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3 PM
Tue, Nov 20, 2018 3:20 PM
63
10
不讀會死
保羅‧威利斯(Paul Willis)《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社會科學,摘要,感想。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3414
簡單說我的感想就是──請所有師培機構在第一學期就立刻把這本書列入必讀教材!
這樣受創時比較不會覺得孤單
如果有看過《做工的人》,覺得《做工的人》寫出做工的人的悲哀,卻又不明白悲哀所為何來,想要以解構的方式理解藍領階級們的邏輯形成過程,那你就不能錯過這本《學做工》。
下收摘要跟心得,還沒看完,陸續更新,歡迎插樓。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3 PM
Google真的太棒了,可以直接把文字拍照後從圖檔轉成文字檔真是應該得諾貝爾獎的發明。(讚嘆((對世界認知太淺薄所以對我來說這就足以得諾貝爾獎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3 PM
本書是在探討反學校文化的「小子們」如何在抵抗學校文化與「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中,逐漸成為工人階級的一份子,最終鞏固了整個階級制度。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3 PM
書中對於「小子們」的行徑描述真的是非常真實,就算是套用在台灣也非常適用,比如「小子們」非常明白遊走在界線邊緣的技術,對於學校老師的態度其實具有敏銳的感知力,知道如何耍弄同情他們的年輕教師,也知道在誰的面前該表現出配合一點的態度。學校為了控制「小子們」能夠動用的力量其實很少,學生也看穿了期限越來越延長的求學制度(如六年國教到九年國教再到十二年國教)其實對於學生是十足寬容的,「小子們」一方面在學校學習抵抗權威與鑽各種漏洞的技術,一方面在外打工賺錢以獲得自信與成就感,最終在肉體勞動的工作中確認了自己的男子氣概,這些都使他們更加認同勞動工作,並確信服膺於學校文化其實是對整個荒謬不合理的階級制度的妥協。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3 PM
這些在學校磨練出來的抵抗技術,其實正好讓「小子們」更加適應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工廠生活,讓他們能更加靈活地在充滿壓榨的環境與自己的需求取得平衡,反而是那些不上不下、相信學校文化最終卻進入工廠工作的人們比較難以適應工廠文化。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3 PM
然而「小子們」自以為看穿世界的把戲的「洞見」(李明璁在導讀裡用了一個更適合台灣的用詞,就是「看破」)其實是受到局限的,他們的思想中其實存在著矛盾,一方面他們不屑接受現行體制,同時他們明白那些他們瞧不起的「書呆子」極有可能在未來過上比他們更好的生活,他們想要衝破現狀的努力,反而使他們最終被牢牢嵌合在原本的階級,無法達成社會流動。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3 PM
這些「小子們」在台灣換個詞來稱呼,大概就是「8+9」吧。這些8+9時常說自己敢拼敢衝,比一般人願意付出努力,也正是因為他們急於證明自己的價值與進入成人世界,他們積極投入工作之中,卻又因為一開始沒有任何技術與文憑,只能投入不需太高技術含量的工作;他們抽菸、喝酒、積極和女性交往,卻又抵斥性經驗豐富的女性,認為性經驗豐富的女性就是「破麻」,理智上他們知他們交往的那些女孩子不可能毫無性經驗,他們仍然追求所謂男女關係的忠誠,並在這樣與異性互動的過程中,往往使他們早早就進入婚姻,並為了養活家庭需要投注更多時間精力在工作之中。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4 PM
比較有趣的是,現在的學校中其實還發展出了一種狀況,就是不適應學校生活,卻又不想去工作,也沒特別想證明自己的軟爛學生,這些學生不在意文憑,所以在學校更能自由暢快地嬉戲喧鬧,同時家裡也沒斷絕他們的金錢來源,所以他們也不是非得要去上班不可,這樣的學生在現代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不知道是否與現代社會「無望」的氣氛有關?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4 PM
