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2:53 PM
14
2
【《 人鬼殊途?》系列講座,神怪、儀式進劇場,repo】
策劃/主持人:吳明倫(阮劇團編劇●兩廳院駐館藝術家)
講師:
蘇洋徵(貪食德工作室、《陰間條例 x 冥戰錄》導演)
葉志偉(再現劇團駐團編導、《物怪之里》編導)
樊宗錡(仁信合作社劇團團長暨藝術總監)
掰噗~
@baipu
覺得
Tue, Sep 3, 2019 12:53 PM
不要問, 很恐怖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2:57 PM
因為一些緣故所以原本要在鬼月結束的系列,還是拖到了鬼門關後XDDDD,為了2021年十殿這齣戲,再次請來劇場界的三位大大(?),明倫表示反正我都要去跟他們交流了不如大家一起來說不定觀眾還能看到更多XD
十殿會是以台灣五大奇案來探討在明知道會被懲罰的情況下為什麼還選擇做出這樣的決定,這種道德上的選擇還有自我質疑。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00 PM
另外近年來臺灣本土意識抬頭,對於自我文化的認同以及資料的累積,漸漸地也讓這些題材變得多元,靈異的、本土文化的在這幾年是顯而易見的越來越多。大家不會再覺得自己的文化很「矮油」,無論是台語還是宮廟文化,這些周遭伴著我們長大的元素,都成了現在創作的養分。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03 PM
蘇洋徵:
開拓動漫當初找我,說有兩部漫畫想要改編成劇場。平常聽見漫畫要改編成劇場時都會覺得是所謂的2.5次元改編,是一種漫畫再現。雖然現在其實很多也很流行,但我認為觀眾其實還沒有準備好,所以我將這個做得再更入門一點。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14 PM
Tue, Sep 3, 2019 3:16 PM
宅宅們都知道,人生最接近死亡的時刻就是聽見自己喜歡的作品要真人化,然後你進電影院看的那段時間,回家只想抱著原作痛哭。所以當接到這個委託時就跟他們說,我不想做2.5次元,我們身邊不會有少女咬著吐司跑步去上學,但絕對有會在網咖打完英雄聯盟後邊走出來邊說對方很雷的朋友。
這兩部漫畫就是陰間條例跟冥戰錄,陰間條例主要在說七爺八爺,而冥戰錄則是在說道士陳柏戎跟林默娘妹妹(感謝蘇大大更正!)。所以就去實際瞭解了遶境文化和歷史,我想做的是真的在地的東西,而不只是想像出來的。雖然還是要在不破壞太多原作的狀況下做改編,但我希望能夠在重視民間信仰的前提下,讓這些角色更像個真的人。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15 PM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攻殼特攻隊的一個片段
攻殼機動隊劇場版2 無罪~廟會遊行 (神作)
(昨天大燈找了貼在群組,超感謝)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21 PM
Tue, Sep 3, 2019 1:22 PM
我想做的是賽博龐克(CYBERPUNK,根據維基,背景大都建立於「高等科技與低端生活的結合」(combination of lowlife and high tech)),想做的是高科技與民間信仰的結合。就算沒有看過原作也沒有關係,我想要做的是在劇場中用次文化和漫畫讓你知道臺灣有多美好。對我來說的臺灣價值就是,走在路上前面人在聽日文歌後面人在聊韓國偶像你手機鈴聲響起是羅百吉有個印尼人跟你說拍謝借過後走進一家越南料理店,前方走來兩個傳教士跟一個佛教徒有說有笑,你一轉頭發現旁邊是清真寺。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25 PM
這是臺灣,是個海島國家,我們的文化容納了各地的信仰,很混亂,龍蛇雜處卻又和平共存,這就是我所認為的臺灣價值。我想用漫畫來談信仰,讓進場的人看見臺灣的樣子。我們開始創作自己的語言,用自己喜歡的東西來講臺灣,這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33 PM
葉志偉:
我是北港人,從小在北港朝天宮廟口長大的。北港每年的遶境都非常盛大(
蕈狀雲真的很酷w
)。2015年北港朝天宮觀光大橋兩側的千里眼與順風耳塑像因為蘇迪勒颱風毀損倒塌。那時候我就在想所謂的「泥菩薩」。神明是不是也有無法克服的課題?想像這些神明其實也有著人類的觀點。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37 PM
從2004年開始有在做一些與神鬼相關的創作,像是2004的白色人魚(與白蛇傳相關)、2008年的封神無雙online(研究所時候的創作)、2010年的地獄樂園(策展,以十殿為背景)、2017年的陰間失格(將習俗與偶戲放入戲中)、2018-2019年惠來里158號檔案(土地公)還有2019年做的回.神(家將文化結合舞團),另外還有從2013年的獅化(舞獅)到城中之獸、到去年演出的物怪之里。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46 PM
