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7:49 AM
850
1127
每次都要來一次的火場宣導
【人文講堂】20150725 - 走過傷痛 - 火場求生一瞬間 - 林金宏
破解火場逃生的三個迷思 | 蔡宗翰 Tsung-Han Tsai | TEDxTaipei
●還看得到火→可逃生;只看到濃煙→求生
●只有往下逃的選項
●濕毛巾沒有用,不要浪費生命去弄
●要逃生時趴地低頭匍匐前進躲濃煙
●只看到濃煙時,立刻躲到房間裡把門關起
●別躲進浴室或試圖取水滅火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7:50 AM
這應該是針對塵暴時的應變措施
●身上著火時,雙手掩臉不動治萬動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7:50 AM
以上都是節錄兩部影片的重點,順便說下面的解釋也是(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7:51 AM
●還看得到火→可逃生
還看的到火代表濃煙還沒竄起,那麼你還有機會逃離火場
兩位老師在演講中一直宣導的是,火場裡「濃煙比火更可怕」,幾乎都是濃煙嗆死人,而不是火燒死人,唯一例外的是為了救火的消防隊員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7:52 AM
每位救災人員們真的都很辛苦
不管是什麼的災難,他們是為了救人而親陷災害當中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7:54 AM
即使還看得到火要逃生,還是只能往下逃,因為濃煙竄起的速度很快,而濃煙上升的速度也絕對比爬樓梯還快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7:56 AM
Fri, Jul 19, 2019 8:22 AM
●只看到濃煙→求生
只看到濃煙的話,幾乎就別想穿過濃煙逃生什麼的,這時候的濃煙溫度已經很高,大約三分鐘左右就可達到七百度以上,吸一口你的肺就熟了
這時候關上門,假的,直接用門阻擋濃煙進入,以及避免濃煙獲取更多氧氣而使房間也跟著燒起來,才能達到最高生存機率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7:57 AM
木門很耐燒,讓它保護好你的安全,然後打開窗戶呼救
[問卦] 京阿尼縱火 是不是暴露了台灣人對火災現場的無知?
順便補一下這篇,原PO說在火場裡幾乎是聽不到聲音的,所以坐在窗邊等待救援是很好的選擇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7:58 AM
●只有往下逃的選項
前面提過了,很多火場裡死亡的人都是因為想要往上逃,而被濃煙嗆死,反倒是躲在房裡或是向下逃的人沒事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8:00 AM
●濕毛巾沒有用,不要浪費生命去弄
火場裡的濃煙溫度極高,水只會被沸騰或蒸發,再濕不過就那一兩秒,為了毛巾而離開安全區域(或進到危險場所——浴室)反而是不明智的選擇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8:03 AM
●要逃生時趴地低頭匍匐前進躲濃煙
假設你已經身陷濃煙中,這時候趕快趴地避免吸入濃煙
理化都有學吧,熱是往上的,濃煙會在上層空氣飄,被燻過的房間牆面也會明顯看出分層
並且臉要朝地板前進,如林金宏老師所說的,他兒子抬著頭的姿勢也是錯誤的,直到十歲照片面地的樣子才是正確的,這樣才能確保吸入最少的濃煙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8:07 AM
●只看到濃煙時,立刻躲到房間裡把門關起
