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whiteness
打算
Fri, Mar 2, 2018 3:45 AM
Fri, Mar 2, 2018 7:00 AM
19
用食物照掩蓋這則噗下面的沉重話題
純粹是本週找工作的
關鍵字:推薦人、履歷分兩種、感謝信、打電話詢問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3:50 AM
這星期忙到昏頭之餘,卻覺得很多經驗值得分享
不過每天累超過12點就處於一個呆滯狀態,連續幾天都是這樣,一直沒有空檔好好停下來想。
總之,先撇開其他相對性質不同的事情,這星期主要就是聯絡到工作推薦人,要新投一份履歷。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3:56 AM
推薦人並不是我直接認識的親友,而是朋友的大學同學。(所以也等同於我的大學同校同學)
於是在我獲知訊息的第一時間,就麻煩我的朋友,詢問對方是否能將私人訊息給我。
進入了第一階段:
讓推薦人知道我是誰?我希望她幫忙轉介。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3:59 AM
Fri, Mar 2, 2018 4:17 AM
這方面我覺得非常非常幸運,因為推薦人非常好,很親切,也很直接回答我的問題,並沒有敷衍我或四兩撥千金的感覺,還主動告訴我要怎麼投履歷、要寫什麼,以及他們跑履歷的程序。
然後第二階段:
開始按照新增的指示寫履歷。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4:02 AM
Fri, Mar 2, 2018 4:18 AM
所謂新增的指示,因為我發現,對方要求我填寫的內容,和當初看104或1111人力銀行諮詢的履歷大綱不太一樣。
就我自己而言,我當初覺得寫家庭背景真的很.......詭異,所以雖然履歷範本上,有希望花一個段落的篇幅撰寫家庭背景,但我是把它簡略附在學經歷的開頭,變成:『我與OOOO(家庭成員)居住在台北市OO區』,然後按照每間公司的業務範圍,試想
我所寫的每一個段落,都要跟其職務有連結
。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4:03 AM
比方我寫了我大學曾經兼過A職,A公司在做什麼?我負責的範圍是什麼?由此我會什麼技能?學到什麼深刻的經驗?是否因此考取證照或自學其他東西?
最終
這段經驗是如何幫助我下一段經歷or和貴公司業務有關
?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4:05 AM
Fri, Mar 2, 2018 4:22 AM
但囿於履歷範本有提到,履歷需簡明大要,所以我每個段落真的只能盡量縮減,上述的問題大綱,就沒有寫得太完整,記得最後起承轉合,含學經歷、過往工作經驗、自我期許等等,總共字數落在2千以內。
然而這份新的履歷,發現要我寫的東西不太一樣?它被推薦人稱之為『CV』。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4:09 AM
直接轉自網路上對CV的介紹:
履歷和 CV 有什麼不一樣
但我是在
我已經送出履歷後
,聽推薦人使用『CV』這個詞,而不是『resume』這個詞,才好奇自己去查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東西的縮寫.......
不看還好,一看才理解:噢噢噢噢噢噢我懂為什麼要多加寫那些東西了。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4:12 AM
Fri, Mar 2, 2018 4:27 AM
除了一般的大綱之外,推薦人希望我著重在:『每份職務就職的初衷』、『其業務範圍』、『離職原因』、『過往社團或活動經驗』、『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專長自我介紹』.......並且附註:
越詳細越好
。
這讓我把曾經寫的履歷直接砍掉重練,大綱要重打、邏輯順序要重打,並且絞盡腦汁思考我
到底有什麼活動經驗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5:54 AM
Fri, Mar 2, 2018 5:57 AM
但身為一個二次元宅宅宅女的我,一時間還真的想不到有什麼活動經驗可以幫我美化履歷,更別說大學期間,都幾乎
努力在賺錢
,沒有參加任何社團。
於是我只能從我小學、國中、高中的課外活動看起。
(先前的履歷中,我都覺得談及
這麼久遠
前的『獎項』很尷尬,但既然這次的CV這麼要求了,我只好
拋棄羞恥心
。)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00 AM
所以自己思考、整理了下過去我參加的校內、校外比賽的類型。
大部分都是國語文競賽、靜態類的比賽,小學期間是即席演講、國中期間換成了朗讀,結果高中期間又回去參加演講項目。
因此我大略提到這些有幫助我『口語表達』的部分,並以校際比賽成績做證明。
此外,也因為這些比賽,國小、國中、高中,我陸續擔任過司儀以及所有的在校致答詞與畢業致答詞撰寫+演講。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05 AM
但由於,口語表達並不全然是這份工作需要的業務,所以我只簡單帶過,主要重點放在我可以自己『寫演講稿』和可以『與其他在校比賽得獎者一起合作表演』上,來說明
文書處理
和
團隊合作
我都ok。
然後一些我參加過的單口相聲比賽、團體詩歌朗誦、單人詩歌朗誦也有簡單提。
(是的,我參加過,但因為是黑歷史我都沒有特別提過嗚嗚嗚嗚嗚,相聲絕對是我參加過最恐怖的比賽項目。)
像是單口相聲的稿子也是我自己寫的,詩歌朗誦的選文也是要我們自己選,所以我想應該也有幫助?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09 AM
Fri, Mar 2, 2018 6:09 AM
總之,上面這一段,利用250字以內寫完。
再來我想著重自己的團隊經驗,所以寫了我國中與高中參加的社團。
說老實話,我當初參加社團時,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投入......
