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吃
Fri, Nov 30, 2018 10:13 AM
Sat, Mar 13, 2021 2:47 AM
11
2
[轉]
兒童文學中性別歧視的黃金公式|MPlus
//黃金性別比例點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塑造女性角色的廣度有多少?
女孩普遍會讀有關男孩的小說,但男孩卻不會去讀關於女孩的小說。
//
這點倒是挺符合我個人經驗?
兒童文學
性別歧視
女權
內向者
掰噗~
@baipu
說
Fri, Nov 30, 2018 10:14 AM
我也想不透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Nov 30, 2018 10:16 AM
之前在學校的時候老師要求大家每人設計一個校徽。
然後老師自己在整理時就發現了一件類似的現象:
女生的校徽設計往往會有男女生一起的圖案,但男生卻不會有這種現象。更甚者,男生設計的校徽往往不會有「男女學生一起」這個要素?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Nov 30, 2018 10:19 AM
Mon, Sep 20, 2021 2:05 AM
//
但為什麼會這樣,人們為什麼覺得這不是問題?
索貝蘿芙教英語的朋友表示課堂上的書籍大部分都以男性角色為主,她認為問題也許是成年人(出版商、教師、家長)選擇了他們覺得「每個人」都會喜歡的書。//
--
一位經驗主義愛好者會反過來問:「為什麼這會是問題?你是不是先入為主地假設了什麼?你是不是有什麼偏見與歧視、讓你在看到這件事實時就先下了這個推論?」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Nov 30, 2018 10:23 AM
Mon, Sep 20, 2021 2:06 AM
因為,真正的問題其實可以這樣問:
「這種男性居多的狀態,會不會為社會與人類帶來什麼優勢,使得現在的創作風氣都是如此?」
畢竟人類社會不是某一天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兒童文學也不是,肯定有個前因後果與自己的歷史生長背景。
在對背景完全無視的情況下,打算依照自己的價值觀(性別平等)直接去壓制傳統、試圖改變風氣,會不會是不利的?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Nov 30, 2018 10:25 AM
在看到長頸鹿有長脖子時,我們要理解到這是有原因的;而不是覺得「這看起來跟我理想中的不一樣」而覺得去做甚麼?
咲絵🌗虎狼之詞一發不可收拾
@kumori75
Fri, Nov 30, 2018 11:36 AM
「這種男性居多的狀態,會不會為社會與人類帶來什麼優勢,使得現在的創作風氣都是如此?」
根據這一句我想問問Rus桑,那你有看見什麼樣的優勢了呢?
因為現在噗浪上的風氣,不外乎就是喜歡強/聰明/勇敢的女性(角色),而且也對性別歧視這塊非常敏感。
所以我會很想聽聽看這般逆向思考之後的產物。
感人王子
@scread11
說
Fri, Nov 30, 2018 12:32 PM
這沒什麼好新鮮的,經典的日本戰隊還會綁定5男1女的配置
感人王子
@scread11
說
Fri, Nov 30, 2018 12:41 PM
雖然這是後設解釋,我的觀點認為,這可能與生物本能中的性擇有關。無論是男性或女性本身也都是享受這種競爭狀態的,尚且自然界的動物經常是多雄追求一雌。
感人王子
@scread11
說
Fri, Nov 30, 2018 12:43 PM
另外有一種因素是,雄性的本能中並不喜歡吃窩邊草,一名雌性在身邊是足夠的,但如果隊伍裡有兩倍以上的雌性就太多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4:43 PM
咲絵🌗虎狼之詞一發不可收拾
: 抱歉因為個人私事忙得比較晚才來回答。
因為現在的腦子也不太靈光所以回答得可能不會太好...請見諒。
//根據這一句我想問問Rus桑,那你有看見什麼樣的優勢了呢?//
光這句我要詳實回答就得長篇大論了呢ww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4:52 PM
姑且先劃分為「我個人的經驗」跟「從別人那讀來的」,等下分別談。
嘛老實講,我這句話是為了避開筆戰(ry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02 PM
個人價值觀、或者可以說是個人的偏見與歧視,在受到反面意見時非但不會軟化,反而會更加牢固。這點是我們已經知道的。
但我卻自找地去碰觸它(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05 PM
我這樣自找的行為,很容易受到抵抗跟不悅吧。然後我為了避開這種不悅,試圖用一種很繞彎的句子,好讓不同意者能勉強聽下去。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10 PM
所以我的真正目的是這個。
那句話充其量只是一些希望能繞過硬殼、勉強讓對話開始的釣鉤?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14 PM
在我這位觀念不同的人看來,原作者基本上是從「事實」直接連到「個人想法」的。
「事實」://女孩普遍會讀有關男孩的小說,但男孩卻不會去讀關於女孩的小說。//
「作者想法」://但為什麼會這樣,人們為什麼覺得這不是問題?//
如果是跟作者同一陣營、有類似思維的人很容易接受這一路推導;但我不是,所以我看出了這其中的漏洞。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17 PM
我的想法,用比較粗暴地講,可以說是恰好相反:「為什麼這會是問題?」
當然,一般具有作者思維的人要是看到這句,肯定只會下一個評語:「這人有根深柢固的歧視,無法溝通。不用理他。」
所以我要避開這狀況Orz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19 PM
我要告訴這些人,我是能夠理解她們的。
同時,我還要告訴她們,在我已經理解她們的基礎上,或許,她們錯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23 PM
好我們現在終於可以開始論述了(ry
首先從我上面提的「我個人的經驗」開始。
我是個內向的人,這不用多說。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24 PM
小時候學到的傳統價值觀,說內向是負面的、外向才是受鼓勵的。
可別想否認XD 你我對這點都心知肚明。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25 PM
安靜、不敢跟別人說話、把精力跟時間都花在自己而非他人身上、喜歡自己研究事情而非出外跟他人交際等,我隨口就能舉出這麼多內向特徵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27 PM
然後在我稍微長大後,我發現到,傳統價值觀被很多人否定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1163
內向不是你想的那樣,這邊有10個只有內向者才能做的事情。
內外兼備的休養:你不知道內向者的獨特魅力
安靜是種超能力: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話不多,但大家都會聽你說
內外兼備的修練(上):被低估的內向者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29 PM
(在我那時看來) 這似乎是個偉大的時刻,人們對這種傳統的偏見與歧視發起進攻,重新還給內向者真相,那就是他們能夠跟外向者一樣好,甚至更好。
不需要再像傳統價值觀所說那般壓抑、去扭曲自己外向來迎合大眾期待。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30 PM
(順帶一提那些連結都是google隨便拿來的。我沒有細看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34 PM
然後,怎麼了呢?
