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whiteness
需要
Sun, Jul 14, 2019 4:25 AM
7
珍重再見
兩個星期內搬空一個50坪的房子整個魂飛
但不知道住了14年的歲月帶不帶得走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4:29 AM
一直以來都沒有認真拍過家裡的情況。
一是很亂;
二是很亂;
三是......真的很亂
主要是客廳連結工作室總體就大約20坪左右,空間太廣、租屋又不能裝潢,就只能全部管線外露。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4:30 AM
但朋友來家裡的時候,大家都買東西上來客廳打滾
@whiteness - 散步從咖啡店走回家的三顆馬鈴薯 一群人客廳50幾吋的電視機不看,硬要盯著筆電看...
離電視的距離也很遠──
@whiteness - 熊熊發現母親新買的電視有連網功能,興沖沖來客廳看排球 50吋的電視比例對我們客...
或每次鋪貨時可以隨便亂放哈哈哈!
@whiteness - 半小時前有個女人在客廳歡呼又跳又叫 感恩貨運、讚嘆貨運!神奇的貨運 來來來來來...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4:34 AM
接著話就要說到家裡那條長──長──的走廊。
高中時一群同學來家裡時,苳實隨口說了句:"妳家好像鬼屋。"
她說得很有道理啊
早上前後有陽光還好,中間區塊暗不見天日,
晚上停電是真正的伸手不見五指
。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4:38 AM
也因為長走廊的關係,每間房間都落在右側。
第一間是書房:
那天清空前還是有拍個照留念,這應該是繼臥室以來,每天我待最久的地方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4:39 AM
至今我最喜歡的還是這個窗戶
每次在這裡上課,想看客廳的情況,就可以讓孩子開個窗──
還是有隔一個小小的簾不至於完全被看見!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4:42 AM
Sun, Jul 14, 2019 4:42 AM
書房後面是樓梯的畸零地,小時候我都窩在這邊睡午覺
或是窩在這個落地木梯最頂端看書
每次找不到貓咪時,整屋子都翻完沒有的話,就會在這個三角形區塊的最深處。
或是下面那個很深很深的空格裡。
──一個超適合小孩玩躲貓貓的地方
苳實-等待我團3周年
@orange0034
Sun, Jul 14, 2019 4:48 AM
我完全忘記有說過這事
但我猜應該是說那個長廊有鬼屋的fu
天啊這樣我以後要如何面對你媽
東🥦🍅久八是真
@y78963524182
Sun, Jul 14, 2019 5:50 AM
恭喜阿調搬家
K'S
@quatare
Sun, Jul 14, 2019 6:08 AM
搬家辛苦了!!同時恭喜搬新家!!!
【mo】☕
@monica43a
Sun, Jul 14, 2019 6:19 AM
恭喜你搬家~ 改天可以去玩嗎XD
snow❄️
@snowymint2d
Sun, Jul 14, 2019 6:25 AM
搬家辛苦了~
RooRoo ( Eゝω·)☆
@ermostry
Sun, Jul 14, 2019 7:47 AM
恭喜喬遷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05 PM
我回來了,繼續來打完
從書房出來後,再來就是廚房:
廚具是當年樓上同戶型的鄰居搬家送給我們的,地板的分隔則是14年前我父親親手鋪的,但恐怖的是,若底下有滲水,會從下面的縫縫一路淹到客廳。
電燈則是地震受損的舊家和室的燈──整個韻味超不搭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09 PM
再往旁邊一間,就是我的房間。
詳細的之後等我新家書櫃整理好,再開一篇新噗說
@whiteness - 臨時被恐嚇,要是我再不整理房間那堆災難,明天我的臥房將變為灰燼 然後,我哀嚎了...
也可以看看舊的,總而言之,從漆了油漆的那天起,它就一直演化演化,演化成
我喜歡的形狀
房間嘛、這種東西,
當然是要住得開心啊
。(人生守則)
書櫃要多、櫃子要多,還要有個床頭櫃可以隨手放眼鏡跟睡前讀的書。
這麼算起來,無論是參考書還是娛樂書,睡前看書這個習慣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學三年級的金庸了。
當時還總是異想天開問我母親說:"我會不會是一個書店老闆遺落在外面的女兒。"
想要很多很多的書想瘋了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16 PM
一想到我現在的房間只有這個的一半,胃就痛。
那天清空前,看到這個書桌我還是哭了。
以前在這桌子上讀了非常、非常久的書,天馬行空的二次元、地理課本上永遠背不起來的海峽、暗戀對象的名字,全寫在桌上。
現在新家,我永遠失去我的大書桌了,也許我沒必要再『讀』書了,沒有放滿三張椅子加長桌的參考資料了。
可是我仍然愛它們。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21 PM
走到這裡,
長廊還是沒有走完
。
終於走到第一間給客人使用的衛浴。
先前浴缸那邊是當儲藏室使用,有用個布簾開著,是不開水的。
廁所水箱上總是放著一排陳年閒書
大家總是很不解為什麼要在廁所放書......
