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散
@marchell0023
Sun, Apr 8, 2018 11:45 AM
155
32
[非科學與科學的界線-不可偽證]
還記得當兵的時候,曾經因為無聊跟一個弟兄爭論宗教與科學之間分界的問題,當時表達能力跟思考都沒那麼清晰,爭得臉紅脖子粗也沒能讓對方接受。退伍之後,這問題我不時就會想到,我自己列出了好幾種的分界方法,最終,我認為「不可偽證」是最好的選擇。
科學與非科學的根本性差異,並非是科學的「正確性」,恰恰相反,是科學的不確定性。一個敘述是否「科學」,首要條件就是「可以被推翻」。我們經由觀察得知:氫是世界上最輕的元素,而這句話可以被推翻,只要你找到一個更輕的元素就行了。「在邏輯上允許反例的存在」可說是科學的根本。
廣陵散
@marchell0023
Sun, Apr 8, 2018 11:45 AM
那什麼是不可偽證呢?釋迦牟尼在兩千多年前得道成佛。天地萬物由上帝所創造。我們所在的現實是母體模擬出來的假象。這些敘述「無法被推翻」,因此「非科學」。別誤會,非科學並非就意味著「錯」,這只是一種分類。更精準來看,我認為「不可偽證」是一種態度:你是否相信「上帝創造萬物」這件事,是邏輯上可以被推翻的?
廣陵散
@marchell0023
Sun, Apr 8, 2018 11:45 AM
講得更深入一點,「宗教」與「信仰」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宗教本身並不一定不可偽證,比方說我今天讀了聖經,聽了一些神學演講,自己作了一些觀察驗證,之後,我把上帝視為宇宙起源/萬物法則的一種「可能性概念」,而同時我也接受「這個概念可能是錯的,能夠被推翻」,那麼這依然或許能廣義地劃分到科學的範圍。但信仰就不同了。假設我是個虔誠教徒,我假設上帝就是萬物的創造者,宇宙的真理,並且我不接受「上帝有可能不存在」的概念,那麼這些宗教觀對我而言便是不可偽證,因此也非科學。
廣陵散
@marchell0023
Sun, Apr 8, 2018 11:45 AM
這道理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今天一個科學家相信一條公式,他認為這條公式是絕對的,不可能出錯,若是有人實驗作出了反證,那麼就是對方實驗出了問題。那麼對這名科學家來講,他的態度就是不可偽證,也因此,他的主張並非科學。
廣陵散
@marchell0023
Sun, Apr 8, 2018 11:45 AM
不可偽證的本身並無所謂對錯,但反應在現實層面上,它通常是「參考價值低」,因而「無法進行計算與預測」,這也是偽科學與科學的一大差距。舉例來說,「心誠則靈」,你要如何判定心誠不誠呢?我們今天假設所有拜拜祈願闔家平安的人都有著相似的心境,但現實來看,這些人的人生境遇都大有不同,你無法「預測」拜拜能給你什麼結果。中國幾千年歷史中,所有王公貴族,想必沒有隨便挖個洞埋葬的,每個必然都是挑選風水寶地安葬。然而朝代更替,衰盛無常,從結果來看,你也無法從你祖墳的風水好壞,預測子孫運勢的結果。
廣陵散
@marchell0023
Sun, Apr 8, 2018 11:46 AM
這道理很單純。西方科學的根源可說是煉金術,煉金術的起源近乎於哲學、信仰,而造成這段變化發展的,就是「可偽證」的觀念。更精確地來說,是「否定必然性的存在」。你必須接受:基本金屬,可能沒辦法用化學方法轉化為黃金;水銀與鉛,可能沒辦法煉成不老靈藥。簡單說就是必須接受「你所知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
經實驗證明錯誤的,就加以修正,用大量的觀察與實證得到一個「精確的敘述」,最終可用於「精準的計算與預測」。結果來看,我們的衛星能夠精準地繞地球軌道運行,我們的飛船能夠跨越八千萬公里登陸火星,這些都是科學準確性的證明。
廣陵散
@marchell0023
Sun, Apr 8, 2018 11:46 AM
所以,當你思考風水、卜卦、星座等等東西是否「科學」的時候,第一個要考慮的應該是:你能否接受這些說法可以被推翻?這些領域的學者能否接受偽證?當母數夠大的時候,你永遠不難找出你想看到的結果,如果你的心態已經是不可偽證,那麼「觀察與實驗」又有多大意義呢?
