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4 PM
Sun, Apr 15, 2018 6:27 AM
165
25
【讀後感】《觀看的方式》 by John Berger
「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被列為藝設系的必讀書,大學沒好好唸書前陣子才看完><但看完覺得不論是不是讀藝術相關都很值得看!
下收一些書摘和感想
#讀嘛讀嘛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5 PM
現代藝術史的開始都會提到攝影技術的發明,當寫實的圖像能被機器所取代,藝術家存在的意義為何?
經由思考這個問題,藝術歷史產生了很大的變動,人觀看的方式和機械之間的差別,John Berger在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概念:「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5 PM
沒有絕對客觀的觀看的方式,所有的影像都是人造的,都是經過我們的意識(潛意識)選擇過後產生的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5 PM
關於赤裸與裸體的差別:
赤裸nakedness→做自己、除去一切的偽裝
裸體nudity→身體成為物件,做他人觀賞的赤裸者(觀看者通常假定為男性)
有名的作品如草地上的午餐、奧林匹亞都討論了這兩者觀看之間的差異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6 PM
《奧林匹亞》
歷史上眾多畫中的裸女任人們投射各種想像於身上,是種理想形象。但《奧林匹亞》不同,她絲毫不遮掩,彷彿帶著挑戰的眼神直視觀者,她從一個被觀看的物件反客為主,成為觀看的主體,觀眾因此覺得不舒適甚或被冒犯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7 PM
裸女是藝術史上很重要也很大量的畫作主題,拉遠想到了之前memo過的半滿的美術館和單一性別的宰制
[Gami(不是Gmail)] 【memo】藝術史+女性主義 因為最近...
以往的美術館體制其實是很父權的,不論是建構、審美、理性編年的方式都是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7 PM
書裡有一章節討論了油畫如何重現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油畫→最能實現寫實的一種媒材,再現物體的質感,彷彿可以觸摸到物件,擁有畫形同擁有物件本身(財產的概念,宣示其經濟能力)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7 PM
書裡有很多章節完全沒有字,只有一些排列過的圖片,單看圖片和圖片之間的關係也很有趣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8 PM
過多的文本有時往往擾亂了觀看作品的方式,這邊舉了梵谷《麥田裡的烏鴉》做例子,當它沒有任何文本支持,我對作品的直觀可能會是:筆觸很厚、顏色很強烈,感覺風很強
但當作品牌寫上:有傳說是梵谷的最後一幅畫,畫完他便舉槍自盡了
我對作品的感想可能會轉變為:啊難怪天空這麼壓抑...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8 PM
現在有越來越多展覽對文本的處理更為細膩
例如最近看的平面設計的形狀是將各個展示的文宣品、商品的鳥瞰圖和說明放在手冊裡,觀者可以先用自己的眼睛看,如果對某幾件作品有興趣再拿手冊來對照,這本手冊的製作不僅呼應了展覽平面設計的形狀,更把和作品相遇的機會交還給觀者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8 PM
書的後半段有很大的章節在聊廣告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8 PM
廣告和油畫的相似性驚人的高,挪用一直是受歡迎的引導方式,甚至不用文字的輔助
書裡說到:廣告販賣的是未來景象、他人的羨慕
「令人羨慕」確認了你的魅力,事實上廣告是在處理社會關係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8 PM
這章節還提了我從沒想過的想法:
廣告將消費轉化為民主的替代品,物品的選擇取代了做為民主象徵的政治選擇(此處大概是指選舉投票等)
這段也非常好看!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9 PM
以雷內‧馬格利特頭尾做結對這本書的意義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9 PM
《觀看的方式》在開頭第一頁和結尾最後一頁都用了雷內·馬格利特的畫,因為我太喜歡馬格利特了所以下面也會說說他的畫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9 PM
在這之前先說說關於圖像語言
想到了這次書展大塊在推的 image3書系
郝明義認為「台灣社會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又以文字書為重,大家談的『閱讀能力』只是文字閱讀能力,圖畫書被視為一種過渡的讀物,等到兒童有識字能力就改看文字書。」
圖像本身就是種語言,不應再侷限圖像做為語言(?)的橋梁ex:繪本是給尚未識字小孩的輔助書(橋梁書)插畫是文字的插花,但插畫本身即有其力量,能橫越的年齡跨度也比想像中大
貼個image3的介紹網站(看見聲音那本滿美的)
image3|以圖像語言呼喚世界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49 PM
回到馬格利特,大一介紹藝術家報告時也選了馬格利特,那時讀了王潔的論文《馬格利特的文字畫(1927-1930)及其作品之辯證性結構研究》很精彩!所以也想在這稍微節錄一些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0 PM