國中比較特別的是,我參加的社團是『校園解說社』,由於我們校舍非常新,有很多裝置藝術布置在各個角落,因此要背誦所有建築的特點,和學校制度的特色。
(如:我們學校是『跑班制』,跟大學一樣,國文課要去國文教室、理化課要去理化教室,我們每堂課都得換教室。)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13 AM
然後在家長會、外賓來訪時跟他們介紹,所以有一點點類似於『公關』的工作?
我覺得這部分與公司的業務比較有關係,就花了比較多字數著墨。
高中的社團則是擔任『教學』。
(純粹是社長說叫口齒清晰的人來指導學妹
)
教學做的事情就是社課的ppt,然後.......就是教學
也順帶把高中社團做的參訪活動都寫進去,即使年代非常非常久遠了,我幾乎都要忘了。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16 AM
最後,我個人考慮了非常久,要不要把『代購』和『製作自費出版書籍』的經驗寫進去。
但若要問我說,我Indesign和Excel的自學初衷是什麼?真的是因為當初代購要計算成本,自學了Excel;要做書籍排版,才自學了Indesign。
於是心一橫,乾脆都寫進履歷,並且計算了下我多年代購,實際交易過的人流量。(最後初步簡單計算是至少超過600人)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19 AM
再來才進入到實際『工作經驗』。
包含我上一份工作(2年多)、下一份約僱工作(2個月),以及大學期間的小工讀,還有兼職家教也有提到。
不過這方面還是盡量連結到:
我從這些工作中學到什麼?
比方家教是一個很尷尬的事情,以我的觀點來說,它不能算是正式工作,工作性質也單純,沒什麼大的壓力負擔或利害關係。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23 AM
於是,針對家教職,我強調的是我會自製考卷及圖表給學生看,然後ˋ這個製作圖表的經驗,也反饋給我第一份工作中,我會
主動
把我要介紹給客戶的資料做成表格,來幫助客戶理解。
以此類推,我順著時序,一一介紹下去,每一份工作為什麼去做?為什麼離開?我考量什麼?然後又為什麼去找下一份工作......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25 AM
不否認,大多時候,我們也可能是亟需金錢、亂槍打鳥而去做這些工作的,所以要詳細回答這些問題其實很難。
但回頭想想,也確實,我們也不盡然會選我們完全不喜歡的工作去做,也不會毫無理由的離職,對吧?
所以,
事情的原因
還是存在的,只是平常串不起來。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27 AM
藉由這份履歷,我也瀏覽一遍我的人生經驗。
以前為什麼會就學、為什麼會參加這些社團活動比賽,後來為什麼會去做這些工作,為什麼離開了,對未來有什麼想法。
想法不是沒有,而是
有些想法太過小孩子氣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29 AM
這些小孩子氣的想法,自然會不好意思在履歷裡面寫、在面試裡面說。
不過既然是『不好意思公諸於眾』的想法,那算不算是自己『挫折、失敗』的經驗呢?
記得很多面試題都會問說,自己是否有過挫折?怎麼去解決它?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36 AM
倘若過去的日子都平平順順,抑或是挫折的問題,是說出來會有疑慮、不方便說、可能甚至會扣分的。
(比方家務事、情感問題,或是醫院治療紀錄?)
那或許這種所謂『小孩子氣』的小失敗是最適合說的?
