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脆🜛餅碎
鹽礦的奇異美
The Strange Beauty of Salt Mines
渣翻內收,圖片都很美w
脆脆🜛餅碎
1) 白俄羅斯的鹽礦,位於地下 420 米,牆身五彩繽紛,部分礦洞轉型為施行鹽穴療法的診所,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和支氣管炎
自然治愈支氣管炎 @ 雀斑 :: 痞客邦 ::
雖然翻譯有點爛,但先湊合著看
脆脆🜛餅碎
2) 位於江蘇的鹽湖,當地的鹽礦有著超過二千年的歷史
脆脆🜛餅碎
3) 位於泰國的鹽粉堆
脆脆🜛餅碎
4) 位於西班牙的鹽田,當地利用鹽泉製鹽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史前時期
5) 同一個地方的鹽泉,遍地都是鹽
6) 當地使用傳統的蒸溜方式製鹽,過程中會產生被稱為「鹽之花」的薄晶片
脆脆🜛餅碎
7) 廢棄的羅馬尼亞鹽礦,曾經運作接近一千年,現在改裝為旅遊景點和治療中心
This Transylvanian Salt Mine is Now an Amusement Par...
超潮!!!
脆脆🜛餅碎
脆脆🜛餅碎
9) 印加帝國神聖峽谷中的鹽田,位於秘魯的庫斯科地區
10) 這一區的鹽田位於海拔 3500 米
脆脆🜛餅碎
11) 化身為足球場的烏克蘭廢棄鹽礦,位於地下 300 米
脆脆🜛餅碎
12) 在衣索比亞的鹽池中暢泳的人們
脆脆🜛餅碎
13) 位於青海高原的茶卡鹽湖,一艘觀光船正穿越其中
Chaka Salt Lake - Qinghai Province, China | 仙之境 茶卡鹽湖...
脆脆🜛餅碎
14) 鹽礦工正領著一群商隊駱駝進入衣索比亞阿法爾地區的沙漠
脆脆🜛餅碎
【中場休息】
在十九世紀的時候,香港也有人以製鹽為生。鶴佬是十九世紀中葉居住在香港的四大族群之一,又名福佬,來自中國東南沿岸的惠州、海豐及陸豐,大多以捕魚為生。他們本來跟蜑家人(水上人)一樣以捕魚為生,來到香港以後,放棄了以海為家的生活,開始到岸上定居,從事曬鹽的工作。他們採用的是一種叫作「水漏法」的曬鹽方法,也就是借太陽的熱力將海水蒸發,只留下鹽這一種結晶體。「水漏法」以六塊田為一組,五塊曬鹽,一塊耙鹽,用這一種方法曬出來的鹽雜質比較多,比較粗糙。以另一種製鹽法--「沙漏法」濾取的鹽比較潔白和幼細。二十世紀曬鹽場的遺址包括﹕屯門新墟、大澳鹽田、二澳、梅窩、沙頭角鹽寮下、船灣、鹽田仔等等。
脆脆🜛餅碎
15) 達納基勒窪地位於海拔以下一百米的位置,是地球上最炎熱也最荒涼的地方之一。即便如此,衣索比亞人依然只採用人力在此地進行採鹽工作長達一世紀之久。
【衣索比亞/埃塞俄比亞-景點--Danakil Depression 人生必看的火山閃爍】 @ 無雀的腳...
這博主很猛……
脆脆🜛餅碎
16) 衣索比亞北部的硫磺和礦物鹽形成物
脆脆🜛餅碎
17) 橫跨達納基勒窪地的駱駝商隊運載以人手開採的鹽
脆脆🜛餅碎
18) 由人造衛星照片所拍攝,位於智利北部沙漠的曬鹽田
脆脆🜛餅碎
19) 位於英國地下一百五十二米處的岩鹽礦洞中的岩鹽。此礦每日開採二萬噸岩鹽,於冬季為英國的高速公路提供溶雪的解方
脆脆🜛餅碎
20) 在白俄羅斯鹽穴療法診所裡打籃球的男孩們(這是治療過程的一部分)
脆脆🜛餅碎
21) 攝自土耳其的機械化採鹽工序的航拍圖
脆脆🜛餅碎
22) 堆放在法國一間精製廠外的鹽
脆脆🜛餅碎
23) 晨曦之下,一名於鹽田中工作的越南婦女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