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傷~*
#閱讀 #心得 #節錄 #不讀會死
#投資金律 #威廉.伯恩斯坦
#投資 #理財 #股市 #基金
投資金律:建立獲利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四個關卡(全新增訂版)
在台灣,若談到投資理財,我想多數人免不了先是往「如何操作投資工具」的方向接觸,例如台股、基金,或者一堆親朋好友跟你推薦的投資型保單(money),而會從「建立健全投資觀念」先著手的,反而少之又少。就連坊間的各種投資參考書籍、報章雜誌、電視節目、以及那些(號稱)專業的理財課程,也是前者多於後者。(我的觀察啦~~)。
但其實,若你真的想在投資這檔子事上有所收穫(至少……不要血本無歸 ,或者投入大量時間跟金錢,可是卻得到完全不成比例的報酬,虛擲人生),那麼在學習投資的道路上,應該是顛倒過來,先有健全的投資理財觀念,再來才是思考與學習要用哪種投資工具。
(下收 #閱讀心得
小傷~*
事實上,噗首所述的這類情況,我完全不覺得意外(尤其在台灣……)
一來,台灣的社會及教育文化當中,壓根就沒有教我們的下一代如何投資。甚至,別說投資了,就連理財都沒有教(對,這兩者看起來很像、也有重疊,但仍有差異。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份,而理財則包含更多東西)。我都在想6~8年級這些青年人的投資理財觀念,大概都是長大之後才漸漸開始自行摸索的,很可能付出很多學費、吃了很多虧,卻還不一定學到個像樣 (如果你有個富爸爸那當然就另當別論)。
二來,台灣人的民族性……盲從、鄉憨、不喜思考。覺得透過看報紙、看電視、聽廣播、報的明牌來選股,或者上個八堂財經課就自覺得可以征服股海。你說這有沒有救?被坑殺只是剛好
小傷~*
回到噗首的引子,其實放諸各行各業都是一樣的,工具雖然重要,但是你得知道怎麼用?什麼場合時機用?有沒有其他替代工具?使用的條件、成本、風險、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等等。更重要的是,為什麼目的而用?
透過「速成法」而產生的成果,很可能只是投機的假象,也許你會因為好運,而有點正面收益,但長期而言,你欺騙不了整個市場
小傷~*
這也是這本書所要傳達的重要投資觀念之一:你不可能擊敗整個市場。絕大多數在市場上的短期進出(按作者的定義,5年內的進出場都算短期),都是投機行為。最好的做法是放眼長期、做好資產配置、並且投資整個市場,才是明智的抉擇。(我相信會有讀者和我一樣,一開始看不懂所謂「投資整個市場」是什麼意思?對此,我誠心建議直接來閱讀這本書)
至於,如果有讀者覺得沒耐心等個5年10年的,覺得我就是習慣中短期操作,那麼在本噗結尾的 #延伸閱讀 ,會提供相關的參考資訊。
小傷~*
當然我知道,這時候一定有讀者想說「可是我認識的那個某某某,他玩股票(或者其他的投資工具)一年的收入,幾乎都快要比他的工作收入還多了捏~~
這個反問我自己也有想到,而在看完這本書後,我自己的解答是:「對!*那是他有告訴你的部分,那沒告訴你的部分呢?^ . < 以及,也可能他運勢不錯、或者還沒碰到什麼金融海嘯之類的長期性大規模崩盤,所以投資表現挺亮眼的,但你哪知道金融海嘯就在明天?^ . <」
這並不是刻意唱衰,而是當哪天這些事件就發生在你或者你周遭的時候,你大概也不會太開心
(算是題外話,如果各位對於那些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感興趣,可以參考:
黑天鵝效應(擴充新版)
小傷~*
而正因為我也是過來人,所以更是力推這本書(欸……不是指因為遭逢金融海嘯而慘賠的部份,是指還沒建立好的投資觀念就開始先學怎麼投資股票)。本書的作者William Bernstein是一位醫生(對!跟你我一樣,他也不是什麼金融業交易員、或者期貨分析師XD),他憑藉著自身興趣,對投資進行長年的研究,寫下了不少嘔心瀝血的專門著作(光是你在博客來的網站上,就能找到至少三本他的翻譯著作),而本書深入淺出地從投資的理論、歷史、心理、到產業,引領讀者踏實地面對投資。每個篇章的內容無不面面俱到,是無論初心者入門、或者高手再溫故,都十分適合的工具書。
