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應該算雜談?

總之我讀完最新的這本〈一人交換日記〉了……
阿╰( ◜❤◝ )╯調
在許多一對一的學生之中,直到近期,才從某個學生的母親的口中,知道她有憂鬱症。
我一直不知道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她,正如很多時候,我不知道如何面對我的母親。

但更不如說,在此之前我既是一視同仁和她相處,我並不覺得為此我就要小心翼翼。
阿╰( ◜❤◝ )╯調
畢竟也是認識、相處了幾乎五年的學生了……
要說看著她長大也不為過,跟她講過很多的話,分享我認為值得珍惜的事物,也希望她能感受到我所感受的、開心的感覺。

記得之前和她簡單提到這個作者的第一冊作品,下課後我直接回房間拿出來借她讀。
她說想帶回家看,我說好,但似乎是忘記了,後來也不了了之。
阿╰( ◜❤◝ )╯調
而對於我而言,這本書顛覆了我很多想法。

這麼說還挺害臊加不健康(?)的,但我是大學三年級那一年,才在人生中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做『放空』與『憂鬱』。
我不確定要到多大的程度才算病症?但至少在此之前,我很明瞭我所做的許多行為,並不是壓力大到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只是想要讓我重視的人更關注我罷了。
阿╰( ◜❤◝ )╯調
我總是思考很多事情,隨時隨地,國中時打網誌,天天、一回家就打。
要不是和人說話,就是獨處時一定會想事情。
我會自己和自己說話,我會假扮自己是另一個人,與現今內心的自我對話。
除非是看書、看電影時,才會陷入故事情境,脫離當下的感受,而有短暫的、類似放空的感覺。
阿╰( ◜❤◝ )╯調
健康檢查,醫生只說我腸胃容易蠕動,因為精神緊張,隨時處於緊繃或運作狀態,所以也不太容易過胖,據說是我的腦袋無謂地消耗過多的能量。
以及年紀更小一點時,這麼想著想著,很容易鑽牛角尖。

覺得自己不被人所愛,話怎麼說都多說多錯,無論我做得多好似乎也沒人真心認同,而就算有人讚美我,那也不是我想要的,他們只是表面客套。
阿╰( ◜❤◝ )╯調
直到我一點一滴,去認識我自己,花更多時間從另一個角度和自己相識。
我試圖去理解為什麼她開心、難過?她生氣,還是感到空虛?
我會很執著去搞清楚這個瞬間為什麼我會這麼氣憤?
是因為我被人戳到痛處?還是我覺得對方是對的,但那種不給我留情面的語氣讓我顏面盡失?還是我是真心因為對方的理念太過不近人情、怎麼有人這麼沒有同理心而感到生氣?
阿╰( ◜❤◝ )╯調
所以我特別喜歡跟別人說話,有些事情自己一個人想不懂,就可以從別人的眼睛看自己。
從那瞳眸顯示出來的自己是漂亮的、醜陋的?討人喜歡的、還是讓人嫌惡的?
這些我都感受過,但正是因為偏客觀想要『搞懂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就比較不會因為他人的直白而受傷,反倒會感謝對方,讓我能夠認識自己還會有這樣的層面、這樣的情緒。
阿╰( ◜❤◝ )╯調
所以這個作者所描述的生命經驗,於我而言是完全無法想像的。
已經超越用家庭背景或其餘經驗試圖有所共鳴的程度,她就像是另一個星球的生物,向我介紹:『原來世界上也有人會這麼想?』

比如在我看來,她到了28歲這個年紀,卻仍不清楚自己在追求什麼。
阿╰( ◜❤◝ )╯調
追求純粹的快樂也好、愛也好、性慾也好?
還是工作上的認同感也好、家人的讚美也好?
可以看見她在同一個議題上,有時想得到A,又想得到B,這在我的腦迴路裡是邏輯相斥的。

既難以達成、沒有建設性,又摻雜了過多個人情緒,很容易使自我崩解,繼續陷入悲傷的氛圍之中。
阿╰( ◜❤◝ )╯調
但此時,我又常常想到另一個例子。
朋友說:“別人的抱怨,大多是想要發洩、討拍,只有妳阿調的抱怨很詭異,是想要別人給妳實際的建議,若我們只是敷衍拍拍妳,妳還會生氣,說這樣不切實際。”
我卻只回答。
“為什麼?所有的來龍去脈我自己都思考過一遍了,為什麼還要有人來安慰我?我當然是想要去解決問題,不然呢?難道一般人碰到問題都不會想去解決嗎?”
阿╰( ◜❤◝ )╯調
然而事實是:是的,很多問題實際是延宕不決
我是那種特別難忍受問題懸而未決的人,因此能一小時內解決,我就會一小時去處理;若需要一天,我恨不得現在就把它給弄掉。

