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喜歡與擅長是兩回事
最近孩子煩惱高一升高二選類組,私下問了我很多問題。
聊升學、聊未來、聊工作類型,聊到底什麼叫做『有用』,然後我體悟到......
──原來男孩子成長為大人,就只在一瞬間。
阿╰( ◜❤◝ )╯調
簡而言之,除了忙搬家、就職、應酬回饋(?)、旅遊行前資料,這幾天也在交接。
像今天光是去診所體檢、照相館拍證件照、備課、兼課,咻的一天又沒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僅剩下一個月的相處時間,大寶這兩次上課,乖得跟隻兔子似的。
不吵不鬧不說想睡覺,只有十萬個為什麼,聽我說之後沒辦法上課了,當場紅了眼眶,把我嚇得心律每分鐘160下。
阿╰( ◜❤◝ )╯調
然後就這麼突然,我覺得他一瞬間,長大了......
這裡很不好意思說個多年經驗累積的刻板印象,一直以來,比起女孩子,我對男孩子很沒轍。
並不是說男孩子不好帶,而是小男孩比較少根筋,糾正一個行為,我說了我不同意的原因、過程,可能會導致的結果,他們聽完後,話像是從右邊耳朵進去左邊耳朵出來一樣。
"為什麼不行這麼做?大家都這麼做啊?"
──敢情好我剛才講了3分鐘你都沒在聽
阿╰( ◜❤◝ )╯調
相對來說,女孩子心思較細膩,看我的態度嚴肅,她們也會靜下來,把我說的話聽進去,思考後,再反問我她們想不通的問題。
而過去一年來,我總覺得大寶就是我特別沒轍的類型。
黏人、愛撒嬌,碰到事情就耍賴、盧,遇上八卦非常來勁,會拿別人的把柄說笑,對時事議題不經大腦地幸災樂禍。
我想,若他是我的同儕的話,的的確確是我不會想要交朋友的類型.......
阿╰( ◜❤◝ )╯調
但他不是,雖然16歲了,但他似乎還只是個孩子。
我猜,雖然他總是表現得滿不在乎,但我說的話,他還是有聽進去的。
也是因為如此,當他認真問我:"未來我能做什麼?"
我直接問他三個問題:
(1)喜歡和擅長的事物,是兩回事,你覺得自己喜歡什麼科目?擅長什麼科目?
(2)你身旁有憧憬的長輩嗎?喜歡他們生活的方式,想要和他們一樣生活的樣子的人們?
(3)你覺得什麼叫『有用』?是賺到錢叫有用,還是過得開心叫有用,還是對社會有益處叫有用?
阿╰( ◜❤◝ )╯調
並丟幾個範例當引子。
針對(1)喜歡和擅長是兩回事
我說,我不希望你被擅長的科目『綁架』,只因為"我數學比較好所以選二類"、"我物化不行所以我選一類"。
(至於那種"因為我的好朋友都選三類組所以我也要選三類"就更不在討論範圍內 )
我簡略了三個類組的職業走向。
一類組廣而雜,除了律師、會計師、老師等師字輩外,優點說是多元,缺點說是和實際職業毫無關聯,得有心理準備,起薪水平不高。
阿╰( ◜❤◝ )╯調
二、三類組則根據各個科目,比起一類組,有更明確的職業選擇。
所以在未來生涯上,像是一根管子通到底,讀到一半,才發現不是自己的志業,慘了,得歸零打掉重練,背負著這樣的風險。
另外,二、三類組對學歷的要求也較高,多數以碩士畢業為基礎。
醫學院就讀、實習時間長,還有考取執照、證照的心力花下來,可能初入社會就逼近30歲了。
阿╰( ◜❤◝ )╯調
但無論是哪一個類組,哪一所大學,哪一個科系,一定要努力
絕對沒有什麼"上了大學就自由"這件事情。
國、高中固然累,大學過後,實習的機會要爭取、交換學生的機會要履歷、新鮮人錄取必須要有清晰的口條與表達能力與積極性。
無論選擇哪一項職業、哪一個領域,這一輩子,只要還有一口氣,生於憂患,就沒有躺著午餐就從天上掉下來的美事。
只要你有所追求,不希望被取代,就還是得學習、得成長、得奮力一搏。
聽起來很絕望,但這是事實。
阿╰( ◜❤◝ )╯調
針對(2)憧憬的生活
我問了孩子這個問題後,他說,他想過跟我一樣的生活。
我皺了下眉,說雖然我不是個八股的人,我也不排斥你追求我過的生活,但你要有個心理準備,因為你是男孩子,社會對男生的社經水平標準,比女生要高得多,你又愛面子,所以僅過著我這樣的生活,對你來說可能是『不足』的。
以及,想過與我一樣的生活,看似輕鬆愉快天天樂得上天,但這是我從經濟獨立之中換取而來的生活。
阿╰( ◜❤◝ )╯調
吃,要花錢;玩,要花錢。
看電影旅遊買書去咖啡廳當一回文青,都要花錢。
你看不到的地方,我花了很多心力,只為爭取更好的學經歷、履歷,以及自信。
我信奉著:該玩的時候盡情玩,該做正事的時候打起200%的精神做。
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是否能做完備的事前規劃、做好情緒管理,是否足夠了解自己的性格,光是這些,你就得花很多年去慢慢磨......
