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花瓶ᕕ( ᐛ )ᕗ
@tp6yjo4
說
Thu, Oct 18, 2018 1:24 PM
Thu, Oct 18, 2018 2:14 PM
1
好,我要開始講幹話了。
點開有推薦書目與名詞解釋,證明我的幹話不是那麼沒營養。
之所以對約炮惡搞事件反應這麼冷淡,除了因為我思考的點是不違法+取得當事人同意+尊重他人思想言論自由=最多個人黑名單。
還有一個深層且說出來會比較微妙的原因是:
事件本身的體質並不足以支撐它成為一個大新聞,這件事最多燒兩個禮拜。
我的判斷點主要是:
一、抗議者方的立場並未完全整合
二、被譴責的是多數且不特定人
最後還會有一些小小的建議,如果我想搞這個大新聞我會怎麼做ver 0.5,大概不會有後續更新,因為我對這件事熱情有限。
破花瓶ᕕ( ᐛ )ᕗ
@tp6yjo4
說
Thu, Oct 18, 2018 1:33 PM
一、抗議方本身成分複雜,有偏激仇男的有輕微仇男的,有真的了解女權主義的有不了解女權主義但是蝦幾八主張的,有覺得這是蕩婦羞辱的,有覺得受害者完美的等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立場不同訴求不同,所以攻擊的炮火不集中。
沒有辦法好好表達的話,就爭取不到中立路人的支持。
況且,有些以暴制暴的發言甚至會讓路人心生厭煩。
選舉裡中間選民的數量是最多的,所以這些人是抗議者方應該努力爭取的。
沒有辦法持續讓自己這方的人數增加,那麼事件本身的熱度就會散得很快。
破花瓶ᕕ( ᐛ )ᕗ
@tp6yjo4
說
Thu, Oct 18, 2018 1:45 PM
二、被譴責的是多數且不特定人,這意味著除了YT頻道主,沒有人會為此負責。
這點的重要性,遠勝過第一點。
這會讓抗議者方的所有訴求,變成一場自說自話的公開演講。
想聽的人就聽,不想聽的人就冷漠臉路過,跟競選動員大會有87%像——台下的除了自己人,不是看熱鬧的就是等著結束領五百。
更慘的是,根本沒有人在意,所有的呼籲或譴責都影響不到他們的腳步。
而沒有人認為自己會為此受到懲罰。
你站在街上發傳單,跟路人說,不關心政治的話政治就會來關心你喔。
有人根本意識不到這句話的意思,有人聽完還是一笑而過。
破花瓶ᕕ( ᐛ )ᕗ
@tp6yjo4
說
Thu, Oct 18, 2018 2:00 PM
最後是如果我想搞這個大新聞我會怎麼做。
1.選舉快到了,如果我有錢有閒有心的話,會雇工讀生或動員我這方的戰友開始打電話給各位議員或立法委員選處或辦公室,男性參選人優先,詢問他們對此事件的看法+表達希望他們能提案修法更關注性別平等議題(可能不是與這次事件有關,但比較實際的議題,比如同工同酬)的意願。
盡量提一些偏激的意見,迫使他們表達立場做出承諾。
2.全程務必錄音。
3.整理出比較有爆點的內容投書媒體,不怕麻煩的話也可以收集這些議員或立委過往對性別議題的失言或未履行的承諾,議員立委們被抓包上摩鐵的次數對不算少。
事情做到這裡大概已經盡了七八成的人事,剩下就是聽天命。
破花瓶ᕕ( ᐛ )ᕗ
@tp6yjo4
說
Thu, Oct 18, 2018 2:03 PM
之所以選擇這樣迂迴影響上層的方式,是因為我說過的這件事本身的體質,比起全民激動的統獨政治議題遠遠不足。
先不說實質上的價值判斷,太陽花之所以能夠由下往上的動員,是因為當時的參與者本身就是統治高層,所以只能由下往上進行。
萬幸的是讓大學生作為抗議主體真的是聰明的作法。
破花瓶ᕕ( ᐛ )ᕗ
@tp6yjo4
說
Thu, Oct 18, 2018 2:09 PM
話說到這裡有點意興闌珊了。
最後補充一個我自己一直在做的訓練(之一):觀察誰受益(who would benefit?)