但作者將很多問題,放置了很多很多年,她也找到問題的所在,她很多想法都是很有意思,化為圖像很美麗的。
阿╰( ◜❤◝ )╯調
可是就是沒有被解決。
她也深受未解決的痛苦,但很厲害地,她開始進行不同方法,一步一步去嘗試。
“這是個好徵兆吧。”我想。
但〈一人交換日記〉裡比第一冊又更加明顯了,她總是在做完自己想要的結果之後,才又覺得不太對。
——原來這不是我想要的。
阿╰( ◜❤◝ )╯調
-
以上對於書中劇情的想法,都在一個『我對憂鬱症狀知識相當匱乏』的情況下所敘述的。
也許,這個內心或激素上的不平衡,會導致很嚴重的低落反應,或自己也無法控制的行為,卻是我難以想像的。
看到作者裡面許多片段我也覺得心好痛,似乎和她一樣感到無助、絕望,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徬徨。
阿╰( ◜❤◝ )╯調
但另一方面,我這種該死的個性又開始去思考:那要如何才有可能去解決這個問題?
抑或是:這個問題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推測當然是不負責任的,我的立場不能代表任何人說話。
但我只是在我的腦中轉啊轉給作為讀者的自己,做一些想像。
阿╰( ◜❤◝ )╯調
我想,在作者足不出戶、甚少與人交流的情況下,這或許是影響最大的原因?
前幾個月,我光是與世界脫節不到兩個月,就有種被全世界拋棄,以及不知道與朋友如何正常對話的困擾……
覺得自己不再是自己,沒有自信、內心總是空空的。
想著“要是落榜豈不是完蛋了”,或是“我這樣會對自己很失望吧”。
阿╰( ◜❤◝ )╯調
就算大家還是一如往常,社會其實還是充滿善意的。
但我脾氣暴躁,炸了毛似的,越是煩躁就越想要躲起來、越不敢與人交流,也怕別人因我的情緒變化受傷害。

更何況是作者處於這樣的狀態長達數年。
阿╰( ◜❤◝ )╯調
新的這本〈一人交換日記〉裡提到一個是反思,讓我印象深刻。
她說:『我覺得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就是缺乏一把屬於自己的尺。』
所謂的『尺』,在作者的描述裡,就是自我肯定的衡量標準。
一旦對自我有足夠的認識,自己的成長就能夠被『量化』,不再受和他人比較而束縛,產生嫉妒或不安的心理。
阿╰( ◜❤◝ )╯調
但要如何建立起這樣的『尺』呢?
我想,就是多多與人相處吧。

再怎麼政治正確的想法,若表達語氣不當,或缺乏一般人觀感的認知,還是不能受他人認同;
反之,充滿漏洞與盲點的思維,若沒有他人的意見,或是一個疑惑的眼神,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它奇特在哪裡。
阿╰( ◜❤◝ )╯調
正如我開始學會,在別人向我抱怨事情時,適時地安慰別人。
若只是一味說:“我覺得妳不該沉浸在這種情緒裡,這時候不應該是趕快解決它嗎”,是很自討沒趣的。
也對過去可能被我這種態度嚇到的人們感到抱歉。
阿╰( ◜❤◝ )╯調
很多時候,也許我不認同別人的看法,別人也不認同我的。
但不試圖去交流的話,怎麼會知道對方的反應?
——也許對方沒有我想像得這麼壞。
——也或許對方也並沒有真的那麼容不下我的看法。
很多東西,若只存在於自己的『想像』裡,就很容易脫離現實,自成一國,變成其實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阿╰( ◜❤◝ )╯調
就算終究,我仍是不認同對方的態度或看法,但這也是強化了我的『尺』,讓我知道,在這個層面我特別介意,這是我的敏感處,是我不容退讓的原則與堅持。
當然,也有可能我被說服了,從對方的論點裡看見新的、我原本沒看見的東西,不要羞於面對自己的缺失,人無完人,若自己真的這麼完美早就羽化成仙了。
阿╰( ◜❤◝ )╯調
此時,我的『尺』又添加了些新的東西。
它多了新的刻度,它讓我理解到世界上有更多不同可能。

