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想
Tue, Oct 3, 2017 12:42 PM
Fri, Jul 30, 2021 9:52 AM
3
1
閒聊。
「戰勝國對於發起戰爭的戰敗國領袖該如何處理?」
邱吉爾
戰爭責任
掰噗~
@baipu
覺得
Tue, Oct 3, 2017 12:43 PM
不要問, 很恐怖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2:44 PM
偶然被一本書的書名勾起了興趣: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勝利與悲劇」
作者是邱吉爾。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2:47 PM
Tue, Oct 3, 2017 12:50 PM
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勝利與悲劇」這幾個字,
因為這個桌遊XD
Triumph & Tragedy
我確認過兩者的英文原文,是一樣的沒錯。
不知道桌遊作者是不是有取材自邱吉爾的這套著作?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2:50 PM
Tue, Oct 3, 2017 12:53 PM
既然書名是這樣那自然就是在講述邱吉爾他自己於二戰時的各種處置與見聞。
我隨性拿起來翻翻,卻被其中一章的某個段落的觀念吸引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2:53 PM
Tue, Oct 3, 2017 12:54 PM
那段是在談當德國投降之後,邱吉爾他跟杜魯門一起到希特勒自焚身亡的地點去。
而這時,他自己在筆下提到了一個我以前沒注意到的觀點。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2:57 PM
邱他自己自述,
希特勒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月的時候其實可以採取一個會讓邱有點頭痛的辦法,那就是希飛到英國去自首,說:「隨便你們怎麼處置我,但請寬恕被我引入歧途的人民。」
邱他認為希當初沒有採用這個辦法對盟國來說是方便得多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01 PM
毫無疑問希還是會得到跟紐倫堡戰犯們一樣的命運。
邱自己也說,現代文明的道德原則似乎有規定,戰敗國的領袖應由戰勝者處死。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06 PM
Tue, Oct 3, 2017 1:06 PM
但,邱他自己像是發牢騷一般地說,
但
若是這樣,那戰爭中這些領袖勢必戰到最後一兵一卒,而有多少無辜的生命被犧牲則不在他們的考量內
,反正多死一千萬人少死一千萬人領袖他們還是一死。
真正付出額外代價的,是對於發起戰爭與結束戰爭都沒有什麼發言權的平民們。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08 PM
邱說,羅馬人則是守著相反的原則,而羅馬人的勝利一半歸功於他們的勇敢,也幾乎同樣歸功於他們的寬大。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12 PM
--
邱點出的這一點令我吃驚....
我之前所學到的是這樣:
因為將軍們有命令小兵去作戰殺人的權力,所以我們在戰爭過後不處罰在前線動手殺人的小兵,而是懲罰後面下令的將軍。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13 PM
Tue, Oct 3, 2017 1:14 PM
當然,近來在碰到德國納粹那些把猶太人關進毒氣室的,那些自認遵守上級命令而應當無罪的公務人員時,到底應不應該判他們無罪這點又有了些不同的反思。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14 PM
Fri, Jul 30, 2021 9:52 AM
(也有印度的觀點:軸心國只是為爭取資源而發起戰爭,盟國無權以法官的姿態審判對方。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20 PM
邱的觀點,跟以上這些都不一樣。
讓我驚覺,是呀,若是要讓戰爭減少傷亡,或許不應該急著宣稱一定要處死對方的領袖?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1:21 PM
--
(以下有點算個人碎碎念了:
邱的看法這是一種比較羅馬式的觀點。
而我當初學到的,應該是當時美國的觀點?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2:22 PM
Tue, Oct 3, 2017 2:22 PM
(剛去忙,現在回來繼續寫
可以看出羅馬式是一種比較世俗的觀點;
相較之下,當時的美國比較是一種宗教狂熱、信仰純粹的看法,認為所謂的戰爭是一種討伐邪惡的聖戰。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2:26 PM
Tue, Oct 3, 2017 2:28 PM
這種思想,大概是從南北戰爭時傳下來的?
可以從林肯身上看出這一點。
林肯他當時就認為這場戰爭是上帝所主持的,他從不懷疑上帝的旨意,更堅信北方將會獲勝。
而北方的勝利,美國的勝利將會證明人們是可以脫離君主制,自己統治自己的。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2:29 PM
這種滿是宗教氣息,堅定信仰的思想,深深影響著美國直到二戰時。
英美之間雖說親密,但在這點上,習慣了大英
帝國
思維的英國人跟頑固基督教思想的美國人還是有點合不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2:31 PM
Tue, Oct 3, 2017 2:31 PM
--
當然,在川普以上任後的現在,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也逐漸走向世俗的帝國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2:33 PM
黑人民權、彩虹人權的高漲,也表現出這個趨勢。
在以前堅信基督教的美國,是不可能發生這種事的。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Tue, Oct 3, 2017 2:37 PM
在以前,美國人會比較看重信仰;而現在,會更看重利益。
載入新的回覆
「戰勝國對於發起戰爭的戰敗國領袖該如何處理?」
邱吉爾 戰爭責任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勝利與悲劇」
作者是邱吉爾。
因為這個桌遊XD
我確認過兩者的英文原文,是一樣的沒錯。
不知道桌遊作者是不是有取材自邱吉爾的這套著作?
我隨性拿起來翻翻,卻被其中一章的某個段落的觀念吸引了。
而這時,他自己在筆下提到了一個我以前沒注意到的觀點。
希特勒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月的時候其實可以採取一個會讓邱有點頭痛的辦法,那就是希飛到英國去自首,說:「隨便你們怎麼處置我,但請寬恕被我引入歧途的人民。」
邱他認為希當初沒有採用這個辦法對盟國來說是方便得多了。
邱自己也說,現代文明的道德原則似乎有規定,戰敗國的領袖應由戰勝者處死。
但若是這樣,那戰爭中這些領袖勢必戰到最後一兵一卒,而有多少無辜的生命被犧牲則不在他們的考量內,反正多死一千萬人少死一千萬人領袖他們還是一死。
真正付出額外代價的,是對於發起戰爭與結束戰爭都沒有什麼發言權的平民們。
邱點出的這一點令我吃驚....
我之前所學到的是這樣:
因為將軍們有命令小兵去作戰殺人的權力,所以我們在戰爭過後不處罰在前線動手殺人的小兵,而是懲罰後面下令的將軍。
(也有印度的觀點:軸心國只是為爭取資源而發起戰爭,盟國無權以法官的姿態審判對方。讓我驚覺,是呀,若是要讓戰爭減少傷亡,或許不應該急著宣稱一定要處死對方的領袖?
(以下有點算個人碎碎念了:
邱的看法這是一種比較羅馬式的觀點。
而我當初學到的,應該是當時美國的觀點?
可以看出羅馬式是一種比較世俗的觀點;
相較之下,當時的美國比較是一種宗教狂熱、信仰純粹的看法,認為所謂的戰爭是一種討伐邪惡的聖戰。
可以從林肯身上看出這一點。
林肯他當時就認為這場戰爭是上帝所主持的,他從不懷疑上帝的旨意,更堅信北方將會獲勝。
而北方的勝利,美國的勝利將會證明人們是可以脫離君主制,自己統治自己的。
英美之間雖說親密,但在這點上,習慣了大英帝國思維的英國人跟頑固基督教思想的美國人還是有點合不來?
當然,在川普以上任後的現在,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也逐漸走向世俗的帝國了。
在以前堅信基督教的美國,是不可能發生這種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