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12:57 AM
Wed, Oct 4, 2017 3:07 PM
2
[延齡] 聽貓講道不講德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22 PM
在原本對面的識覺上活了一陣,大致上褪去了現下是瘋狂的主觀感覺,但那是否是因為elevate了基準線後reset了呢?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24 PM
然後我又回到了血管裡流的是紅茶的日常,只是現在是喝加小豆蔻的調味錫蘭。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27 PM
調節的狀態不壞,解放看見蟲時不找衛生紙就這麼甩手拍下去,用指尖點爆分屍蟲子,或是用震的手法拍暈不拍爆,過補償了這一邊左眼的大團飛蚊症也就不再那麼擾人了。Search and destroy, search and destroy!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31 PM
日前開始不再抑制自己的攻擊性,第一次體驗到拒絕當好人的感覺,目中無人走正,用眼神開路,人如紅海般為自己散開,雖然相對有趣,但這是在過去式中表現的樂趣,當下是憤怒的變化型,但我想或許沒升格到惡意。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35 PM
穩定性的對面是風險與可能性,在PTSD/感官放大的主觀感覺失常前提下,負性暗示抑制是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持穩定性的手段,但也會變成習慣。沒有risk taking/thrill seeking behaviour,久了便會成就拒絕享樂,對快樂感到恐懼的意識。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38 PM
負性暗示對我來說是天賦,解離是最合理的結局,但那樣是無限靠近寂止的意象,或許在看不見時間的前提下是有無限靠近unconditional stability的性質,但如果能在上面建立一個夠看見的時間軸,結果就會改變。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39 PM
這也是日前主觀感覺中,時間從
無限轉變為有限的
意義所在,是一種binary switch。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43 PM
手段呢,這是基於想像與未來的期貨操作,既然是虛數,那手段自然也是想像,正性暗示,隱晦一點甚至社交工程,閱人讀心,未來操作都是可以考慮的。讓人主觀感覺上認為虧欠我,或許還是我最有力的社交手段,然後這前提是必須能基礎的profile人是否值得投資,不然效率真的差到爆...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48 PM
自從日前將右眼眨眼跟基礎的正向回饋counter做出連結,前幾天晚上又追加把重複開合右手的行為跟掌握未來,想像要做的事情做出正向連結。其實這跟言靈上對自己做出祝福有點像,但行為更加具象,有重複性,方便在任何環境應用。我所建構的貓語是我唯一的native語言,本質上是言靈,翻譯後則可以是任何儀式,這方面來說的確是一法通百法通,要怎麼用取決於想像力問題。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54 PM
至於一個人在家時,就不太需要在意這些,所以常會聽見貓問自己說,現在這是要怎麼辦,嗯,是要端起茶杯不時嚐個兩口,血糖似乎有點低,但沒有暈眩感。對了,是要看過天氣預報後,想像今天的氣溫適合穿怎樣的衣服,選擇衣服,選擇鞋子,看一下毛是不是該修剪,啊昨天買的牙膏味道好奇怪,外面在幹啥好吵,啊對了大麻該要補貨了,昨晚太早睡著有一批ebay的東西沒標到,其實就差不多是這樣把流水帳完全實體化,把人類口語的負載推到滿來作為注意力缺失的補償機制使用。累嗎?大概吧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55 PM
活著就挺累了,這樣不過是多累一點,直到時間用完吧。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55 PM
能意識到時間是會用完的,這其實意外的重要啊orz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2:56 PM
效率化就以後慢慢想,現在是拼裝車勉強能跑得狀態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3:13 PM
啊不過潛意識中還是能還是能注意到飆車時,電梯下降時那種失控的失重感。要用走路其實就是向前踏出一步摔倒寸前的同時站穩,並重複,這樣的建構來克服。比起calculated risk的模型現階段似乎是比較機械性的switching運作,讓自己on到一個能夠忍受的極限值前面然後關掉,從失控的正回授切回負回授,並重複這個過程。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3:15 PM
如果我有建立正常一點的自閉系反社會價值觀,或許就該罵喵der幹為啥要迎合人類花這麼多精神資源跑高精度的人類行為模式Simulation啊簡直神經病!
な み
@nereis
Wed, Oct 4, 2017 9:49 PM
說不定這樣把自己硬從主觀感覺發狂了的識覺上硬扯下來說不上是什麼好事,每個毛孔都在跟我叫著危險,但似乎我能觀察到的人類都活得相對危險,那為什麼要那麼安全呢?
Walkinggeek
@walkinggeek
Wed, Oct 4, 2017 9:55 PM
pokky
@pokky
說
Thu, Oct 5, 2017 8:15 AM
想起我其實有很久沒用的噗浪 XDDDDD 也花了蠻多一段時間摸索文字之中描繪的形狀,但好像還是要多摸索一下。 不過目前先想回應的應該是,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精神資源去跑高精度的人類行為模式這個,我也覺得這個資源要謹慎使用,畢竟太精確的人類行為模式好像也沒有這麼有意義?
我覺得能活著就代表夠用了,夠用就好,可能大多數人也都是處於夠用就好的階段,儘管終會有不能用的那一天,但那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
大概4這樣...
な み
@nereis
Thu, Oct 5, 2017 3:39 PM
pokky
: 說白了,我精密模擬人類的行為模式是為了看能不能從外而內的生產認同感
な み
@nereis
Sat, Oct 7, 2017 7:46 AM
123123kkkk
:
載入新的回覆
我覺得能活著就代表夠用了,夠用就好,可能大多數人也都是處於夠用就好的階段,儘管終會有不能用的那一天,但那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
大概4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