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23, 2019 2:48 AM
46
40
彰化風電反方意見
Re: [爆卦] 離岸風電廠商背後的故事(轉錄自ChangHua板)
反方發言,基本上針對沃旭開炮。覺得沃旭不應該沒拿到優惠費率就出來放話,把自己塑造成台灣風電救世主,沒他們家就不行。而且風電機技術不高(下方推文),這都給外資爽賺。風電也不是必要,又不是有風電就不用火力了。
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今天你是台灣廠商,你因為公文延誤導致沒辦法得到你和政府先前已經說好的優惠費率,而你已經花了一大筆錢投資,你應該怎麼辦?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23, 2019 2:48 AM
答:安靜、忍耐、等待政府發現我的冤屈,然後我自己吞下損失。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23, 2019 2:49 AM
嗯,我想不管台資外資都沒有這麼大愛。如果今天不是公文延誤,是外資那邊的問題,我還可以挺直背罵外資,現在這狀況,我心虛。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23, 2019 2:49 AM
而且,彰化縣政府這樣一阻,受影響的難道只有沃旭?
不是的,一共有4家廠商7案停住。與其說縣府阻了沃旭,不如說是縣府阻了風電吧。
只提沃旭究竟是集中焦點還是模糊焦點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23, 2019 2:49 AM
第二是風電和火力發電的關係。首先想要問問大家,
覺得未來台灣的總用電量(含民生、工業)會減少的請舉手?
很好,沒有人舉,大家都很懂。
【圖表】檢視台灣過去20年三大類電力佔比,僅工業用電大幅成長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火力發電屬於基載,那可想而知未來火力要愈用愈多。除非比爾蓋玆的第四代核電很快研發完成,不然,在沒有其他選擇狀況下,就是燒煤和天然氣。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23, 2019 2:50 AM
那Google幹嘛要買綠電
因為他們想成為一個愛護地球的拖拉斯團體(誤
沒有這麼有良心,上面也有解釋,美國會給使用有綠證之綠電的企業租稅優惠,講到底都是為了錢啦。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23, 2019 2:50 AM
政府產出綠電,讓外資來投資。這些電雖然是備載,但也被使用了。總比再用火力發給他們用好吧?實質上就是既招商又減去了招商原應使用的火力。
那沒有綠電呢?因為沒有租稅優惠,設在台灣的優勢就少了。所以什麼時候要做綠電?中資要來的時候嗎?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23, 2019 2:50 AM
至於風電機水準不高,都給外資爽賺這點,我有個疑惑:
台灣的工具機水準是相當不錯的,為我國賺入不少外匯:
行政院:台灣去年工具機出口排名 躍升全球第4 | 即時 | 經濟日報
如果風電機很簡單,而且國內也有廠商在做零件,為什麼沒有早十年做出單機來引領我國風電發展呢?
究竟是沒有核心專利?還是不想冒風險投錢?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23, 2019 2:51 AM
我覺得啦,世上的投資財團,不管是投入金錢、精力研發技術,或者敢攜金錢和技術在新領域冒險投資,終獲成功,都是值得敬佩的。
起碼都為人類的科技付出進步
將錢投在房地產會有很多增值,但和人類科技的進步基本上無關,這是我不敬佩的財團。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23, 2019 2:51 AM
所以在責備外資什麼呢?是他不溫良恭儉讓出來放話,還是他有錢有技術投資而台灣代工沒有?
我不知道欸,我覺得我沒有立場嘴他。
一點新聞
@yesyoucan
Sat, Jan 26, 2019 12:49 PM
至於推文中說的日本日立
曾奪台電訂單 日立宣佈將退出風力發電機業務|自由財經
[引]
去年與台電簽風力發電訂單,立志要讓「自家風電事業立足亞洲」的日立(Hitachi),卻在25日時表示,由於日本國內市場太小,且在海外難以與德國西門子競爭(Siemens),因此將退出風力發電機事業,將專注於保養現有風機及業務轉型。
日本《日經新聞》報導,1名日本官員表示,日立已停止接受新的風力發電機訂單;至於日立則表示,雖然日立將持續維護保養現有風機,不過其渦輪機組將由合作夥伴,德國的愛納康(Enercon GmbH)公司提供,同時日立也表示將專注於研究更有效率的能源計劃。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30, 2019 11:09 AM
台客宅
[引]
3.歐洲的離岸風力只要兩塊多台灣要5.8,台灣政府是不是盤子?
答:台灣離岸風力有兩種報價,一種是政府躉購電價5.8,意思就是你在這個方案的發電,一度電我用5.8元台幣跟你收,但前提是你要把風機的製造和維護的技術帶來發展台灣產業;另外一個報價是2.3,就是單純他們蓋好以後賣給我們的價錢(不負責技術轉移)。
這一點是很多人會拿出來討論的點,他們會說你看!開標只有2.3你經濟部為什麼用5.8買,這一定有問題有弊案!民進黨亂花錢!
我只能說5.8這個條件,我是親眼看著藍綠還有時力等在黨團協商會議室裡討論出來的,所以立法院內不論哪個黨,其實都知道5.8是包含技術轉移的。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30, 2019 11:10 AM
[引]
4.離岸風力這麼龐大的利益為什麼都給外國廠商標走?
答:這個說法是最近這一陣子冒出來的,我想可能是因為之前打離岸風力的時候都用他很貴阿,很沒用阿來打,後來發現不貴(不負責技術一度2.3)以後,才開始改打這個點。
但事實上台灣沒有能力插這麼多隻,大家可以google「豪賭40億的離岸風電機」或看下方影片,就知道台灣廠商光是插兩隻都快倒閉了,如果只靠台灣目前的技術,2025前勢必無法達到政府需求的規模。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30, 2019 11:10 AM
Wed, Jan 30, 2019 4:45 PM
[引]
6.離岸風力又不能穩定供電,有什麼用?