像是曾經自以為下的是正確的判斷,但最後發現我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或是曾經在小組報告裡太過弱勢,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才學習到我們應該要更確切表達自己的想法。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40 AM
Fri, Mar 2, 2018 6:40 AM
感覺這些都有助於主管來理解我們,並讓他們知道:
我可以從這些挫折中自省,並不再犯相同的錯誤。
對於履歷的想法大致到這個地方結束。
✿
順道一提,我是星期一下午跟推薦人聯絡上,星期一接近午夜才把其他事情處理完回到家。
我星期二下午前就把新的履歷寫好、寄出,並跟推薦人說了。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42 AM
Fri, Mar 2, 2018 6:45 AM
接下來這個話題就更麻煩了,就是關於:
我要怎麼跟推薦人交代
。
請別人幫忙介紹工作,或是有人好意提供我資訊,無論我有沒有意願,我要怎麼去應對對方,才會有禮貌,但又不至於太過客套?
這方面我倒不知道要怎麼解釋......這是一種『感覺』
這點我要感謝我過去2年的業務經驗,天天跟客戶打交道,天天碰到不同的人,我在這段期間裡,學習到所謂『一般大眾禮貌的界線』在哪裡。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44 AM
但說是僅從業務經驗學到這些,好像也不盡然?
我想這跟家庭教育也有關係,畢竟家裡是做生意的,總是被家人叮囑說,別人幫助我們不是天經地義,我們自己也要
對得起
別人,釋出我們的誠意,夠積極、準備完全,才不會辜負別人幫助我們的好意。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49 AM
因為站在對方的角度想,若是我幫一個人介紹事情,對方似乎也有興趣,但對方不主動詢問、回覆訊息很慢,或是希望對方提供資料也寫得很久,我也會覺得:"啊,會不會他其實沒興趣啊,感覺他不急?"
所以這也是我今天早上再度聯絡推薦人的原因,昨天母親的客人千叮囑、萬叮嚀說:"既然妳投的這份新工作,非常喜歡O大生(母校),妳朋友也提到這份工作需要員工手腳俐落,有企劃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那
妳更應該展現妳的積極心
,我覺得最晚明天,尤其是週五,就應該再跟人家追看看詢問履歷進度。"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51 AM
不過我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的糾結又來了,我會想:
"我跟推薦人畢竟不熟,一直敲人家,她會不會覺得很煩,雖然目前為止也覺得對方人超好、超熱心。"
"那我要問她的話,要用什麼措辭呢?不能用平輩的語氣太隨便了,然後我要找什麼理由去問呢?"
光是想這些東西就差點讓我再度失眠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54 AM
於是我突然想到,先前有聽過別人說面試後要寫『感謝信』這件事情。
寫一封今日面試的收穫、令自己深刻的印象,並再度表達誠心希望可以進貴公司工作──的感謝信。
優點是讓面試官回想起你,加深對你的記憶點,然後提高錄取的機會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6:59 AM
而我也坦言,在此之前,我會想說:"有必要做到這麼over嗎?感覺這樣做很假,對方不會覺得我很煩嗎。"
不過換個角度想,我對於HR(人資部門)或是面試官是個
完全的陌生人
,本來憑藉著短短15分鐘到1個小時的面談,很難去認識一個全新的人,即便很幸運地,當下他對你的印象很好,搞不好過了一陣子,熱情冷掉了,也不會加分了。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03 AM
反正多打一封信又不會少一塊肉
。
多打搞不好加分,對方沒有讀到、或是覺得根本不需要讀感謝信,那也不會扣分,這是一筆怎麼做都不會虧本的買賣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04 AM
所以,『面試後詢問面試進度』也是同理,在不過度干擾對方的情況下,在公司給的錄取流程時間內,打一通電話就好,問問看面試進度。
主管還沒決定→打了顯示自己的積極性,增加錄取機會;
被刷掉了→那也不用懸著一顆心忐忑不安這麼久。
這也是一筆不虧本的買賣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06 AM
但是當然,也要配合公司的調性,與主管給人的感覺?
倘若主管想要的人選,性格上希望不要太突出、太有企圖心,那也就認了
可是有禮貌、有誠意、做事用心、會主動問(適切)的問題,這些我相信是最基本,每個人都喜歡的特質。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09 AM
這些是我這個星期以來,自己能想到所有能做的考量了
其實我也知道,做這些事情得一鼓作氣,否則拖了一、兩天,我自己也會開始擔心東、擔心西了,既然擔心,還不如去做自己可以做到的準備工作,讓自己有足夠的志氣。
然後我也很感謝這次經驗,無論有錄取,抑或是沒有錄取,在準備這段履歷的過程中,覺得自己想通了過往很多事情,以及學到新的人際應對的方式。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11 AM
最後是推薦人,嗚嗚嗚嗚嗚人超好的,她剛剛還鬧我,打電話通知我面試資訊,在我最後詢問對方說:"不好意思,請問怎麼稱呼您?"