如果沒有人受益,就觀察誰受到損失。
分析出這一點之後,就能看懂很多公關運作了。
四年政治學訓練也只夠我學到這樣了,實務上怎麼操作emmm我又不是立委議員的助理幕僚我不造。
所以說這是幹話嘛:)
破花瓶ᕕ( ᐛ )ᕗ
@tp6yjo4
說
Thu, Oct 18, 2018 2:13 PM
補充書目與資料:
邱怡嘉/彌爾、言論自由與阻止他人言論的自由 | 沃草烙哲學 | 鳴人堂
烏合之眾: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讓你看透群眾心理的第一書 ,古斯塔夫.勒龐
烏合之眾儘管並不能算是嚴謹的學術著作,但是內容真的有趣,算是一般人也能看得進去的社會科學讀物。
作者本身是保守派的菁英,讀著讀著就會被帶著走,保持閱讀過程中的獨立思考也是一種訓練。
破花瓶ᕕ( ᐛ )ᕗ
@tp6yjo4
說
Thu, Oct 18, 2018 2:17 PM
保持輸入才能持續輸出,近幾年我看的書比較少,輸出的時候就覺得卡頓的感覺明顯。
噫,這樣下去怕不是有天會變智障。
掰噗~
@baipu
想
Thu, Oct 18, 2018 4:28 PM
Hmm....
載入新的回覆
點開有推薦書目與名詞解釋,證明我的幹話不是那麼沒營養。
之所以對約炮惡搞事件反應這麼冷淡,除了因為我思考的點是不違法+取得當事人同意+尊重他人思想言論自由=最多個人黑名單。
還有一個深層且說出來會比較微妙的原因是:事件本身的體質並不足以支撐它成為一個大新聞,這件事最多燒兩個禮拜。
我的判斷點主要是:
一、抗議者方的立場並未完全整合
二、被譴責的是多數且不特定人
最後還會有一些小小的建議,如果我想搞這個大新聞我會怎麼做ver 0.5,大概不會有後續更新,因為我對這件事熱情有限。
立場不同訴求不同,所以攻擊的炮火不集中。
沒有辦法好好表達的話,就爭取不到中立路人的支持。
況且,有些以暴制暴的發言甚至會讓路人心生厭煩。
選舉裡中間選民的數量是最多的,所以這些人是抗議者方應該努力爭取的。
沒有辦法持續讓自己這方的人數增加,那麼事件本身的熱度就會散得很快。
這點的重要性,遠勝過第一點。
這會讓抗議者方的所有訴求,變成一場自說自話的公開演講。
想聽的人就聽,不想聽的人就冷漠臉路過,跟競選動員大會有87%像——台下的除了自己人,不是看熱鬧的就是等著結束領五百。
更慘的是,根本沒有人在意,所有的呼籲或譴責都影響不到他們的腳步。
而沒有人認為自己會為此受到懲罰。
你站在街上發傳單,跟路人說,不關心政治的話政治就會來關心你喔。
有人根本意識不到這句話的意思,有人聽完還是一笑而過。
1.選舉快到了,如果我有錢有閒有心的話,會雇工讀生或動員我這方的戰友開始打電話給各位議員或立法委員選處或辦公室,男性參選人優先,詢問他們對此事件的看法+表達希望他們能提案修法更關注性別平等議題(可能不是與這次事件有關,但比較實際的議題,比如同工同酬)的意願。
盡量提一些偏激的意見,迫使他們表達立場做出承諾。
2.全程務必錄音。
3.整理出比較有爆點的內容投書媒體,不怕麻煩的話也可以收集這些議員或立委過往對性別議題的失言或未履行的承諾,議員立委們被抓包上摩鐵的次數對不算少。
事情做到這裡大概已經盡了七八成的人事,剩下就是聽天命。
先不說實質上的價值判斷,太陽花之所以能夠由下往上的動員,是因為當時的參與者本身就是統治高層,所以只能由下往上進行。
萬幸的是讓大學生作為抗議主體真的是聰明的作法。
最後補充一個我自己一直在做的訓練(之一):觀察誰受益(who would benefit?)
如果沒有人受益,就觀察誰受到損失。
分析出這一點之後,就能看懂很多公關運作了。
四年政治學訓練也只夠我學到這樣了,實務上怎麼操作emmm我又不是立委議員的助理幕僚我不造。
所以說這是幹話嘛:)
作者本身是保守派的菁英,讀著讀著就會被帶著走,保持閱讀過程中的獨立思考也是一種訓練。
噫,這樣下去怕不是有天會變智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