我猜,大部分的人就停在這裡了。
因為他們其實,都是內向者。想為自己找個能夠跟外向者平等的說法、支持而已。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34 PM
他們其實不在乎真相。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35 PM
相反的,如果真相反倒是,外向者真的就是比內向者好、比內向者重要,在某些關鍵場合中,有一個外向者勝過有十個內向者的話呢?
光連想都不用想,就可以知道內向者大都完全不願意承認這種理論。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38 PM
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用理性說服內向者接受,甚至只是考慮這種「真相」可能性的。
他們根深柢固的偏見難以接受這一點。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40 PM
我也無法改變他們。
我唯一能辦到的,只有說:「好,假設內向者真的跟外向者一樣好,
那為什麼眾多人類社會中的傳統都是外向者吃香?
」用這個小小的疑惑,去慢慢地撬開,讓他們稍微放鬆自己的偏見,開始試圖去理解跟思考是為什麼?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42 PM
理性在這邊無用武之地。
我不可能直接拋出一些證據就說服人。
我得要先讓他們稍微願意傾聽才行。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Dec 1, 2018 5:45 PM
我幾乎可以看到他們氣噗噗的樣子了(苦笑
接下來是「從別人那讀來的」這部分。(望時間
可能要等今天(?)晚上再來補上。
載入新的回覆
這點倒是挺符合我個人經驗?
兒童文學 性別歧視 女權 內向者
然後老師自己在整理時就發現了一件類似的現象:
女生的校徽設計往往會有男女生一起的圖案,但男生卻不會有這種現象。更甚者,男生設計的校徽往往不會有「男女學生一起」這個要素?
索貝蘿芙教英語的朋友表示課堂上的書籍大部分都以男性角色為主,她認為問題也許是成年人(出版商、教師、家長)選擇了他們覺得「每個人」都會喜歡的書。//
--
一位經驗主義愛好者會反過來問:「為什麼這會是問題?你是不是先入為主地假設了什麼?你是不是有什麼偏見與歧視、讓你在看到這件事實時就先下了這個推論?」
「這種男性居多的狀態,會不會為社會與人類帶來什麼優勢,使得現在的創作風氣都是如此?」
畢竟人類社會不是某一天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兒童文學也不是,肯定有個前因後果與自己的歷史生長背景。在對背景完全無視的情況下,打算依照自己的價值觀(性別平等)直接去壓制傳統、試圖改變風氣,會不會是不利的?
根據這一句我想問問Rus桑,那你有看見什麼樣的優勢了呢?
因為現在噗浪上的風氣,不外乎就是喜歡強/聰明/勇敢的女性(角色),而且也對性別歧視這塊非常敏感。
所以我會很想聽聽看這般逆向思考之後的產物。
因為現在的腦子也不太靈光所以回答得可能不會太好...請見諒。//根據這一句我想問問Rus桑,那你有看見什麼樣的優勢了呢?//
光這句我要詳實回答就得長篇大論了呢ww
嘛老實講,我這句話是為了避開筆戰(ry
但我卻自找地去碰觸它(
那句話充其量只是一些希望能繞過硬殼、勉強讓對話開始的釣鉤?
「事實」://女孩普遍會讀有關男孩的小說,但男孩卻不會去讀關於女孩的小說。//
「作者想法」://但為什麼會這樣,人們為什麼覺得這不是問題?//
如果是跟作者同一陣營、有類似思維的人很容易接受這一路推導;但我不是,所以我看出了這其中的漏洞。
當然,一般具有作者思維的人要是看到這句,肯定只會下一個評語:「這人有根深柢固的歧視,無法溝通。不用理他。」
所以我要避開這狀況Orz
同時,我還要告訴她們,在我已經理解她們的基礎上,或許,她們錯了。
首先從我上面提的「我個人的經驗」開始。
我是個內向的人,這不用多說。
可別想否認XD 你我對這點都心知肚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1163
不需要再像傳統價值觀所說那般壓抑、去扭曲自己外向來迎合大眾期待。
我猜,大部分的人就停在這裡了。
因為他們其實,都是內向者。想為自己找個能夠跟外向者平等的說法、支持而已。
光連想都不用想,就可以知道內向者大都完全不願意承認這種理論。
他們根深柢固的偏見難以接受這一點。
我唯一能辦到的,只有說:「好,假設內向者真的跟外向者一樣好,那為什麼眾多人類社會中的傳統都是外向者吃香?」用這個小小的疑惑,去慢慢地撬開,讓他們稍微放鬆自己的偏見,開始試圖去理解跟思考是為什麼?
我不可能直接拋出一些證據就說服人。
我得要先讓他們稍微願意傾聽才行。
接下來是「從別人那讀來的」這部分。(望時間
可能要等今天(?)晚上再來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