會選舞獅是因為小時候是個害羞的孩子,但在廟口裡熱鬧的時候,當舞獅出現,我也會拿著面具跟著一起跳,除了面具這個意象之外,也覺得那就是我血液裡的東西。雖然在上了大學之後剛開始會因為自己是鄉下來得而覺得格格不入,但在這些年好像也是種認識自己的過程,就像在曾寫過的一個劇本裡面很喜歡的一段話「怎麼用自己的方式,為王爺做事。」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1:49 PM
樊宗錡:
我是個天龍人吼,不過天龍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坐捷運的還有⋯⋯嗯好像就只有這種差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因為我也是駐館藝術家,目前在做的是辦桌相關(介紹可看:
不變的儀式與習俗,記載著人的改變 « 藝術基地計畫 | 國家兩廳院
),家將文化要等到2022年,現在還在田調的階段。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01 PM
大概說了一下家將的起源,其實光是起源就大概有五種說法:
五福大帝的部將、五靈公部將除瘟、巡捕審堂演化、地藏王菩薩的部將、城隍所收服的山賊或「城隍十二爺」。
大家說法都不一樣而且都堅持自己是正宗,不過其中有一個臺南全臺白龍庵,因為還有1904年時期的照片,目前應該就是有臺灣最早的家將團。(附上新聞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3066)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09 PM
另外也講了一下八家將的刑具爺、甘柳范謝、春夏秋冬四季大神等等,不過這些上網查都有就不特別說(有興趣可看:
官將介紹
)。還有介紹幾位有名的人物像是林家全、挪吒劇坊的楊昌憲、芭樂師林自賢和陳宗和等等,其實這樣看下來我會覺得文化改變神話,神話影響文化,我們從參與者的角度去看這些文化,看他們信仰、還願的樣子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09 PM
接下來聊到個人信仰(aka卡到陰經驗分享(欸)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12 PM
樊宗錡說他做了一齣戲裡面有一個是在講冥府通道,總之就是好像真的開啟了什麼所以就很衰還跑去做直銷最後祭改才解決這樣(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14 PM
中間混雜了一些我就沒記了(威)大概是陰間條例製作團隊有五個敏感體質所以很多東西不是真做;行過洛津媽祖娘娘顯神蹟(??)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17 PM
總之回到個人信仰XDD
葉志偉:做這些創作,像是舞獅,獅面具對我來說是一種考古,我挖了自己一家人的歷史,挖了自己身上的東西,最後找到,或者是說整理了自己
樊宗錡:就像前面說的本土意識抬頭,我們這些創作者其實也都在整理自己,近期有很多自己跟自己對話的創作,我覺得這就是時間到了,我們都到了這個階段
蘇洋徵:其實我覺得做創作到最後就是找到對自己的認同感,就像前面說的我們開始創作自己的語言,用自己喜歡的東西來講自己腳下的土地,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19 PM
Q:引用時要怎麼避免剝削或是消費呢?
A:
葉:就是當你在使用這些元素的時候,不只是替你的作品加分,而是觀眾在看完了之後會因為好奇而去探討、去找尋更多資料。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21 PM
——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23 PM
Tue, Sep 3, 2019 4:14 PM
打repo腦子好累,而且我字好醜好森氣!!!!我為什麼寫字這麼醜!!那天講座結束我跟大燈講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repo好難打。(當下已經在腦中組織的我)
果不其然,我打了一個多小時(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25 PM
Tue, Sep 3, 2019 3:39 PM
閒聊部分
我是屏東鄉下長大的孩子,媽祖婆也是我們第二個媽XDD大小事都要去廟裡跟媽祖婆講,還有媽祖遶境的時候印象中國中小是會停課的,也很習慣大小事都要去媽祖廟拜拜跟媽祖講一下,那天聽到葉志偉編導說的時候突然有種啊~~好懷念喔~~的感覺XD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2:41 PM
《陰間條例x冥戰錄》BGM第一波釋出
最後宣傳一下陰間條例好了,我個人是先刷兩場聽完講座想說要不要刷第三場(你沒有錢),而且我覺得這個預告片剪得滿好的,喜歡
BIOKARAS
@halloweenpanic
說
Tue, Sep 3, 2019 3:08 PM
你根本是repo機器......不過更正一發,《冥戰錄》主要是敘述道士陳柏戎跟林默娘妹妹的故事唷
蓮霧蓮霧
@katurian
Tue, Sep 3, 2019 3:08 PM
你真的好強!