因為閒不住啊哈哈哈
。
以及話說,數了下關於
從客廳沙發到廁所要走幾步
的這個問題。
──答:我的步伐的36步。
所以不誇張,每次去廁所都要用跑的,或我在書房做報告時,都會懷疑人生為什麼人類需要上廁所,根本不想移動。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27 PM
走廊尾端,有個小岔路,左手邊是主臥室,右手邊是通往裏側衛浴的小走廊。
木板也都是我們自己鋪的
由於房子真的很老了,磁磚已經剝落到會踩傷人的地步,至於樓上的漏水......嘆氣。
我去年底要買新除濕機的始作俑者就是這一整大塊,衣櫥嘩啦嘩啦可以滴水的程度。
說老實話住起來頗危險,地震也不穩,且自從家裡貓咪相繼過世後,
開始有老鼠
我這輩子第一次在室內看到老鼠,嘴巴楞著無法闔上。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30 PM
最後是主臥室,地板也是地震受損舊家的地板拔過來,我們重新鋪過的。
10幾年前的木板用料真的很好,無論是客廳那面,還是這面,至今仍然亮晶晶
要不是這種木板不防刮防水跟什麼環保毒性問題(?),不然也很想在新家鋪整面。
純木板的顏色跟現在的木紋地板還是有差,作為一個木板控脫鞋派,喜歡不冷冰冰的地板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33 PM
剩下的一截路是通往陽台,以前都在這裡停腳踏車,跟一些我父親修理東西的工具箱什麼的
這裡晾衣服超通風,還可以直接打開落地拉門收進房間裡,缺點就是隔音不太好,比較吵一些。
話說以前衣架常常掉下去,都還要跑去下面的巷子跟鄰居撿哈哈哈哈。
至於內衣褲掉下去就會假裝不是我們家的。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36 PM
Sun, Jul 14, 2019 3:37 PM
今天時間也晚了,不能多說。
有些太傷春悲秋的感想改天再來傷一下
記得以前有讀過一篇關於『公寓樓』還是『透天厝』哪個好的討論。
比起公設、治安,大家最關注的點反而是
有沒有電梯
。
最近母親膝蓋爬樓梯似乎越來越吃力,也想著不能再走這種老是陡峭的樓梯了......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41 PM
我自己也好幾次搬重物差點滾下去。
熟悉的朋友也知道,雖然坪數大,但租戶實在太複雜,多年來,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都聽過,也因為消防灌救淹過水,樓上失過火,每次地震又裂一個一個縫,牆壁就一塊塊剝落下來。
而中間挖空的天井,好處是讓我們中段的每個房間都有窗戶,壞處則是一到下雨就積水,排氣也越來越差,先前太陽一曬總會有奇怪的味道,樓上又總丟垃圾下來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45 PM
也記得,起初剛搬來這裡前,是個空置多年的廢墟。
父親與母親就每天下班後,一丁點一丁點地掃,掃出空地來、請消毒人員來消毒,從空無一物,到地板、小櫃子、大櫃子,鋼琴、書架、書桌、檯燈、電腦......