這是在你的房門不是塑膠門的前提,塑膠不到一秒就會被火燒掉,我親自體會過好孩子不要學
我當時腦袋撞到在垃圾桶上燒紙屑,結果沒燒完的紙屑掉到垃圾桶裡,垃圾袋馬上被融個精光,垃圾桶(也是塑料)裡面整個燒起來,我最後是趕快把垃圾桶整個倒蓋在地上隔絕空氣才熄火,代價就是我的地板焦了&融化的垃圾袋渣渣卡在垃圾桶上
這件事不要和我爸媽講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8:09 AM
Fri, Jul 19, 2019 8:11 AM
即使是空心木門,火也是要燒很久門才會破,想想你中秋烤肉時要怎麼點火以及大篝火為什麼只要添加木頭就可以燒一整天
只要用門隔絕火場中最危險的因子「濃煙」,就有很大可能等待到消防隊來救援,記得要用其他東西(如布條)把門縫給塞起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8:13 AM
Fri, Jul 19, 2019 8:59 AM
●別躲進浴室或試圖取水滅火
浴室為了避免發霉都會使用塑膠門,不然就會像我舊家的木門一樣底下長香菇
……之後還是換塑膠了
而塑膠門就像我前面提的很易燃,火怎麼擋也擋不住,而且很多浴室門底下會用個通風口,浴室天花板通常也有通風管,濃煙可能會從那邊竄進來
注意一點,「火」是高溫下有可燃物和助燃物的產物,所以塑膠門是有可能因為濃煙的高溫而燒掉的,不要想說火還沒過來就沒事
至於取水滅火,這點是很不實際的,畢竟消防隊滅火都要幾個小時,自己拿水管灑水又有多少效果,而且常常會有死灰復燃的狀況,一般民眾很難判斷狀況,所以不是專業的就別在火旺又自危的狀況下試圖滅火
滅火的部份可以看一下第一部第21分起的片段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8:15 AM
Fri, Jul 19, 2019 8:16 AM
●身上著火時,雙手掩臉不動治萬動
這是林金宏老師針對八仙塵爆身體著火的解釋
身上著火是因為身上沾了粉塵,而在身體不動的狀況下,火沒辦法很快地補充氧氣,那麼粉塵燒完火也就沒了,粉塵又只會有一點點,除非你是像炸蝦那樣裹了一坨……
在等待火燃燒完畢前,用手摀住臉部保護,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8:17 AM
Thu, Aug 1, 2019 5:16 AM
至於一般狀況的身體著火
新北防災專員
一樣是先停下來,雙手摀臉,然後躺在地上左右打滾
⚠️加油站瞬間的烈火灼身事件,就在他身旁的你要怎麼幫他脫困!?【 生死選擇題】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8:19 AM
至於著火時脫衣服,裡面的解釋是:先打滾再說
「若身上著衣物遇到身上著火,應先將身上火撲滅後再儘速移除著火的衣物避免二次傷害(因帶有高溫熱會加大加深燒燙傷),化纖衣料遇高溫,易與皮膚緊貼,使燒傷損害加重,此時應遵照燒燙傷處理方式儘速沖脫泡蓋送。」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8:21 AM
雖然京阿尼是人為蓄意縱火,以上的逃生/求生觀念不適用,但平常種類的火災還是要記好正確觀念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8:51 AM
Fri, Jul 19, 2019 8:57 AM
對了順便補充一點
在林金宏老師的影片(第一部)的19分20秒起有個「四本書堆起角落,中間放一個罩蓋的點火蠟燭」這個實驗
這個原理是因為,當玻璃罩裡的氧氣被燃燒完時,就會有「多出來的空間」,那麼這些多出來的空間就會利用下面的空隙把外部空氣吸進來,從而重新獲取氧氣
所以當蠟燭滅的時候是因為裡頭的氧氣燃燒完了,而新的氧氣進來,因為溫度還在火就又重新燃起
這也是為什麼在躲房間時,除了關門外,還要把縫隙堵起來、以及PTT那篇原PO最後一點提到的「厚棉被底下還會有餘燼」的原因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9:03 AM