她才哈哈大笑:"我是OO啦,原本要打電話給妳的是另外一個助理,我想說我來打電話給妳嚇妳一跳。"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14 AM
我幾乎不認識她,她也不認識我,在LINE上交談都是詢問工作的事情,在還沒能有機會理解對方的情況下,她這麼做我真的很開心
也說好不管有沒有錄取,我都希望跟她交朋友、請她吃飯,也謝謝這次機會,讓我認識新的朋友嗚嗚嗚嗚嗚,同學妳好溫暖噢抱一個──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17 AM
她也完全不藏私地告訴我她當初面試的情況,我不會辜負妳的我會加油的
是一份這個同學也很喜歡的工作,我相信,一個員工這麼喜歡自己工作環境的職務,它肯定可以讓我學到很多。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23 AM
Fri, Mar 2, 2018 7:25 AM
然後也偷偷說,其實寫履歷的時候也讓我哭了一下。
純粹這是,我這幾年來第一次,認知到我過往的努力不是白費的。
我曾經這麼煩惱我每一份兼職、每一個修課內容應該要修什麼,我參加比賽、練習,我自己想要做書、喜歡做代購,然後最後拿到這份學歷......
這些我以前原本『以為』會對我有幫助的事物,卻跟我實際工作內容相差太多,會不禁讓我想:"那我當初為什麼要這麼拚命呢?好像拿到這些東西、會做這些事也沒什麼用啊。"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25 AM
即使內心知道,再小的事情,只要是有做過的,以後都會以不同形式融在自己的生活裡面,不是用不到,而是
還沒用到
。
可是在自己很急的時候,缺錢的時候,對未來迷茫沒有目標的時候,還是會挺自暴自棄的
像小朋友賭氣一樣:"反正我做到這些也沒用啊,我以前幹麼做。"變得有點憤世嫉俗。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29 AM
不過現在想想,
我從來沒有後悔過
唷。
小時候,只是覺得參加比賽很好玩,就去參加;
製作書籍,即使被家人笑說“這個又不能賺錢”,我也很清楚,因為我很喜歡;
幫小朋友上課,或是自己聽教授講課也是,我很喜歡讀新的東西,跟其他年齡的人說說話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31 AM
Fri, Mar 2, 2018 7:32 AM
我不會後悔,別人去看電影的時候我得花時間看書,因為長大之後我就自己去看很多很多電影。
我也不會後悔,別人省錢是要買喜歡的漫畫,我是省錢買原文書課本,反正我就去做代購,多出一點力,把多出來的錢來補我想買的漫畫錢就好了
現在想起來,我是衷心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我就算它不會為工作加分,可是它也不是『無謂』的
阿╰( ◜❤◝ )╯調
@whiteness
Fri, Mar 2, 2018 7:34 AM
為了什麼東西去付出、爭取、學習的過程是最棒的。
阿調,要一直記得這種感覺。
妳永遠還是可以是妳自己,14歲也好、24歲也好,沒有分別。
載入新的回覆
純粹是本週找工作的
關鍵字:推薦人、履歷分兩種、感謝信、打電話詢問
不過每天累超過12點就處於一個呆滯狀態,連續幾天都是這樣,一直沒有空檔好好停下來想。
總之,先撇開其他相對性質不同的事情,這星期主要就是聯絡到工作推薦人,要新投一份履歷。
於是在我獲知訊息的第一時間,就麻煩我的朋友,詢問對方是否能將私人訊息給我。
進入了第一階段:讓推薦人知道我是誰?我希望她幫忙轉介。
然後第二階段:開始按照新增的指示寫履歷。
就我自己而言,我當初覺得寫家庭背景真的很.......詭異,所以雖然履歷範本上,有希望花一個段落的篇幅撰寫家庭背景,但我是把它簡略附在學經歷的開頭,變成:『我與OOOO(家庭成員)居住在台北市OO區』,然後按照每間公司的業務範圍,試想我所寫的每一個段落,都要跟其職務有連結。
最終這段經驗是如何幫助我下一段經歷or和貴公司業務有關?