-----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4 PM
P21(李明璁導讀)
洞察與局限是交織一塊、也相互拉鋸的文化過程。其實在臺灣的庶民語境中,我們也有著一個類似的普羅用語:「看破」。勞動階級經常掛在嘴邊,用來表示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秩序的洞察,以及更重要的是某種相應的豁達(甚或放棄)心態。看破,或多或少有一種由下而上、戳破神話的激進性,但正如威利斯所提醒,我們不能只是過度浪漫化這類反抗言行。
反學校文化對主流社會價值的抵制和「看破」,雖然是一種不加掩飾的質疑,但最終還是會回到社會框架並嘗試適應此般現狀。用詭矛盾之處在於:看破其實不等於「看穿」,後者可說是洞察所涉及諸多「念頭」中,視野上最全面、行動上也最激進的一種革命傾向。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4 PM
P36
我認為,正是那些孩子自身的文化,最為有效地讓部分工人階級子弟準備好用體力勞動方式來出賣勞動力。因此,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底層角色中存在一種自我詛咒。然而,矛盾的是,他們是以真正的學習、肯定、占有和反抗形式來體驗這種詛咒的。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4 PM
P83
當然,他們有時也會有緊迫感,尤其是當他們看到學期即將結束而需要找工作的時候。但是,就他們的文化而言,時間的重要性僅僅來自於不受制度時間的約束。在這個文化的時間觀裡,時間以相同單位均匀流逝。時間沒有計畫,不存在浪費或者可預期的兌換。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4 PM
P83
當然,他們有時也會有緊迫感,尤其是當他們看到學期即將結束而需要找工作的時候。但是,就他們的文化而言,時間的重要性僅僅來自於不受制度時間的約束。在這個文化的時間觀裡,時間以相同單位均匀流逝。時間沒有計畫,不存在浪費或者可預期的兌換。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4 PM
P89
這些「小子們」不總是從外界刺激或受害者身上找「樂子」。群體內的互動和談話經常以「嘲弄」的型式出現。他們之間常常相互動粗,對某個人踢一腳,掄一拳,空手道對打,扭胳膊,長時間地推來推去,直到那人快要流出眼淚來才罷手。這種玩笑或「嘲弄」頗為粗暴,常常為同樣的緣由針對幾個人。通常這是因為有些人被認為比較蠢、鑑於「小子們」大多摒棄了學校功課,這種行為頗具嘲諷意味,顯示了傳統價值觀陰魂不散,即使這些「小子們」急於否認這一點。儘管「小子們」通常拒絕用傳統方式來展示他們的能力,但毫無疑問,那些最能幹的會被視為「聰明機靈」。、某些文化價值,如談吐聰明、幽默風趣,還是會在課堂上表現出來。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4 PM
P102
他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工作,而上學是一種強迫性的假期。…和成人平等交流的能力大大增強了「小子們」的自信心,他們覺得至少在這點上他們要比學校「懂得多」。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4 PM
Sun, Nov 18, 2018 3:28 PM
P103
他們甚至覺得自己比教師優越。教師們不知道「現實中的規矩」,因為他們一輩子就待在中學或者大學裡──「告訴我們,他們知道什麼?」正如下一章所要談的,反學校文化和工人廠房文化之間有很多根本上的相似之處。「小子們」將工人階級世界的工作視為唯一真正的世俗來源,這直接哺育和強化了不斷彰顯的反學校文化。
但是,這種與工作世界的接觸並不是為了文化薰陶。這種接觸發生在因現金需求而生成的特殊網絡中,在這個網絡中這種接觸既有回報,也被利用。在這個階段,接觸工作世界的方式再生產了這種接觸的特色之一:現金統治。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4 PM
P126