阿╰( ◜❤◝ )╯調
針對(3)對『有用』的定義
@whiteness - 我一直都沒有想過,我一天到底在噗浪上打了幾個字。 今天被問到了一個很微妙的問題...
這個問題來自於以前哲學課的體悟,關於『use』和『effect』兩種價值觀點。
我說,我個人比較流於世俗,有經濟壓力,所以『有用』的第一要務,對我來說就是要能養活自己、養活我的家人。
這同時也是社會普遍的認同,無論什麼職業,以前就讀什麼學校,無所謂,賺得到錢就好。
阿╰( ◜❤◝ )╯調
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簡單粗暴,卻顯示了人們從低至高最基礎的要求。
能果腹、有遮風避雨的地方,開始尋求認同,有了歸屬感之後建立了自尊,自信心提高後,最終能追求更高的理想價值。
因此,每個人對於『有用』的定義盡不相同。
理想主義者嘲諷商人銅臭味濃厚,商人笑著追尋大我還不如顧好自個兒小我,都有其道理。
阿╰( ◜❤◝ )╯調
但年紀小的孩子,在好高騖遠的同時,可能存在一個盲區,就是他們的安逸生活,來自於家庭的遮蔭
一旦剝除了經濟來源,發現原來自己連最基本的需求都無法滿足,才發現自己『沒有用』,而失去更高理想的期盼。
我猜,這也是畢業之後,每個人迷茫與徬徨的根源吧。
阿╰( ◜❤◝ )╯調
有些人煩惱的是要去哪一個國家留學,有些人煩惱的是留學沒錢,有些人卻是煩惱現在不去工作的話,要怎麼給家裡錢。
有些人更連想都不用想,因為他們累到連想的力氣都沒有
所以我跟大寶說:"從自己家開始認識起吧,問問爸爸媽媽,家裡一個月,要怎麼過生活?"
問的是家庭收支,問的也是我們被學校限制的對社會的想像力。
若爸爸媽媽說:"這不是你需要擔心的事情,你未來只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那當然很好,這代表他們無須你掛懷,你可以更專注在自己身上。
阿╰( ◜❤◝ )╯調
最後則是簡單將工作分成三大類:
(1)業務
(2)受雇者
(3)老闆
或者也可以分為之前分享的兩大類:
@whiteness - 亂聊一通 可能會聊點薪酬啊、工作啊,或是時事問題?
固定薪酬制與獎金制
阿╰( ◜❤◝ )╯調
業務類別,以獎金為主,底薪為輔,主要就是我們替公司創造了多少產值,也可能是自己接案子的個人工作者,得惶惶度日,但有較高的自我追求。
月薪可能為零,也可能高達十萬、十五萬,被我笑說挺紙醉金迷的,戶頭一次進來的錢太多,都沒什麼實感,所得稅率又特別高,但不失為一種選擇......
受雇者則相對被動,可能受制於公司文化、職場文化,領的是死薪水,加班加的是心肝肺,可是優點就是穩定、廣泛,不用像其餘兩者一樣擔負起這麼高的風險。
阿╰( ◜❤◝ )╯調
老闆,或者說是創業者,則需要莫大的人脈、資金鏈,對員工的承諾,與扛起整個團體的壓力。
但相對的,收入累積的比率與速度快,跟投資很像,風險越大、利潤越高
三個問題,以及它們的引子,是我思考:"我16歲時,會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什麼?"所濃縮出來的。
當時,我有憧憬長輩的生活,但我不知道類組與工作的連結,甚至,我根本沒有領悟到,原來大學只是一個研究機構,不是職業訓練所
阿╰( ◜❤◝ )╯調
一路以來像小鹿斑比跌跌撞撞,做了很多事情,也誤打誤撞做了很多原先沒有想太多,卻意外替我掙到一份兼職的機緣。
很久以前,大學選修課出外參訪時,一個以畫地圖為職業的地理系學長這麼說:
"無論你做的事情有多冷門,只要你夠專精、夠喜歡,一定有出路的。"
我喜歡兼課,但不是我視此為謀生來源,僅是因為我喜歡。
先前,我喜歡做代購、喜歡寫書,同樣只是因為我喜歡。
阿╰( ◜❤◝ )╯調
我想,當你足夠認識這個世界,然後開始有自己的體悟的時候,你就已經長大了。
@whiteness - 有點好奇:大家意識到自己『是大人了』的瞬間,都是什麼時候呢?
我曾經問河道上的小夥伴們這個問題:大家意識到自己『是大人了』的瞬間,都是什麼時候呢?
笑著說,或許我永遠長不大,我跟小時候一樣貪玩、好勝,現在還很貪吃,今天體檢的時候看著體重計鬆了一大口氣的那種
阿╰( ◜❤◝ )╯調
但另一方面,現在嚴肅起來的時候,卻比以前更嚴肅了。
所以孩子,若你想擷取我孩子氣的這一面,隨著年紀增長,你必須肩負著更多嚴肅的等價交換。
如果你有勇氣的話,如果你有毅力的話,我歡迎你來到我眼中的世界
說老實話,每當我看著行程表,想:"我活到這把年紀了為什麼還要這麼拚命!?"
還是會滿肚子委屈抱怨,覺得這種努力怎麼沒盡頭......
所以依舊是那句老話:有追求就必須抬起腿來追,獲得滿足前要懂得知足
孩子,我衷心,也誠心祝福你一切順利,期待看到你十年後可以出落成一個你自己很滿意的人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