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a
【大佛普拉斯】(大部分在Facebook 移行過來)
1. 成套電影最深刻的是,幾乎每個場景都是笑完之後想哭。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在守衛房裡面,肚財講「人生有三分靠作弊,七分靠後台,菜埔你後台有什麼?」的時候,菜埔竟然開始數身後有三種水果(然後還要說漏了一種)。整個場景當然荒誕和黑色幽默,但荒誕完過了一兩分鐘,旁白無緣無故講,「看車輛的行駛記錄,就好似在看台灣現狀一樣:好看的五四三總是會有,但總是在大海撈針」,突然之間整個人好似被人打了一巴,好似在說,這真的那麼好笑嗎?
Altia
2. 電影拍得很弔詭。旁白挑出了大部分值得哀傷的地方,也將低下階層拍得無助:司法系統幫不上,菜埔的阿叔只想要菜埔的錢,朋友又死了,老細又唔知道有咩企圖,好似想要嚇你。但這種無奈並沒有挑明、也不是拍得煽情——更多是一種被世界離散、驅趕,像是離散民族一樣無根的無奈:當菜埔同埋肚財見到老細將葉女士打暈,無助之際,菜埔和肚菜的想法竟然是覺得自己撞鬼,覺得求神,解決自己的心魔,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法。但就算求神,也是被趕走、還得求錯了蔣中正廟被打發。
Altia
3. 另一幕最黑色幽默的就是談論佛像:新的佛像造好,法師和尼姑等人一起去葛洛伯工場查收。尼姑對佛像的頭各種不滿,造佛像的高委員、藏了一個女人在裡面的老闆當然不想拆佛像。結果就是,大家一邊推搪,言辭上面互相反問和要求對方要拆/唔拆,但語尾總是要帶著「阿彌陀佛」結語,很禮貌地幹你娘——諷刺制度化、官僚主義之最,或者是指向台灣當地的宮廟文化的弊病,大概就是這場戲了。
Altia
4. 出了電影院的時候和老媽講電話,我對老媽的講法是「這套電影很適合你去看」。因為大家都講台語。動用語言學理論,台語與國語之間的轉換對應角色的社會地位;台語和國語夾雜,但國語之所以會被用,主要是因為要解釋的字詞特別重要和特殊。像這類的語言現象蠻有意思的。
Altia
5. 結局超現實。佛像裡面傳出聲音,一道鑼鼓敲響令念經完結,暗示Puta 困在Buddah 裡面,但賤人還未死去。Credits 開始有人走,但他們應該錯過了最後菜埔拿起肚財的鹹書,在廢墟一樣的葛洛伯看著,然後坐在光與光折射之間的鏡頭坐著,讀書。結局當然完得很匆忙,但這些鏡頭倒是很精彩。
Altia
6. 後設——不管是旁白、台詞與畫面莫名其妙的對應(例如粉紅色的電單車、故意挑明自己身份是導演、甚至解釋現在的映像、音樂內容的導演)、看著自己在Car Cam 裡面演出的菜埔、還有以Car Cam 作為偷窺對象的菜埔和肚財等人。

而有趣的是,這種頭盔在後期被老細暗示是雙向的——老細很努力的對菜埔暗示自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是故,「你以為我真的不知道你幹了什麼嗎?」。但誰又能知道呢。
Altia
6. 和朋友聊著才想起,電影彷彿就是釋迦的側寫:他總是在城市裡打轉,像警察一樣。《普拉斯》從一場葬禮回到另一場葬禮,追趕的人不同了,死者也不同了,但一切彷彿只是一個龐大的迴圈。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