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Thu, Jun 28, 2018 1:16 PM
26
2
【閱讀心得】#讀嘛讀嘛
《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 岡田尊司
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
關鍵字:心理、個人成長、兩性關係
掰噗~
@baipu
好奇
Thu, Jun 28, 2018 1:16 PM
那麼你覺得呢?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Thu, Jun 28, 2018 1:16 PM
一開始我是看到海苔熊的文章和一些依戀形式相關的資料後,最後決定去買這本書,閱畢以後,由於有點期望上的差異,感覺有點失望,但如果你是期望想好好了解依戀形式的讀者,這書是滿不錯的入門。本書從依戀形式的形成、原因、背景、可能出現的問題,還有每種依戀形式的特性、表現,以至解決方法和測量表都一一道來,附以不少名人例子說明,令全書不只是理論,也有不少故事穿插。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Thu, Jun 28, 2018 1:16 PM
以下紀錄一下書中內容和個人比較需要的部分,有噗友亦有分享這書,其中提及過的部份這邊會輕輕帶過,大家可看看這位的分享:
@susant531 - #書 #筆記 #不讀會死啃完《依戀障礙》一書後做了依戀形式附表測驗,我屬於 焦...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Thu, Jun 28, 2018 1:17 PM
先說一下,個人雖然仍是安全型,但有強烈的逃避傾向,焦慮方面分數亦不低,所以書中提及的問題如易呈現負面反應、抗壓性差、易怒、受困過去、反應過度等我都會中一堆箭XDDD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Thu, Jun 28, 2018 1:17 PM
背景和原因
1. 依戀障礙的主因應為養育環境,因應社會環境影響,其實有很多人都有依戀障礙
2. 依戀形成的關鍵期是出生後半年到一歲半之間,五歲前都是敏感階段,如此時未能建立起與養育者之間的依戀聯繫,如被強制與母親分離,就容易有依戀障礙。
3. 如有多個養育者或有更迭,亦難以養成穩定的依戀聯繫。
4. 養育者的依戀形式會容易影響到被照顧者的依戀形式。
5. 愛侶或配偶對依戀形式的影響很大,甚至可與過去養育者造成的影響匹敵。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Thu, Jun 28, 2018 1:18 PM
如何克服依戀障礙
1. 本書作者強調與其他人的連結,首先是找一個信任、安全、穩定的對象作為安全堡壘,成為心靈支柱,向其持續接收不變的愛
2. 傾訴體驗,修復或彌補依戀創傷,其間有可能會反抗或疏離支撐自己的人,支持者一定要正面積極接受
3. 負起責任,擺脫負面認知,嘗試認同自己、肯定自己,以至去培育他人,以獲得認同與自立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Thu, Jun 28, 2018 1:19 PM
個人閱讀時主要有兩個疑惑,第一個是依戀障礙的形成,書中討論這問題時,其實主要多用母親,而非養育者一詞。雖然作者也有提及,這是因為以往的研究主要是看母親如何影響依戀形式,但看時仍有微妙的感覺,好像母親要為這事負上很大責任,作為女性看時有點焦慮。
而按作者的描述,在這個社會裡,多是雙職父母、或一個子女有多重照顧者,基本上大部份人都會有依戀障礙吧,安全型的人是怎養成的(腦空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Thu, Jun 28, 2018 1:21 PM
第二個是,我個人的期待問題,對這本書有興趣,是想看看自己可以做什麼,去幫助自己和其他人。結果第一個克服方法就是找一個人幫忙(幫助者反之則是被他人依賴),要無話不談又要持續不變,有問題也要積極面對,這種高難度的說法,叫逃避傾向的我瞬間好想逃。
當然書中的方法長遠來說應該是有效的,可是很難一下子去嘗試,我可能期望更實際、更日常生活的做法。如果大家有什麼書籍推介,歡迎分享~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Thu, Jun 28, 2018 1:23 PM
順便貼下海苔熊令我入坑的文章,不過這裡其實是說另一本書,《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
14張圖了解逃避依戀:症狀、成因、相處、解方 - 失戀花園|海苔熊
載入新的回覆
《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 岡田尊司
1. 依戀障礙的主因應為養育環境,因應社會環境影響,其實有很多人都有依戀障礙
2. 依戀形成的關鍵期是出生後半年到一歲半之間,五歲前都是敏感階段,如此時未能建立起與養育者之間的依戀聯繫,如被強制與母親分離,就容易有依戀障礙。
3. 如有多個養育者或有更迭,亦難以養成穩定的依戀聯繫。
4. 養育者的依戀形式會容易影響到被照顧者的依戀形式。
5. 愛侶或配偶對依戀形式的影響很大,甚至可與過去養育者造成的影響匹敵。
1. 本書作者強調與其他人的連結,首先是找一個信任、安全、穩定的對象作為安全堡壘,成為心靈支柱,向其持續接收不變的愛
2. 傾訴體驗,修復或彌補依戀創傷,其間有可能會反抗或疏離支撐自己的人,支持者一定要正面積極接受
3. 負起責任,擺脫負面認知,嘗試認同自己、肯定自己,以至去培育他人,以獲得認同與自立
而按作者的描述,在這個社會裡,多是雙職父母、或一個子女有多重照顧者,基本上大部份人都會有依戀障礙吧,安全型的人是怎養成的(腦空
當然書中的方法長遠來說應該是有效的,可是很難一下子去嘗試,我可能期望更實際、更日常生活的做法。如果大家有什麼書籍推介,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