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霜不想上班
【上課噗】
今天是當代基督宗教歷史傳播這門課的自由提問日,來記錄一下聽到了什麼!
微霜不想上班
Q:上帝是公正良善的,那麼何以世界還會有苦難發生?
微霜不想上班
引述:神義論/約伯記
兩種看法:第一,苦難是更高層次的,難以從凡人視角去理解其發生的意義;第二,事實上不只自己受苦,苦難是一個普遍的事實,而有些神學家認為從約伯記中可以看出來,苦難起源於人擁有自由意志;因為上帝容許人自由,而造成混亂與傷害與衝突(感覺很反烏托邦的看法XD)
→為何上帝不出手?人是否該認識自己存在的困境?
但是是個很複雜的宗教哲學問題,宗教哲學論述的書一定會討論,沒有簡單的答案。
微霜不想上班
Q:上帝若是良善的,那麼這個良善是有方向性的嗎?是為了人類或者為了更高層次的存在?(eg. 當人類傷害了自然?)
微霜不想上班
引述:尼采哲學
提問:人是不是上帝的最終目的?
根據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創造論,以聖經第一本書(創世紀)來看,人在上帝創造中被放在極高的位置上,後續經典也不斷重述此事。因此以基督宗教的概念上,人都有上帝的形象,因此人皆具有人權,人被賦予了管裡世界的職責。從此角度而言,人不應是被工具化的,人和上帝是緊密的,甚至整個受造世界都是上帝的一部分。
「祂看祂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沒有空或虛的概念)
微霜不想上班
Q:方言或者特殊的恩賜(eg. 趕鬼等)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微霜不想上班
引述:奧古斯丁
奧古斯丁認為這是在基督教傳播時為了使眾人理解基督教而顯現,為特殊狀況下而給予。多發生於基督教進入於處女地(福音初次抵達之處)時,而當信仰在一地穩固時,這樣的恩賜就會消失,因其並非信仰的本質核心。這次最重要的提醒:宗教最高的價值是什麼?是顯靈抑或提升心靈的意義?方言在這之中有什麼含意?
保羅:「若你是沒有愛的人,即使會講天使的話語也沒有意義。」、「若恩賜沒有辦法幫助他人,恩賜也不過使人驕傲自大而已。」
(這是概略,全文在哥林多前書!)
回到靈恩運動去談,方言這樣的特殊恩賜發生於初次接觸福音的人是最有效果的。
微霜不想上班
Q:基督宗教所說的見證,以前社會和現代社會一樣嗎?如何看待現代社會的見證?
微霜不想上班
引述:萊德里《自有耶穌以來》(Anno Domini,拉丁文,即主後,西元以來的AD),談基督教對世界產生的影響與改變,以及見證。
從諸多視角去談論見證——過去談及的範圍是清楚的,福音使人享受自由與尊嚴,使生命更有意義;但現代社會中談見證是困難的,因為有許多東西取代了宗教,那宗教還能幫助人們什麼?
談及馬偕。馬偕來台宣教,以拔牙的形式進行,許多人被拔了牙心就給出去了(XD)但現代社會做得到嗎?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的困境會隨時間而不同,所以見證也會隨之改變。(台灣現代常見的形式也許是偏鄉醫療)基督教群體需理解做什麼才能讓人理解信仰的價值。
微霜不想上班
Q:人有原罪嗎?(XDDDDDD)
老師:你在問一般的問題還是在問細節,細節就會很複雜,就要談及原罪從何而來,諸如此類。
微霜不想上班
引述:奧古斯丁《懺悔錄》
以一般而言,我們問的是人是否天生便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奧古斯丁論述:嬰孩是可愛的,卻打出生起就是自私的,且越長大越有如此傾向。若要說原罪,那罪即是自我中心。如果從這個視角來看,那原罪是存在的,人天生具有這個天性。
現代的其他視角:環境本身即是罪惡的,人一出生便在罪的文化,所以我們都活在很容易就犯罪的環境裡。
微霜不想上班
Q:罪會有什麼結果?
微霜不想上班
一個嬰兒一出生便夭折,他有罪嗎?