這跟這本書一樣,或許我仍然很難去共鳴著作者的心理。
但當我知道,有人受著這樣的情緒折磨時,我也覺得不知所措,我想做些什麼,但又怕自己承擔不起對方的重壓。
阿╰( ◜❤◝ )╯調
-
等下次那個女孩來上課的時候,我一起把兩本書都借給她吧。
那些妳沒能對我說的,或是妳一直在我面前想保持好的形象難以啟齒的,亦是妳說了我也幫不了妳的,希望妳可以藉由故事的方式多一種排解的可能。
妳母親跟我說,妳經常會無預警痛哭。

這麼多年來,我是用我的方式向你們這些小孩子們表達,我很愛你們。
我不會阻止妳哭,相反地,我怕妳不哭。
阿╰( ◜❤◝ )╯調
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無法調解的情緒。
如果說,聽一些我遇過的事情,能讓你們好受一點的話,我都會說。

而我會像這樣日復一日,不斷對自己說話是有理由的。
這是我找到我自己那把『尺』的方式。
從小到大,幾乎不間斷地,天天試圖從對自己的不自信中,找到去愛自己的理由。
最後發現,也只有我自己才能這麼去愛自己了,不是嗎。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其實我覺得跟自己對話這件事還有跟別人談話相處大概都是解決焦慮的一個方式,
我以前也很容易焦慮,老師還會笑我感覺我隨時就像天要塌下來一樣。
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我遇到很多糟糕的事情,像惡意排擠或是被散播不實的謠言,我在國中幾乎很多人認識的,但是不是好的那種。
我花了很多時間跟自己對話,我的高一班導也花了很多時間跟我對話,我才從不會說話到漸漸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
看到妳的噗文,其實我覺得我很感謝我所遇到的老師,她讓我知道其實很多事情沒有我想的那麼糟,很多人還是會因為相處而認識我,不是因為謠言不是莫須有的東西。
話有點多,真是不好意思,但是很想說說,如果妳的學生有憂鬱的困擾,妳做的這些真的會讓人感受到自己還是被關懷的,雖然可能會花點時間去瞭解到
阿╰( ◜❤◝ )╯調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 其實她在我面前,我都覺得很正常,不會過於鑽牛角尖,很多想法也挺成熟的,所以我仍是照和當初她小六時遇見她時,始終如一的態度。
而我想,這種相同的態度也是她所需要的?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我覺得在老師面前我也會很盡力保持很一般沒什麼的樣子,除非真的很需要向人求助了,我的狀況是很嚴重到不是鑽牛角尖了XD
如果她不想打破這個平衡我覺得就繼續這個方式就好,如果真的她會想向你說什麼大概也可能在看完這兩本書之後吧……
至少我覺得我是到被老師發現躲在學校哭才敢說的XD→咦
阿╰( ◜❤◝ )╯調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 我不太清楚夜衍經驗的原委,所以很難表達意見……但至少從妳自己的感覺當中,自己也收獲很多吧
我在想,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經歷當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去面對這個世界的方法。

方法有很多種、每個人需要的愛也有很多種。
只要自己比自己的『尺』還要進步一點點,都是值得開心並驕傲的事情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我覺得收穫很多,但是如果我會有如果我有小孩我會很怕她跟我的經歷一樣,太辛苦了。→喂
因為我覺得我的東西很複雜,也很難講清楚XD
不過我很慶幸我求學的路上我的老師有很多都是好的,在我很無助的時候會幫忙我。
雖然現在聽說很多不太好的老師,但是好的老師不管是家教還是學校老師我都遇過,我真心的非常感謝這些老師幫我度過我覺得人生裡面很艱難的部分。
阿╰( ◜❤◝ )╯調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 該怎麼說,我一直秉持著要給人釣竿,而不是魚吃的原則?
我並不覺得自己能夠偉大到去影響任何人,但我能做到的,只是分享自己的經驗,由對方自己去找到合適自己的要素來取用。
這方面我倒是沒什麼理想,或是想要她從我身上真的學到什麼東西哈哈哈哈。

