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whiteness
分享
Mon, Dec 4, 2017 1:34 PM
5
遵循大家給我的調作息建議,今天有強迫自己跟世熊出門踏青(?)
《血觀音》無雷感想......
非常意外地好看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1:37 PM
【血觀音】HD正式官方預告 11.24必修婦黑學
先上個預告片聽聽音樂看看衣服
年代錯落在大概20年前的台灣,夾雜著粵語、台語、中文、日本腔的各式語言形塑出一種有點熟悉但又有點詭異的氛圍,更別說三位女主角都美到嚇人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1:40 PM
要去看這部片是臨時決定的,剛才也有簡單跟朋友討論一下,之所以會說『意外好看』,這得提到超級不專業的個人中文片觀看史......我對普遍中文片的分類法是以下三種:
(1)文青片→我有看沒有懂,會有點想睡覺。
(2)賀歲片→我總是抓不到那個笑點。
(3)愛情片→團進團出的少男少女,或是大城市小女人的熟女系列......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1:43 PM
但
這部片都不是
,它對我而言算是懸疑片?一步一步抽絲剝繭透露整個大環境的故事,既有政治諷刺,但更多的是一種『講古』的逗趣概念。
這個從預告片應該就能感受得出來,棠家府邸中西合併的古色古香,和地方議員的勾心鬥角,正當前一秒覺得:"吼、又來了,又是這種劇情"的時候,下一秒卻完全破除既定印象,會覺得:"
嗚啊這個畫面真是美呆了──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1:46 PM
看整部片下來,我就是不斷地矛盾、噢好美、矛盾、嗚啊原來如此真美
這種矛盾是來自於以前看過類似的劇情,但呈現手法完全不一樣的矛盾。
這種美則是非常獨特地,不是歐美電影的絢麗,也不是中國歷史片的那種磅礡但生硬,更不是以前我們總倡導的『台灣鄉土』卻一點也不鄉土的隔閡感......
是的,這部片子的氛圍一點也不鄉土,可是每個場景實實在在卻是我們看過的人、事、物。
營造出這種『美』的感覺,放入台灣本土的東西卻不出戲,這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1:49 PM
(當然這也不是說鄉土≠美,人文風情當然美,但這邊指的是偏藝術上的美,比如:用鐵獅玉玲瓏+玫瑰瞳鈴眼的風格來講述故事,二胡的聲音一撥下去整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聽過二胡、也聽過講古,但我不知道原來配合畫面在一起可以這麼漂亮
)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1:53 PM
演員更不用說了,扮演最小的女孩的文淇今年才14歲,從預告片就能看出來,她的眼睛簡直就是神
像是情願又不情願,既是愛又是恨,她在微笑,那個微笑是可愛的,但同時又是客套的......讓人視線無法離開她。
另外飾演棠寧的吳可熙也是美得無與倫比,她只要一笑起來我骨頭都要酥了,更別說一開始的床戲,之後故意展露撩弟(?)技巧的清純也讓人倒抽好幾口氣。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1:55 PM
我自己最喜歡的是,棠夫人請裁縫師帶了三套黑色服裝給棠寧的那一段,兩人相視而笑,棠夫人一招手,棠寧就撒嬌似地躺在她膝頭,開著有關『睡衣』的笑話。
或許劇情上會有些連不上來?乍看下跟故事無關?但回頭想起來,這兩個人的關係沒辦法用一言兩語說得清楚,僅有這樣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的東西讓我們摸不透她們之間抱有的情感。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2:00 PM
Mon, Dec 4, 2017 2:00 PM
最後是故事。
也許全部看起來,就是故事顯得最不出色?可能有人會說搞不清楚每個角色在想什麼,彷彿大家都有表象的那一面,及內裏的那一面。
這也是我後來思考,決定不
的原因,因為我猜,不同人去看,會有不同的解讀......