小傷~*
上一次更新噗浪自介的時候,我在「進行式」的那一欄放上了 #投資理財研究 這一條,不過說來慚愧,重回校園的這幾個月來,光是寫程式、睡覺,還有跟學校的作業、論文就佔掉我大多數時間了,其實壓根沒去管投資理財這件事 。多虧還有這本書,可以讓我把這一條自介放得心安理得一點(X
小傷~*
不過我也計劃好接下來要學習的投資課題是什麼了。反正現在當學生,沒啥收入,那就趁現在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投資理財觀念就對了。
人不理財;財不理你。同樣地,你不理人;人不理你。」這是我大學在帶社團的時候,自己想出來的座右銘。時至今日,我都還是認為這座右銘十分管用。至少不斷提醒自己,想要達成什麼目標,那麼至少得從做點什麼開始,無論是投資還是其他什麼的。
小傷~*
~~~~~(這是分隔線,下收 #內容節錄 )~~~~~
小傷~*
導讀【一本每位投資人都需要的投資書】 by #綠角 #GreenHorn
P.13
如市場上不缺聰明人,缺的是務實的人。
-
第一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P.70
在投資術語當中,「好」公司的股票被稱作「成長型股票」(growth stock),「壞」公司的股票被稱作「價值型股票」(value stock)
P.71
好公司通常是爛股,而壞公司卻通常是好股。
小傷~*
第一章重點摘要
P.75 – P.76
1.
股市與債市的歷史記錄指出,風險與報酬之間有著無法分割的緊密關聯,不要期待有什麼投資標的可以帶來高報酬而無需承擔高風險;也不要期待低風險的投資會有高報酬。更甚者,當政治與經濟局勢看起來前途光明的時候,就是報酬最低的時候;而當一切看來黯淡無望時,才會有最高的報酬。
2.
風險資產持有愈久,損失的機會愈低。
小傷~*
第二章【估量股市這頭野獸】
P.82
老實不客氣地說,從對股利折現模型的瞭解程度就足以判斷投資者的功力。股票或債券的價格不過是未來預期收入的現值。
小傷~*
P.84
折算未來收入時,必須考量的四項要素:
1.
#現實收入前必須等待的時間 :現實收入的時間愈遠,對於此刻的你的價值愈低。
2.
#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愈高,未來預期收入的貨幣實際購買力愈低,價值也就愈低。
3.
#社會對於未來消費的「渴望程度」 :社會對於即刻消費的偏好愈高,利率就愈高,未來收入現金的價值也就愈低。(第二點與第三點可合併考量,即為「實質利率」)
4.
#風險本身 :未來收入的風險愈高,現值就愈低。
小傷~*
P.92
市場價值={ 現實股息 /(貼現率-股息成長率)}
P.94
#高登公式 (Gordon Equation)
貼現率(市場報酬)= 股息收益(Dividend Yield)+ 股息成長率(Dividend Growth)
P.105 – P.106
思考貼現率最有用的方式,就是把它當作投資者用來彌補投資特定資產所產生的風險時,必須確保的報酬率。
高貼現率=高風險、高報酬、低股價
低貼現率=低風險、低報酬、高股價
小傷~*
第二章重點摘要
P.118 – P.119
1.
個別投資人所能擁有的投資技能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估算主要資產長期未來報酬的能力。
2.
無論是股票或債券,只有能夠創造未來收入的投資才有意義。這些收入必須經過折算,才能得到現值,這個計算過程也凸顯出未來收入不如現實收入的本質。
3.
將未來收入折算成現實使用的貼現率與資產價值本身成反比,貼現率愈高,資產價值愈低。
4.
貼現率等同於資產的預期報酬,而與人們對此一資產風險評估有關。風險愈高,貼現率/預期報酬愈高。
小傷~*
第二章重點摘要(續)
P.118 – P.119
5.
