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牲
@clichejunk
Fri, Dec 29, 2017 4:08 PM
Fri, Dec 29, 2017 5:34 PM
《明月幾時有》許鞍華
暑假的時候台北電影節,看了許鞍華的《瘋劫》。當時那個場次映後座談導演本人主講,那場座談《瘋劫》的比例稍少,多是談論香港電影新浪潮相關,以及宣傳新片《明月幾時有》。從那時起我就想著要看,結果等到了今天才終於一了待辦事項。寫這段文字的現在的我是除了多月以前看的早就忘記的一篇不全是影評的東西之外,想法幾乎是不受其他評論影響的狀態。做個小實驗。
先說我看過的這兩部許鞍華的電影給我什麼感覺。一是她的電影不會故弄玄虛,十分的直觀;二是她的電影優缺點分明,某些部分相當地好,某些部分又相當地不對勁。
狸牲
@clichejunk
Fri, Dec 29, 2017 4:39 PM
續上文,列舉本片以下優點:構圖嫻靜大氣、人物感情互動處理得很好(如葉德嫻與周迅的對戲)、手法特殊(梁家輝的戲觀看時還以為真的是訪問內容,想必是有意造成這樣的效果)、場景佳、廣東話為主。
列舉本片以下缺點:
特效略顯拙劣(我向來對特效抱持著強烈的態度,要不你就做到讓人看不出是特效,要不你就別做)、方母和張詠賢臨死前為自己掘墳的戲相當拙劣(不是演員的問題,是整體畫面配置還有劇情安排的問題,這段劇情本身是有其能夠震撼人心的潛力,但實際上只讓人感到怪異,加之二人死亡的場面上以怪異的特效呈現)、部分動作戲不合時宜且太過油條、結尾雖有創意但略顯生硬。
狸牲
@clichejunk
Fri, Dec 29, 2017 4:52 PM
我知道一定會有很多類似陳述本片本質不是「抗日片」的文章,但我覺得它確實就是一個包裝得美美的抗日片。以一個商業片而言,這樣的歷史題材殊為可貴,確實能讓一個對這段歷史幾乎一無所知的觀眾如我對事件有瞭解。就如《逆權司機》,要把一個歷史架構放進商業片的框框裡,多少還是會有其扭曲或刪節的部分。即便我對史實不了解,也能感受到何處有改變或是套路、戲劇化。本片是立場非常鮮明的,立場鮮明也無妨,但我認為它有醜化及扁平化日本人的嫌疑,還有將東江縱隊抬得過高的傾向。
狸牲
@clichejunk
Fri, Dec 29, 2017 5:25 PM
然後在選角部分,劉黑仔由彭于晏飾演是滿符合對劉黑仔這個人的想像的,查了圖片之後我也認同彭和劉之間有種相似的草莽氣質。不過問題在於彭于晏的台詞全是用配音的,不知道是我看的版本的問題還是真的配音和畫面就如此不合拍(相形之下周迅的部分讓我以為她真的會講廣東話)。但與其找兩個大牌但不是香港人的演員擔綱要角,不如找香港人,即使名氣不大也無所謂吧。選大牌演員也許有票房的考量,但我認為適切與否還是主要的考量。(鄭家彬幼年時期的選角不錯啊,也滿會演的。現在想起來覺得梁家輝真的有非常厲害的演出。)另外因為看過《香港製造》,對李璨琛算是比較認識,然而我卻是在看片尾演員名單時才赫然發現原來他有演。那個輕輕鬆鬆就變成一具屍體的角色讓他來演,實在是辱沒他了。(《香港製造》裡他的表演真的極精彩,大推。)
狸牲
@clichejunk
Fri, Dec 29, 2017 5:32 PM
下一部想看的許鞍華作品是《天水圍的日與夜》。不過同學借我的還有一片《春光乍洩》。金馬影展結束了沒有啊,好想好好地坐著,好好地看數位修復版。
載入新的回覆
暑假的時候台北電影節,看了許鞍華的《瘋劫》。當時那個場次映後座談導演本人主講,那場座談《瘋劫》的比例稍少,多是談論香港電影新浪潮相關,以及宣傳新片《明月幾時有》。從那時起我就想著要看,結果等到了今天才終於一了待辦事項。寫這段文字的現在的我是除了多月以前看的早就忘記的一篇不全是影評的東西之外,想法幾乎是不受其他評論影響的狀態。做個小實驗。
先說我看過的這兩部許鞍華的電影給我什麼感覺。一是她的電影不會故弄玄虛,十分的直觀;二是她的電影優缺點分明,某些部分相當地好,某些部分又相當地不對勁。
列舉本片以下缺點:
特效略顯拙劣(我向來對特效抱持著強烈的態度,要不你就做到讓人看不出是特效,要不你就別做)、方母和張詠賢臨死前為自己掘墳的戲相當拙劣(不是演員的問題,是整體畫面配置還有劇情安排的問題,這段劇情本身是有其能夠震撼人心的潛力,但實際上只讓人感到怪異,加之二人死亡的場面上以怪異的特效呈現)、部分動作戲不合時宜且太過油條、結尾雖有創意但略顯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