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jRock
[工程相關慎入]
Higher sample rates only provide a greater recorded bandwidth — there is no intrinsic quality improvement across the 20Hz‑20kHz region from faster sampling rates — and, in fact, jitter becomes a much more significant problem.

厲害惹~
Q. Should I use high sample rates? |
EAjRock
Xiph.Org Video Presentations: Digital Show & Tel...
這邊有詳細的講解跟簡單實驗
EAjRock
懶人包:
1. 音訊的數位採樣並不是以「階梯」的形式去逼近類比訊號。
2. 沒有特殊需求的話錄音選擇48kHz就夠了。
3. 更快的採樣率並不會讓人耳可聽範圍的音訊品質變得更好,只是能採集到的範圍上限增加了(但人也聽不到,已經到了超音波的領域)。
4. 位元深度(bit depth)的差異在於noise floor的大小聲。
5. 雖然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上硬體fiter還有ADDA能否完美符合就不一定,不然大家都買低端設備就好啦~
EAjRock
一般而言建議:
FOR CD用途請選44.1 kHz, 16 Bits
FOR video用途請選 48 kHz, 24 Bits
EAjRock
*filter XD
EAjRock
都是GRAHAM害ㄉ,他發了這影片之後留言吵成一團,然後就看了很多懷疑人生的論點,只好自己去查證
What Sample Rate Should You Record And Mix At? - Rec...
EAjRock
很巧的是好和弦也出了類似主題的影片
聲音檔案的「解析度」,以及你為什麼需要 24 位元錄音!
EAjRock
雖然說平常製作都選4824啦,不過就還是會想要瞭解每個選擇背後的意義,或者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EAjRock
研究了一番決定還是以4824為主,不過還是會想玩一次96的
空中連結車☆Airlink
有空其實可以給人盲測一下就知道了是不是有差了
EAjRock
空中連結車☆Airlink : 盲測並不是嚴謹的科學驗證阿XD 如果因為別人說有差而做,或說沒差而不做,就是盲從惹
空中連結車☆Airlink
我是覺得樣本數夠多也是可以當作參考xD,雖然我相信有聽得出差別的人在,不過應該不會有那麼多人
EAjRock
空中連結車☆Airlink : 那如果依照噗首這段文字,你覺得為什麼有人會聽出所謂的差異呢
空中連結車☆Airlink
反骨吧(欸
jimi_李居米
錄96有個麻煩是MITB的話電腦很容易跑不動XD
EAjRock
jimi_李居米 : money in the bank cpu在哀嚎~
惟 (ゆい)
高取樣率不是為了還原 是雜訊可以往人類聽不到的高頻甩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ΔΣ調變
惟 (ゆい)
以人類聽的到範圍來看的話 高取樣率調變後 SNR會變高 聲音會更乾淨 安靜的時候更黑底
EAjRock
惟 (ゆい) : 那個...oversampling不是直接採更高而是算der
惟 (ゆい)
看DSD
EAjRock
EAjRock
惟 (ゆい) : 晚點看,在外面
惟 (ゆい)
你錄音用超過44.1就是oversampling 啦 48k能錄到24k的聲音 人類已經聽不到
惟 (ゆい)
只用48只是單純電腦跑不動 所以發燒音樂才會錄192k或是DSD
惟 (ゆい)
不過通常解決clock的jitter更重要就是XD
惟 (ゆい)
EAjRock
惟 (ゆい) : 噢~看定義是這樣沒錯,不過看了很多以科學角度來討論的文章中所說的oversampling都是指算的(就是plugin的那種功能)
EAjRock
https://images.plurk.com/2JNKKsophDXuZu6hVXzxnw.png 這篇是說超高採樣率反而有其他問題
EAjRock
惟 (ゆい) : 看完dsd惹~覺得沒有相關背景真的很難判斷到底哪一種科學根據比較可信xd 到最後就是爽就好吧~反正不是一個big win的點
惟 (ゆい)
這是錢的問題XD
EAjRock
惟 (ゆい) : 沒錢又木耳就選48了
jimi_李居米
題外話,蠻好奇那些發燒DSD錄音有多少是真的從錄音開始一條龍都用DSD,有多少是錄384khz再轉dsd
惟 (ゆい)
jimi_李居米 : 不好說X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