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ala
@othala
Thu, Oct 19, 2017 7:56 AM
Thu, Oct 26, 2017 6:12 AM
4
S. Chandrasekhar’s 107th Birthday
今天的 Google doodles 是錢德拉塞卡誕生 107 週年。
蘇布拉馬尼安·錢德拉塞卡出生英屬印度,19 歲那年獲得獎學金前往劍橋三一學院就讀,在搭船前往的時間裡,他在船上寫出了他的第一篇論文,根據他的計算白矮星存在著質量的上限,如果一顆白矮星的質量超過了太陽 1.44 倍,那這個白矮星就會承受不住自己的重力而塌縮並且引發一場大爆炸(也就是超新星爆炸,如果還有殘骸就是中子星),後來這個值就被稱為錢德拉塞卡極限。
othala
@othala
Thu, Oct 19, 2017 7:59 AM
不過因為他的理論跟當時的天文學權威愛丁頓公爵的理論向左,被愛丁頓公爵打壓到死,之後遠走美國。
這個他 19 歲就提出來的理論到了 56 歲就被科學界廣泛的接受了,不過一直到了 73 歲他的兩個學生楊振寧跟李政道都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26 年後諾獎委員會才將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他。
還好老爺子活的長。
#科學史
敗家‧社畜魔法師
@sogetsu
Thu, Oct 19, 2017 8:22 AM
可是錢德拉塞卡沒有極限
othala
@othala
Thu, Oct 19, 2017 8:23 AM
關於錢德拉賽卡極限有個非常"有趣"的應用,我們都知道白矮星是恆星演化末期留下來的殘骸,但是宇宙中的恆星很多都是雙星系統,如果有一個雙星系統是白矮星跟恆星的組合(最有名的就是天狼星),他們互相環繞旋轉的時候白矮星就可能將恆星外側的氣體吸入。
白矮星如果一直持續的吸收氣體,它的質量就會慢慢的增加,而當他剛好跨過 1.44 個太陽質量的時候就會瞬間引發超新星爆炸。
因為這樣的過程每個都一模一樣所以爆炸時發出來的光度也就一模一樣,所以人們就可以把這種超新星視為標準燭光,用來測定爆炸星系離我們的位置,以及他們離我們遠去的速度。
這個遠去的速度被稱為哈伯常數,而他的倒數就是宇宙的年齡。
載入新的回覆
今天的 Google doodles 是錢德拉塞卡誕生 107 週年。
蘇布拉馬尼安·錢德拉塞卡出生英屬印度,19 歲那年獲得獎學金前往劍橋三一學院就讀,在搭船前往的時間裡,他在船上寫出了他的第一篇論文,根據他的計算白矮星存在著質量的上限,如果一顆白矮星的質量超過了太陽 1.44 倍,那這個白矮星就會承受不住自己的重力而塌縮並且引發一場大爆炸(也就是超新星爆炸,如果還有殘骸就是中子星),後來這個值就被稱為錢德拉塞卡極限。
這個他 19 歲就提出來的理論到了 56 歲就被科學界廣泛的接受了,不過一直到了 73 歲他的兩個學生楊振寧跟李政道都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26 年後諾獎委員會才將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他。
還好老爺子活的長。
#科學史
白矮星如果一直持續的吸收氣體,它的質量就會慢慢的增加,而當他剛好跨過 1.44 個太陽質量的時候就會瞬間引發超新星爆炸。
因為這樣的過程每個都一模一樣所以爆炸時發出來的光度也就一模一樣,所以人們就可以把這種超新星視為標準燭光,用來測定爆炸星系離我們的位置,以及他們離我們遠去的速度。
這個遠去的速度被稱為哈伯常數,而他的倒數就是宇宙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