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最近看一本書《黑羊效應》
霸凌到最後常常是一種集體認知失調
「我討厭他,所以我要找理由討厭他」
所以霸凌的理由常常顯得薄弱而和霸凌行為不成比例
而當霸凌結構形成之後
大部分的努力也都是徒勞無功
所以才會說別檢討被害人了
不過在結構還沒形成的時候
是有改變的機會的
不管是目標人還是討厭他的人
而另一方面被排擠的經驗 是可能把一個可愛的孩子 真的變成「值得被排擠」的樣子 這是我覺得特別心酸的 因為沒有原因的被排擠 所以無意識中乾脆把自己塑造成「應該被排擠」的樣子 那麼這樣至少消除了那種「為什麼是我」的感覺 而被排擠得心安理得
burger2908
可是真正把我推下深淵的是說出「那是你自己有問題,為什麼別人都不會被排擠,就只有你會」的家長
ಠ_ಠ
burger2908: 抱抱辛苦了
我媽是跟我說:朋友不就是這樣嗎?不要理他們就好了
她也是從小被排擠到大的孩子
亞斯基因(苦笑
ಠ_ಠ
這本書看完還有一個收穫:
不要奢求傷害你的人補償你或撫平你的傷口,因為傷害別人很容易,療癒別人很難
只能找自己,溫暖的人,或是專業的人來療傷了
sake5729
burger2908: 你讓我想起,我的家長是說「你真的很討人厭,所有人都討厭你,O老師(當時很照顧我的師長)一定其實也不喜歡你」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