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4 AM
Sun, Sep 15, 2019 6:13 AM
14
1
【原創/塗鴉/普瓦蘭】
OCFT
《Light and Night》
觀測晝夜的神族會議如期舉行,他們召回了黑夜與白晝的行者,讓其在漆黑寧靜的空間中復述自己的記憶。
底下講點⋯⋯偽科學(?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4 AM
Sun, Sep 15, 2019 6:04 AM
在古普瓦蘭的記載中,晝夜是等長的——這是神族仍在世時便已證明的事實。
他們並未對天體進行探索,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4 AM
Sun, Sep 15, 2019 6:13 AM
天體並非實體,而是一種現象。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5 AM
他們僅僅是觀測、記錄、推算著。一次又一次提出假定,然後透過觀察獲得的資料,不斷重複著演算動作,最終一遍又一遍地推翻最不合理的解釋,只將可信部分留下,並記述在筆記中。
晝與夜的等長,意味著日與月平等地共享天際的光與影,一日之內一半時間日光照耀、另一半則由黑夜填補。即便如此,白晝必然伴隨影的存在,而全黑的夜也仍有月光。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5 AM
Sun, Sep 15, 2019 6:14 AM
「
相輔相成,相互對立
」是自神族時代流傳至今,對於晝夜、不可動搖的信仰。
然而自從普瓦蘭中心的塔被建立起來,塔所帶來的意外功效,替普瓦蘭重新描繪了日夜的真正足跡:日光透過塔形成的影子橫跨普瓦蘭足足九個街區,而月光起落卻僅止於西南沿岸的月之窟南側月彎與北側岬角。
同時,塔內那口總會自主「敲響」的鐘,足以使鐘鳴傳遍整個普瓦蘭的力量,據說是來自塔底能量的釋放。鐘響總共二十四次,日十二,夜十二。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5 AM
他們持續觀測、記錄、與推算,重新提出了假定。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計算時間,用水、用沙、以燭火⋯⋯抑或是任何能使其更加精確的法術,不斷地翻新記載資訊。
最終他們假設了鐘響與日的關聯,儘管聽起來有多麽不可思議⋯⋯並在後續無數次的試驗中,陸陸續續地將不可能排除,終於剩下最後一個「可能」。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6 AM
天體僅為現象而非實體,那麼同樣也是現象的鐘響必定與其有關聯吧?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6 AM
Sun, Sep 15, 2019 6:06 AM
白晝與黑夜皆有十二次鐘響,便將兩者皆劃為十二等分,一日便有二十四時。他們發覺,當日與月在天際中跨越同樣的距離,白晝的鐘鳴聲遠比夜裡要鬆散,倒是黑夜時鐘響得更加頻繁。
他們曾派人緊盯那塔內的鐘、在普瓦蘭各區傾聽鐘鳴、凝望天光變幻。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6 AM
Sun, Sep 15, 2019 6:36 AM
夜裡盯梢的行者總是特別緊張,因為鐘響頻繁,他們需要更加注意緊接而來的鳴聲;至於白晝的行者便顯得悠閒無虞,鐘鳴之間空白特別長,他們完全能緩慢地行動、甚至好好地睡上一場午覺,儘管他們其實不需要睡眠。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7 AM
Sun, Sep 15, 2019 8:57 AM
觀測晝夜的神族會議如期舉行,他們召回了黑夜與白晝的行者,讓其在漆黑寧靜的空間中復述自己的記憶。被紀錄下來的天光,如湖面反射天空色澤般柔和應答,緩緩地從它們的身體表面散發出來,充盈了漆黑的空間。
他們紀錄的這一天,從夜裡第一聲鐘響開始,神族觀測者傾聽行者呼吸的頻率,鐘響成了心跳。當天色逐漸泛白,行者的呼吸漸趨緩慢,光線幻化的速度倒是加快了許多。黑夜行者倉促的氣息和白晝行者的平靜使他們察覺一件事——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7 AM
普瓦蘭的鐘響如同清醒與沉眠,時間擁有脈動、宛如活著的生命。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7 AM
