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聊一些家裡面的事情。
https://images.plurk.com/1qjJN1FiKSN0OxlD5azXgh.jpg
不知道大家對於私人vs.公共場域的界線,分得有多開呢
關鍵字:做生意、寒暄、在家也是在工作
阿╰( ◜❤◝ )╯調
從我有記憶以來,家裡一直都有在做工作室。
每日出入的客人少則一個,多則數十個,等於是一出了房間門,就是純然的公共場合,更別說有些好奇的客人,會直接轉門把想看看房間裡的人在做什麼。
所以,我很習慣跟人打招呼、寒暄、隨意講一些似是而非的場面話,只要讓氣氛別太尷尬就可以了
阿╰( ◜❤◝ )╯調
直到長大以後,我才理解到,原來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是這樣的。
有些人家裡,只有假日才有親友來訪;甚至,有些家庭不喜歡外人進入到內宅的私領域,不習慣招待客人到家裡。
我很難想像,平時回到家,就只有家人那種空落落的是什麼樣的感覺?
一方面羨慕這種生活,一方面又有點害怕夜深人靜只與家人面面相覷的環境
阿╰( ◜❤◝ )╯調
直到搬了新家後,有一件挺困擾的事情。
──拉門的隔音不太好
這衍生出了這個笑話:
@whiteness - 來講個名副其實的黃色笑話。 因為某種緣故,近期花了大錢買了成人界的LV 響噹噹...
但除去其他需求,單單是我假日在家,沒辦法隔除工作室聲音這個問題,母親就與我吵了一場架。
阿╰( ◜❤◝ )╯調
若是我過去兼課的彈性工時,那還好說。
@whiteness - 跟風做的生活作息表 非常、乏味、毫無特點的、作息表。還是來吃吃牛肉麵吧
偏偏換了新工作後,是鐵鐵的朝八晚五,早上很有可能不到7點就起床,晚上最早也得6點才回得了家。
若是兼個課、和朋友聚餐,回家時間就10點了,我非常疲倦
加上新工作還沒上手,近期各部門又開始輪調,我得重調工作內容,等於是剛稍微適應又得再適應一個新的
阿╰( ◜❤◝ )╯調
因此每天回家後,我一定要休息。
晚間母親最晚工作到8點,我也差不多剛到家而已,所以並不怎麼影響。
但母親似乎不能理解,為什麼回到家,我就不想陪她說話、聽她說鄰居的瑣事。
"一回來吃飽飯就關回房間裡,好像家裡只有我一個人一樣,是怎樣,叫我9點前就睡覺嗎。"
這個不滿一路累積到這個星期四,母親說。
"不過就上個班而已,幹麼裝作一副很累的樣子。"
阿╰( ◜❤◝ )╯調
當下內心真的很難過,但我實在是累到連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了,直接沾到枕頭就睡著......
周遭朋友們也清楚我家裡的情況,會這麼拚命要找到一份薪資相對高的工作,就是因為家庭經濟考量。
前兩天半夜,我突然醒來在想:我到底是為了誰而活?我到底能不能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庭?
小時候,父親和母親總說,等到妳20歲後,有男朋友了,就會自己去玩了,可以玩很久很久,所以現在妳要陪我們玩,不可以宅在家裡。
阿╰( ◜❤◝ )╯調
但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
現在母親的口頭禪是:女兒,我以後就靠妳了。
我卻已經不清楚,這是句撒嬌的話,還是認真的依賴。
我能負擔起物質上的支柱,免除母親無止盡的後顧之憂後,我還能給她什麼
能滿臉笑容接待客人是一回事,但希望擁有自己私人場域是另外一回事。
阿╰( ◜❤◝ )╯調
今天中午,我依平時作息需要午睡,家裡卻恰巧有客人想參觀房子。
兩、三個人在玄關聊天聊了相當久,若沒有將頭噗的玻璃拉門拉起來,聲音會非常清楚
於是1點多起來後,我跟母親提了句:"之後能不能把玻璃拉門拉上,多一個門聲音會差很多。"
──母親就爆炸了
阿╰( ◜❤◝ )╯調
她表示,要特別顧慮我讓她覺得很累,為什麼我要提出這麼無理的要求,晚上睡覺請她把自己房間的拉門拉上,過了11點就不能敲我房門找我,現在還說要把玻璃拉門拉上。
"為什麼我不能保有自己的習慣?為什麼不是妳來配合我?"