從管理的特定角度來看,自泰勒(Taylor)以來,限制產量或者「系統性怠工」以及「逃避工作」時有發生,但現在有證據顯示,出現了更為統一協調(儘管仍舊是非正式的)取得控制的嘗試。出於種種意圖和目的,這些工人實際上有時已至少控制了人員配備和生產速度。我們可以再次從工人階級子弟的種種嘗試中看到反映:那些孩子借助他們的文化資源,試圖控制課堂,用自己的非正式時間表替代學校的正式時間表,並控制自己的日常起居和生活空間。當然,這種相似之處有一定局限,那就是「小子們」可以完全擺脫學校,但「工作」必須在工廠裡做完,至少要為基本生活費而工作,一定量的工作被視為是必須而且正當的。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5 PM
P127
廠房文化和反學校文化一樣,立基於相同的組織性團體。非正式群體奠定了所有其他可能的文化要素。正是這個團體生成並傳播著那些與官方權威爭奪符號控制和真實空間的策略。這個非正式組織無處不在,並將廠房文化與中產階級工作文化區分開來。
在工人當中,非正式群體也是以物易物、搞定「外人」,以及「哄騙」的基礎。這些都是「小子們」在校行徑的衍生和擴展。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5 PM
P149-150
為了維護這個軸心,試圖排除或遏制與日常生活矛盾、逆行的暗流,教師們必須具有強烈的道德意識,而正是這種意識在學校裡製造了一種青春期被抑制的厭膩、幽閉和恐懼的感覺。每件事最終都以公平交換為主題,並維護了使之成為可能的軸心。在這個意義上,學校是一種極權主義制度,但對道德可能性的範圍進行了極大的限制。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5 PM
Sun, Nov 18, 2018 3:09 PM
P156
對學生以及他們的定義和興趣做出一些讓步,是因為想要確保更為基本的控制。為了維護教學關係的基本軸心,必須在某些對峙中甘拜下風──並確保真正重要的戰役永遠不會打響。可以說,這樣的教育觀點經常可與工人階級實用主義、不過度樂觀、勉強維持的團結關聯在一起,而這種團結是他們對壓迫的不安卻又宿命的感知。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5 PM
Sun, Nov 18, 2018 3:09 PM
P160
在工人階級領域,一旦對學校的信任被抽離,那麼學生的訴求可以從階級情緒中得到滿足。社區、街道和更多象徵工人階級青年文化的表達,為反學校文化提供了主題,同時又在反學校文化中得到了鞏固。當然,父母和家庭也是極為重要、有影響力的工人階級文化承載者。家裡談的都是有關廠房文化的事,以及廠房發生的事和那裡的主導態度,尤其是對待權威的態度。家中使用的語言再生產了(除去那些髒話)勞工文化的語言。在家裡,同樣存在典型的勞動分工和男性至上的形式。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5 PM
P161
父母雖然重要,但他們只能被看作是工人階級文化的眾多承載者之一。不是所有的父母表現都一樣,都擁有相同的價值觀。父母和階級主題之間自有複雜、創造性的關係,他們絕不會用一種簡單、標準化的工人階級模式要求自己的孩子。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一些非常循規蹈矩、「受人尊敬」的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學壞了」、混跡於「小子們」中間,那麼他們會走訪學校,試圖支持學校的措施。其他一些認為學校並不重要,甚至對學校懷有敵意的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是「書呆子」,他們有時就會感到不安和反感。我們對任何一種基於特定變量——如「家長態度」—得出的機械分析都應保持謹慎。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5 PM
P161
然而,工人階級的價值觀和情緒──父母往往是重要的媒介,但並非總是如此——與學校對立,並為分化提供了具體的原料,這不容置疑。例如,斯潘克斯的父親從工人階級角度出發,指出了他對正式制度及其工作模式根深柢固的懷疑。最終他也不願意承認教師的權威。他覺得這種權威雖然嚇人,但從本質上來說是虛偽的。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5 PM
P164
