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2:27 PM
3
[閱讀和思考]
Re: [問題] 看很多書有辦法培養獨特思考嗎
這篇寫得不錯,推個
Mr.Zombie
@MrZombie
說
Tue, Oct 9, 2018 2:27 PM
啊...啊...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3:34 PM
叛逆就是哲學的開始:從尼采、笛卡兒到李維史陀,一本讀懂11位世界哲人的經典哲學思維(二版),飲茶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3:37 PM
輕松學會獨立思考
作者: 張志等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44546
這本目前博客來和讀冊都沒有(讀冊甚至沒有建ISBN)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3:44 PM
雪球速讀法:累積雜學資料庫,達到看書十倍速,大考小考通通難不倒,宇都出雅巳
這本感覺不錯,讀冊的書很少看到有人去留評價的,順便丟一下查到的心得
如果你讀得太慢,那是因為你讀得太少!──讓你暴增十倍速的《雪球速讀法》!
[讀書心得] 雪球速讀法:累積雜學資料庫,達到看書十倍速,大考小考通通難不倒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3:55 PM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莫提默‧艾德勒、查理‧范多倫
「本書提到閱讀主要有四個階段:一是基礎閱讀,只要懂得看書、識字,就算是達到這層閱讀;二是檢視閱讀,此階段有時間限制,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抓住書籍想要表達的主題與部分內容,也可以稱作略讀;三是分析閱讀,是本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談如何做到最完整的閱讀,同時也是討論如何提升理解力與閱讀能力;四是主題閱讀,也是最高層次的閱讀,這是所有閱讀中最複雜也最系統化的閱讀。
書中特別提出如何閱讀七種類型的書籍方法:1.實用型,2.想像文學,3.故事、戲劇與詩,4.歷史書,5.科學與數學,6.哲學書,7.社會科學;以供讀者參考。」
感覺很棒的書......噗首那篇說是閱讀的教科書,這本書蠻久了,再版的版本,初版是1940年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3:59 PM
越讀者,郝明義
越讀者(十週年增訂版),郝明義
這本家裡有(上面那個版本),有稍微瞄過,讀起來是受到網路衝擊時帶的時期寫出來的內容。
如果有想買我想我會推薦可以找增訂版來看看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4:04 PM
一讀一行:從魯蛇到人生贏家的自我充實法,柳根瑢
越執著越痛苦
無法理解就跳過
並非要踩過每一塊墊腳石才能過河
「閱讀時發現無法理解的部分很多,該怎麼辦?」
這問題跟「要讀什麼樣的書?」一樣,很多人都會問,似乎多數閱讀初學者都對此感到困惑。有些人遇到不懂的部分會反覆閱讀,直到理解為止;有些人則是直接跳過。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後者是比較好的方法。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4:04 PM
很多人擔心「這個地方沒讀懂的話,接下來也會有看沒有懂」,於是在不懂的地方細細推敲、反覆琢磨,但這麼做會很容易感到厭倦,進而放棄閱讀。一本書讀到最後,整體脈絡明朗化,理解的幅度也會因此變寬,先前不懂的地方很可能就此突然豁然開朗。若是堅持讀懂眼前的部分才往下看,就只能一直在原地打轉,習慣這樣讀書的人請牢記以下這段話:
多數人不知道學習閱讀的方法需要花費很久的時間,我花了八十年,至今仍無法稱得上完全了解方法。 — 歌德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4:04 PM
不要因為一個點而錯失全部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4:05 PM
打個比方,英文文法書的作者經常在序言裡強調:
「即使無法理解、有點不懂,也要先看到最後,這是最重要的。」
英文文法書從來不會強調要從頭開始字字句句仔細讀到懂。剛開始可能覺得很難,可能會無法理解,但是繼續往下讀就會在整體的脈絡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先前困惑的地方,常常極有可能在闔上書本那一刻,才突然明白自己讀的是什麼。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4:06 PM
↑這本章節試閱還有提到有關時間利用的部分。
我覺得就是習慣到哪都拿著一本書,會比較容易培養利用零碎時間的閱讀(自己以前經驗)。
現在比較沒有那麼狂熱,但現在回頭來看我覺得這是好習慣,因為你有空檔隨手就可以抄起一本書來看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4:08 PM
除了讀書計畫外,我會將希望達成的目標一一詳細記錄在讀書筆記上,如考取資格證、運動、海外旅行等,並為了達到目標馬不停蹄。每年檢視目標達成率時,我都會驚訝地發現,即使在計畫時間內未完成的目標,也多半都會在兩年、三年後一一實現。《一日十分鐘的閱讀力量》中也描述類似的經驗談: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樣寫下的紀錄會一個個實現,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確實達成,也會出現幾乎相近的樣貌。時間越久越能看出結果,偶爾也會出現令人雞皮疙瘩掉滿地的完美達標。
簽罷免 超感謝筆記書寫家🐈麻雀
@ego_rain
Tue, Oct 9, 2018 4:11 PM
↑這段話,讓我想到國小老師有要我們寫閱讀記錄簿,把讀過的書,讀書的日期,作者和出版社記錄下來,讀到一定數量可以換獎品......真要說的話我以前看書速度快也是因為這位老師誘導
加上小時候被排擠的外部因素
載入新的回覆
Re: [問題] 看很多書有辦法培養獨特思考嗎
這篇寫得不錯,推個
作者: 張志等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44546
這本目前博客來和讀冊都沒有(讀冊甚至沒有建ISBN)
書中特別提出如何閱讀七種類型的書籍方法:1.實用型,2.想像文學,3.故事、戲劇與詩,4.歷史書,5.科學與數學,6.哲學書,7.社會科學;以供讀者參考。」
感覺很棒的書......噗首那篇說是閱讀的教科書,這本書蠻久了,再版的版本,初版是1940年
如果有想買我想我會推薦可以找增訂版來看看
無法理解就跳過
並非要踩過每一塊墊腳石才能過河
「閱讀時發現無法理解的部分很多,該怎麼辦?」
這問題跟「要讀什麼樣的書?」一樣,很多人都會問,似乎多數閱讀初學者都對此感到困惑。有些人遇到不懂的部分會反覆閱讀,直到理解為止;有些人則是直接跳過。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後者是比較好的方法。
多數人不知道學習閱讀的方法需要花費很久的時間,我花了八十年,至今仍無法稱得上完全了解方法。 — 歌德
「即使無法理解、有點不懂,也要先看到最後,這是最重要的。」
英文文法書從來不會強調要從頭開始字字句句仔細讀到懂。剛開始可能覺得很難,可能會無法理解,但是繼續往下讀就會在整體的脈絡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先前困惑的地方,常常極有可能在闔上書本那一刻,才突然明白自己讀的是什麼。
我覺得就是習慣到哪都拿著一本書,會比較容易培養利用零碎時間的閱讀(自己以前經驗)。
現在比較沒有那麼狂熱,但現在回頭來看我覺得這是好習慣,因為你有空檔隨手就可以抄起一本書來看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樣寫下的紀錄會一個個實現,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確實達成,也會出現幾乎相近的樣貌。時間越久越能看出結果,偶爾也會出現令人雞皮疙瘩掉滿地的完美達標。
加上小時候被排擠的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