修改&補充了一點內容
另外如果上面有什麼解釋不對的部份也歡迎指正,因為還是添了一些個人的見解
⎝(ó㉨ò)⎠|お手々洗おう
@may09731320
Fri, Jul 19, 2019 9:26 AM
(舉手)如果確定起火點在下方也是要往下嗎
另外就是像辦公室或教室這類開放、沒有水泥隔間的建築好像也不適用關門等待救援的策略,這時候要如何處理呢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9:30 AM
Fri, Jul 19, 2019 9:37 AM
⎝(ó㉨ò)⎠|お手々洗おう
: 沒錯,兩位老師都是說「即使起火點在下面也是往下跑」
現代建築的材質因素,起火點通常不會是一整片,重點還是濃煙嗆死人,而濃煙只會往上不會往下,你只要渡過了起火點的樓層,那麼就可以確保安全
林金宏老師的大致敘述是:「假設起火點在19樓,你往上跑到20樓會被嗆死,但你往下到19樓過了之後,18、17、16樓都是安全的,火和煙只會往上不會往下」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9:30 AM
像是辦公室、教室這類開放空間,沒有水泥隔間的話,就是掩住口鼻伏地往門口出去,因為這時候你只能選擇逃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9:32 AM
通常這種類型的開放式空間要嘛就是很小(辦公室)要嘛就是很大(倉庫),小的話就容易逃生,大的話火和煙也不會這麼快蔓延全場,後者相對安全性是高的(除非雜物很多)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9:33 AM
當然預防是最重要的,確保安全逃生路線是現在法規規範的項目,逃生路線、逃生口,以及很多公共區域會有的防火門,都是禁止堆放雜物的
⎝(ó㉨ò)⎠|お手々洗おう
@may09731320
Fri, Jul 19, 2019 9:40 AM
長知識了,謝謝您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9:43 AM
Fri, Jul 19, 2019 9:44 AM
⎝(ó㉨ò)⎠|お手々洗おう
: 也謝謝提問
兩位老師一直在極力推廣正確知識,歡迎把這些告知親朋好友
崩潰の会社員ㄒㄇ
@mihael8469
Fri, Jul 19, 2019 10:56 AM
你整理的好用心,我轉貼了TT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11:53 AM
崩潰の会社員ㄒㄇ
: 其實我也只是寫心得(?)標重點而已
謝謝
★瀾峯★新的開始一起加油
@julialealas
Fri, Jul 19, 2019 11:59 AM
火燒的很快,印象中現在消防員在做宣導時也不建議趴伏地面前進了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12:46 PM
★瀾峯★新的開始一起加油
: 所以其實影片裡都是強調能躲房間就躲房間,想要逃生的10個裡面有9個會出事,基本上看到煙想要再跑就很難了,因為火已經燒了一定程度有
狃@邊陲地帶的兔子高原
@pmtinameow
Fri, Jul 19, 2019 12:50 PM
身上著火應該是掩臉翻滾壓熄而不是掩臉不動?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12:52 PM
狃@邊陲地帶的兔子高原
: 我有寫第一項是針對塵爆的應對,下面也有補充正常狀況的應對方式喔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12:54 PM
會先寫塵爆的方式是因為那是影片裡提的,所以後面也補充了新北防災的自救觀念
狃@邊陲地帶的兔子高原
@pmtinameow
