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木㌠
https://youtu.be/2-4t8HDNTH0?t=12m24s
Connected Trams Demonstrator
這個技術極神,未來甚至不需要實體的併結
月森✝️新時代きんぴら
OAO 我菜看無
赤木㌠
台鐵R67機車與普快車併結
東北新幹線E5系はやて+E3系こまち連結(併結)シーン&分割シーン(盛岡駅)
傳統的列車如果要兩台一起跑一定要有實體的連結(台鐵還要另外接電/高壓氣管),不然就只能相隔數百公尺獨立行駛
這個技術可以用無線通訊讓兩台列車同步加減速,還省去連結作業的時間,大幅提高軌道容量
赤木㌠
其實這個技術有點類似自動駕駛,把車與車之間的距離縮到最小,變成一列虛擬的列車
蟹餅
遇到翻車或脫軌意外也比較安全這樣(??
不過不會因為其他外力造成車距不理想嗎 有點猛
赤木㌠
蟹餅 : 那種情況論外 而且事實上實體連結的穩定性絕對比較好
所以他才會留一個距離,有餘裕修正
赤木㌠
這類技術的共通點是在確保安全性之下提高效率
德魯蛇
其實我之前一直好奇為啥鐵路沒有類似這種系統的概念 還問過你
還想說原來我們科技這麼落後嗎
德魯蛇
記得之前得到的回答是類似科技就是這麼落後 還有有些程序還是不能少之類的
赤木㌠
鐵路的設計邏輯就是任兩列車必須保持至少一個煞車距離長,舊的系統(ex台鐵)就是劃一堆區間然後規定一個區間同時只能有一列車,新的系統(ex文湖線)則是以當下速度決定
這個技術則是直接打破這個規矩,所以我才說這很神
赤木㌠
我相信技術上很早就可以做到,但是相對於傳統技術就沒有辦法保證絕對不會出事
江宅@チームRAS
我是覺得跟自動駕駛一樣的道理
相關的技術是具備的
但是會不會出事又是一回事
赤木㌠
科技在身边:全新智轨列车投入试运行 | CCTV精选
這類技術確實很有"限定環境下"自動駕駛的感覺
赤木㌠
☆☆☆☆
其實自動駕駛 這類的技術還是卡法律面比較多
如果只是純論技術 我們學校的研究生
就做出可以在校園路段內接送人的無人車了
☆☆☆☆
很多技術不是做不到
而是不敢做
如果沒法保證在使用準則的情況下
有絕對的安全性 對生意上的角度來說
風險實在太高了
論例外大概只有軍事跟nasa吧
赤木㌠
這應該是第一家敢實際示範這個技術的廠商,我就是好奇是不是安全性的問題都解決了
高雄輕軌就是用這家的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