然而這份新的履歷,發現要我寫的東西不太一樣?它被推薦人稱之為『CV』。
不看還好,一看才理解:噢噢噢噢噢噢我懂為什麼要多加寫那些東西了。
這讓我把曾經寫的履歷直接砍掉重練,大綱要重打、邏輯順序要重打,並且絞盡腦汁思考我
到底有什麼活動經驗努力在賺錢,沒有參加任何社團。於是我只能從我小學、國中、高中的課外活動看起。
(先前的履歷中,我都覺得談及這麼久遠前的『獎項』很尷尬,但既然這次的CV這麼要求了,我只好
拋棄羞恥心。)大部分都是國語文競賽、靜態類的比賽,小學期間是即席演講、國中期間換成了朗讀,結果高中期間又回去參加演講項目。
因此我大略提到這些有幫助我『口語表達』的部分,並以校際比賽成績做證明。
此外,也因為這些比賽,國小、國中、高中,我陸續擔任過司儀以及所有的在校致答詞與畢業致答詞撰寫+演講。
然後一些我參加過的單口相聲比賽、團體詩歌朗誦、單人詩歌朗誦也有簡單提。
(是的,我參加過,但因為是黑歷史我都沒有特別提過嗚嗚嗚嗚嗚,相聲絕對是我參加過最恐怖的比賽項目。)
像是單口相聲的稿子也是我自己寫的,詩歌朗誦的選文也是要我們自己選,所以我想應該也有幫助?
再來我想著重自己的團隊經驗,所以寫了我國中與高中參加的社團。
說老實話,我當初參加社團時,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投入......
國中比較特別的是,我參加的社團是『校園解說社』,由於我們校舍非常新,有很多裝置藝術布置在各個角落,因此要背誦所有建築的特點,和學校制度的特色。
(如:我們學校是『跑班制』,跟大學一樣,國文課要去國文教室、理化課要去理化教室,我們每堂課都得換教室。)
我覺得這部分與公司的業務比較有關係,就花了比較多字數著墨。
高中的社團則是擔任『教學』。
(純粹是社長說叫口齒清晰的人來指導學妹
教學做的事情就是社課的ppt,然後.......就是教學
也順帶把高中社團做的參訪活動都寫進去,即使年代非常非常久遠了,我幾乎都要忘了。
但若要問我說,我Indesign和Excel的自學初衷是什麼?真的是因為當初代購要計算成本,自學了Excel;要做書籍排版,才自學了Indesign。
於是心一橫,乾脆都寫進履歷,並且計算了下我多年代購,實際交易過的人流量。(最後初步簡單計算是至少超過600人)
包含我上一份工作(2年多)、下一份約僱工作(2個月),以及大學期間的小工讀,還有兼職家教也有提到。
不過這方面還是盡量連結到:我從這些工作中學到什麼?
比方家教是一個很尷尬的事情,以我的觀點來說,它不能算是正式工作,工作性質也單純,沒什麼大的壓力負擔或利害關係。
以此類推,我順著時序,一一介紹下去,每一份工作為什麼去做?為什麼離開?我考量什麼?然後又為什麼去找下一份工作......
但回頭想想,也確實,我們也不盡然會選我們完全不喜歡的工作去做,也不會毫無理由的離職,對吧?
所以,事情的原因還是存在的,只是平常串不起來。
以前為什麼會就學、為什麼會參加這些社團活動比賽,後來為什麼會去做這些工作,為什麼離開了,對未來有什麼想法。
想法不是沒有,而是有些想法太過小孩子氣
不過既然是『不好意思公諸於眾』的想法,那算不算是自己『挫折、失敗』的經驗呢?
記得很多面試題都會問說,自己是否有過挫折?怎麼去解決它?
(比方家務事、情感問題,或是醫院治療紀錄?)
那或許這種所謂『小孩子氣』的小失敗是最適合說的?
像是曾經自以為下的是正確的判斷,但最後發現我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或是曾經在小組報告裡太過弱勢,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才學習到我們應該要更確切表達自己的想法。
對於履歷的想法大致到這個地方結束。
✿
順道一提,我是星期一下午跟推薦人聯絡上,星期一接近午夜才把其他事情處理完回到家。
我星期二下午前就把新的履歷寫好、寄出,並跟推薦人說了。
請別人幫忙介紹工作,或是有人好意提供我資訊,無論我有沒有意願,我要怎麼去應對對方,才會有禮貌,但又不至於太過客套?