在影廳的當下會非常渴望知道後續發展,全部細胞都告訴自己:看下去看下去──
但結束之後也不會悵然若失,因為有太多細節值得去推敲,但至少我看完後是很滿足的,每一個橋段都有交代到。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2:04 PM
然後是音樂,哇嗚──舒暢,那個叫什麼來著,應該是箏還是古琴?緊湊地一氣呵成彈下去讓人緊張得要命
突然又切換到阿婆講古的銜接橋段,不知道要用什麼形容詞描述,就是:"酷──"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2:14 PM
Mon, Dec 4, 2017 2:16 PM
Re: [普雷] 血觀音 - 精彩但不夠真誠
這一篇repo關於『台灣電影的好萊塢公式』那幾點寫得很不錯
覺得過往的國片太過偏向於第5點『具有鑑別度、甚至互動性的豐富視覺素材』,或只限縮在台語這個層面上,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味道,一種文化的整體性還是被分割的。
不是要問,我們要說的是一個『原住民』的故事、『閩南人』的故事,還是『日據時代』抑或是『國民政府』的故事?
以我的這個時代的成長環境看來,這些並沒有分別。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2:18 PM
它可能只剩下歷史課本上的一段文字,成為我如何去『區別』不同背景的人,但實際上,無論是哪種『背景』,都是身旁的師長同學、朋友的朋友、朋友的男朋友......
但若是完全捨棄掉這些,只說關於城市或鄉村的故事,那又好像沒必要非得放在『台灣』這個框架來演出了。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2:21 PM
Mon, Dec 4, 2017 2:29 PM
所以我原先是沒有信心的,連一個在這裡長大的人,都不知道要怎麼呈現才算是『剛好』,那又要怎麼要求我所看的故事能符合我這種虛無的想像?
我當然也明白公式中的第2~4點的意味,可是這要在電影裡如何表達?
可是在這部電影裡面我看到了,引述某些網友說的感想:既充滿著藝術上的美麗,劇情上是冷血的,導演營造出來卻是溫暖的。
層層重疊出的矛盾真的很矛盾,有些地方覺得誇張,但裡面的官場作戲卻遠比八點檔的還要不誇張許多。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2:23 PM
這裡面的電子花車不是顯擺脫衣的妙齡少女,念大悲咒也不是真正的吃齋念佛,那尊觀音代表的更不是虔誠的涵義。
所以這才讓這些細節更有意思......當原本以為的東西,不再是原本的想法,才會驚覺:"喔、對,現實中我們去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早就不是那些初衷了吧,那為什麼所有電視劇或電影裡,還是會認為這些『視覺符碼』只能代表一種意思呢?"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2:26 PM
Mon, Dec 4, 2017 2:27 PM
講了這麼多,沒有看過電影的人應該完全黑人問號
我不敢肯定這會是一部大眾口味的片?但至少我自己很喜歡,甚至有機會的話,會想要再看第二遍。
看的時候也不用給自己太多壓力,要做台灣過去社會時事的功課什麼的,可以抱著一種:"所以裡面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的懸疑作品的感覺去看,也能獲得很多樂趣
溫暖米坑躺好躺滿◆lays
@lays64
Mon, Dec 4, 2017 2:48 PM
太棒了,不用寫觀後感了~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4, 2017 3:06 PM
溫暖米坑躺好躺滿◆lays
: 寫一下啦──我相信每個人解讀的意思都不一樣
順道一提,這部片子的英文片名是:〈The Bold, the Corrupt, and the Beautiful〉很有意思......
東🥦🍅久八是真
@y78963524182
說
Tue, Dec 5, 2017 10:06 AM
Tue, Dec 5, 2017 10:07 AM
我前幾天也去看了,想看第二便
這部片棠夫人念佛那段讓人雞皮疙瘩,沒對白只是(○○○)→(●●●)簡單的畫面卻能透出許多故事細節………
覺得揪心好看
載入新的回覆
《血觀音》無雷感想......非常意外地好看
年代錯落在大概20年前的台灣,夾雜著粵語、台語、中文、日本腔的各式語言形塑出一種有點熟悉但又有點詭異的氛圍,更別說三位女主角都美到嚇人
(1)文青片→我有看沒有懂,會有點想睡覺。
(2)賀歲片→我總是抓不到那個笑點。
(3)愛情片→團進團出的少男少女,或是大城市小女人的熟女系列......
