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5 AM
13
12
長期被性侵的小女孩,為何主動「勾引」繼父?諮商師道出,受害者不反抗的背後原因-風傳媒
為什麼性侵犯這麼容易逃避刑責?或許性侵文化(Rape Culture)是原因之一:當性侵事件發生後,社會大眾開始譴責受害者、要求受害者好好檢討,像是怪罪女生怎麼穿這麼暴露、愛玩活該、怎麼不懂得保護自己、或是認為酒後發生性行為就只是「酒後亂性」、「不小心喝醉」而已,不要大驚小怪。
在這樣指責受害者的性侵文化下,加害者當然不會有事,因為社會大眾不覺得「性侵人」是個問題。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5 AM
一位性侵受害者這樣描述:「我曾以為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一定會大力的反抗,我會大聲尖叫、踢鬧來保護自己。但是,那個當下,我卻凍結住了─我的身體完全無法移動。」面對性侵受害者,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你不反抗?」
事實上,我們並沒有辦法保證在受到創傷的當下,身體會如何回應。在受到威脅、恐懼時,人會進入「攻擊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的生存模式,但是當一個人無法反擊,也無法逃跑時,巨大的恐懼就可能讓人進入「凍結」(Freeze)狀態,讓全身癱瘓無法動彈,這是一個人面對創傷時非常正常的反應機制。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6 AM
在另一個個案裡,一位小女孩長期被繼父性侵,而因為無法預測繼父什麼時候會性侵她,讓她無時無刻活在恐懼中,於是,她開始主動「勾引」繼父發生性行為,因為,這樣她至少可以擁有掌控權─控制性侵發生的時間,讓她其他時間不需要這麼擔心害怕。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6 AM
這些都是一個人在面對創傷的保護機制,都是正常的,是幫助人存活的反應。但是,這些行為往往帶給受害者深深的羞愧與自責,主動「勾引」繼父的小女孩認為:「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都是我的錯」,躺在醫院病房裡的女大學生告訴我:「如果我當初沒有去那個派對就好了、我不應該跟著他上樓、我不應該喝酒...。」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6 AM
而受害者不僅要承受被侵害的痛楚,也可能還要承受別人所加諸的二度傷害。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7 AM
曾經有一位被性侵的女大學生說:「被性侵很痛苦,但是身邊親人朋友的回應方式對我傷害更大。」像是,朋友們質疑:你為什麼不反抗?你是不是忘記其實你有同意?沒有那麼嚴重吧?誰叫你要喝這麼多酒?你喝了幾杯?你為什麼要喝醉?你是不是穿得很暴露?你為什麼這麼晚還在外面?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8 AM
不僅是認識的人,第一線回應人員像是警察、醫護人員對於受害者的態度與問問題的方式,都有可能讓受害者深信:「對,這是我的錯,我應該要阻止這一切發生。」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8 AM
如果你有認識的人經歷被性侵,請告訴她/他:「這不是你的錯。」不管受害者幾歲,是男性還是女性、穿怎樣的衣服、是不是喝醉了,這都不是他的錯,因為,只要沒有雙方合意的性行為,就是性侵害。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8 AM
只要沒有雙方同意的性行為就是性侵。但是,一份美國的調查顯示,其實許多人並不清楚什麼是「同意」(Consent)。「同意」是指一個人在清醒狀態、沒有受到任何威脅、沒有權力關係不對等之下,理解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並且答應。就算一開始同意,過程中反悔說不要,另一個人就必須停止。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9 AM
------------------------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7:49 AM
看完整篇文章有夠難過。
嗚啦呀哈呀哈嗚啦✷布可
@BOOKBEAR
Thu, Aug 9, 2018 8:13 AM
這世界對受害者的惡意仍沒改變啊
AB
@imdeadinside28
Thu, Aug 9, 2018 8:13 AM
嗚啦呀哈呀哈嗚啦✷布可
: 是啊。
載入新的回覆
為什麼性侵犯這麼容易逃避刑責?或許性侵文化(Rape Culture)是原因之一:當性侵事件發生後,社會大眾開始譴責受害者、要求受害者好好檢討,像是怪罪女生怎麼穿這麼暴露、愛玩活該、怎麼不懂得保護自己、或是認為酒後發生性行為就只是「酒後亂性」、「不小心喝醉」而已,不要大驚小怪。
在這樣指責受害者的性侵文化下,加害者當然不會有事,因為社會大眾不覺得「性侵人」是個問題。
事實上,我們並沒有辦法保證在受到創傷的當下,身體會如何回應。在受到威脅、恐懼時,人會進入「攻擊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的生存模式,但是當一個人無法反擊,也無法逃跑時,巨大的恐懼就可能讓人進入「凍結」(Freeze)狀態,讓全身癱瘓無法動彈,這是一個人面對創傷時非常正常的反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