這方面我倒不知道要怎麼解釋......這是一種『感覺』
這點我要感謝我過去2年的業務經驗,天天跟客戶打交道,天天碰到不同的人,我在這段期間裡,學習到所謂『一般大眾禮貌的界線』在哪裡。
我想這跟家庭教育也有關係,畢竟家裡是做生意的,總是被家人叮囑說,別人幫助我們不是天經地義,我們自己也要對得起別人,釋出我們的誠意,夠積極、準備完全,才不會辜負別人幫助我們的好意。
所以這也是我今天早上再度聯絡推薦人的原因,昨天母親的客人千叮囑、萬叮嚀說:"既然妳投的這份新工作,非常喜歡O大生(母校),妳朋友也提到這份工作需要員工手腳俐落,有企劃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那妳更應該展現妳的積極心,我覺得最晚明天,尤其是週五,就應該再跟人家追看看詢問履歷進度。"
"我跟推薦人畢竟不熟,一直敲人家,她會不會覺得很煩,雖然目前為止也覺得對方人超好、超熱心。"
"那我要問她的話,要用什麼措辭呢?不能用平輩的語氣太隨便了,然後我要找什麼理由去問呢?"
光是想這些東西就差點讓我再度失眠
寫一封今日面試的收穫、令自己深刻的印象,並再度表達誠心希望可以進貴公司工作──的感謝信。
優點是讓面試官回想起你,加深對你的記憶點,然後提高錄取的機會
不過換個角度想,我對於HR(人資部門)或是面試官是個完全的陌生人,本來憑藉著短短15分鐘到1個小時的面談,很難去認識一個全新的人,即便很幸運地,當下他對你的印象很好,搞不好過了一陣子,熱情冷掉了,也不會加分了。
多打搞不好加分,對方沒有讀到、或是覺得根本不需要讀感謝信,那也不會扣分,這是一筆怎麼做都不會虧本的買賣
主管還沒決定→打了顯示自己的積極性,增加錄取機會;
被刷掉了→那也不用懸著一顆心忐忑不安這麼久。
這也是一筆不虧本的買賣
倘若主管想要的人選,性格上希望不要太突出、太有企圖心,那也就認了
可是有禮貌、有誠意、做事用心、會主動問(適切)的問題,這些我相信是最基本,每個人都喜歡的特質。
其實我也知道,做這些事情得一鼓作氣,否則拖了一、兩天,我自己也會開始擔心東、擔心西了,既然擔心,還不如去做自己可以做到的準備工作,讓自己有足夠的志氣。
然後我也很感謝這次經驗,無論有錄取,抑或是沒有錄取,在準備這段履歷的過程中,覺得自己想通了過往很多事情,以及學到新的人際應對的方式。
她才哈哈大笑:"我是OO啦,原本要打電話給妳的是另外一個助理,我想說我來打電話給妳嚇妳一跳。"
也說好不管有沒有錄取,我都希望跟她交朋友、請她吃飯,也謝謝這次機會,讓我認識新的朋友嗚嗚嗚嗚嗚,同學妳好溫暖噢抱一個──
是一份這個同學也很喜歡的工作,我相信,一個員工這麼喜歡自己工作環境的職務,它肯定可以讓我學到很多。
純粹這是,我這幾年來第一次,認知到我過往的努力不是白費的。
我曾經這麼煩惱我每一份兼職、每一個修課內容應該要修什麼,我參加比賽、練習,我自己想要做書、喜歡做代購,然後最後拿到這份學歷......
這些我以前原本『以為』會對我有幫助的事物,卻跟我實際工作內容相差太多,會不禁讓我想:"那我當初為什麼要這麼拚命呢?好像拿到這些東西、會做這些事也沒什麼用啊。"
可是在自己很急的時候,缺錢的時候,對未來迷茫沒有目標的時候,還是會挺自暴自棄的
像小朋友賭氣一樣:"反正我做到這些也沒用啊,我以前幹麼做。"變得有點憤世嫉俗。
小時候,只是覺得參加比賽很好玩,就去參加;
製作書籍,即使被家人笑說“這個又不能賺錢”,我也很清楚,因為我很喜歡;
幫小朋友上課,或是自己聽教授講課也是,我很喜歡讀新的東西,跟其他年齡的人說說話
我也不會後悔,別人省錢是要買喜歡的漫畫,我是省錢買原文書課本,反正我就去做代購,多出一點力,把多出來的錢來補我想買的漫畫錢就好了
現在想起來,我是衷心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我就算它不會為工作加分,可是它也不是『無謂』的
阿調,要一直記得這種感覺。
妳永遠還是可以是妳自己,14歲也好、24歲也好,沒有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