這個從預告片應該就能感受得出來,棠家府邸中西合併的古色古香,和地方議員的勾心鬥角,正當前一秒覺得:"吼、又來了,又是這種劇情"的時候,下一秒卻完全破除既定印象,會覺得:"嗚啊這個畫面真是美呆了──
這種矛盾是來自於以前看過類似的劇情,但呈現手法完全不一樣的矛盾。
這種美則是非常獨特地,不是歐美電影的絢麗,也不是中國歷史片的那種磅礡但生硬,更不是以前我們總倡導的『台灣鄉土』卻一點也不鄉土的隔閡感......
是的,這部片子的氛圍一點也不鄉土,可是每個場景實實在在卻是我們看過的人、事、物。
營造出這種『美』的感覺,放入台灣本土的東西卻不出戲,這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
像是情願又不情願,既是愛又是恨,她在微笑,那個微笑是可愛的,但同時又是客套的......讓人視線無法離開她。
另外飾演棠寧的吳可熙也是美得無與倫比,她只要一笑起來我骨頭都要酥了,更別說一開始的床戲,之後故意展露撩弟(?)技巧的清純也讓人倒抽好幾口氣。
或許劇情上會有些連不上來?乍看下跟故事無關?但回頭想起來,這兩個人的關係沒辦法用一言兩語說得清楚,僅有這樣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的東西讓我們摸不透她們之間抱有的情感。
也許全部看起來,就是故事顯得最不出色?可能有人會說搞不清楚每個角色在想什麼,彷彿大家都有表象的那一面,及內裏的那一面。
這也是我後來思考,決定不
在影廳的當下會非常渴望知道後續發展,全部細胞都告訴自己:看下去看下去──
但結束之後也不會悵然若失,因為有太多細節值得去推敲,但至少我看完後是很滿足的,每一個橋段都有交代到。
突然又切換到阿婆講古的銜接橋段,不知道要用什麼形容詞描述,就是:"酷──"
這一篇repo關於『台灣電影的好萊塢公式』那幾點寫得很不錯
覺得過往的國片太過偏向於第5點『具有鑑別度、甚至互動性的豐富視覺素材』,或只限縮在台語這個層面上,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味道,一種文化的整體性還是被分割的。
不是要問,我們要說的是一個『原住民』的故事、『閩南人』的故事,還是『日據時代』抑或是『國民政府』的故事?
以我的這個時代的成長環境看來,這些並沒有分別。
但若是完全捨棄掉這些,只說關於城市或鄉村的故事,那又好像沒必要非得放在『台灣』這個框架來演出了。
我當然也明白公式中的第2~4點的意味,可是這要在電影裡如何表達?
可是在這部電影裡面我看到了,引述某些網友說的感想:既充滿著藝術上的美麗,劇情上是冷血的,導演營造出來卻是溫暖的。
層層重疊出的矛盾真的很矛盾,有些地方覺得誇張,但裡面的官場作戲卻遠比八點檔的還要不誇張許多。
所以這才讓這些細節更有意思......當原本以為的東西,不再是原本的想法,才會驚覺:"喔、對,現實中我們去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早就不是那些初衷了吧,那為什麼所有電視劇或電影裡,還是會認為這些『視覺符碼』只能代表一種意思呢?"
我不敢肯定這會是一部大眾口味的片?但至少我自己很喜歡,甚至有機會的話,會想要再看第二遍。
看的時候也不用給自己太多壓力,要做台灣過去社會時事的功課什麼的,可以抱著一種:"所以裡面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的懸疑作品的感覺去看,也能獲得很多樂趣
順道一提,這部片子的英文片名是:〈The Bold, the Corrupt, and the Beautiful〉很有意思......
這部片棠夫人念佛那段讓人雞皮疙瘩,沒對白只是(○○○)→(●●●)簡單的畫面卻能透出許多故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