母親說,我們是暫住的租客,我們在等,等到我們可以『回家』的那天。
一開始以為小學畢業後會好,再來說國中畢業會好,再之後說大學畢業後會好吧。
然後,我畢業了,工作了,父親等不到了、阿嬤等不到了、兩隻貓咪也等不到了。
母親才說:"我們回家吧。"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50 PM
大學時,做了一份期末報告,大體探討『因房價過高只能租屋』這個行為,對於華人社會傳統的『成家』概念有什麼影響。
不談深奧的問題,只由個人經驗出發的話,我會說,租房子讓人像個浮萍,想著我總有一天會離開,但在等待期間左顧右盼,終究不能安心的惶惶。
但是,對於『我』而言,這個浮萍卻同時是我童年時光最主要生活的區塊。
於是交雜產生種很微妙的感覺,我割捨不下,但又無法對它有太濃厚的歸屬感,因為它不『屬於』我們。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55 PM
所以,請讓我用珍惜的心道個別吧。
每個午後抱著貓咪躺在客廳睡午覺,還是挑燈在桌前臨時抱佛腳到半夜,或是捧著一本情色書刊在床上邊滾邊呵呵笑。
彷彿長走廊還有奔跑的聲音,是狗狗追逐貓咪的聲音,是母親聽到對講機按鈴趕著去開門的聲音。
小小的我,會躲在衣櫥裡、深櫃裡,假裝是小閣樓睡小覺。
──謝謝你把我養大成現在的我,一個所在,一張書桌、一張椅子,很多很多書,
給我了全世界
。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57 PM
Sun, Jul 14, 2019 3:57 PM
苳實-等待我團3周年
: 大概是我已經到了閉著眼睛也能在舊家走的境界,完全沒感覺
不過停電真的超恐怖,沒拿到手電筒之前真的會不確定我走到哪個房間了。
哈哈哈不會啦,我母親只依稀記得是某個高中同學講的,她下次肯定就忘了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3:59 PM
東🥦🍅久八是真
:
K'S
:
snow❄️
:
eroby
: 謝謝,新房子真的有差,我現在認真覺得家裡安靜到嚇人,隔音到底為什麼可以這麼好!?
【mo】☕
: 啊啊啊momo好久不見
當然可以呀,我們家裡電話沒有換,妳要來的話可以跟我說,或是跟之前一樣直接打給媽媽
阿╰( ◜❤◝ )╯調
@whiteness
Sun, Jul 14, 2019 4:02 PM
臨睡前只要抱怨一件事情就好。
兩個星期內搬空50坪實在是太恐怖了
不要再讓我搬一次,太痛苦了,完全是夢魘,母親又急躁得像是在趕普悠瑪列車,天天都有突發狀況發生不得安生。
原本想說乾脆隨手打個我流搬家建議SOP列表,但應該沒意外的話這輩子不會再搬了,寫出來
是不是不太吉利
。(想太多)
載入新的回覆
兩個星期內搬空一個50坪的房子整個魂飛
但不知道住了14年的歲月帶不帶得走
一是很亂;
二是很亂;
三是......真的很亂
主要是客廳連結工作室總體就大約20坪左右,空間太廣、租屋又不能裝潢,就只能全部管線外露。
高中時一群同學來家裡時,苳實隨口說了句:"妳家好像鬼屋。"
她說得很有道理啊
早上前後有陽光還好,中間區塊暗不見天日,晚上停電是真正的伸手不見五指。
第一間是書房:
那天清空前還是有拍個照留念,這應該是繼臥室以來,每天我待最久的地方
每次在這裡上課,想看客廳的情況,就可以讓孩子開個窗──
還是有隔一個小小的簾不至於完全被看見!
或是窩在這個落地木梯最頂端看書
每次找不到貓咪時,整屋子都翻完沒有的話,就會在這個三角形區塊的最深處。
或是下面那個很深很深的空格裡。
──一個超適合小孩玩躲貓貓的地方
天啊這樣我以後要如何面對你媽
從書房出來後,再來就是廚房:
廚具是當年樓上同戶型的鄰居搬家送給我們的,地板的分隔則是14年前我父親親手鋪的,但恐怖的是,若底下有滲水,會從下面的縫縫一路淹到客廳。
電燈則是地震受損的舊家和室的燈──整個韻味超不搭
詳細的之後等我新家書櫃整理好,再開一篇新噗說
房間嘛、這種東西,當然是要住得開心啊。(人生守則)
書櫃要多、櫃子要多,還要有個床頭櫃可以隨手放眼鏡跟睡前讀的書。
這麼算起來,無論是參考書還是娛樂書,睡前看書這個習慣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學三年級的金庸了。