長期而言,[ 資產的貼現率/預期報酬 ] 約略正好等於股息收益率和股息成長率的總和。高股價、低股息的股票意味著未來報酬將遠低於過去報酬。
6.
上述種種結論僅適用於長期報酬(超過20年)。在較短的期間內,資產報酬幾乎只與投機因素有關,而無從預期。
7.
本章所討論到的方法,充分說明了股票與債券的報酬在未來數十年將會趨於一致,這意味著,即便是最積極的投資者都不應該在股票上投入八成以上的積蓄。
小傷~*
第三章【市場聰明,你傻瓜】
P.135
忐忑不安的投資 人最想抽到的幸運籤,就是自己能夠準確掌握大盤時機,及股票上漲時,可以擁抱股票,然後當股票下跌之際,搶先賣出,增加收益和降低風險。可惜的是,這不過是個幻覺,靠著這個幻覺,投資產業已經狠狠地剝削許久。
據說,投資者只有兩種:一種是完全搞不清楚市場動向地人,另一種則是完全不知道自己搞不清楚的人
小傷~*
P.135(續)
其實還有另一種更可悲的人,那就是市場策略分析師。那些知名券商的高階主管各個口齒伶俐,坐領高薪,通常相當迷人,而且都穿著剪裁合身的西裝。他們的工作就是說服投資大眾相信,只要細分析經濟、政治、與投資數據,他們的公司有能力預測市場動向。但等到收盤之後,他們卻只知道兩件事:
第一,就跟大家一樣,他們不知道是場明天的狀況如何。第二,他們賴以為生的方式,就是假裝自己知道。
小傷~*
第三章重點摘要
P.157
1.
幾乎沒有證據顯示,有專業投資經理人擁有所謂的「正確選股技術」;年復一年,投資經理人的績效表現一直都很不穩定。
2.
沒有證據足以證明,有任何人可以準確掌握市場時機。
小傷~*
P.157(續)
3.
投資經理人創造的平均毛利潤(扣除掉管理費用之後)和市場報酬相當。
4.
投資經理人創造的預期淨利等於市場報酬減去管理費用。
5.
想獲得令人滿意的報酬,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指數化」(投資整個市場)。
小傷~*
第四章【完美的投資組合】
第四章重點摘要
P.181 – P.182
1.
過去投資組合的績效很難用來預期未來會有多少獲利機會。因此,不應該根據過去一、二十年的記錄來規劃投資組合。
2.
實際上的資產配置必須考量個人對於風險的承受力、資產配置的複雜度和追蹤偏差。
小傷~*
P.181 – P.182(續)
3.
最重要的資產配置決策涉及如何調配風險資產(股票)及安全資產(短期債券、票券、定存及貨幣市場基金)的比例。
4.
分散股票資產的首選應該是外國資產及不動產投資信託。前者不應該超過股票持有比例的四成,後者則應該低於15%。
5.
投資小型股、價值型股票及貴金屬股票的作法固然可取,但非必須。
小傷~*
第五章【當勝利的號角響起:狂亂的歷史】
P.185
進步不在於變化之中,而是在於持續。無法記取歷史教訓的人,必會重蹈覆轍。
沒什麼事是新鮮的-只有你還沒讀到的歷史。
商人總是敏於感覺而拙於記憶。
小傷~*
第六章【苦悶的深淵:痛苦與機會】
如何處理恐慌
P.227
當崩盤無以避免,市場必然遭逢重創時,投資者能做些什麼?至少你可以不要陷於恐慌或瘋狂賣出-站在原地就可以了。你手上應該要有個非常穩定的資產配置策略。只要看兩件事,就可以區分專業投資者與業餘散戶:
首先,嚴苛的熊市只不過是生命裡的必然歷程,而且無從避免熊市所帶來的效應。
其次,當景氣愈趨於蕭條時,專業的投資者還是穩如泰山,但業餘散戶就會丟掉手中的導覽藍圖,甚至很多人手上根本沒有導覽圖。
小傷~*
第七章【愚行】
可悲的會計
P.248
人類總是不習慣接受損失或承認失敗。舉例來說,投資行為中最不理性、但也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我們總是不願意放棄虧損的投資。但行為財務理論當中,這種行為被稱作 「悔恨迴避行為」( regret avoidance)。將那些表現慘淡的股票留在手中,抓住最後一點點機會,這樣我們就不用面對最後的失敗結局。
小傷~*
第八章【行為治療法】
勇於沉悶
P.255
人真正優越的投資組合策略本質上是沉悶的。切記,我們應盡可地減少投資組合的變化程度-反覆不定-因為這樣才能盡可能擴大獲利。因為最引人入勝的投資標的必然也吸引最多人注意,因而導致「過度持有」,也就是說,由於太受歡迎反而吸引了太多資金投入,如此一來,將拉高價格,也會降低未來報酬。
小傷~*
第七、八章重點摘要
P.260 – P.261
1.
