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不在倫敦在一個民風純樸的鄉鎮(?)還是會遇到黑人大力敲公車站牌嚇華人女生+被罵go back to China、被國小屁孩搶葡萄(朋友剛從tesco買完菜出來)、被白人國中生在對街大罵“You know Trump? Go back your home” 哪國都有智障呢,只是到不同地方,被歧視的對象就不同
那種喊著 go back to China 的是外顯的歧視,很好辨認也不難應付。美國東岸和英國更常見的是隱性的歧視,他們彬彬有禮,從不對你口出惡言,但也永遠不把你看作一份子,甚至不正眼看你一眼。留學生還可以自我解嘲說是因為我英文不夠輪轉跟不上,但是當看到連土生土長的 ABC 也打不進白人的社交圈裡,就知道不只是語言的問題。
沒有人會樂意一直生病然後消耗健保資源,大家都只想著我要快點回去工作不然付不出下個月的房租。
同樣覺得如果別人某方面比我們強
真的不必要說那種話。
謝謝您的分享!
之前也在國外待過但還好都遇到好人,覺得還算幸運。然後真的遇到生病都是自己買藥或自然痊癒,不然哪有那心力跟錢去耗 Orz
在想同事組成本來就都是來自各國的人,我的亞裔同事其實很少,但其他人分別來自各國,包括歐洲、印度、中東、中南美洲和美國,大家都很習慣跟不同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XD
我在紐西蘭唸書時也會走在路上就被國中還國小的學生大罵幹你亞洲人
完全是不認識的
真的別想說歐洲多美好,那裏還存在著貴族跟種性制度
台灣已經很舒服了,別一直嫌
反而在加拿大的時候,沒遇過,貌似在加拿大大家比較會把歧視收起來,雖然還是會感覺得到……
這是我唯一加拿大遇過比較明顯還勇氣100的歧視XD
.
比澳洲城區街頭晚上街頭跑出來嚇你,但是卻被我臭面嚇到不敢講話的青少年好太多了XDD
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倫敦以外的地方生活,歧視行為、肢體暴力、言語暴力在倫敦外的地方我在那5年從沒遇過... 在倫敦裡的7、8個月倒是什麼鬼都遇到了。
我罵他髒話(欸(不要學在我的經歷裡,只覺得大家都好親切可愛
態度不好的人不是沒有,但都是人本身的問題,跟歧視無關
歧視不會給人帶來快樂
就像台灣有8+9跟白狼
我也認識人很好的菲律賓老師
為什麼要讓這種心態佔據人生
雪球包石頭太恐怖了XDDD
以前在西門町有個好像是南美洲人開的一間小小的做手工藝的店,我朋友去看手環我和另一個朋友在門口騎樓下聊天,那個南美洲人突然就笑笑的跑來對我講了一句話,但我聽不懂就只對他微笑,他又霹靂啪啦的講了一大堆之後我朋友就把我拉走叫我們趕快離開,好像就是歧視亞洲女性的一些難聽話😐😐😐
在飯店工作也有一些機率會遇到😐😐😐
外籍看護的簽約都是簽3年,老家隔壁3間的住戶請了個外籍看護,竟然讓人家在地板上鋪紙箱睡了6年,完全把別人當狗看,三不五時潑婦罵街的罵外籍看護,那位看護會忍6年全是因為家裡真的很窮沒辦法。
而對面排的巷子口那住戶則是在3年約到期前跟外籍看護說反正你都要回去了就不給飯了,然後讓看護在回印尼家前一星期被斷吃食,她在餓了第二、三天受不了終於跑到我家求救問我們家能不能給一些東西吃,我阿公二話不說就把人抓進家裡給食物,所以在她回印尼解脫前幾天都是跑我家吃飯。
我覺得很多人事情看不夠多,老是用很天真心態看世界(尤其是覺得他有點本事,口袋又有點錢就認定他到哪都能過得很爽很優越。)
我覺得這比上面歐美的歧視還可怕 根本是蓄奴
就算是同學間也會有,有時候其實對方沒有惡意,但就是潛意識地會覺得你能力不足不想聽你講話
一定要真的對對方展現出自己的能力很強才會被尊重
我自己比較幸運還沒遇到很壞的壞人
但跟歐洲同學走在一起的時候跟和亞洲同學走在一起的時候還是很明顯感受得到差別
本人目前在多倫多待了三年多,運氣還算好,只有少數幾次遇到比較明顯的歧視。至少工作的地方,還沒遇過什麼無理取鬧的客人。
男性低等到不需要被歧視的等級還別說如果要引伸到找對象這方面(?
亞洲男生某意義上來說是很弱勢的群體雖然跟台灣人沒關係就是ㄌ(
說真的我沒有感覺到在這裡亞洲男性的地位低在哪裡,我自認身為男性我在歐洲受到的騷擾絕對還是比亞洲女性少非常多
哪國都有智障呢,只是到不同地方,被歧視的對象就不同
會讓你覺得歧視的人都是下等人~
真正的上等人是沒有閒功夫去歧視人的
會74你的人說明他們在他們的團體中地位低賤
必須藉由霸凌你來滿足他們
跟出不出國沒太大關係的 不過帶頭歧視的發言真的很要不得
人人都是出來求生存的,沒有哪個國家或種族的人就應該被當成次等公民
都說 己所不欲,勿施用人
台灣社會還有很多需要學習改進的地方,公眾人物更應該注意自己的發言
亞洲女性:被性騷擾的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