當時還總是異想天開問我母親說:"我會不會是一個書店老闆遺落在外面的女兒。"
想要很多很多的書想瘋了
那天清空前,看到這個書桌我還是哭了。
以前在這桌子上讀了非常、非常久的書,天馬行空的二次元、地理課本上永遠背不起來的海峽、暗戀對象的名字,全寫在桌上。
現在新家,我永遠失去我的大書桌了,也許我沒必要再『讀』書了,沒有放滿三張椅子加長桌的參考資料了。
可是我仍然愛它們。
終於走到第一間給客人使用的衛浴。
先前浴缸那邊是當儲藏室使用,有用個布簾開著,是不開水的。
廁所水箱上總是放著一排陳年閒書
大家總是很不解為什麼要在廁所放書......因為閒不住啊哈哈哈。
以及話說,數了下關於從客廳沙發到廁所要走幾步的這個問題。
──答:我的步伐的36步。
所以不誇張,每次去廁所都要用跑的,或我在書房做報告時,都會懷疑人生為什麼人類需要上廁所,根本不想移動。
木板也都是我們自己鋪的
由於房子真的很老了,磁磚已經剝落到會踩傷人的地步,至於樓上的漏水......嘆氣。
我去年底要買新除濕機的始作俑者就是這一整大塊,衣櫥嘩啦嘩啦可以滴水的程度。
說老實話住起來頗危險,地震也不穩,且自從家裡貓咪相繼過世後,開始有老鼠
我這輩子第一次在室內看到老鼠,嘴巴楞著無法闔上。
10幾年前的木板用料真的很好,無論是客廳那面,還是這面,至今仍然亮晶晶
要不是這種木板不防刮防水跟什麼環保毒性問題(?),不然也很想在新家鋪整面。
純木板的顏色跟現在的木紋地板還是有差,作為一個木板控脫鞋派,喜歡不冷冰冰的地板
這裡晾衣服超通風,還可以直接打開落地拉門收進房間裡,缺點就是隔音不太好,比較吵一些。
話說以前衣架常常掉下去,都還要跑去下面的巷子跟鄰居撿哈哈哈哈。
至於內衣褲掉下去就會假裝不是我們家的。
有些太傷春悲秋的感想改天再來傷一下
記得以前有讀過一篇關於『公寓樓』還是『透天厝』哪個好的討論。
比起公設、治安,大家最關注的點反而是有沒有電梯。
最近母親膝蓋爬樓梯似乎越來越吃力,也想著不能再走這種老是陡峭的樓梯了......
熟悉的朋友也知道,雖然坪數大,但租戶實在太複雜,多年來,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都聽過,也因為消防灌救淹過水,樓上失過火,每次地震又裂一個一個縫,牆壁就一塊塊剝落下來。
而中間挖空的天井,好處是讓我們中段的每個房間都有窗戶,壞處則是一到下雨就積水,排氣也越來越差,先前太陽一曬總會有奇怪的味道,樓上又總丟垃圾下來
父親與母親就每天下班後,一丁點一丁點地掃,掃出空地來、請消毒人員來消毒,從空無一物,到地板、小櫃子、大櫃子,鋼琴、書架、書桌、檯燈、電腦......
母親說,我們是暫住的租客,我們在等,等到我們可以『回家』的那天。
一開始以為小學畢業後會好,再來說國中畢業會好,再之後說大學畢業後會好吧。
然後,我畢業了,工作了,父親等不到了、阿嬤等不到了、兩隻貓咪也等不到了。
母親才說:"我們回家吧。"
不談深奧的問題,只由個人經驗出發的話,我會說,租房子讓人像個浮萍,想著我總有一天會離開,但在等待期間左顧右盼,終究不能安心的惶惶。
但是,對於『我』而言,這個浮萍卻同時是我童年時光最主要生活的區塊。
於是交雜產生種很微妙的感覺,我割捨不下,但又無法對它有太濃厚的歸屬感,因為它不『屬於』我們。
每個午後抱著貓咪躺在客廳睡午覺,還是挑燈在桌前臨時抱佛腳到半夜,或是捧著一本情色書刊在床上邊滾邊呵呵笑。
彷彿長走廊還有奔跑的聲音,是狗狗追逐貓咪的聲音,是母親聽到對講機按鈴趕著去開門的聲音。
小小的我,會躲在衣櫥裡、深櫃裡,假裝是小閣樓睡小覺。
──謝謝你把我養大成現在的我,一個所在,一張書桌、一張椅子,很多很多書,給我了全世界。
不過停電真的超恐怖,沒拿到手電筒之前真的會不確定我走到哪個房間了。
哈哈哈不會啦,我母親只依稀記得是某個高中同學講的,她下次肯定就忘了
【mo】☕ : 啊啊啊momo好久不見
當然可以呀,我們家裡電話沒有換,妳要來的話可以跟我說,或是跟之前一樣直接打給媽媽
兩個星期內搬空50坪實在是太恐怖了
不要再讓我搬一次,太痛苦了,完全是夢魘,母親又急躁得像是在趕普悠瑪列車,天天都有突發狀況發生不得安生。
原本想說乾脆隨手打個我流搬家建議SOP列表,但應該沒意外的話這輩子不會再搬了,寫出來
是不是不太吉利。(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