Fri, Jul 19, 2019 12:59 PM
那個不動是指不要到處奔跑,但是還是要壓熄身上的火焰吧?
艾爾康迪遜
@ERAJI_er
Fri, Jul 19, 2019 1:28 PM
在金紙爐燒過衛生紙跟厚紙板(灰色那種)、薄木片,就會看到木頭真的是很強……然後衛生紙會告訴你不可能跑得比火快orz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2:52 PM
Fri, Jul 19, 2019 2:55 PM
狃@邊陲地帶的兔子高原
: 八仙塵爆的狀況是地上有一堆玉米粉,如果在地上打滾反而會更嚴重,不如就站著不動像影片示範的那樣,把身上的粉燒完就沒事了
如果是一般狀況地上沒有任何雜物的話,當然是躺下來滾一滾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2:54 PM
艾爾康迪遜
: 火遇到易燃物真的刷一下就過去了,所以真的不要跟火比速度
狃@邊陲地帶的兔子高原
@pmtinameow
Fri, Jul 19, 2019 3:16 PM
Fri, Jul 19, 2019 3:18 PM
【朔日草】沃芙
: 啊,想起來有這段了
抱歉,因為影片之前看過而且有點長,所以沒再重看就憑印象留言了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3:25 PM
狃@邊陲地帶的兔子高原
: 沒關係,其實我剛才有問男友,他說打滾動作有做正確的話,揚起來的粉塵濃度其實不足以再次引燃,打滾是正確的選擇
聽到這我也不確定哪個是對的了,所以我還是依影片示範的說
最重要的還是不要去這種高危險的場所才是重點,也希望看到這噗的大家一生平安,謝謝您的回應
艾爾康迪遜
@ERAJI_er
Fri, Jul 19, 2019 3:28 PM
說到金紙爐還有閃燃也是可以觀察,有時燒紙的東西沒有開孔
或是油鍋
,蓋子下去沒火了,打開會看到隨著氣流一樣動作的火焰冒回去……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Fri, Jul 19, 2019 3:37 PM
艾爾康迪遜
: 其實生活周遭很多用到火的地方,所以觀察閃燃不困難,只是程度都不大就是了
在掃墓期間消防局一直強調燒紙時要記得完全撲滅也是這個原因,很可能大風一吹底下沒燒到的紙露出來就又復燃
雖然火是一個人類利用很久的自然現象,但大部份的人仍然對它不甚了解,所以用火時及有起火風險時更要注意
艾爾康迪遜
@ERAJI_er
Sat, Jul 20, 2019 3:30 AM
sankei19
: 沒錯
就像如果被飛彈瞄準那根本不是一般所謂防災能避免甚至逃生的……
ㄚө、—\/一ㄩ
@HPACFyy00701
Sat, Jul 20, 2019 9:35 AM
如果家中房間有玻璃門窗也一樣可以躲藏嗎?
好好吃飯好好咀嚼好好睡覺★小思
@angel40736a
說
Sat, Jul 20, 2019 9:38 AM
玻璃門窗擋不了煙熱的吧?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Sat, Jul 20, 2019 10:17 AM
Sat, Jul 20, 2019 10:17 AM
玻璃門雖然不會燒,可是可能會融化,而且不能隔絕熱,應該是會變烤箱吧
尼尼˙
@poohmh25
Sat, Jul 20, 2019 12:35 PM
來補充一個不能躲浴室的原因 (前2個月公司上消防課時學到的):
不能躲浴室最大的原因是大部份人家裡的浴室都是很快融化的塑膠門
再來就是浴室通常在家中隔局比較隱密的位置,沒有對外窗戶,就算有也是隱密性高不容易被外面看到的小窗戶,你躲在浴室向外求救不容易被發現
所以最好是躲在有對著街道的窗戶的房間,求救比較容易被看見
阿千
@Prozac20mg
說
Sun, Jul 21, 2019 2:44 AM
ㄚө、—\/一ㄩ
: 你是說房間裡有玻璃窗戶?(要看房間門的材質,大概是可以躲,房間內有玻璃門窗,關上門堵住大火、濃煙,更方便等待救援啊)
