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2:35 PM
4
今天小說社討論單車失竊記,結果有幾個人不喜歡XDDDDDDDDDDD
有點好奇河道上有看過這本的人的看法!
掰噗~
@baipu
說
Mon, Sep 25, 2017 2:35 PM
我不爭氣的笑了啦
雲幽@菸酒人生
@e4a2r7
說
Mon, Sep 25, 2017 2:37 PM
我超級喜歡這本的QQ
球場左衛門夜子٩(ˊᗜˋ*)و
@cane220
說
Mon, Sep 25, 2017 2:38 PM
我還沒看完>_<
不過目前為止是喜歡的(才看了一點點
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2:49 PM
最先提到的點是這本書地域性太強了(by某名中生),背景資料太多,導致推向國際很困難
然後大家就開始問為什麼在地化會無法推向國際XDDDDDDDD
後來學姐提出的一個突破點是,這本書幾乎很少直接講人物內心的活動,幾乎都是平鋪直敘地敘述客觀外在發生了什麼事,這種敘事方法本身就很難跟卡夫卡或卡謬那種作品比較
然後大家又講帕慕克的作品有濃厚的伊斯蘭色彩,而且讀者在看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是個伊斯蘭文化裡的人。我對這個點的看法是,單車失竊記裡的人物,背景、族群、文化都太多元了,所以很難固定某個視角,代入某個角色一直看到最後(但我覺得這不是不好的事哇嗚嗚)
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2:52 PM
一個醫學系學妹說他以前很少讀台灣文學,自己也對台灣歷史沒什麼興趣,所以在看的時候無法進入
結果我說我在看銀輪之月那章時痛苦到不行XDDDDDDDDD這本書大概是一個,一旦有了一些脈絡,就會感受非常深刻的書><
雲幽@菸酒人生
@e4a2r7
說
Mon, Sep 25, 2017 2:58 PM
souchoyume
: 這樣看起來我也覺得是脈絡的問題,我幾乎沒有難以融入的問題,反而是一些背景知識劈哩啪啦地就通通冒出來了
銀輪之月那章我也是一邊讀就想到好多事,眼淚就掉下來了
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3:01 PM
學妹說他覺得這本書沒有觀點><另一個不喜歡的人說這本書太像剪貼,看不到問題意識,放了很多東西進去但是ABCD之間沒有關聯
啊還批評了這本書裡的角色都沒有依照情感行動(我沒有這種感覺啊嗚)
不過我覺得這本書想做的本來就是將人放在那個時代裡的狀況並陳出來呀><而且事件和事件間或許沒有關聯,但不同背景的角色之間(而且是通常情況下很難搭在一起的組合)有微妙或深刻的聯繫,我覺得這就是把東西都串在一起的做法呀
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3:02 PM
然後關於剪貼這個評論,我是覺得,挑哪些剪挑哪些貼,用什麼方式剪貼,用什麼順序剪貼,背後都有觀點啊……
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3:10 PM
Mon, Sep 25, 2017 3:10 PM
最後是帶組人說,看文學而生出的同理心有兩種,一種是角色發生了什麼普遍性的痛苦或快樂,書描寫這種痛苦或快樂,我們也跟著痛苦或快樂
(前面討論時提到主角母親出事時輕輕帶過,可以跟這個做對照)
另一種是角色發生了某種不尋常的(?)痛苦,讀者將自己放進那個不尋常的情境裡後,想像自己會做出什麼選擇
單車失竊記就比較算是後一種
ㄣ結論就是這樣因為聊到這邊時二活已經要關了。
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3:11 PM
雲幽@菸酒人生
: 我其實還沒看完XDDDDDDDD從緬北森林開始都還沒看><但銀輪之月我都看得這麼痛苦了,後面應該感受更強烈吧(ry
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3:17 PM
其實還有談到limbo的問題
帶組人提出很多limbo的內涵,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吳明益提出的小說的limbo,讀者透過看小說的方式待在地域邊緣窺視與想像地獄的感覺><(吳明益的演講稿可能說得比較清楚,但我還沒看)
帶組人(還是作者自己ㄚ)覺得吳明益在寫作時背負了很多條生命><
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3:20 PM
某個大學姐:「為什麼我們每次開讀書會最後都會開始批評那本書。」
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3:27 PM
天ㄚ我明天要上唐山早班我不想洗澡了只想睡覺
i7的活動我都還沒打開=.=
棒球地球手裡劍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Mon, Sep 25, 2017 3:29 PM
啊我也有說自己在景美人權園區進行牢房體驗時有點像limbo
以及我高中時玩過一點點limbo……
載入新的回覆
有點好奇河道上有看過這本的人的看法!
不過目前為止是喜歡的(才看了一點點
然後大家就開始問為什麼在地化會無法推向國際XDDDDDDDD
後來學姐提出的一個突破點是,這本書幾乎很少直接講人物內心的活動,幾乎都是平鋪直敘地敘述客觀外在發生了什麼事,這種敘事方法本身就很難跟卡夫卡或卡謬那種作品比較
然後大家又講帕慕克的作品有濃厚的伊斯蘭色彩,而且讀者在看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是個伊斯蘭文化裡的人。我對這個點的看法是,單車失竊記裡的人物,背景、族群、文化都太多元了,所以很難固定某個視角,代入某個角色一直看到最後(但我覺得這不是不好的事哇嗚嗚)
結果我說我在看銀輪之月那章時痛苦到不行XDDDDDDDDD這本書大概是一個,一旦有了一些脈絡,就會感受非常深刻的書><
銀輪之月那章我也是一邊讀就想到好多事,眼淚就掉下來了啊還批評了這本書裡的角色都沒有依照情感行動(我沒有這種感覺啊嗚)
不過我覺得這本書想做的本來就是將人放在那個時代裡的狀況並陳出來呀><而且事件和事件間或許沒有關聯,但不同背景的角色之間(而且是通常情況下很難搭在一起的組合)有微妙或深刻的聯繫,我覺得這就是把東西都串在一起的做法呀
(前面討論時提到主角母親出事時輕輕帶過,可以跟這個做對照)
另一種是角色發生了某種不尋常的(?)痛苦,讀者將自己放進那個不尋常的情境裡後,想像自己會做出什麼選擇
單車失竊記就比較算是後一種
ㄣ結論就是這樣因為聊到這邊時二活已經要關了。
帶組人提出很多limbo的內涵,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吳明益提出的小說的limbo,讀者透過看小說的方式待在地域邊緣窺視與想像地獄的感覺><(吳明益的演講稿可能說得比較清楚,但我還沒看)
帶組人(還是作者自己ㄚ)覺得吳明益在寫作時背負了很多條生命><
i7的活動我都還沒打開=.=
以及我高中時玩過一點點lim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