傳統宗教觀念認為不知者無罪,則嬰兒理應無罪;回歸細節的問題,原罪從何而來又如何流傳?奧古斯丁認為罪來自父母,性交即有肉慾,則嬰兒是肉慾的結果,那麼必然有罪(聽到這裡我也覺得很荒謬XDDD)但洗禮即是在洗滌嬰兒的罪。
(同學:所以有罪的話,理應要下地獄嗎?)
新概念:limbo(靈薄獄)非正統基督教而是中世紀天主教的發展,聖經裡沒有的概念(多是啟示錄之後的作品),即夭折的嬰兒歸去之地,以及耶穌降生前的死者。
靈薄獄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老師:但那不是核心問題啦XD
微霜不想上班
Q:必然走向死亡的過程中,盼望神學在盼望什麼?
微霜不想上班
這個問題有點矛盾(XD)盼望神學為生者而談,有別於終末論,認為上帝向我們而來。若上帝國有完成的話,這個圖像向我們而來時,人應當為此努力,為不公義征戰,為受壓迫者發聲。盼望就是看不見的東西才能盼望呀。(我覺得這句好玄……)
而前者就是拯救論的問題了:人和上帝的關係不應因死亡而結束。
(這題太他媽玄ㄌ,我自己也聽不太懂……)
微霜不想上班
Q:教授如何看待二代基督徒?父母輩是基督徒,而兒孫輩的信仰源於家族,此時信仰是否成為盡孝?
微霜不想上班
現代的壓力應該在變小吧(XD)
父母能給予的應當是環境,而最後做決定的依然是年輕人。宗教信仰是自己的決定,主體仍舊是自己,當宗教是強迫的話,那能算是宗教嗎?
微霜不想上班
Q:神應當是充滿著愛的,但當看到舊約裡的神,其行為和我的想像仍有落差,感覺是更任性而殘暴的。該如何平衡?
微霜不想上班
你怎麼看待聖經?聖經是天書,抑或有宗教啟發者的見證記錄?當你可以接受後者的聖經觀時,就可以理解上帝觀是有其時代背景的,光是一本舊約裡面的上帝觀就會有所差異,可以看見猶太中心而排他的上帝,卻也可以看見包容多種族的上帝。
舊約中上帝的殘暴性其實和猶太民族的歷史有關。希伯來民族是流離的民族,其有諸多「上帝是為我們而非為他們」的上帝觀。(例如《出埃及記》)
但到《以賽亞書》時便更多是「上帝是眾人的上帝」的上帝觀。從不同角度來看就可以避免落入二元論的窠臼。人對上帝的理解會一直有所改變,這將反映於經典的時代性。
微霜不想上班
Q:教授對自殺和安樂死的看法?(哇靠這題好犀利)
微霜不想上班
自殺和安樂死不一樣喔(嚴肅)
基督教不鼓勵自殺,這個比較不用多談;而安樂死是更有爭議性的,目前我們應該都有自己的一條線;這還是要看當事人與家屬XD 當事人與家屬的決定沒有衝突的話,與旁人何干?
(這題我覺得老師有點逃避回答XD 最爭議的點還是沒碰到)
微霜不想上班
Q:老師做為基督徒如何看待同性性行為?
微霜不想上班
老師:你是說在合法範圍ㄇ,那當然是ok的啊(老師口氣超理所當然XDDD 推爆XDDD)
聖經裡面所譴責的同性性行為不應應用於此,且當時的經文多有其背景,不適用於解釋現在的合法與合意關係。
不過也有主流教會認為同性性傾向是可被接納的,但應當要禁慾,不過老師本身是不贊同的啦,如果身而為人怎麼能要求人家禁慾?
微霜不想上班
(對不起我去看MVㄌ中間漏ㄌ幾題)(幹
微霜不想上班
Q: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那麼當他知道一個人未來會成為罪大惡極的人,會先殺了他嗎?基督教會為了多數放棄少數嗎?
微霜不想上班
先回答後者。基督教乃至猶太教,其實更多是站在少數這一邊,最著名的便是一百隻羊中迷失了一隻羊,牧人願意放下九十九隻羊去尋找那隻迷失的羊的故事。這就是為什麼主流基督教是支持廢死的。
而預防性的處置這個問題,不是不行的,但解決與幫助是不一樣的。
微霜不想上班
沒ㄌ,最後都忙著刷MV(教授:幹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