聊到馬格利特便不能不提索緒爾的符號學
一個語言符號連結了
「聲音序列」→「符徵」signifer 如:dog 字母(符號的"能指")
「概念」→「符旨」signified 如:dog 指稱的對象(符號的"所指")
兩者是約定成俗的關係,即沒有任何實質關聯,純粹是達成了一群人的共識
(但中文造字有象形指示等和圖像之關聯,較脫離此種規則)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0 PM
藝術家如何運用兩者之間的關係,詩人、小說家永遠在填補兩者之間的落差,而這行為中間產生了修辭、產生了美。
言語永遠無法還原事實,圖像無法等同物件本身,我們只能盡力描述,覺得這永恆的追求很浪漫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0 PM
「觀者的想像力所能到達的極限,便是詮釋的界限。」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1 PM
《觀看的方式》第一頁所放的畫為《夢之鑰》,夢之鑰是法文的直譯,英文則翻為夢的解析(即取自佛洛伊德的著作)如圖所示,畫框中的物件都和名稱相悖(只有行李箱相同)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1 PM
馬格利特畫中的辯證性結構指的便是由具象圖像和命名之間的互相解釋關係
在這個辯證性結構裡,「否定命題」的力量往往強過「肯定命題」,如:
兩者為「肯定命題」時→提供一種可能性(畫海綿,字寫為海綿)
兩者為「否定命題」時→提供數種可能性(畫馬,字寫為門)
而疑惑正是思考的開始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1 PM
當無文字時,指的是畫面上「具象圖像」所喚起的無形語句。(自明性符號)
Inseption全面啟動裡的不要想大象
雖然「不要」是否定詞,但「大象」兩字本身已具有足夠強烈的力量去召喚我們腦中的圖像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1 PM
“否定的力量,旨在打破我們所習慣的符號連結規則,打破我們的思考法則,讓想像力重生。「日常語言」限制了「文字」的意義,也就限制了被文字所命名的「物體」的意義,這種限制對物體來說原是不存在的,透過各式各樣的否定命題,馬格利特先是破除符號的限定用法,再破除我們對物體的有限認識,藉由震撼性的詩意畫面,還原事物的真實性。”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2 PM
“當我們受控於熟悉的習慣,急忙在兩個事物之間搜尋相關性,急忙推測文字透露的訊息,期待一個合理而唯一的解答時,我們是在文字秩序的領航下,假設「精確穩定之論述」的必要。而當我們在「文字秩序」的慣性中受挫,無法即刻連結事物之間的相關性時,我們才正視到圖像隱含的秩序,也就是圖像的力量...”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2 PM
「語言」這個工具的限制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2 PM
「為了生活即刻的需要,我們說話的習慣,會在指名物體的「文字」上強加一個限制性的意義。這就像日常語言對想像設下了幻想的界限一樣。」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2 PM
語言不但是人們藉以表達知識的形式,甚至形構了知識的內容。語言的限制,很可能也就是認知的限制。
打破語言的使用習慣,便可能可以讓思想自由。
IELTS的閱讀題裡也提到過,語言的掌控能力被認為和IQ有關,我想也是有這個關係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2 PM
語言原來是思想的縮影,但人們如果不再思想,「語言」就有可能反客為主成了「思想的內容」甚至「思想的指導」了。
「語言宰制了我們的思想,當我們說不出精緻豐富的話語時,其實我們也失落了精緻豐富的思考。」覺得這句很痛,提醒了我...雖然我有很多想畫的故事,但沒有畫出來對他人來說它們其實就是不存在TT(怎想到這邊??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3 PM
抽象圖像不完全複製事物的形貌,卻能部份再現事物的形貌,或因而能再現事物形貌之外的概念。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3 PM
”馬格利特在畫中引進了「現實界的物體」,展現出物體在現實中可見的細節,並讓這些物體出現在讓人意外的地方,離開它們的固有情境,迫使我們重新認識那些物體,重新感受存在與真實。
他的繪畫總是呈現出對我們這個現實界的辯證思考,原來我們這個現實界就異常神祕而豐富,充滿了新奇的可能性,只是人們被習慣蒙蔽了,看不到習慣之外的天地。我們所認識的,可能只是「符號」,只是「代表事物的符號」(文字與圖像),是被「概念化的現實界」,而非那個充滿豐富詩意與可能性的「真實」。“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3 PM
《觀看的方式》結尾最後一張圖為馬格利特的《自由的開端》,雖然別人可能很難理解,但我看到這裡真的覺得很感動TT書的開頭對藝術家和機械的詰問,成為了肯定人的存在、自由的開端。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3 PM
或許此噗也是多餘的文本,但還是記錄一下我雜亂的旁徵及思考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at, Apr 14, 2018 1:53 PM
+++++拉線+++++
箱庭博物館・Alice
@hakoniwaalice
Sun, Apr 15, 2018 6:34 AM
Sun, Apr 15, 2018 6:35 AM
我也很喜歡這本,學到的東西可以應用在很多地方。Gami 的圖好有意思!><
Gami(不是Gmail)
@g_m_0111
Sun, Apr 15, 2018 6:42 AM
箱庭博物館・Alice
: 覺得自己太晚拜讀這本真的太好看了!&謝謝Alice~!!
