「星之聲」的太空旅行、「秒速五公分」的衛星試射)多半擔任著某種無可逆轉的隱喻,結果從「你的名字」開始,這些科幻或奇幻設定成了某種可以被腦熱年輕人克服的人定勝天功能性布景......
hobbes
3.從「你的名字」開始,新海誠終於找到了可以克服「追逐繁星的孩子」中奇幻世界設定一廂情願,符號對位又說不清楚的方法。簡單地說,設定仍然可以一廂情願但是不能太複雜,關鍵是要渲染一定的宿命感和哀愁感(在這裡加上年輕人的愛情元素會非常好用),符號的部分就當作花邊渲染,不用說得太多,味道有出來就好,這樣比較看不出破綻......
hobbes
4.所以套回「天氣之子」,晴女作為活祭品的傳說完全就是不太複雜的一廂情願設定,視覺效果極佳的空中飛魚與龍神之類的也可以在完全不用解釋的狀態下,成為那個奇幻世界向現實不小心透露的線索......
hobbes
5.角色設定一樣是吃人設不吃敘事,這點有點可惜,「天氣之子」兩位主角的背景交代甚至比配角還少,剩下的只有在對話中透露的個性,只是電影中足以讓角色發揮的事件不算多,這部分相當薄弱......
hobbes
6.在「你的名字」中就覺得用配樂插曲取代角色心緒的手法用得太頻繁太滿,到了敘事性和角色強度都比較薄弱的「天氣之子」裡,同樣的手法就更難說服觀眾......
hobbes
7.其實整部電影,或說新海誠後期的作品核心,幾乎就是那種中二腦熱的義無反顧(加上各式主角的心緒插曲),對我來說這幾乎構成某種程度的進入障礙,觀影時旁邊的小男生哭得唏哩嘩啦,其實讓人蠻羨慕的......
hobbes
8.看完「天氣之子」後馬上接著看「返校」,看完「返校」後覺得順序應該倒過來,心情可能會比較好......
hobbes
9.忘了說,「天氣之子」的某些鏡頭和最後的收尾,應該有隱晦地參考「心之谷」的嫌疑......
Blueland
直到看完你這篇, 覺得《天氣之子》應該似乎是不用看了(thinking)
hobbes
其實也不會啦,就是一個畫面絕美,架構簡單的少年愛情故事,如果可以不那麼煩惱現實瑣事,應該是蠻療癒的作品……
Blueland
《你的名字》都已經讓我略有不耐了......(unsure)
Shadowcat
沒喜歡過新海誠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