ㄇㄇ
@yumesm
Wed, Oct 24, 2018 3:49 AM
明明很想念南部,為何不太常回家?來自高雄的女孩,訴說台北如何讓人意志消沉-風傳媒
離鄉遊子聽著南俊的Seoul有一樣的感觸。
ㄇㄇ
@yumesm
說
Wed, Oct 24, 2018 3:50 AM
「在臺北唸書的時候,常常很想念高雄。太想念了,因此很少回家。我寧可在臺北悶燒著想望晴朗乾燥的冬天,也不願意面對每一次自南返北,上客運時疲倦蒼白的無力感。」
唉,我也是,剛來台北的前幾年每次從台中回到台北,心都好累。
ㄇㄇ
@yumesm
說
Wed, Oct 24, 2018 3:50 AM
「日子久了也就習慣。幸好這座城市還有些小確幸的生活可以享受。」
ㄇㄇ
@yumesm
說
Wed, Oct 24, 2018 3:51 AM
要不是久了自己也發現舒適的場所,不然學生時期真的很痛苦。
幸好自己在台北找到自己舒適的地區,現在自己住的地方和去的地方都是自己喜歡的,儘管對於「人」來說還是不適應。但最諷刺的就是每當回到家鄉身旁的朋友們也會說「你變了」。
ㄇㄇ
@yumesm
說
Wed, Oct 24, 2018 3:55 AM
『臺北幾年,翻過幾頁,終於和平共處。它冷臉由它冷臉,我的一張熱屁股找到店家就坐下來吃飯。吃飯請客搞革命,生活裡綿密的人際網絡緩緩地鋪散開來:我知道朋友們住在哪裡。他們的生活作息如何。誰喜歡哪家店,誰又對誰有點意思。這些散落的資訊自成體系,我熟知分析它的各種角度。看準了角度切入,人們在一通簡訊的距離之外。臺北數年,我以為自己掙得一叢舒適圈。這裡有我深愛的人們,我們之間、之上,有我們深愛的土地。
可惜,愛得愈深,失望愈深。』
ㄇㄇ
@yumesm
說
Wed, Oct 24, 2018 3:58 AM
『年歲長到這裡,突然才發現現在已經是過去想望的未來。「希望我們都能長成如此那般的大人啊,」這樣的話,已經不能再說。甚至要很小心地打探自己,確定自己沒有長成少時討厭的大人。原來成為大人之後,還是沒有完成夢想,只是逐漸習慣未能成就夢想的事實。原來格格不入的無力感並不會因為時間過去而消失,只是,扮演著大人的自己已經能夠接受日日夜夜的挫折感。也可以接受自己尷尬錯亂地站在不屬於自己的人群之中,甚至還自得其樂。』
十七坊/維勇已結婚
@r0010715
Wed, Oct 24, 2018 4:13 AM
文青俊那首歌簡直太貼切QQ
載入新的回覆
唉,我也是,剛來台北的前幾年每次從台中回到台北,心都好累。
幸好自己在台北找到自己舒適的地區,現在自己住的地方和去的地方都是自己喜歡的,儘管對於「人」來說還是不適應。但最諷刺的就是每當回到家鄉身旁的朋友們也會說「你變了」。
可惜,愛得愈深,失望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