如果一個學說從幾千年前到今日都被支持者假設為是「絕對正確」並且「無法被推翻」,把所有反例都歸咎於其它不確定因素,而從未進行過任何修正的話,那麼它會有多少的精準度呢?
廣陵散
@marchell0023
Sun, Apr 8, 2018 11:46 AM
當然了,科學不是一切,人類需要的許多東西是科學無法提供的,信仰與偽科學永遠有其存在的功用與價值。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去混淆這兩者的界線,特別是用科學理論來包裝偽科學,我向來是十分感冒的。非科學的學說與科學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孰高孰低;但當你想要把你所相信的某項偽科學描述為科學的時候,先問問自己,你是否準備好,去質疑你所相信的一切?
一隻多利魚
@YvetteCheng
說
Sun, Apr 8, 2018 12:02 PM
我比較習慣用「不具可否證性」來講不可偽證 XD
推一下底下這篇是哲學系的教授寫的,和噗主要談的題目一樣
(網址爆長,我縮了一下,或者可以搜〈怎麼樣才算是科學?或者,一門學問的科學性程度有多高?〉陳瑞麟的科哲絮語)
https://ez2o.co/1Dibp
日青≒師兄/等身大で童心抱いて
@november_1108
Sun, Apr 8, 2018 12:04 PM
以前學數學,當時老師說,科學/數學只能證實一件事情/公式是錯,不能證明他是正確,頂多只是未出現錯誤
筆 俠
@god8456
Sun, Apr 8, 2018 12:38 PM
"科學沒有教義"←一句話說完。
N~✿花花✿~真‧豌豆公主
@ArtificialkidsN
Sun, Apr 8, 2018 1:36 PM
看起來很接近Karl Popper的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主要概念也是以「可否證性(falsifiability)」來作為科學與非科學的界線。
另推薦陳瑞麟老師的《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裡頭對於Popper的否證論及其他科學哲學理論之說明都很清楚,而且滿淺顯易懂的。
林若曇
@lyrebird2099
Sun, Apr 8, 2018 2:10 PM
有趣的是,在網路上討論社會科學時,很多人期待得到一個完整且無法被推翻的答案,認為這才符合科學,還滿微妙的。
載入新的回覆
還記得當兵的時候,曾經因為無聊跟一個弟兄爭論宗教與科學之間分界的問題,當時表達能力跟思考都沒那麼清晰,爭得臉紅脖子粗也沒能讓對方接受。退伍之後,這問題我不時就會想到,我自己列出了好幾種的分界方法,最終,我認為「不可偽證」是最好的選擇。
科學與非科學的根本性差異,並非是科學的「正確性」,恰恰相反,是科學的不確定性。一個敘述是否「科學」,首要條件就是「可以被推翻」。我們經由觀察得知:氫是世界上最輕的元素,而這句話可以被推翻,只要你找到一個更輕的元素就行了。「在邏輯上允許反例的存在」可說是科學的根本。
經實驗證明錯誤的,就加以修正,用大量的觀察與實證得到一個「精確的敘述」,最終可用於「精準的計算與預測」。結果來看,我們的衛星能夠精準地繞地球軌道運行,我們的飛船能夠跨越八千萬公里登陸火星,這些都是科學準確性的證明。
如果一個學說從幾千年前到今日都被支持者假設為是「絕對正確」並且「無法被推翻」,把所有反例都歸咎於其它不確定因素,而從未進行過任何修正的話,那麼它會有多少的精準度呢?
推一下底下這篇是哲學系的教授寫的,和噗主要談的題目一樣
(網址爆長,我縮了一下,或者可以搜〈怎麼樣才算是科學?或者,一門學問的科學性程度有多高?〉陳瑞麟的科哲絮語)
https://ez2o.co/1Dibp
另推薦陳瑞麟老師的《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裡頭對於Popper的否證論及其他科學哲學理論之說明都很清楚,而且滿淺顯易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