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34 PM
601
229
[影] 返校(2019)
以下劇情雷連環爆,還沒看快逃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34 PM
Sat, Sep 21, 2019 3:47 PM
看《返校》之前身邊壓倒性一片好評,作為一個看電影時很機車的人,看完之後覺得《返校》還是有一些缺點(我真的覺得劇本節奏沒有很順暢⋯⋯),但太多的細緻鋪陳與為了電影而做出的情節刪減與修改實在很用心。這是一部讓人感受到它同時兼顧遊戲原作與電影最佳呈現方式的電影。最重要的是,這是台灣電影產業等了幾十年的重要訊息,相對於白色恐怖時代禁歌禁書禁自由思想的那個年代,我們終於正式站在一個可以拍出敘述這段歷史的商業大片的時間點,達成這個結果所需要的並不只是一個解嚴的政府,還有民主化跟足以撐起這個市場的社會。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這麼重要。這電影本身的存在就很珍貴。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35 PM
Sat, Sep 21, 2019 3:37 PM
【受害的各種形式】
《返校》劇本(無論是電影還是原作遊戲)最傑出的一點,就是它描繪的不只是白色恐怖時期的政府怎麼迫害追求民主自由的人,還進一步描述在那樣的陰影下,一個最平凡的人能夠因為一瞬間的念頭而帶來可怕的結果。這個故事描述了各種受害的可能性——追求自由及真相而喪生的人(讀書會、張老師和殷老師),追求自由但狼狽地活下來的人(魏仲廷),活在體制內而親手葬送所愛的人(方芮欣),甚至是活在體制內但無端被殺死的人(工友老伯)。迫害有各種形式,看似被陷害的、陷害人的人,說到底都是體制下的受害者。這電影傳達出的訊息之一就是,你或許做了可怕的事,但比起互相咎責,在那背後有更需要被推翻的東西存在。扣下板機射出每一發殺人子彈的不是警察,甚至不是下達命令的那個人,而是促成這個命令誕生的原因。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35 PM
【失憶與輪迴】
電影比原作更具體的呈現這個輪迴概念,方芮欣剛醒來時在走廊上遇到身穿與自己同樣的高中制服的少女鬼魂,她感到畏懼而逃跑,但直到第一章結束時她才發現那始終是自己。她永遠會在醒來之後想不起來發生什麼事,但她永遠覺得自己愧對魏仲廷和讀書會,後來醒來的她一再從自己的前一個陰影逃開,但反過來說,前一個她也一再將重新醒來的自己又推進同樣萬劫不復的恐怖輪迴。
方芮欣的解藥是記住真相。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承認發生在翠華高中的大量死亡與自己有關。電影在這部分給的訊息其實有點太直白,但我想,這個訊息或許就是重要到需要這麼直白。
「為什麼不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就算了呢?」
民主轉型過程中最有毒的一句話,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忘記就是萬劫不復的開始。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35 PM
忘記歷史的傷痛,就是重蹈覆徹的開始。正如方芮欣會一次又一次害死魏仲廷,遺忘就是給錯誤再度上演的機會。無論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都不應該輕易說出「讓過去的事情過去」這句話。這與諒解與否無關,而是我們如何正視這個國家曾經有的樣貌,而這段歷史如何形塑現在的我們,而我們未來又想成為怎樣的樣貌。
承認錯誤才是真正的與歷史和解。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35 PM
【凝視鬼怪】
電影版裡雖然把燈籠鬼戴上軍帽很funny(第一次看到時忍不住笑出)(原作裡是斗笠),但我非常喜歡這個鬼怪的設計。它龐大、永遠在傾聽你的一舉一動和每一個細微的耳語,它有非常恐怖的外型,但當它掐著你的脖子時,你凝視它的正臉,會發現它的臉孔是一面鏡子。你看見的是自己。
面對龐大的國家機器壓迫時,你同時凝視著自己。你決定了你會看到什麼,而那台龐大的機器也會因為你的決定而改變樣貌。當方芮欣看著那張映著自己臉龐的燈籠鬼的臉,說出「不,我決定不要再忘記了」的時候,那瞬間鬼怪的力量消失了,它出現了裂痕,頓時變得虛弱許多。這象徵的是思想能帶來的影響,也是一個人所能擁有的最大武器。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35 PM
Sun, Sep 22, 2019 2:09 AM
【活下來的目擊者】
Alan Rickman演過一部小成本單一場景電影叫做《叛國作家》,這部電影講述一個國家派來的軍官如何折磨一個女作家,逼她招供自己有叛國企圖。這部電影的結論相當強而有力。女作家說,「因為我知道,在死亡中永存生命,在虛假中永存真理,在黑暗中永存光明。」國家機器迫害個人意志時,有人選擇死,有人選擇生。死亡是個人意志的勝利,但活下去然後記住一切,其實也是最大的反擊。重要的是個人意志如何去抵抗那些他們強迫要你相信的無稽之談。
魏仲廷選擇了招供,但他明明是讀書會最堅強的成員之一。可是他的招供並不是因為畏懼死亡,相反的,他有他必須背負的來自張老師的期待,他有一個必須花費幾十年才鼓得起勇氣才能再度踏進翠華高中完成的任務。有時候活著比死亡還不容易,但他活了下去。因為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反擊。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35 PM
Sat, Sep 21, 2019 3:41 PM
活著的人不只是魏仲廷,同一個時代活下來的人畢竟是多數。這些人通通是目擊者,對魏仲廷這樣的人來說,記住是比遺忘還更加艱困的事。但歷史必須被記住,必須被傳遞到下一代。自由得來不易,這部電影沒有告訴你自由是怎麼被爭取來的,但它告訴你,距今沒有很久以前的時代,你曾經只是因為腦海中有自由的思想就可能被判下重刑。但如今,你不用等到來世就能享受說出任何無意間閃過腦海的念頭的自由。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36 PM
致那份珍貴的自由。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36 PM
--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42 PM
然後我一看到電影裡出現神桌就忍不住很想存檔(幹
奶昔睡眠不足
@abfgmn
Sat, Sep 21, 2019 3:42 PM
Sat, Sep 21, 2019 3:42 PM
明天來重玩返校好ㄌ已經忘記太多遊戲的細節
張妙如
@miaojuchang
說
Sat, Sep 21, 2019 4:17 PM
煞氣a包子
@huw12313212
Sat, Sep 21, 2019 4:37 PM
好文推
Rururu_三毛
@Rururu_Mike
Mon, Sep 23, 2019 2:25 AM
這篇寫得太好了,加精華!
