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消分頁][手動轉居多]
原本沒打算這樣的?但好文不少
為什麼讀過的東西一轉眼就忘記了?|MPlus
//研究表明,網路已經成為一種外化記憶:「當人們預知如何獲得資訊時,他們對資訊本身的回憶程度就會降低。」
而在網路出現以前,娛樂產品也相當於另一種外化記憶:查找資料讓我們不需記住某本書的某句話,錄影帶讓我們輕易地觀看電影或電視節目。

現在透過串流媒體和維基百科,大幅降低人們必須牢記文化的必要,也降低遺忘事物的影響程度。//

#理性
#ヤギ #Yagi
掰噗~
不要問, 很恐怖 (p-wave)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但我個人還是希望動筆寫下來就是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Re: [討論] 該怎麼幫助弟弟找到人生方向
(困惑於這到底是不是又一個新掰出來的心理學病症?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我過去對自己的事莫不關心,卻能夠因為想要守護別人而改變,我自己覺得蠻神奇的XD//

Re: [問題] 對人生絕望 想找些能讓自己活下去的作品
//其實看甚麼動畫, 遊戲, 小說, 都不是重點. 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消費品, 也許能稍為改變了短暫的心情, 但是你長期抑鬱, 不是短暫的問題.

面對失去希望的學生, 我採取的方針, 是「如果你幫不了自己, 你就先幫老師我」.//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我很相信, 要解決你的問題, 並不是你需要甚麼, 相反, 而是你要「被需要」, 也就是說, 不是給你一些甚麼.

而是你要想到, 你可能給別人些甚麼, 這個東西你現在有沒有不成問題, 只要你想到你能給別人甚麼, 你就會有動力活下去而且完成這個你給自己的使命, 因為別人需要你, 而你滿足那個需要.//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康德的想法是,你不該依循「你不意願它成為普遍原則」的原則來行動。這句話聽起來很拗口,進一步說明,當我們出於某動機而想要做某行為的時候,康德要求我們用兩層檢驗來判斷這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

1.我能否合理想像:當任何人有此動機的時候,他就去做這個行為?
2.若在一個社會裡,當任何人有此動機的時候,他就去做這個行為,那我是否意願進入這個社會過活?

康德說,若你對上述任一問題回答「NO」,那你考慮的行為就不道德。//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康德提出的原則,跟一般人對道德討論的想像有個交集處:道德需要對等公平,你不該主張有些事情只有你自己可以做,別人不行。//

這東西其實很有毛病呀.....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假設:
對一位貴族來說,他希望讓投票權保留在貴族們的手中,而非擴大選舉權到大部分人民手上。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那麼,
1.任一貴族有此動機時,自然也會如此希望。這符合貴族們的利益,很顯然都會同意。
2.任一貴族自然願意進入這個保護貴族利益的社會。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如果以上這個推論成立....?
那你會不會覺得,康德的這份推論,根本是講幹話?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承認「限制擴大選舉權」這種事,不僅在利益上符合貴族利益,甚至還符合貴族的道德觀...?

這符合朱家安的原始用意嗎?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我猜大概不符合啦
我不太喜歡貼朱家安的文就是因為這樣(揉臉

不,我是會看。
但我看完之後總是能找出矛盾不足之處,因為我個人的認知圖景。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後面羅爾斯那個看看就好。不否認「無知之幕」是個有趣的想法,但在現今探討議題時其實效力非常差勁。更有甚者,這想法甚至不利於判斷與思考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不管我們想的是「該不該戒嚴」「該不該清黨產、揪出加害人」還是「該不該把中正大學改名為五穀王大學」,都可以這樣思考:

假設我不知道我是哪種人,我該怎麼決策?//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抱歉喔,我知道我是誰
有些假設是有用的;有些假設就只是想著好玩而已。

以上這個在我看來就是後者的類型。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我知道我是台灣人、是男人、是大學畢業生、是已服兵役者、是北部人、是家裡還勉強會說台語的家庭、是喜歡尼爾、Hollow Knight、Undertale的類型,

是喜歡沒事會思考這種在眾人看來奇怪、很少接觸的問題的奇怪傢伙。
而我對此深感認同與驕傲。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而居然要我在捨棄這一切之下去思考?
那根本、根本是說要找一個根本不是我的傢伙來思考呀。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我這個人是獨一無二的,捨棄了以上這些種種特質與背景,最後得到的還會是「我」嗎?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我是台灣人,所以在選擇要讓台灣人抑或中國人活下來才好時,我自然會傾向選擇台灣人。(除非那位台灣人是黃安一流,而中國人是劉曉波之類的

而「無知之幕」會怎麼要求我?要求我把這兩者視為「同等」嗎?會要我「平等」對待嗎?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身為一個台灣人,對台灣人更有好感、對台灣人更親近有什麼不對?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我對曾一起嚐過鹹粽,知道北部粽風味的北部人更有親切感,有什麼不對?

我對曾讀過同一所大學的人,擁有共同回憶的人更加親切,有什麼不對?

我對曾一起服過兵役、曾一起在洞六洞洞被挖起來跑步的人更有親切感,有什麼不對?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我對河道上喜歡同類型遊戲的人更加友善,甚至經常去幫助對方,讓對方得到更多相關資訊與協助,這又有什麼不妥?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無知之幕」真正去掉的,是這些在我看來真正寶貴的事物呀。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失去了這些感情、連繫、緣分,我還會是「我」嗎?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道德非得屈服於主觀嗎?//

在我看來,「主觀」沒什麼不好呀。
甚至更進一步地說,若沒有這個「主」,那道德又是誰的道德、對誰有益呢?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哈利波特的道德,難道也會是佛地魔的道德嗎?
真是.....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順帶一提卡馬99.99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