蓮霧蓮霧
@katurian
Tue, Sep 3, 2019 3:08 PM
BIOKARAS
@halloweenpanic
說
Tue, Sep 3, 2019 3:09 PM
同意明倫,有沒有考慮進軍劇場當導助(?)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3:23 PM
BIOKARAS
: repo機器聽起來很恐怖XDDDDDD 感謝更正!!!!
我如果哪天要換跑道會考慮這條路的(
ㄉ神教徒茶🌈ㄓㄕ三明治
@honeytea1992
Tue, Sep 3, 2019 3:24 PM
蓮霧蓮霧
: 謝謝明倫~~~~~講座好精彩啊!!好期待十殿喔喔喔!!!
載入新的回覆
策劃/主持人:吳明倫(阮劇團編劇●兩廳院駐館藝術家)
講師:
蘇洋徵(貪食德工作室、《陰間條例 x 冥戰錄》導演)
葉志偉(再現劇團駐團編導、《物怪之里》編導)
樊宗錡(仁信合作社劇團團長暨藝術總監)
十殿會是以台灣五大奇案來探討在明知道會被懲罰的情況下為什麼還選擇做出這樣的決定,這種道德上的選擇還有自我質疑。
開拓動漫當初找我,說有兩部漫畫想要改編成劇場。平常聽見漫畫要改編成劇場時都會覺得是所謂的2.5次元改編,是一種漫畫再現。雖然現在其實很多也很流行,但我認為觀眾其實還沒有準備好,所以我將這個做得再更入門一點。
這兩部漫畫就是陰間條例跟冥戰錄,陰間條例主要在說七爺八爺,而冥戰錄則是在說道士陳柏戎跟林默娘妹妹(感謝蘇大大更正!)。所以就去實際瞭解了遶境文化和歷史,我想做的是真的在地的東西,而不只是想像出來的。雖然還是要在不破壞太多原作的狀況下做改編,但我希望能夠在重視民間信仰的前提下,讓這些角色更像個真的人。
我是北港人,從小在北港朝天宮廟口長大的。北港每年的遶境都非常盛大(蕈狀雲真的很酷w)。2015年北港朝天宮觀光大橋兩側的千里眼與順風耳塑像因為蘇迪勒颱風毀損倒塌。那時候我就在想所謂的「泥菩薩」。神明是不是也有無法克服的課題?想像這些神明其實也有著人類的觀點。
我是個天龍人吼,不過天龍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坐捷運的還有⋯⋯嗯好像就只有這種差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因為我也是駐館藝術家,目前在做的是辦桌相關(介紹可看:不變的儀式與習俗,記載著人的改變 « 藝術基地計畫 | 國家兩廳院 ),家將文化要等到2022年,現在還在田調的階段。
五福大帝的部將、五靈公部將除瘟、巡捕審堂演化、地藏王菩薩的部將、城隍所收服的山賊或「城隍十二爺」。
大家說法都不一樣而且都堅持自己是正宗,不過其中有一個臺南全臺白龍庵,因為還有1904年時期的照片,目前應該就是有臺灣最早的家將團。(附上新聞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3066)
葉志偉:做這些創作,像是舞獅,獅面具對我來說是一種考古,我挖了自己一家人的歷史,挖了自己身上的東西,最後找到,或者是說整理了自己
樊宗錡:就像前面說的本土意識抬頭,我們這些創作者其實也都在整理自己,近期有很多自己跟自己對話的創作,我覺得這就是時間到了,我們都到了這個階段
蘇洋徵:其實我覺得做創作到最後就是找到對自己的認同感,就像前面說的我們開始創作自己的語言,用自己喜歡的東西來講自己腳下的土地,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A:
葉:就是當你在使用這些元素的時候,不只是替你的作品加分,而是觀眾在看完了之後會因為好奇而去探討、去找尋更多資料。
果不其然,我打了一個多小時(
我是屏東鄉下長大的孩子,媽祖婆也是我們第二個媽XDD大小事都要去廟裡跟媽祖婆講,還有媽祖遶境的時候印象中國中小是會停課的,也很習慣大小事都要去媽祖廟拜拜跟媽祖講一下,那天聽到葉志偉編導說的時候突然有種啊~~好懷念喔~~的感覺XD
我如果哪天要換跑道會考慮這條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