載入新的回覆
以下劇情雷連環爆,還沒看快逃
《返校》劇本(無論是電影還是原作遊戲)最傑出的一點,就是它描繪的不只是白色恐怖時期的政府怎麼迫害追求民主自由的人,還進一步描述在那樣的陰影下,一個最平凡的人能夠因為一瞬間的念頭而帶來可怕的結果。這個故事描述了各種受害的可能性——追求自由及真相而喪生的人(讀書會、張老師和殷老師),追求自由但狼狽地活下來的人(魏仲廷),活在體制內而親手葬送所愛的人(方芮欣),甚至是活在體制內但無端被殺死的人(工友老伯)。迫害有各種形式,看似被陷害的、陷害人的人,說到底都是體制下的受害者。這電影傳達出的訊息之一就是,你或許做了可怕的事,但比起互相咎責,在那背後有更需要被推翻的東西存在。扣下板機射出每一發殺人子彈的不是警察,甚至不是下達命令的那個人,而是促成這個命令誕生的原因。
電影比原作更具體的呈現這個輪迴概念,方芮欣剛醒來時在走廊上遇到身穿與自己同樣的高中制服的少女鬼魂,她感到畏懼而逃跑,但直到第一章結束時她才發現那始終是自己。她永遠會在醒來之後想不起來發生什麼事,但她永遠覺得自己愧對魏仲廷和讀書會,後來醒來的她一再從自己的前一個陰影逃開,但反過來說,前一個她也一再將重新醒來的自己又推進同樣萬劫不復的恐怖輪迴。
方芮欣的解藥是記住真相。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承認發生在翠華高中的大量死亡與自己有關。電影在這部分給的訊息其實有點太直白,但我想,這個訊息或許就是重要到需要這麼直白。
「為什麼不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就算了呢?」
民主轉型過程中最有毒的一句話,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忘記就是萬劫不復的開始。
承認錯誤才是真正的與歷史和解。
電影版裡雖然把燈籠鬼戴上軍帽很funny(第一次看到時忍不住笑出)(原作裡是斗笠),但我非常喜歡這個鬼怪的設計。它龐大、永遠在傾聽你的一舉一動和每一個細微的耳語,它有非常恐怖的外型,但當它掐著你的脖子時,你凝視它的正臉,會發現它的臉孔是一面鏡子。你看見的是自己。
面對龐大的國家機器壓迫時,你同時凝視著自己。你決定了你會看到什麼,而那台龐大的機器也會因為你的決定而改變樣貌。當方芮欣看著那張映著自己臉龐的燈籠鬼的臉,說出「不,我決定不要再忘記了」的時候,那瞬間鬼怪的力量消失了,它出現了裂痕,頓時變得虛弱許多。這象徵的是思想能帶來的影響,也是一個人所能擁有的最大武器。
Alan Rickman演過一部小成本單一場景電影叫做《叛國作家》,這部電影講述一個國家派來的軍官如何折磨一個女作家,逼她招供自己有叛國企圖。這部電影的結論相當強而有力。女作家說,「因為我知道,在死亡中永存生命,在虛假中永存真理,在黑暗中永存光明。」國家機器迫害個人意志時,有人選擇死,有人選擇生。死亡是個人意志的勝利,但活下去然後記住一切,其實也是最大的反擊。重要的是個人意志如何去抵抗那些他們強迫要你相信的無稽之談。
魏仲廷選擇了招供,但他明明是讀書會最堅強的成員之一。可是他的招供並不是因為畏懼死亡,相反的,他有他必須背負的來自張老師的期待,他有一個必須花費幾十年才鼓得起勇氣才能再度踏進翠華高中完成的任務。有時候活著比死亡還不容易,但他活了下去。因為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