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dia🌟
最近有個關於寫作建議的噗,噗首結語是「首先,我對你的世界觀一點興趣也沒有。」

總之,因為我實在不認同那個噗,所以在此就不貼連結了,我相信是不難找到的。我之所以不贊同,並非內容有什麼問題,而是對於「給建議」這樣的做法與語氣,
雖然建議內容方向很棒,但是整個做法與語氣在我的感受來說頗為高姿態,而且以批評之名行貶低之實,基本上否定作者所書寫的一切。
給建議其實有很多要領,但大抵原則是:
請記得是給予對方需要的建議,而非展現自己多麽高明
如果建議其實很好,但表現出來的都是尖刺,對方會收到建議,還是受到傷害呢?
Lydia🌟
讓我分享久遠以前,申請創意寫作課程的經驗:
我那時候投遞了四所大學,但最後是都沒中,其中一間大學是EAU,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
而當時年輕氣盛又充滿好奇的我,寫信詢問每一間大學,我的作品「哪裡需要改進」?
Lydia🌟
劍橋大學禮貌但官方地回應:
很抱歉,甄選細節不便公開,但希望您之後可以獲得其他消息。
Lydia🌟
Essex和另一間大學沒有回覆。
Lydia🌟
東安格利亞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親愛的XXX,感謝來信,
我們看過了你的作品,認為你富有熱忱,而且頗有潛力,可惜您的作品結構尚不夠完整,人物也過於扁平,我們建議您別立刻挑戰碩士課程,從較為初階的課程開始學習。」
Lydia🌟
雖然回信不長,也只說了很簡單的評語,但十分溫暖,我對這所學校也留下極好的印象。
Lydia🌟
-關於給予建議-
Lydia🌟
重申一次,個人感受,大家感受不同是很正常的。
各位如果感受不同請不用介意。
Lydia🌟
其實從噗首那句「我對你XXX一點興趣都沒有」,我就有種不適感,
加以後面都是「我」、「我」、「我」,「我在意的是人」,
這些觀點在寫作實務上都沒錯,但可惜是創作這樣的事情其實很有主觀性,今天給出建議並非告訴作者「你」在意什麼,而是「如果今天希望作品好,應該考慮在哪方面改進,以及怎麼下手」,
Lydia🌟
我之前上了寫作課,
最後一堂課也是告訴大家如國求取/給予建議,

求取建議方面,
可以從最直覺的喜歡/不喜歡,到為什麼喜歡/不喜歡,
以及深入探討敘事、觀點等等。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讀者做調查,
比如非寫手型的的讀者,你可以向他詢問哪一部分最吸引他,哪一部分則否,
如果對方也是為寫手,就可以詢問更深入的層面。

無論是簡單的意見,或是複雜的建議,都是很寶貴的。
不過也有人說,切勿找寫手給予建議,因為只會打壞你們的感情,或許也有道理。
Lydia🌟
給予建議方面,
最重要的是先給予整體觀感,
然後可以向作者說哪裡看不懂,
以及哪裡可能覺得不耐煩、沒道理,以及在哪一個點讓你失去興趣、不知方向等等,
我個人是認為每部作品都有執得稱許的地方。
Lydia🌟
每個人寫作的目的並不相同

有人立志成為作家,有人喜歡和好友分享,有人舒壓自我療癒,
這幾種背後原因所造就的寫作結果一定大為不同。
Lydia🌟
再者,即使同樣是小說寫作,
不同思考方式的人,寫作的路線與方法一定有所差異,
你的思路模式,不見得可以套在別人身上,即使是很棒的一種思路模式

前些日子與一位寫手噗友聊了天,她給予我許多寶貴建議,但有些方式我發現我是根本上做不來的,因為我完全不是那樣子想事情。(但這場對談依然讓我受益頗豐,感謝噗友犧牲寶貴寫本的時間)
Lydia🌟
舉個例子來說吧,
寫了《迷霧之子》的奇幻大師布蘭登・山德森,就是一位劇情先行的作者,所有角色對他而言都是一種一種的模板,然後等劇情湊得差不多了,在從「人物資料庫」抓出一位適用的角色扔進去,進行微調,
這和「角色先行」(也就是先考率角色成長背景、動機,塑造個性)的作者就大不相同,但厲害的作者來出手,故事都會很精彩。

