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貓✟鬼靈精怪🍷
【感想】 匈牙利 東歐 惡童 戰亂
📖《惡童日記三部曲》(Le Grand Cahier)
《惡童日記》《兩人證據》《第三謊言》
惡童三部曲(電影書封版)(二版)
考驗您的組織能力!
掰噗~
呱呱
廢墟貓✟鬼靈精怪🍷
本套系列書以法文寫作出版,但作者雅歌塔描寫是她的故鄉匈牙利,所以我當成匈牙利小說來歸類,本作品亦有匈牙利拍成的限制級同名電影。基本上我覺得這故事很不容易寫心得跟介紹,它們三本可以各自獨立成三個短篇故事,也可以整體集結連貫成一部大長篇。
廢墟貓✟鬼靈精怪🍷
《第三謊言》裡,克勞斯曾經說過的話表述了這系列故事的意圖:「我試著想寫下真實故事,但某些故事本身的真實性令人無法忍受時,我就必須改變它。因此美化一切事實,於是描述出來的故事與真實並不相同,反而比較接近我理想中的期望。」這段話讓我想起人們常說「回憶裡的最美。」無論是閱讀誰的小說或記事,更甚者其他文學,往往會讀到人習慣在記憶上自我竄改,將美好事物描繪得更為美麗,反之醜陋恐怖的對等放大。以自己為例,每每想畫童年二創懷舊圖,於是先從記憶裡搜索過去美好的畫面,結果等到谷歌引擎找到關鍵圖檔點擊出來看,發現跟腦內相差甚遠(不)
廢墟貓✟鬼靈精怪🍷
《惡童日記》系列賦予了這樣的感覺。第一部,讀者品嘗三觀崩壞,遊蕩虛實間努力尋找分水嶺;第二部,開始察覺崩壞之處似乎有點輪廓可循,然而真假虛實不停交錯,讀者無法確認;第三部,真相大白後的失落感跟錯愕感只剩唏噓,而且結局再再突顯一切令人不知所措。這故事相當考驗讀者的故事組織能力,尤其是孿生子身分的你是我,我是你,同一人,或者假裝同一人?這一次得到好似『真』的『相』,下一次順著路線鋪排又會得到推翻前幾分鐘還以為是真相的假皮。直到最後的最後,才會從每回的零星變化中,回頭發現好像從何處開始,假象早真正剝落。
廢墟貓✟鬼靈精怪🍷
內容結構很黑暗,暴力血腥情色墮落踐踏,樣樣不缺樣樣浮誇,人物不作深入的內心描摹,而是藉由表象行為營造與讀者間的距離,一切事件的感觸交由讀者自行體會。讀了覺得一切荒謬怪誕敗壞又道德淪喪,可是對角色不會有太大的感同身受之痛,更多取而代之的是「這到底壓抑積鬱多少長久痛苦的年代才衍生出來的世道?」兩個孩童將『練習殘忍』視為人生的課題之一。如同該書裡的《序》裡所提,譏諷亂世所能教導出的啟蒙思想便是『為生存練習殘酷、行乞、心靈之痛』。
廢墟貓✟鬼靈精怪🍷
裡面要說感受最深刻的橋段,除了雙子本身就是後來讓克勞斯收養的瑪迪阿斯。這三者其實都指向不停在敘述故事的克勞斯本人。身體殘疾的瑪迪阿斯是克勞斯一部分的投影,當他果斷自我了結再對照後續克勞斯坦白的事實,那是只有對應故事情節後察覺到一瞬間,才知道悲痛兩個字代表的意味。這裡惡童的惡,是無情冷酷與尖銳世故。看完三本書我沉澱了一陣子,心裡是這樣思考。儘管克勞斯坦言前面有他杜撰的謊言,然而他將生活中所聽聞的情景影射在故事裡面。倘若如此那也非常可怕,有可能是『裡面描寫的殘酷不一定是發生在他本人身上的事實,有些是別人而他借用了』。即使上述都沒有,也在讀者例如我的心中留下了些許痕跡,會耐不住質疑何謂真何謂假。
廢墟貓✟鬼靈精怪🍷
這系列還有個主題是『別離』。作者是匈牙利人,故鄉因發生抗俄暴動致使顛沛流離,與夫婿前往瑞士避難,後來她在記事裡寫道「這是與祖國別離,與母語別離,孩提時代的別離。再次回來故鄉時,模樣已經截然不同,嘗試想要尋找過往的熟悉痕跡,卻一絲一絲都找不回來。」就如同故事中的主角孿生兄弟其中一人,踏著他們所描述父親躺在邊界的遺體,逃到另一自由的國度,這是殘酷戰火下的啟發。這段也完全呼應著作者內心對年少時期的故鄉離別。
廢墟貓✟鬼靈精怪🍷
🌐🔹🌐🔹🌐🔹🌐🔹🌐🔹🌐🔹🌐🔹🌐
廢墟貓✟鬼靈精怪🍷
啊我忘了在噗首寫上崩壞三觀,憂鬱傾向者不建議閱讀。
梅子黃時雨 ❀ 亞
這套書超可怕的,小時候看的時候真的心靈受挫。現在長大了或許是時候重新研究一番
廢墟貓✟鬼靈精怪🍷
梅子黃時雨 ❀ 亞 : 哇,這有些情節滿容易有陰影的 ,沒事我們都還好好的。不要緊,可以等自己準備好想看再重看吧
梅子黃時雨 ❀ 亞
廢墟貓✟鬼靈精怪🍷
沒事的,滿開心看到有人分享!
廢墟貓✟鬼靈精怪🍷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