還是房間門的中間有玻璃?(這個不能躲)
ㄚө、—\/一ㄩ
@HPACFyy00701
Sun, Jul 21, 2019 5:57 AM
Sun, Jul 21, 2019 5:58 AM
阿千
: 像是連結陽台的落地窗,或者這種材質的室內窗戶(但既不對外又有較大隙縫想想也不適合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Sun, Jul 21, 2019 6:25 AM
ㄚө、—\/一ㄩ
: 如果你可以躲到陽台,玻璃門就沒什麼關係了,因為你在陽台已經是對外的開放空間,煙不會只積在陽台,你呼吸到新鮮空氣的機會是很多的
所以有很多獲救的人能看到他是躲在窗戶外的鐵架上,主要就是為了躲濃煙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Sun, Jul 21, 2019 6:28 AM
就是這種鐵窗,有些空間比較大的可以讓人站上去,這是可以躲的
ㄚө、—\/一ㄩ
@HPACFyy00701
Sun, Jul 21, 2019 6:42 AM
【朔日草】沃芙
: 謝謝!又稍微更有概念了些
EO@鮮蝦茶友
@eodiays
Sun, Jul 21, 2019 2:06 PM
所以如果房間內的窗戶是對走廊又是塑膠的就不能躲房間裡了吧,我家的房間因為格局的問題完全沒有對外的窗戶
艾爾康迪遜
@ERAJI_er
Sun, Jul 21, 2019 2:39 PM
EO@鮮蝦茶友
: 聽起來只能勤練逃生路徑+找機會了解其他相鄰建物格局了……
【朔日草】沃芙
@wolfnoisousekai
Sun, Jul 21, 2019 2:45 PM
EO@鮮蝦茶友
: 這種情況的話就只能平時做好逃生路線,在火災發生時盡速離場了
有很多火災是出租雅房、一層樓裡隔上四五間小房間的那種,由於隔牆脆弱雜物又多,釀災的時候就特別嚴重
EO@鮮蝦茶友
@eodiays
Sun, Jul 21, 2019 2:49 PM
瞭解,在空間不安全的狀況下只能以逃生為先
EO@鮮蝦茶友
@eodiays
Sun, Jul 21, 2019 2:50 PM
感謝回答
阿千
@Prozac20mg
Mon, Jul 22, 2019 5:31 AM
EO@鮮蝦茶友
: 如果是單純沒有對外窗的房間,你關門拼人品賭命消防隊的速度,可能還是比逃進火場強。
但你有對內窗偏偏又還是塑膠窗戶這點就不行了……
載入新的回覆
●只有往下逃的選項
●濕毛巾沒有用,不要浪費生命去弄
●要逃生時趴地低頭匍匐前進躲濃煙
●只看到濃煙時,立刻躲到房間裡把門關起
●別躲進浴室或試圖取水滅火
●身上著火時,雙手掩臉不動治萬動
還看的到火代表濃煙還沒竄起,那麼你還有機會逃離火場
兩位老師在演講中一直宣導的是,火場裡「濃煙比火更可怕」,幾乎都是濃煙嗆死人,而不是火燒死人,唯一例外的是為了救火的消防隊員
只看到濃煙的話,幾乎就別想穿過濃煙逃生什麼的,這時候的濃煙溫度已經很高,大約三分鐘左右就可達到七百度以上,吸一口你的肺就熟了
這時候關上門,假的,直接用門阻擋濃煙進入,以及避免濃煙獲取更多氧氣而使房間也跟著燒起來,才能達到最高生存機率
[問卦] 京阿尼縱火 是不是暴露了台灣人對火災現場的無知?
順便補一下這篇,原PO說在火場裡幾乎是聽不到聲音的,所以坐在窗邊等待救援是很好的選擇
前面提過了,很多火場裡死亡的人都是因為想要往上逃,而被濃煙嗆死,反倒是躲在房裡或是向下逃的人沒事
火場裡的濃煙溫度極高,水只會被沸騰或蒸發,再濕不過就那一兩秒,為了毛巾而離開安全區域(或進到危險場所——浴室)反而是不明智的選擇
假設你已經身陷濃煙中,這時候趕快趴地避免吸入濃煙
理化都有學吧,熱是往上的,濃煙會在上層空氣飄,被燻過的房間牆面也會明顯看出分層
並且臉要朝地板前進,如林金宏老師所說的,他兒子抬著頭的姿勢也是錯誤的,直到十歲照片面地的樣子才是正確的,這樣才能確保吸入最少的濃煙
這是在你的房門不是塑膠門的前提,塑膠不到一秒就會被火燒掉,我親自體會過好孩子不要學