避開那些聲勢浩大的盲目投資潮。如果你沒躲開,將會被這群盲目的投資人踩扁,搞得滿身泥濘。老生常談經常錯誤百出。
2.
避免過度自信。你的交易對手很可能就是那些更瞭解市場、動作更迅速、設備更精良的超級高手。光是看看報紙或是採取某些簡單的選股策略就想打敗這些人,簡直異想天開。
3.
不要對某些投資標的在過去五年到十年內的成績太過羨慕。過去十年內的輸家很可能在未來十年大有可為。
4.
讓人興奮莫名的投資標的很可能會是大麻煩。在投資上尋求刺激,肯定讓你一文不值。
小傷~*
P.260 – P.261(續)
5.
盡量不要太過在意短期損失,而是盡可能地分散投資來避免較差的長期報酬。
6.
市場總是太過重視成長型股票,導致預期報酬過低。好公司未必就是好股票。
7.
小心那些根據歷史記錄歸納出來的市場走勢模型,這些通常是機會變化的結果,不見得會重演。
8.
專注在整體的投資組合上,而不是個別的投資標的。每年都應該計算一次投資組合的整體報酬。
9.
如果你真的非常有錢到嚇死人的地步,那應該要瞭解,你的投資經理人很可能為了它自己的利益,介紹給你許多風險過高,費用昂貴的投資工具。
小傷~*
第十一章【當大導演碰上華爾街】
P.302
新聞記者通常都很憤世嫉俗,但我很少看到成功、睿智、或倔強不屈的財經記者。他們很清楚自己寫的東西未必對讀者有利,但他們還是必須趕在截稿時間前交稿,才能填飽肚子。
( #噗主備註 :相同的概念可延伸至本書的第九章【別把股票經紀人當自己人】與第十章【也別相信共同基金】)
小傷~*
P.307
在這趟財經媒體之旅中,我們學到什麼呢?兩件事:
第一:你從電視、報紙、雜誌以及網路上所獲得的所有資訊,幾乎都是以投資產業與財經記者自己的利益出發,兩者彼此彼此依賴以謀生存。這些資訊對你一點用處也沒有。
第二:由於資本市場中的基本行為沒有什麼太新的東西,因此,培養投資專業最有用的方式莫過於盡可能瞭解市場歷史。
小傷~*
第十二章【你存夠錢了嗎?】重點摘要
P.325
1.
所有的資產都應該管理-個人儲蓄、退休帳戶、急用金、教育基金、購屋基金-視為同一個投資組合。
2.
避你與配偶可能會活得比預期的還要久一點。因此,在計算未來開銷時,投資組合的預期實質報酬應該只能抓百分之三到四,而這就已經是上限了。
3.
就算是這樣假設還是不夠保守。因為假如你剛退休,就碰到一次持續多年的景氣低迷的話,在市場回春之前,你手上的錢很可能早已花費一空。
小傷~*
P.325(續)
4.
儲蓄永遠不嫌早。大部分的工作者到了四十歲之後才開始為退休儲蓄,結果發現無法照自己的規劃退休。
5.
存款的數字永遠不嫌多。達成功的退休計畫的最佳方案就是克制物慾。從現在開始。(噗主備註:如果你老爸的財產堪比郭台銘、王永慶、或連戰的話,當然另當別論。)
6.
千萬不要把五年內會用到的錢投入股市。
7.
把至少六個月的生活費放在安全的投資工具裡,而且要放在應稅帳戶裡。
小傷~*
#En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