我自己是角色先行,所以劇情先行與人物高低關係分析對我來說就十分困難。
Lydia🌟
總之,
幾年下來,我的戾氣(?)大概也是愈來愈少,尤其在國外遇到一堆奇形怪狀的事情,深感雖然話語的內容很重要,但讓對方聽進心坎裡最重要
Lydia🌟
通常我給予建議時會這麼說:

「可以請你告訴我,如果用一句話描述故事,那你會怎麼說嗎?」

(之前的老闆教的,我的小編劇夥伴身上學的,把小說想成電影,想想看集中火力應該攻擊哪裡。
這樣問的好處是,你可以迅速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麼,閱讀作品時也有標準可循,也能審視你即將給出的建議到底是否適用。
Lydia🌟
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說出建議比較好,
就套用英文高中課本XD
「我可以建議你:XXXXXXX嗎?」、「你會不會考慮:XXXXXX嗎?」,
之前寫劇本時開小組會議,有個句型也經常出現,
「如果改成XXXX,會不會比較OO呢?」(如果將這個橋段往前挪,會不會比較順暢呢?因為這樣就可以省去切換場景的,比較不會有瑣碎感。)
Lydia🌟
當然,如果你有超級無敵想知道的事情,也可以問問作者,
有時候你會幫作者突破盲點,想到作者還沒想到的事情。
感謝我友經常幫我突破盲點
Lydia🌟
批評的言詞不是不能說,但可以考慮換個方式說,讓對方好吸收。
真的不必覺得尖銳具有殺傷力的言詞才能打醒對方,人是感性動物,受傷了會躲起來。
森彩律
太高傲強調自己的想法才是唯一正確的(尤其是寫作這種這麼多元的事情上),反而會顯得某種無知(....
Lydia🌟
就如同教育學程說如何改正學生的錯誤一樣:「先讚美做得好的地方,再精確講出錯誤的地方,並且提出建議,讓對方選擇改正。」
Lydia🌟
寫作道阻且長,我邊走邊跌,邊跌邊走,
各位共勉之。
阿綾★恭喜發財
原創故事或設定怎能沒有世界觀啊,雖然我也沒興趣看魔戒一長串的景物描寫(喂)但世界觀不是很基本的打底的東西嗎?差別只在於作者如何表達世界觀且不讓讀者厭煩?
GU MEI 估米
Lydia🌟 : 人的一生 精益求精,願生命這本書中,出現更多溫暖的角色!
阿七七_NLD is RED
下學期修了兩堂翻譯課 課上了解了怎麼給建議真的很重要
璃光 戰鬥每一天
那噗我有看到,噗主的分析雖有條理/道理,但起手式跟整體口吻確實讓人不舒服。以我個人來說,我會先釐清對方寫作目的,再給建議,話說多少則看聽的人願聽多少(還有親疏遠近),若自己狀態不好或沒耐性,寧可先不說
璃光 戰鬥每一天
我自己也曾被類似狀況傷過。是寫冷門同人遇到的網友。我不知道對對方如何,但對我也是寶貴一課。
“Eirlys”~腐草為螢
有看到那噗,我也有轉,不過是因為對方的分析才轉的......謝謝Lydia這噗,也讓我學到一課了
琉菲 ❝冷到往生❞
看到這個噗讓我有點感同身受,別人問我他的故事如何的時候,我也會說「如果又一句話來說你的故事,會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首先,這是在確定自己看到的和作者想對落差沒有太大,再做評語,再來,這也是可以知道這個故事的核心有沒有明確。
這也是之前編劇的一點點經驗啦>_<

然後我才會說出我的感受,但不會說對方的創作對或錯,畢竟創作沒有絕對的對錯,所以創作才這麼吸引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每個人對世界都很獨特,所以不一定可以套用在別人身上,也不用強迫。

最後這是我到目前以來大家比較能接受的說話方式,就是要點出優點再點出缺點,這樣接受度比較大。

例如:我覺得你的角色設定很生動,但他們每個人可能都需要一個主軸故事來支撐他們會更完整。

以上是我的一點點感想這樣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