這並不是說父母在分化和再生產工人階級主題的過程中變得更具影響力。嚴格來說,他們的世界變得愈重要,他們的父母就變得愈不重要。男孩的成長和他日益增長的文化信心,通常把他置於與父親競爭、試圖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母親的位置上。他變得不再喜歡自己的父親,而是要和父親處於同一個世界:那是崇尚獨立、身材健碩和象徵性威脅──而且也要勇敢面對這些挑戰──的男性工人階級世界。男孩成了需要被這個世界認可的一股力量。儘管父子情深,家庭氣氛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張力,「像老爸那樣」意味著能夠「勝他一籌」。父母常說:「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們就是這樣」,或是「你不能差使他做任何事」,或者宿命論似地承認一些深層的文化過程早已就緒,尤其因金錢需求而被強化。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6 PM
P166
中產階級父母比教師更強調學校的重要性,在他們看來,學校不是具體實踐應用的理論泉源,而是文憑的泉源,從而確保在我們社會特有的交換鏈中實現流動。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6 PM
P181
那些試圖接近「小子們」的技巧完全遭到排斥,因為這些技巧出自「教師們」之手,而且飽含「教學」在制度中所代表的涵義。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7 PM
P182-183
我們可以看到進步主義在構成學校與工人階級文化的關聯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例如,學校和工廠的真正差別就在於前者具有受保護、甚至被縱容的本質。「提高離校年齡」計畫和教育家們真誠的自由主義理想,一併在學校製造出了比在工廠更受保護的空間。我並不是要為「去除學校教育」辯護。從某個層面上來看,學校是為了幫助這些孩子的。但是,這種「幫助」的本質並不清晰,而且看似產生了一些意外結果。學校這種利他的、安慰的性質沒有把這些孩子帶到安全的循規生陣營,並促使他們以主流方式取得進步,而是被階級文化以特定方式重新闡釋。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07 PM
我們很難相信現在的工人階級子弟沒有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也難以相信「提高離校年龄計畫(在最初的劇烈波動後)和那些更為自由派的學校體制,反而產生出更成熟、更自信、要離開學校的年輕人。但是,這種成熟的方向和意義還沒有穩定下來。這些變化很可能會朝強化對立性階級文化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注入到在傳統上被認可的素質和情感中去。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16 PM
Sun, Nov 18, 2018 3:17 PM
《學做工》的研究脈絡:叛逆小子與「看破/看穿」難題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放個李明璁的導讀。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Sun, Nov 18, 2018 3:23 PM
是說這本書裡的壞小子們對抗老師的行為也太嚴重了吧,其實也不是真的每個都這麼和老師對立啦,好好聊天時他們也會告訴你對未來的茫然感跟每天都來學校玩玩到都不知道要玩什麼,與其說是排斥學校,不如說也有一點習得無助感的成分在吧。其實大家都知道自己能力到哪裡啊。
琹 厭世邊緣系女子
@LucaSouen
說
Tue, Jan 15, 2019 8:29 AM
HARU
: 最近在讀失敗者社會學,有接觸這本書部分選讀,覺得書裡分析大多符合在校和接觸的工人階級。
HARU
@last_night_on_earth
Tue, Jan 15, 2019 9:42 AM
琹 厭世邊緣系女子
: 要改變那些根深柢固的認知真的是滿不容易的
琹 厭世邊緣系女子
@LucaSouen
說
Tue, Jan 15, 2019 10:20 AM
HARU
: 我認為......理想化觀點是如何改善工人階級的處境(因為一定有人從事這樣的工作)。
只是歸納出小子和工人階級的關聯性較meaningless
載入新的回覆
保羅‧威利斯(Paul Willis)《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社會科學,摘要,感想。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3414
簡單說我的感想就是──請所有師培機構在第一學期就立刻把這本書列入必讀教材!
