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3 AM
Tue, Jan 8, 2019 12:40 PM
103
90
超徵是我的錢嗎
大家好,關於超徵,是否一頭霧水?
這一切都還是要回到總統的元旦談話,那時她說:
「除了加薪和減稅之外,今年我們更要進一步減輕民眾的負擔。
過去兩年,經濟有成長,我們的稅收也都超出預期
,我已經請行政院儘快拿出具體方案,讓收入較少的民眾,能夠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
「超徵」就是指政府收上來的稅額比預想要高。
可是,這兩年
個人總合所得稅的幾項扣除額都有提高,每個人實質上都已被減稅
,居然還可以收到超出預定標準的錢,為什麼呢?
因為「營所稅」、「營業稅」等等表現超乎預期,這是國家經濟的確有成長的顯現。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3 AM
0102的新聞
其實當時就有出來解釋了。
經濟紅利分弱勢 財部:不等同「還稅於民」|自由財經
【引】
財政部指出,近年因景氣回溫,稅收優於預期,2014年至2017年中央政府稅收決算數較預算數合計增加了3652億元,主要用於減少舉債,
累計四年來共減少舉債4627億元,有助財政健全
。
至於2018年,因稅收情形良好,雖然先前編列了1269億元舉債預算,但目前尚未執行,且預計還另可債務還本729億元,實質減債,綜合來看,去年中央政府歲入歲出將有剩餘可供運用,惟明確金額要等決算編定才能確定。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4 AM
哪些項目超出預期呢
去年全年稅收估超徵600億上看800億 | 聯合新聞網
【引】 營所稅收5,626億元,年增12.2%,主因去年企業獲利成長,致結算申報稅額及暫繳稅款增加;綜所稅收4,842億元,年增5.3%,則因去年股利發放創新高,加上外資股東獲配股利或盈餘扣繳率提高,致盈餘分配所得扣繳稅款增加。
營業稅收4,111億元,年增8.2%,是因國內消費活動增溫挹注稅收,進口機械設備、油品相關稅額增加所致。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4 AM
========
有多了這些收入,所以總統才會提要將這些紅利用來幫助弱勢。
========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4 AM
那為什麼不還債
因為已經有編列還債的預算了,政府有踏實在還債:
懶人包系列-財政部南區國稅局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4 AM
那為什麼不給我
如果全民均給,這和當年發放「消費券」不是一樣嗎?
振興經濟消費券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引】
振興經濟消費券,通稱消費券,是中華民國政府為了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所帶來的消費緊縮效應,於2009年發放給全國人民的消費專用券,每人為新台幣3600元,面額有200元及500元兩種。包含消費券防偽印刷等行政費用,共舉債858億元。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4 AM
=====
每個人都得到一樣的錢,乍看之下很公平,但其實真的「公平」嗎?
比方說,我和王雪紅一樣拿到3,600元,這對我倆的意義一樣嗎?
補貼和租稅一樣,我們得去思考「正義」的一面。
不然的話,老人年金也是地方政府用中央撥支的錢發放,那也是由稅而來,如果要說是政策買票,這不也是?
=====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5 AM
有說明會哦
20190108「歲計賸餘相關規劃說明」記者會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5 AM
Tue, Jan 8, 2019 5:12 AM
政院規劃從民生開始照顧起
稅收經濟分紅3方向 政院:促進經濟、照顧弱勢、豬瘟防疫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引】
關於歲計賸餘的運用途徑,政院規劃
第一要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第二要照顧弱勢、扶老攜幼,第三要為整個非洲豬瘟預防預留經費
,用這三方向原則進行規畫。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6 AM
Tue, Jan 8, 2019 9:56 AM
======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人會和我一樣有點疑惑:
總統說經濟有改善但我怎麼沒感覺
我們可能要吃點循利寧抵抗唱衰論。💪💪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7 AM
我之前也覺得這兩三年一直被說經濟不好,但好像也沒多不好,只是民生物價有漲,所以有這種錯覺。
民生物價上漲這個和經濟不好其實也不直接掛勾,不然瑞士礦泉水一瓶要一百多,你要說瑞士經濟不好嗎?