這張圖其實是想玩ways of seeing的雙關XD好怕意思傳達不到
載入新的回覆
「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被列為藝設系的必讀書,大學沒好好唸書前陣子才看完><但看完覺得不論是不是讀藝術相關都很值得看!
下收一些書摘和感想
#讀嘛讀嘛
經由思考這個問題,藝術歷史產生了很大的變動,人觀看的方式和機械之間的差別,John Berger在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概念:「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赤裸nakedness→做自己、除去一切的偽裝
裸體nudity→身體成為物件,做他人觀賞的赤裸者(觀看者通常假定為男性)
有名的作品如草地上的午餐、奧林匹亞都討論了這兩者觀看之間的差異
《奧林匹亞》
歷史上眾多畫中的裸女任人們投射各種想像於身上,是種理想形象。但《奧林匹亞》不同,她絲毫不遮掩,彷彿帶著挑戰的眼神直視觀者,她從一個被觀看的物件反客為主,成為觀看的主體,觀眾因此覺得不舒適甚或被冒犯
[Gami(不是Gmail)] 【memo】藝術史+女性主義 因為最近...
以往的美術館體制其實是很父權的,不論是建構、審美、理性編年的方式都是
油畫→最能實現寫實的一種媒材,再現物體的質感,彷彿可以觸摸到物件,擁有畫形同擁有物件本身(財產的概念,宣示其經濟能力)
過多的文本有時往往擾亂了觀看作品的方式,這邊舉了梵谷《麥田裡的烏鴉》做例子,當它沒有任何文本支持,我對作品的直觀可能會是:筆觸很厚、顏色很強烈,感覺風很強
但當作品牌寫上:有傳說是梵谷的最後一幅畫,畫完他便舉槍自盡了
我對作品的感想可能會轉變為:啊難怪天空這麼壓抑...
例如最近看的平面設計的形狀是將各個展示的文宣品、商品的鳥瞰圖和說明放在手冊裡,觀者可以先用自己的眼睛看,如果對某幾件作品有興趣再拿手冊來對照,這本手冊的製作不僅呼應了展覽平面設計的形狀,更把和作品相遇的機會交還給觀者
書裡說到:廣告販賣的是未來景象、他人的羨慕
「令人羨慕」確認了你的魅力,事實上廣告是在處理社會關係
廣告將消費轉化為民主的替代品,物品的選擇取代了做為民主象徵的政治選擇(此處大概是指選舉投票等)
這段也非常好看!
想到了這次書展大塊在推的 image3書系
郝明義認為「台灣社會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又以文字書為重,大家談的『閱讀能力』只是文字閱讀能力,圖畫書被視為一種過渡的讀物,等到兒童有識字能力就改看文字書。」
圖像本身就是種語言,不應再侷限圖像做為語言(?)的橋梁ex:繪本是給尚未識字小孩的輔助書(橋梁書)插畫是文字的插花,但插畫本身即有其力量,能橫越的年齡跨度也比想像中大
貼個image3的介紹網站(看見聲音那本滿美的)
一個語言符號連結了
「聲音序列」→「符徵」signifer 如:dog 字母(符號的"能指")
「概念」→「符旨」signified 如:dog 指稱的對象(符號的"所指")
兩者是約定成俗的關係,即沒有任何實質關聯,純粹是達成了一群人的共識
(但中文造字有象形指示等和圖像之關聯,較脫離此種規則)
言語永遠無法還原事實,圖像無法等同物件本身,我們只能盡力描述,覺得這永恆的追求很浪漫
《觀看的方式》第一頁所放的畫為《夢之鑰》,夢之鑰是法文的直譯,英文則翻為夢的解析(即取自佛洛伊德的著作)如圖所示,畫框中的物件都和名稱相悖(只有行李箱相同)
在這個辯證性結構裡,「否定命題」的力量往往強過「肯定命題」,如:
兩者為「肯定命題」時→提供一種可能性(畫海綿,字寫為海綿)
兩者為「否定命題」時→提供數種可能性(畫馬,字寫為門)
而疑惑正是思考的開始
Inseption全面啟動裡的不要想大象
雖然「不要」是否定詞,但「大象」兩字本身已具有足夠強烈的力量去召喚我們腦中的圖像
打破語言的使用習慣,便可能可以讓思想自由。
IELTS的閱讀題裡也提到過,語言的掌控能力被認為和IQ有關,我想也是有這個關係
「語言宰制了我們的思想,當我們說不出精緻豐富的話語時,其實我們也失落了精緻豐富的思考。」覺得這句很痛,提醒了我...雖然我有很多想畫的故事,但沒有畫出來對他人來說它們其實就是不存在TT(怎想到這邊??
他的繪畫總是呈現出對我們這個現實界的辯證思考,原來我們這個現實界就異常神祕而豐富,充滿了新奇的可能性,只是人們被習慣蒙蔽了,看不到習慣之外的天地。我們所認識的,可能只是「符號」,只是「代表事物的符號」(文字與圖像),是被「概念化的現實界」,而非那個充滿豐富詩意與可能性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