這樣受創時比較不會覺得孤單如果有看過《做工的人》,覺得《做工的人》寫出做工的人的悲哀,卻又不明白悲哀所為何來,想要以解構的方式理解藍領階級們的邏輯形成過程,那你就不能錯過這本《學做工》。
下收摘要跟心得,還沒看完,陸續更新,歡迎插樓。
洞察與局限是交織一塊、也相互拉鋸的文化過程。其實在臺灣的庶民語境中,我們也有著一個類似的普羅用語:「看破」。勞動階級經常掛在嘴邊,用來表示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秩序的洞察,以及更重要的是某種相應的豁達(甚或放棄)心態。看破,或多或少有一種由下而上、戳破神話的激進性,但正如威利斯所提醒,我們不能只是過度浪漫化這類反抗言行。
反學校文化對主流社會價值的抵制和「看破」,雖然是一種不加掩飾的質疑,但最終還是會回到社會框架並嘗試適應此般現狀。用詭矛盾之處在於:看破其實不等於「看穿」,後者可說是洞察所涉及諸多「念頭」中,視野上最全面、行動上也最激進的一種革命傾向。
我認為,正是那些孩子自身的文化,最為有效地讓部分工人階級子弟準備好用體力勞動方式來出賣勞動力。因此,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底層角色中存在一種自我詛咒。然而,矛盾的是,他們是以真正的學習、肯定、占有和反抗形式來體驗這種詛咒的。
當然,他們有時也會有緊迫感,尤其是當他們看到學期即將結束而需要找工作的時候。但是,就他們的文化而言,時間的重要性僅僅來自於不受制度時間的約束。在這個文化的時間觀裡,時間以相同單位均匀流逝。時間沒有計畫,不存在浪費或者可預期的兌換。
當然,他們有時也會有緊迫感,尤其是當他們看到學期即將結束而需要找工作的時候。但是,就他們的文化而言,時間的重要性僅僅來自於不受制度時間的約束。在這個文化的時間觀裡,時間以相同單位均匀流逝。時間沒有計畫,不存在浪費或者可預期的兌換。
這些「小子們」不總是從外界刺激或受害者身上找「樂子」。群體內的互動和談話經常以「嘲弄」的型式出現。他們之間常常相互動粗,對某個人踢一腳,掄一拳,空手道對打,扭胳膊,長時間地推來推去,直到那人快要流出眼淚來才罷手。這種玩笑或「嘲弄」頗為粗暴,常常為同樣的緣由針對幾個人。通常這是因為有些人被認為比較蠢、鑑於「小子們」大多摒棄了學校功課,這種行為頗具嘲諷意味,顯示了傳統價值觀陰魂不散,即使這些「小子們」急於否認這一點。儘管「小子們」通常拒絕用傳統方式來展示他們的能力,但毫無疑問,那些最能幹的會被視為「聰明機靈」。、某些文化價值,如談吐聰明、幽默風趣,還是會在課堂上表現出來。
他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工作,而上學是一種強迫性的假期。…和成人平等交流的能力大大增強了「小子們」的自信心,他們覺得至少在這點上他們要比學校「懂得多」。
他們甚至覺得自己比教師優越。教師們不知道「現實中的規矩」,因為他們一輩子就待在中學或者大學裡──「告訴我們,他們知道什麼?」正如下一章所要談的,反學校文化和工人廠房文化之間有很多根本上的相似之處。「小子們」將工人階級世界的工作視為唯一真正的世俗來源,這直接哺育和強化了不斷彰顯的反學校文化。
但是,這種與工作世界的接觸並不是為了文化薰陶。這種接觸發生在因現金需求而生成的特殊網絡中,在這個網絡中這種接觸既有回報,也被利用。在這個階段,接觸工作世界的方式再生產了這種接觸的特色之一:現金統治。
從管理的特定角度來看,自泰勒(Taylor)以來,限制產量或者「系統性怠工」以及「逃避工作」時有發生,但現在有證據顯示,出現了更為統一協調(儘管仍舊是非正式的)取得控制的嘗試。出於種種意圖和目的,這些工人實際上有時已至少控制了人員配備和生產速度。我們可以再次從工人階級子弟的種種嘗試中看到反映:那些孩子借助他們的文化資源,試圖控制課堂,用自己的非正式時間表替代學校的正式時間表,並控制自己的日常起居和生活空間。當然,這種相似之處有一定局限,那就是「小子們」可以完全擺脫學校,但「工作」必須在工廠裡做完,至少要為基本生活費而工作,一定量的工作被視為是必須而且正當的。
廠房文化和反學校文化一樣,立基於相同的組織性團體。非正式群體奠定了所有其他可能的文化要素。正是這個團體生成並傳播著那些與官方權威爭奪符號控制和真實空間的策略。這個非正式組織無處不在,並將廠房文化與中產階級工作文化區分開來。
在工人當中,非正式群體也是以物易物、搞定「外人」,以及「哄騙」的基礎。這些都是「小子們」在校行徑的衍生和擴展。