只是每次要漲價,商家都會哭說成本上漲、大環境不好啦啦啦,所以
一直被加深印象
。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7 AM
股市之前維持破萬點很久:
不過不是股民可能也沒有感覺。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8 AM
至於另外一個會讓人有「經濟不好」錯覺的地方,我想是路上有些店關了,長期租不出去,或是變成
夾娃娃店
。
但是,這難道和炒房沒有關係?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8 AM
房價和房租愈炒愈高,高出了在地能負擔的範圍,就變這樣。要說是經濟不好,不如說是在地加上外來消費,也無法使店家可以負擔吧。
那這樣又是總統內政問題嗎?我想除非要打房而且一棒打死才有迅速見效也見血的效果吧,但不能這樣啊。
慎防國家機器過度介入市場
一點新聞
@yesyoucan
Tue, Jan 8, 2019 5:09 AM
有一些表面現象會讓人覺得經濟不好,如果沒去深思,好像也會就這樣接受了。
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然後就覺得應該倚靠中國來錢
載入新的回覆
大家好,關於超徵,是否一頭霧水?
這一切都還是要回到總統的元旦談話,那時她說:
「除了加薪和減稅之外,今年我們更要進一步減輕民眾的負擔。過去兩年,經濟有成長,我們的稅收也都超出預期,我已經請行政院儘快拿出具體方案,讓收入較少的民眾,能夠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
「超徵」就是指政府收上來的稅額比預想要高。
可是,這兩年個人總合所得稅的幾項扣除額都有提高,每個人實質上都已被減稅,居然還可以收到超出預定標準的錢,為什麼呢?
因為「營所稅」、「營業稅」等等表現超乎預期,這是國家經濟的確有成長的顯現。
其實當時就有出來解釋了。
財政部指出,近年因景氣回溫,稅收優於預期,2014年至2017年中央政府稅收決算數較預算數合計增加了3652億元,主要用於減少舉債,累計四年來共減少舉債4627億元,有助財政健全。
至於2018年,因稅收情形良好,雖然先前編列了1269億元舉債預算,但目前尚未執行,且預計還另可債務還本729億元,實質減債,綜合來看,去年中央政府歲入歲出將有剩餘可供運用,惟明確金額要等決算編定才能確定。
營業稅收4,111億元,年增8.2%,是因國內消費活動增溫挹注稅收,進口機械設備、油品相關稅額增加所致。
有多了這些收入,所以總統才會提要將這些紅利用來幫助弱勢。
========
因為已經有編列還債的預算了,政府有踏實在還債:
如果全民均給,這和當年發放「消費券」不是一樣嗎?
振興經濟消費券,通稱消費券,是中華民國政府為了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所帶來的消費緊縮效應,於2009年發放給全國人民的消費專用券,每人為新台幣3600元,面額有200元及500元兩種。包含消費券防偽印刷等行政費用,共舉債858億元。
每個人都得到一樣的錢,乍看之下很公平,但其實真的「公平」嗎?
比方說,我和王雪紅一樣拿到3,600元,這對我倆的意義一樣嗎?
補貼和租稅一樣,我們得去思考「正義」的一面。
不然的話,老人年金也是地方政府用中央撥支的錢發放,那也是由稅而來,如果要說是政策買票,這不也是?
=====
關於歲計賸餘的運用途徑,政院規劃第一要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第二要照顧弱勢、扶老攜幼,第三要為整個非洲豬瘟預防預留經費,用這三方向原則進行規畫。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人會和我一樣有點疑惑: 總統說經濟有改善但我怎麼沒感覺
我們可能要吃點循利寧抵抗唱衰論。💪💪
民生物價上漲這個和經濟不好其實也不直接掛勾,不然瑞士礦泉水一瓶要一百多,你要說瑞士經濟不好嗎?
只是每次要漲價,商家都會哭說成本上漲、大環境不好啦啦啦,所以一直被加深印象。
不過不是股民可能也沒有感覺。
但是,這難道和炒房沒有關係?
那這樣又是總統內政問題嗎?我想除非要打房而且一棒打死才有迅速見效也見血的效果吧,但不能這樣啊。 慎防國家機器過度介入市場
然後就覺得應該倚靠中國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