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a
@davelin
Mon, Jul 29, 2019 12:59 PM
Mon, Jul 29, 2019 10:36 PM
28
9
譚蕙芸
Ref
他那位剛大學畢業的兒子,今天堅持要上街,父親阻也阻不了.我問他怎樣想,他慢條斯理的說着,每一個字都從肺腑裡吐出來:「他是成年人了,有自己想法,兒子和我性格一模一樣,不愛出頭,盡可能也忍氣吞聲,他都按捺不住,要出來,你說,可以怎辦?」這位失落的爸爸,他那孤獨的身影,站在西環海邊夏夜的晚風中,顯得特別悲涼……
把他吃掉吧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Deva
@davelin
Mon, Jul 29, 2019 1:00 PM
[把他吃掉吧]
昨晚西上環之戰,警察和示威者對峙駁火足有4個半小時,從高速公路打至橫巷窄街,從天橋射擊演變成搶奪高位互相突襲,從大抓捕到運用火種作為武器.催淚彈從警方的槍枝四方八面射出來,有一刻記者也感到麻木,只能調整心態,「讓子彈飛」.
戰線在香港島西邊開打,長達1.5公里.每一場抗爭的特色,皆與社區衍生一種微妙的化學作用.中上環是香港最老的社區,有不少海味店和小吃店,舊唐樓民居密集.沿山而上的斜路更是一大特色。
現在警察和示威者,產生了一種病態的依戀,相生相剋.整個下午,千計遊行人士湧出港島不同區域的馬路,銅鑼灣、灣仔,但很快,大家都知道,只有西環中聯辦附近才駐重兵,示威者於是像潮水湧向西環,由於臨場調動,沒有像之前行動般有大量物資支援.
Deva
@davelin
Mon, Jul 29, 2019 1:01 PM
示威者現在會就地取材,只要有六角匙,紙皮,膠瓶,就自制盾牌,或從路邊拆毁路牌.但我也看到站前線的年輕女孩,拿起一把粉紅色帶碎花的摺傘,反起支架就是她的武器.
某程度上,運動已經變成一場「士氣」而不是「武器」之爭.有幾幕,數十個示威者藏身漆黑橫街,以兩邊建築物為掩護,我走近,震耳欲聾的是自我激勵士氣的聲音:有人拿着鐵枝毃打馬路,有人毃打空的巨型水瓶,有人以擴音器發出高低音頻如警報的聲音,夾雜着各式廣東話粗口,催淚彈的餘煙之中,示威者以綠色激光和大光燈射向警察.就算裝備不足,但只是氣勢也奪人.黑色的人影,背光的陣營,好有一種神秘的魔幻力量.
載入新的回覆
他那位剛大學畢業的兒子,今天堅持要上街,父親阻也阻不了.我問他怎樣想,他慢條斯理的說着,每一個字都從肺腑裡吐出來:「他是成年人了,有自己想法,兒子和我性格一模一樣,不愛出頭,盡可能也忍氣吞聲,他都按捺不住,要出來,你說,可以怎辦?」這位失落的爸爸,他那孤獨的身影,站在西環海邊夏夜的晚風中,顯得特別悲涼……
昨晚西上環之戰,警察和示威者對峙駁火足有4個半小時,從高速公路打至橫巷窄街,從天橋射擊演變成搶奪高位互相突襲,從大抓捕到運用火種作為武器.催淚彈從警方的槍枝四方八面射出來,有一刻記者也感到麻木,只能調整心態,「讓子彈飛」.
戰線在香港島西邊開打,長達1.5公里.每一場抗爭的特色,皆與社區衍生一種微妙的化學作用.中上環是香港最老的社區,有不少海味店和小吃店,舊唐樓民居密集.沿山而上的斜路更是一大特色。
現在警察和示威者,產生了一種病態的依戀,相生相剋.整個下午,千計遊行人士湧出港島不同區域的馬路,銅鑼灣、灣仔,但很快,大家都知道,只有西環中聯辦附近才駐重兵,示威者於是像潮水湧向西環,由於臨場調動,沒有像之前行動般有大量物資支援.
某程度上,運動已經變成一場「士氣」而不是「武器」之爭.有幾幕,數十個示威者藏身漆黑橫街,以兩邊建築物為掩護,我走近,震耳欲聾的是自我激勵士氣的聲音:有人拿着鐵枝毃打馬路,有人毃打空的巨型水瓶,有人以擴音器發出高低音頻如警報的聲音,夾雜着各式廣東話粗口,催淚彈的餘煙之中,示威者以綠色激光和大光燈射向警察.就算裝備不足,但只是氣勢也奪人.黑色的人影,背光的陣營,好有一種神秘的魔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