為了維護這個軸心,試圖排除或遏制與日常生活矛盾、逆行的暗流,教師們必須具有強烈的道德意識,而正是這種意識在學校裡製造了一種青春期被抑制的厭膩、幽閉和恐懼的感覺。每件事最終都以公平交換為主題,並維護了使之成為可能的軸心。在這個意義上,學校是一種極權主義制度,但對道德可能性的範圍進行了極大的限制。
對學生以及他們的定義和興趣做出一些讓步,是因為想要確保更為基本的控制。為了維護教學關係的基本軸心,必須在某些對峙中甘拜下風──並確保真正重要的戰役永遠不會打響。可以說,這樣的教育觀點經常可與工人階級實用主義、不過度樂觀、勉強維持的團結關聯在一起,而這種團結是他們對壓迫的不安卻又宿命的感知。
在工人階級領域,一旦對學校的信任被抽離,那麼學生的訴求可以從階級情緒中得到滿足。社區、街道和更多象徵工人階級青年文化的表達,為反學校文化提供了主題,同時又在反學校文化中得到了鞏固。當然,父母和家庭也是極為重要、有影響力的工人階級文化承載者。家裡談的都是有關廠房文化的事,以及廠房發生的事和那裡的主導態度,尤其是對待權威的態度。家中使用的語言再生產了(除去那些髒話)勞工文化的語言。在家裡,同樣存在典型的勞動分工和男性至上的形式。
父母雖然重要,但他們只能被看作是工人階級文化的眾多承載者之一。不是所有的父母表現都一樣,都擁有相同的價值觀。父母和階級主題之間自有複雜、創造性的關係,他們絕不會用一種簡單、標準化的工人階級模式要求自己的孩子。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一些非常循規蹈矩、「受人尊敬」的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學壞了」、混跡於「小子們」中間,那麼他們會走訪學校,試圖支持學校的措施。其他一些認為學校並不重要,甚至對學校懷有敵意的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是「書呆子」,他們有時就會感到不安和反感。我們對任何一種基於特定變量——如「家長態度」—得出的機械分析都應保持謹慎。
然而,工人階級的價值觀和情緒──父母往往是重要的媒介,但並非總是如此——與學校對立,並為分化提供了具體的原料,這不容置疑。例如,斯潘克斯的父親從工人階級角度出發,指出了他對正式制度及其工作模式根深柢固的懷疑。最終他也不願意承認教師的權威。他覺得這種權威雖然嚇人,但從本質上來說是虛偽的。
這並不是說父母在分化和再生產工人階級主題的過程中變得更具影響力。嚴格來說,他們的世界變得愈重要,他們的父母就變得愈不重要。男孩的成長和他日益增長的文化信心,通常把他置於與父親競爭、試圖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母親的位置上。他變得不再喜歡自己的父親,而是要和父親處於同一個世界:那是崇尚獨立、身材健碩和象徵性威脅──而且也要勇敢面對這些挑戰──的男性工人階級世界。男孩成了需要被這個世界認可的一股力量。儘管父子情深,家庭氣氛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張力,「像老爸那樣」意味著能夠「勝他一籌」。父母常說:「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們就是這樣」,或是「你不能差使他做任何事」,或者宿命論似地承認一些深層的文化過程早已就緒,尤其因金錢需求而被強化。
中產階級父母比教師更強調學校的重要性,在他們看來,學校不是具體實踐應用的理論泉源,而是文憑的泉源,從而確保在我們社會特有的交換鏈中實現流動。
那些試圖接近「小子們」的技巧完全遭到排斥,因為這些技巧出自「教師們」之手,而且飽含「教學」在制度中所代表的涵義。
我們可以看到進步主義在構成學校與工人階級文化的關聯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例如,學校和工廠的真正差別就在於前者具有受保護、甚至被縱容的本質。「提高離校年齡」計畫和教育家們真誠的自由主義理想,一併在學校製造出了比在工廠更受保護的空間。我並不是要為「去除學校教育」辯護。從某個層面上來看,學校是為了幫助這些孩子的。但是,這種「幫助」的本質並不清晰,而且看似產生了一些意外結果。學校這種利他的、安慰的性質沒有把這些孩子帶到安全的循規生陣營,並促使他們以主流方式取得進步,而是被階級文化以特定方式重新闡釋。
放個李明璁的導讀。
只是歸納出小子和工人階級的關聯性較meaning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