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zie
0222—0228 周慕姿《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讀後感 #書摘 #讀嘛讀嘛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 周慕姿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suzie
一樣先鎖個回應 已開放
suzie
這本書的目標讀者很明顯,就是受到情緒勒索困擾的人。但我一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對沒有情緒勒索的困擾、不是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來說,也值得一讀。
如果能知道什麼樣的言行和態度會對他人造成何種影響,也能避免無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或者,遇到被情緒勒索的人時,可以更理解他們跟重要他人的相處模式,用適合他們、能讓他們接受的方式給予支持。
suzie
看到一半,則開始覺得這本書重覆的內容太多了,沒有重覆一半也有重覆三分之一吧XD
這些反覆提到的概念,如果層次感更明顯、更循序漸進,我會覺得是作者為了方便讀者理解而有意為之。可是偏偏我感覺不到他的用意,所以就會覺得一直重複好煩。
suzie
但我後來想到,有沒有可能,對於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來說,他們就是需要被這樣一再提醒、反覆肯定:對,你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你不需要為他人的情緒負責,這不是自私,而是自重的表現?
suzie
後來跟朋友聊到《情緒勒索》,我問為何這本書令他失望?他說這本書跟他所期待的不太一樣,內容大多是以個案說明情緒勒索的現象,但應該如何處理、如何解決,則沒有花太多心力說明。
suzie
跟他聊這本書前,我剛看完《情緒勒索》,接著看周慕姿的下一本書《關係黑洞》。周慕姿在作者序提到,《情緒勒索》出書後,他得到很多回饋:
> 在這些回應中,也讓我注意到——「修復關係」,對我們而言,是如此迫切的需要,而這是我在第一本書中較少提到的部分。
《情緒勒索》的文字淺白,印象中引用的書籍也只有Susan Forward跟Donna Frazier的《情緒勒索》,沒多少註釋。相較之下,《關係黑洞》的引用跟註解則多了不少,但內容一樣淺顯易懂,不會太硬。
suzie
說它「淺顯易懂」並無褒貶之義。
對於把這本書當作工具書來練習的人來說,如果因為內容偏向專業理論,而看不懂、看不下去,反而幫不了他。
suzie
總之我是覺得呢,反正這本書這麼薄,如果感興趣,就去買or借來看看啊,不會花太多時間XDDDD
suzie
情緒勒索_suzie
雖然這本有匯出書摘,但~~~因為之前在閱讀記錄噗有人看了摘句後反應「這句.......有點過於自我中心的感覺」,所以我想先提醒一下:我畫線註記的方式很隨心所欲,用意並不是為大家整理筆記,而是把我有感的段落記下來,脈絡自然不比直接看全文清楚
suzie
↑ 這是一個請大家不要對書摘有錯誤期待的聲明XD
suzie
如果我們有界限清楚的父母,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在與父母的互動中發現:或許,我們並不是每一次的需求都可以被滿足,有時候也可能被拒絕,或是父母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但,這並不代表父母不愛我們。 我們會學到:父母拒絕我們,並不代表他們拒絕跟我們「建立親密關係」,或是「討厭我們」。
-
#書連連看 下一本可以看:《心理界限》
suzie
或許,有時候我們身邊的大人,我們的父母或老師,並非完全認為「聽話」才是對的;但是,面對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要相信自己的看法、支持孩子,有的時候,也需要很大的勇氣,才有辦法去捍衛、對抗這個社會他人的評價與看法。
suzie
他們都用他們的方式展現出他們的勇氣,並且保護我,讓我能夠在「自我」還不夠強壯時,有機會「保有」它,讓它能夠慢慢成長、茁壯。
-
很重要!
suzie
可惜的是,我們的文化,教我們如何對權威者「順從」,卻忘了教導我們,如何學會「尊重別人」,以及如何學會「不讓別人不尊重地傷害我們」。
-
這句也很重要!
suzie
當有一個人,他愛你如是。你不需要成為任何人,他喜歡你,就因為你是你自己。 想到有一個這樣的人,可能會讓我們內心充滿力量,而願意為了他,變成更好的人。
-
+1
suzie
「討好、逃避、說服、憤怒」,這些情緒逃避策略,其實都與我們習慣承擔他人情緒責任,而沒有意識到「他人的情緒是他自己的責任」的思考有關。
-
對啊,所以高中時有一次我遷怒,妹妹說:「那是你的問題」,讓我很驚喜,馬上開心起來:「哇,你也知道這是我的問題啊?好開心~」XD
suzie
「我不想要照他們的方式去做,但他們說的話,也讓我不敢照我的方式去做。」
-
天啊QQ
suzie
切記:「情緒界限」,不是「情緒底線」。界限,是幫助你知道,與人互動時,哪些是你的「範圍領土」。你要找到的,是開始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那條線,往內,則都是「情緒界限」的範圍,而不是拉了一條你的「情緒底線」:僅設一條「盡量忍受的底線」,而使得這「底線」成為讓人一踩到就會爆炸的線。
suzie
不要忽略它,不要合理化、淡化這些傷口,好好的感受這些傷。 很多人聽我這麼說,會問我一個問題: 「可是,感受這些真的很痛苦,我覺得這反而讓我沒辦法生活,為什麼要讓我感受這些?」 實際上,去好好感受自己在這過程中的傷,並不是要我們去恨,而是從感受這些傷口,了解這些傷的嚴重性,以讓自己有機會深深地理解:「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
suzie
「剛剛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我覺得這麼不舒服?」 回顧一下剛剛與情緒勒索者互動的過程,對方是否做了一些事情,說了一些話,讓你感覺很不舒服,覺得不被尊重,甚至被強迫?這部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請你練習好好去感受自己的「不舒服感」。
-
這個我很會!(很有自信)
suzie
↑ 其實我在看《情緒勒索》跟《關係黑洞》的時候,常常會想:為什麼/是什麼讓我長成了這樣的我呢?如果我是一個小孩的家長,我能夠讓他有足夠的空間跟時間形塑自我嗎?養小孩真難R
新新
↑ 超同意這點(也同意養小孩有夠難),不過想想自己又覺得爸媽不在的時候發生的某些事,也影響了我成為現在的我吧?
suzie
新新 : 是沒錯,而且「影響」也是各式各樣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