我當時腦袋撞到在垃圾桶上燒紙屑,結果沒燒完的紙屑掉到垃圾桶裡,垃圾袋馬上被融個精光,垃圾桶(也是塑料)裡面整個燒起來,我最後是趕快把垃圾桶整個倒蓋在地上隔絕空氣才熄火,代價就是我的地板焦了&融化的垃圾袋渣渣卡在垃圾桶上
這件事不要和我爸媽講
只要用門隔絕火場中最危險的因子「濃煙」,就有很大可能等待到消防隊來救援,記得要用其他東西(如布條)把門縫給塞起
浴室為了避免發霉都會使用塑膠門,不然就會像我舊家的木門一樣底下長香菇
而塑膠門就像我前面提的很易燃,火怎麼擋也擋不住,而且很多浴室門底下會用個通風口,浴室天花板通常也有通風管,濃煙可能會從那邊竄進來
注意一點,「火」是高溫下有可燃物和助燃物的產物,所以塑膠門是有可能因為濃煙的高溫而燒掉的,不要想說火還沒過來就沒事
至於取水滅火,這點是很不實際的,畢竟消防隊滅火都要幾個小時,自己拿水管灑水又有多少效果,而且常常會有死灰復燃的狀況,一般民眾很難判斷狀況,所以不是專業的就別在火旺又自危的狀況下試圖滅火
滅火的部份可以看一下第一部第21分起的片段
這是林金宏老師針對八仙塵爆身體著火的解釋
身上著火是因為身上沾了粉塵,而在身體不動的狀況下,火沒辦法很快地補充氧氣,那麼粉塵燒完火也就沒了,粉塵又只會有一點點,除非你是像炸蝦那樣裹了一坨……
在等待火燃燒完畢前,用手摀住臉部保護,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
一樣是先停下來,雙手摀臉,然後躺在地上左右打滾
「若身上著衣物遇到身上著火,應先將身上火撲滅後再儘速移除著火的衣物避免二次傷害(因帶有高溫熱會加大加深燒燙傷),化纖衣料遇高溫,易與皮膚緊貼,使燒傷損害加重,此時應遵照燒燙傷處理方式儘速沖脫泡蓋送。」
在林金宏老師的影片(第一部)的19分20秒起有個「四本書堆起角落,中間放一個罩蓋的點火蠟燭」這個實驗
這個原理是因為,當玻璃罩裡的氧氣被燃燒完時,就會有「多出來的空間」,那麼這些多出來的空間就會利用下面的空隙把外部空氣吸進來,從而重新獲取氧氣
所以當蠟燭滅的時候是因為裡頭的氧氣燃燒完了,而新的氧氣進來,因為溫度還在火就又重新燃起
這也是為什麼在躲房間時,除了關門外,還要把縫隙堵起來、以及PTT那篇原PO最後一點提到的「厚棉被底下還會有餘燼」的原因
另外如果上面有什麼解釋不對的部份也歡迎指正,因為還是添了一些個人的見解
另外就是像辦公室或教室這類開放、沒有水泥隔間的建築好像也不適用關門等待救援的策略,這時候要如何處理呢
現代建築的材質因素,起火點通常不會是一整片,重點還是濃煙嗆死人,而濃煙只會往上不會往下,你只要渡過了起火點的樓層,那麼就可以確保安全
林金宏老師的大致敘述是:「假設起火點在19樓,你往上跑到20樓會被嗆死,但你往下到19樓過了之後,18、17、16樓都是安全的,火和煙只會往上不會往下」
如果是一般狀況地上沒有任何雜物的話,當然是躺下來滾一滾
抱歉,因為影片之前看過而且有點長,所以沒再重看就憑印象留言了
聽到這我也不確定哪個是對的了,所以我還是依影片示範的說
或是油鍋,蓋子下去沒火了,打開會看到隨著氣流一樣動作的火焰冒回去……在掃墓期間消防局一直強調燒紙時要記得完全撲滅也是這個原因,很可能大風一吹底下沒燒到的紙露出來就又復燃
雖然火是一個人類利用很久的自然現象,但大部份的人仍然對它不甚了解,所以用火時及有起火風險時更要注意
不能躲浴室最大的原因是大部份人家裡的浴室都是很快融化的塑膠門
再來就是浴室通常在家中隔局比較隱密的位置,沒有對外窗戶,就算有也是隱密性高不容易被外面看到的小窗戶,你躲在浴室向外求救不容易被發現
所以最好是躲在有對著街道的窗戶的房間,求救比較容易被看見
還是房間門的中間有玻璃?(這個不能躲)
所以有很多獲救的人能看到他是躲在窗戶外的鐵架上,主要就是為了躲濃煙
就是這種鐵窗,有些空間比較大的可以讓人站上去,這是可以躲的
有很多火災是出租雅房、一層樓裡隔上四五間小房間的那種,由於隔牆脆弱雜物又多,釀災的時候就特別嚴重
但你有對內窗偏偏又還是塑膠窗戶這點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