(但有個前情是,母親需要聽收音機才能入睡,若她不關自己的臥室門,我完全能聽見她手機裡播了什麼。)
阿╰( ◜❤◝ )╯調
之後的話頭就有些失控。
母親說起以前在第二個租屋處時,就是因為空間太小,客人會吵到臥室,父親都不回家。
我的這段話,勾起她委屈的回憶,是不是這樣子,總有一天我會夜不歸宿,甚或是搬出去住。
即使我不斷用安撫的語氣表示:"沒有,事情沒有這麼嚴重,我只是覺得差一個玻璃拉門差很多,如果可以拉起來的話......"
"妳就是要限制我的生活。"
──我決定要去買一對耳塞
Q子🔥
拍拍,辛苦了 我是對聲音超極敏感的人如果家人這樣我真的會直接崩潰
阿╰( ◜❤◝ )╯調
Q子🔥 : 人到年紀了,溝通成本真的要加三倍,我認真覺得母親以前沒這麼敏感的
我是外面在打麻將,都能讀下參考書算數學的類型。
所以笑說若連我都覺得聲音會干擾,代表聲音是真的很大。
其實該做的隔音、裡外裝潢都做好了,但母親還不習慣順手把它拉起來,同志尚須奮戰
剛才客人說得也有道理:"妳們家才兩個人耶,這樣會干擾嗎。"
──對呀,才兩個人耶居然沒有共識哈哈哈哈哈。(很無奈)
雨子🪻
真的辛苦了QQ 我覺得每個人需要的隱私空間範圍都不同,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彼此各退一步很重要。覺得阿調的要求其實很合理啊,拉門只是改變一下習慣就可以做到的事,不應該總是你去習慣、適應母親造成的環境吧。
阿╰( ◜❤◝ )╯調
而今日星期六,從早上直到現在,除去工作室預約的客人,另外還有四組鄰居親友是單純來參觀裝潢的。
加上今天我自己有兩個學生要上課,笑說門檻都要踏破了,突然就想起頭噗的話題。
我想,這是我的家庭不能免除的特質,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優點是訓練孩子不怕生、敢表達,近期也感受到,在工作上幫助非常大,EQ也會......比較好?
那天和朋友聊工作的事情,她也說,由於家裡相對封閉,小時候很少有跟陌生大人相處的機會,現在長大工作了就不太知道怎麼應付長輩。
阿╰( ◜❤◝ )╯調
一面感念我很喜歡現在的工作,一面也想著,若沒有這些經驗、沒有這些死皮賴臉心臟大顆的口條,也許我也不能站在這個的位置上。
跟陌生人堆起來的笑容,並不全然是假的;
隨時提著心斟酌用詞,這種城府也並不代表我不真誠。
我不會說我臉上掛的是面具,因為我並不是勉為其難。
只是當我今天寒暄到第四組客人,看著手錶,等會兒還要出門再兼一堂課時,覺得自己的精神,已經被磨得像是一條易碎的絲,軟綿綿的,感覺風再一吹,就斷了
阿╰( ◜❤◝ )╯調
可是一轉身,還是得很有朝氣說:"阿姨!今天外面很熱吼,我們這個?沒有啦這個小東西而已啦,妳等一下唷媽媽在廚房,要不要先坐一下。"
──剎那間,覺得自己星期六也在工作。
──良好的情緒管理從睡眠開始,所以請讓我睡飽,拜託晚上11點之後不要再敲我房門問我為什麼手機的網頁跑掉了,阿調休業時間
阿╰( ◜❤◝ )╯調
雨子🪻 : 我們家應該就是私人空間特別寬的類型
其實我有感受到,母親大概只是不爽為什麼我去吃海底撈沒邀她,加上那幾天傍晚她都沒有客人,心裡鬱卒。
我已經準備要去下單幾個黏土耳塞了,過了這幾個月的客人參觀潮,之後應該會好很多,謝謝雨子──
K'S
長輩年紀越大變得不好溝通這部分,我後來發現有部分原因來自於他們的防衛意識,
可能是在一些場合被年輕人不友善對待之後,
他們對於自己家裡的年輕人的一些舉動很容易有過激反應。
因為對於外面年輕人,他們當時無法跟對方講些什麼,
只能自己默默吞了,所以反而遇到自己家的小輩時容易很激動。
我們明明是正常應對,長輩卻反應很大,
覺得妳是不是就要跟上次那些年輕人一樣覺得我煩、沒有用,
我告訴妳我這次不會這樣默默吞了…………
其實有點像是對社會年輕人的遷怒發洩於自己親近的晚輩。
阿╰( ◜❤◝ )╯調
剛剛有另一組客人(鄰居)說我們家很安靜,問是用哪一牌的氣密窗。
"媽咪,我在想啊,是不是就是因為這個窗子太厲害、冷氣電器又都沒聲音,所以現在才會聲音聽這麼清楚!?不然我覺得以前住那邊也沒這麼誇張。"
母親哼了一聲。
"對啊,那妳就去把窗子打開啊,看看隔壁大樓在建的粉塵跟鏘鏘聲都跑進來。"
──所以說,這個要怪HITACHI的冰箱和Panasonic的旗艦機!