Sun, Sep 15, 2019 6:20 PM
只不過,它在白晝入夢、在黑夜甦醒,與普瓦蘭的居民生活習性相反。又或者可以說:居民的作息自古便受其牽引,不過是他們未曾觀測到這個事實罷了。
「相輔相成,相互對立」是自神族時代流傳至今,對於晝夜、不可動搖的信仰。而居民與普瓦蘭之存在亦如是。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07 AM
-----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12 AM
Sun, Sep 15, 2019 6:15 AM
晝夜行者是神族在世時的產物。其實並非真的分成白天和黑夜兩種,實際上算是一體兩面,他們能夠適應兩者,但不會同時紀錄。
(就跟日立冷氣有冷暖氣功能,但是不能同時開是一樣的)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17 AM
Sun, Sep 15, 2019 8:07 AM
他們算是精靈般的存在,也能作為神族的使魔活動,如果沒有人差遣他們,他們會自己找個地方悠閒地享受時光流逝。對他們來說,時間過了多久都沒有差別。
外型可以改變,全看使用的人的美感和喜好(?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19 AM
Sun, Sep 15, 2019 6:31 AM
普瓦蘭居民眼中的世界,有星星、有太陽和月亮,但是沒有行星與恆星的概念,也沒有所謂無限延伸的宇宙。
天空是包覆大地的一張紙、一塊布,或者任何一個完整的面,在這之外是什麼他們並沒有概念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22 AM
Sun, Sep 15, 2019 6:31 AM
-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30 AM
Sun, Sep 15, 2019 6:32 AM
大概就是這樣~
本來只是想寫一點普瓦蘭日夜長短相關的設定,後來乾脆加長變成小段子順便配圖了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6:30 AM
接著來去幹正事
茉淅。NiCE—F47
@XII_Morcy
Sun, Sep 15, 2019 8:09 AM
剛剛才發現自己把使魔打成神魔⋯⋯
難怪我看著那個詞的時候一直覺得字長得有點奇怪(ㄍ
我的閱讀識字能力真的是越來越退化膩
載入新的回覆
OCFT
《Light and Night》
觀測晝夜的神族會議如期舉行,他們召回了黑夜與白晝的行者,讓其在漆黑寧靜的空間中復述自己的記憶。
底下講點⋯⋯偽科學(?
他們並未對天體進行探索,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晝與夜的等長,意味著日與月平等地共享天際的光與影,一日之內一半時間日光照耀、另一半則由黑夜填補。即便如此,白晝必然伴隨影的存在,而全黑的夜也仍有月光。
然而自從普瓦蘭中心的塔被建立起來,塔所帶來的意外功效,替普瓦蘭重新描繪了日夜的真正足跡:日光透過塔形成的影子橫跨普瓦蘭足足九個街區,而月光起落卻僅止於西南沿岸的月之窟南側月彎與北側岬角。
同時,塔內那口總會自主「敲響」的鐘,足以使鐘鳴傳遍整個普瓦蘭的力量,據說是來自塔底能量的釋放。鐘響總共二十四次,日十二,夜十二。
最終他們假設了鐘響與日的關聯,儘管聽起來有多麽不可思議⋯⋯並在後續無數次的試驗中,陸陸續續地將不可能排除,終於剩下最後一個「可能」。
他們曾派人緊盯那塔內的鐘、在普瓦蘭各區傾聽鐘鳴、凝望天光變幻。
他們紀錄的這一天,從夜裡第一聲鐘響開始,神族觀測者傾聽行者呼吸的頻率,鐘響成了心跳。當天色逐漸泛白,行者的呼吸漸趨緩慢,光線幻化的速度倒是加快了許多。黑夜行者倉促的氣息和白晝行者的平靜使他們察覺一件事——
「相輔相成,相互對立」是自神族時代流傳至今,對於晝夜、不可動搖的信仰。而居民與普瓦蘭之存在亦如是。
(就跟日立冷氣有冷暖氣功能,但是不能同時開是一樣的)外型可以改變,全看使用的人的美感和喜好(?
天空是包覆大地的一張紙、一塊布,或者任何一個完整的面,在這之外是什麼他們並沒有概念
本來只是想寫一點普瓦蘭日夜長短相關的設定,後來乾脆加長變成小段子順便配圖了
難怪我看著那個詞的時候一直覺得字長得有點奇怪(ㄍ
我的閱讀識字能力真的是越來越退化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