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
@ohole
Sat, Feb 24, 2018 9:47 AM
Sat, Feb 24, 2018 9:53 AM
233
153
美國的男孩垮了
眾多其他美國屠殺場之列。這些槍擊案有什麼共同點?槍,是的。但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男孩。扣動扳機的不是女孩。是男孩。幾乎總是男孩。
美國的男孩垮了。這讓我們備受折磨。
…
過去的50年重新定義了在美國身為女性的意義。今天的女孩被告知,她們可以做任何事,成為任何人。她們已經充分接納了這樣的信息:在學校裡,她們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超過男生。但重要的不只是表現。數十年來,關於女性氣質的複雜性和多樣的形式與表達,人們一直在展開討論,如今的女孩都是這些討論的受益者。
但是,男孩們卻落後了。
沒有出現相應的運動來指導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性別。「做一個男人」已經不夠了——我們甚至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CHAi
@ohole
Sat, Feb 24, 2018 9:49 AM
太多的男孩被困在同一種令人窒息、早已過時的男子氣概模板之中,在這種模板裡,
男性氣質是以力量衡量的,你不能表現出脆弱,否則等於被閹割,而男子氣概意味著擁有支配他人的力量
。男孩們被困住了,
他們甚至沒有一種語言,可以用來談論他們被困住的感受,因為所有用來討論各種人類情感的語言仍然被認為是敏感的、女性化的
。
對於自己的天性,男人們感到孤立、困惑和矛盾。許多人認為,
那些曾經被用來定義男人的品質——力量、侵略性和競爭意識——已經不再被人渴望或需要
;還有很多人從一開始就不覺得自己擁有強大的力量,或者擁有侵略性和競爭意識。我們無所適從,而且我們很害怕。
但是,即使承認我們的恐懼也等於示弱,因為任何男性氣質的模板都不允許男人感到恐懼、悲傷或溫柔,或者有時會壓倒我們所有人的那種日復一日的悲傷。
🧃CHAi
@ohole
Sat, Feb 24, 2018 9:52 AM
那些感到失落但希望保持充分陽剛氣概的男人只有兩種選擇:退縮或憤怒
。而我們已經看到退縮和憤怒這兩種情緒的潛力。學校槍擊案只是最公開的悲劇。其他規模較小的悲劇每一天都在全國各地發生;槍手們的另一個共同點是:都有虐待女性的劣跡。
…
要澄清一點,大多數男人絕不會變得暴力。大多數男人最後都沒什麼問題。大多數男人將學會趟過自我感受的深水,而不會進行任何形式的破壞。大多數人會成長為善良的人。但也有許多人不會。
…
必須有一種方法來擴展身為男人的意義,同時又不會讓我們喪失男子氣概。我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打開自己,去面對身為男人的豐富複雜性。我想我們可以從過去50年來女孩與女人的類似對話中受益。
我希望
男人能把女權主義作為一種啟發
,就像女權主義者把民權運動作為啟發一樣。
🧃CHAi
@ohole
Sat, Feb 24, 2018 10:07 AM
---
這個男性困境不只在美國,亞洲國家的男性在文化教育下也有這個問題。我覺得女權在推動同時,常有男性覺得不平衡,那可能來自誤解女權意義或者自我立場模糊的緣故——我認為女性主義追求的是自由選擇,不是強調壓迫而已——比如說博客來的男女性心靈方面書籍,就能看出男性在人際關係(包含求偶)上承擔更大的壓力,對自己有更多的要求,相反地,女性更在乎自我心靈。
加魯魯☆成為非垃圾食品
@wimpish591
說
Sat, Feb 24, 2018 5:18 PM
為什麼一定要“做一個男人”或“做一個女人”?
“做一個人”不行嗎?
口吃180度的人生
@Clockera
Sat, Feb 24, 2018 7:44 PM
我覺得好奇的是,為什麼受到霸凌的男孩會選擇扣下扳機,而女孩則是自殺?真希望有研究告訴我們為什麼。
瓜くん🍉𖧵𝕏𖧵
@CC_COM
Mon, Feb 26, 2018 7:01 AM
口吃180度的人生
: 我猜也是跟男孩總被教育要「控制」、「掌控」有關?
*緋犽*
@windycross
Mon, Feb 26, 2018 7:14 AM
男孩被霸凌總被教育要懂的反抗,
女孩被霸凌總被問你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好
🧃CHAi
@ohole
Tue, Feb 27, 2018 4:16 PM
男性和女性面對情緒壓力時通常被允許的發洩方式不太一樣,光就台灣來說,2008-2012四年間因為暴力事件入獄的男性就高達受刑人中的將近95%,在父權社會裡會希望男性「陽剛」,男性在成長的過程裡,往往缺乏探索、理解、分享自身情緒的機會和練習,而是被鼓勵用不含情緒而冷硬的方式回應,在這樣的社會系統下,就不斷接收著暴力行為是被允許的訊息,甚至某些時候,暴力還是被鼓勵的,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暴力來表明自己的地位。
另外我也聽過一種說法,男性本身在情緒上就比女性更衝動,所以藉由傷害別人來發洩情緒也是他們常利用的發洩方式之一。
載入新的回覆
美國的男孩垮了。這讓我們備受折磨。
…
過去的50年重新定義了在美國身為女性的意義。今天的女孩被告知,她們可以做任何事,成為任何人。她們已經充分接納了這樣的信息:在學校裡,她們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超過男生。但重要的不只是表現。數十年來,關於女性氣質的複雜性和多樣的形式與表達,人們一直在展開討論,如今的女孩都是這些討論的受益者。
但是,男孩們卻落後了。沒有出現相應的運動來指導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性別。「做一個男人」已經不夠了——我們甚至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對於自己的天性,男人們感到孤立、困惑和矛盾。許多人認為,那些曾經被用來定義男人的品質——力量、侵略性和競爭意識——已經不再被人渴望或需要;還有很多人從一開始就不覺得自己擁有強大的力量,或者擁有侵略性和競爭意識。我們無所適從,而且我們很害怕。
但是,即使承認我們的恐懼也等於示弱,因為任何男性氣質的模板都不允許男人感到恐懼、悲傷或溫柔,或者有時會壓倒我們所有人的那種日復一日的悲傷。
…
要澄清一點,大多數男人絕不會變得暴力。大多數男人最後都沒什麼問題。大多數男人將學會趟過自我感受的深水,而不會進行任何形式的破壞。大多數人會成長為善良的人。但也有許多人不會。
…
必須有一種方法來擴展身為男人的意義,同時又不會讓我們喪失男子氣概。我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打開自己,去面對身為男人的豐富複雜性。我想我們可以從過去50年來女孩與女人的類似對話中受益。
我希望男人能把女權主義作為一種啟發,就像女權主義者把民權運動作為啟發一樣。
這個男性困境不只在美國,亞洲國家的男性在文化教育下也有這個問題。我覺得女權在推動同時,常有男性覺得不平衡,那可能來自誤解女權意義或者自我立場模糊的緣故——我認為女性主義追求的是自由選擇,不是強調壓迫而已——比如說博客來的男女性心靈方面書籍,就能看出男性在人際關係(包含求偶)上承擔更大的壓力,對自己有更多的要求,相反地,女性更在乎自我心靈。
“做一個人”不行嗎?
女孩被霸凌總被問你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好
另外我也聽過一種說法,男性本身在情緒上就比女性更衝動,所以藉由傷害別人來發洩情緒也是他們常利用的發洩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