答:他至少能幫助台灣島上的電力供應分配,在冬天時甚也可以降載燃煤火力發電廠的機組減少空汙產生。
7.他這個5.8一簽約就要20年,會造成上兆的花費
答:這個也是誤導人用的,以國外的經驗,當初歐洲國家簽約價錢也大概是5.6~6元,約莫過了十年左右才開始逐年遞減,而我們也是,這個合約是「每年制定一次價錢」,所以正常來說是不會有5.8一路買20年的狀況。
======
一點新聞更正
這個部分呢,看目前釋出的新聞,就只有階梯式和固定式兩種。只是前高後低或一直固定的差異,並不像這裡說的會減少哦!
=======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30, 2019 11:10 AM
豪賭40億的離岸風電機
一點新聞
@yesyoucan
Wed, Jan 30, 2019 11:36 AM
離岸風電費率拍板! 調升至每度5.5元 | 聯合新聞網
[引]
經濟部今(30)日公布,離岸風電躉購費率由原先預告的每度5.1元調升至5.5160元,並且恢復「前高後低」階梯式費率(前10年6.2795元/度,後10年為4.1422元/度),沃旭、北陸等國外風電開發商後續動向同樣引人關注。
載入新的回覆
Re: [爆卦] 離岸風電廠商背後的故事(轉錄自ChangHua板)
反方發言,基本上針對沃旭開炮。覺得沃旭不應該沒拿到優惠費率就出來放話,把自己塑造成台灣風電救世主,沒他們家就不行。而且風電機技術不高(下方推文),這都給外資爽賺。風電也不是必要,又不是有風電就不用火力了。
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今天你是台灣廠商,你因為公文延誤導致沒辦法得到你和政府先前已經說好的優惠費率,而你已經花了一大筆錢投資,你應該怎麼辦?
很好,沒有人舉,大家都很懂。
因為他們想成為一個愛護地球的拖拉斯團體(誤
沒有這麼有良心,上面也有解釋,美國會給使用有綠證之綠電的企業租稅優惠,講到底都是為了錢啦。
那沒有綠電呢?因為沒有租稅優惠,設在台灣的優勢就少了。所以什麼時候要做綠電?中資要來的時候嗎?
台灣的工具機水準是相當不錯的,為我國賺入不少外匯:
究竟是沒有核心專利?還是不想冒風險投錢?
將錢投在房地產會有很多增值,但和人類科技的進步基本上無關,這是我不敬佩的財團。
我不知道欸,我覺得我沒有立場嘴他。
去年與台電簽風力發電訂單,立志要讓「自家風電事業立足亞洲」的日立(Hitachi),卻在25日時表示,由於日本國內市場太小,且在海外難以與德國西門子競爭(Siemens),因此將退出風力發電機事業,將專注於保養現有風機及業務轉型。
日本《日經新聞》報導,1名日本官員表示,日立已停止接受新的風力發電機訂單;至於日立則表示,雖然日立將持續維護保養現有風機,不過其渦輪機組將由合作夥伴,德國的愛納康(Enercon GmbH)公司提供,同時日立也表示將專注於研究更有效率的能源計劃。
3.歐洲的離岸風力只要兩塊多台灣要5.8,台灣政府是不是盤子?
答:台灣離岸風力有兩種報價,一種是政府躉購電價5.8,意思就是你在這個方案的發電,一度電我用5.8元台幣跟你收,但前提是你要把風機的製造和維護的技術帶來發展台灣產業;另外一個報價是2.3,就是單純他們蓋好以後賣給我們的價錢(不負責技術轉移)。
這一點是很多人會拿出來討論的點,他們會說你看!開標只有2.3你經濟部為什麼用5.8買,這一定有問題有弊案!民進黨亂花錢!
我只能說5.8這個條件,我是親眼看著藍綠還有時力等在黨團協商會議室裡討論出來的,所以立法院內不論哪個黨,其實都知道5.8是包含技術轉移的。
4.離岸風力這麼龐大的利益為什麼都給外國廠商標走?
答:這個說法是最近這一陣子冒出來的,我想可能是因為之前打離岸風力的時候都用他很貴阿,很沒用阿來打,後來發現不貴(不負責技術一度2.3)以後,才開始改打這個點。
但事實上台灣沒有能力插這麼多隻,大家可以google「豪賭40億的離岸風電機」或看下方影片,就知道台灣廠商光是插兩隻都快倒閉了,如果只靠台灣目前的技術,2025前勢必無法達到政府需求的規模。
6.離岸風力又不能穩定供電,有什麼用?
答:他至少能幫助台灣島上的電力供應分配,在冬天時甚也可以降載燃煤火力發電廠的機組減少空汙產生。
7.他這個5.8一簽約就要20年,會造成上兆的花費
答:這個也是誤導人用的,以國外的經驗,當初歐洲國家簽約價錢也大概是5.6~6元,約莫過了十年左右才開始逐年遞減,而我們也是,這個合約是「每年制定一次價錢」,所以正常來說是不會有5.8一路買20年的狀況。
======
一點新聞更正
這個部分呢,看目前釋出的新聞,就只有階梯式和固定式兩種。只是前高後低或一直固定的差異,並不像這裡說的會減少哦!
=======
經濟部今(30)日公布,離岸風電躉購費率由原先預告的每度5.1元調升至5.5160元,並且恢復「前高後低」階梯式費率(前10年6.2795元/度,後10年為4.1422元/度),沃旭、北陸等國外風電開發商後續動向同樣引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