──窮人家住到太高科技房子的後遺症。
K'S
我自己小時候長大環境跟阿調有點類似,
所以也是養成自己不怕生、什麼都可以聊的能力。
但是有趣的是我長大後反而把這些能力控管起來了。

因為我發現年紀越大,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恢復耗損的社交能量。
我知道自己能夠做到這些社交而且做得很好,
但我反而會去選擇要不要做、要做到的話要做到什麼程度。
光耗在工作上的社交能量我就覺得夠了………
K'S
太安靜那邊,讓我突然想到妳們可以在家裡撥白噪音或是生活噪音XDDD
阿╰( ◜❤◝ )╯調
我回來了
K'S : 說到社交損耗,最近我煩惱的是超愛睡覺,即使每天有睡平均7個小時,早上中午還是會固定愛睏......
不知道是神經繃得太緊?還是年紀大了 |
白噪音嗎,感覺可以試試!
不過家裡太安靜所以要製造一點聲音感覺有點好笑哈哈哈。
阿╰( ◜❤◝ )╯調
做一點小結。
回到頭噗的正題,長越大,越感受到原生家庭(或者應該說是生長環境)感染性格的要素
比方有朋友相當介意別人『干涉』他的私生活,感到特別不滿或生氣,即使在我眼中看來,對方只是稍微口頭客套關心一下,也不是故意冒犯他的意思......
阿╰( ◜❤◝ )╯調
當然並沒有說維護界線、防禦心強好,或是八面玲瓏、送往迎來好。
我自己比較在意的是,能不能維持住每個人相互的『平衡』,在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內,抓到別人不會不重視、但也不會因此太過困擾的邊界點。
而不是完全把過錯歸咎在別人身上,且不試著去處理它,就一直在原地抱怨、跳針
阿╰( ◜❤◝ )╯調
值得慶幸的是,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我反倒成為那個不會糾結、隨風而去(?)的人
通常是別人比我生氣、介意得多,然後看我滿頭問號、一副"怎麼會這樣"的雲淡風輕就更生氣
但說實話,每天要過腦子的事情真的太多了,我兼顧完每個人表層的心理狀態,做到最基礎的應對就精疲力竭了,若要我再過多的陪伴、安撫......我眼神會直接放空
Kaze
阿調辛苦了!!!!!我回來了(?
雖然跟阿調情況不同但因為我去年搬家後也開始要適應別人家(?)的生活方式跟種種,來自不同原生家庭其實那個平衡看似好找,可是卻在有些細節中會顯示出來一個屋子下每個人的界線都不同...維持平衡其實真的不容易!不敢說感同身受但是我可以懂(抱住
雖然搬來一年多了,有時我也還是會想念原本的家,但昨天好不容易回去了卻又覺得原本屬於自己的房間已經跟以前不同了
Kaze
糟糕居然開始發牢騷了哈哈哈,這幾天太忙了北中南跑透透(抹臉) 待我睡飽後回小視窗抱抱阿調
阿╰( ◜❤◝ )╯調
Kaze : 小風回來了
其實我小時候因為震災的關係搬過好幾次家,但周遭的人事沒有太大變化,所以是抱著新奇的感覺去適應的。
長大後,卻有每前進一步,身旁的人事物就少一項,那種被漸漸剝離的難過
更何況是進入一個全新的地方,和全新的人相處,無論再親密,也不是容易的事,小風辛苦了
不會抱怨啦,我還不是天天在噗浪上抱怨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