但當她真的有需要時,我能給予的程度都會給予。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我覺得那樣就夠了,我的老師也都是那樣,她們不會給我一個標準答案,但是告訴了我,我不是異類,就算不一樣,還是有人會喜歡我、接納我。
我覺得我的問題也就是在那裡,個性太奇怪,太過獨立、早熟,所以小時候會被很多人討厭。
但是我也很龜毛,我就不想變得跟別人一樣XDDD→很糟
我自己覺得不好的地方會改,但是我並不想變得跟誰一樣,那感覺就不是自己了啊……
阿╰( ◜❤◝ )╯調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 說一句比較不中聽的話哈哈哈。
我相信,還是有獨立、早熟,但討人喜歡的人吧
一旦想到有這樣的人存在,我就會不甘心,同時也很好奇,為什麼別人會這麼喜歡對方。

所以重點不在於“變得跟誰一樣”,而是“我自己終究想要獲得什麼樣的結果”。
(說實話也不會有人在乎我們自己到底跟誰像、跟誰不像。)

若想要被更多人喜歡>我討厭妥協→那就妥協。
反之,若想要被更多人喜歡<我討厭妥協→那就接受可能會被某些性格的人厭惡的事實,坦然去接受它,不再糾結。
阿╰( ◜❤◝ )╯調
當然,如果仍是覺得“人家就是討厭跟其他人一樣,感覺要是我變成那樣就輸了,但我知道這樣不好啊”,哈哈哈那也挺可愛的
有時候很坦率地把這樣的話說出來的人,我也覺得很厲害。
而以結果論來說,大家也比較能接受這種坦率——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我也認識早熟但是討人喜歡的人,所以我知道這是很微妙的事情XDD
我覺得人的個性跟經歷的事情都會影響吧,
不過漸漸長大之後,我也發現自己的一些缺點還有一些部分。
最後我覺得我還是很任性的想要自己開心一點,而不是變成誰,這大概就是我覺得成長帶給我最微秒的變化,
當然也還是有朋友喜歡我,也有聯絡很久很久的友人,以前不懂的現在慢慢發現其實也沒有不好。
然後我覺得我就是你""裡說的那種人,但是我現在能接受,也很喜歡現在的狀態,很輕鬆,喜歡我的人很清楚我是怎樣的人,不喜歡我的我也不太在意,因為可能也沒有什麼聯繫……
→覺得過了二十就會傾向讓自己輕鬆一點過生活
阿╰( ◜❤◝ )╯調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 不會啦,有時候太過正經也不是好事。
比如我已經很久沒有因為某一件事情感到超級生氣或超級難過了
總是在覺得不爽快的那一秒,去思考自己為什麼不爽快,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自己調解掉了。

被人形容是:‘應該心裡有很多話想說但表面上假裝是這個樣子’,我也挺無奈,但下一秒我又很開心地吃吃喝喝逗貓咪 (金魚腦無感)
所以看見坦率的人都會很開心
有種“謝謝,我把我的夢想都託付給你們了”的舒暢。
夜衍-不做死就不會死
以前我應該就是很正經到可怕的地步,所以才不討喜吧 (不
但是過了十八之後只有我家人可以激怒我,或是被衝康之類的,不然我覺得生氣好累……(等等
我覺得坦率活得比較開心,但是我覺得坦率不是不顧別人感受的把話都說的很難聽,
因為我不太擅長說很好聽的話,所以我學的就是把實話看人能聽幾分就說幾分,剩下的沉默就好 →聽八卦不說話的
只是有些話會特別想說,然後就很偶爾大概幾年會去躺槍一次…… (夠了
哎里。在無雙裡面等荒野
這本我也看完了不過還沒消化完畢
阿╰( ◜❤◝ )╯調
哎里。在無雙裡面等荒野 : 我意外地覺得這本比第一冊沉重很多……(個人感覺)
哎里。在無雙裡面等荒野
阿╰( ◜❤◝ )╯調 : 第二本有relapse的意味
阿╰( ◜❤◝ )╯調
哎里。在無雙裡面等荒野 : 是復發的意思嗎?(我有查字典 )
阿╰( ◜❤◝ )╯調
[アリ。] 之前有寫<<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所以叫...
很不好意思地寫了一堆在人家的噗上。
如果想看一些比較學理(?)上的描述可以往這邊。
哎里。在無雙裡面等荒野
阿╰( ◜❤◝ )╯調 : Relapse,病態的復發。
我會用這個詞是因為個人精神狀況的敘事裡面,反映作者在試圖脫離家庭的困境中,因為不忍切斷跟母親的關係又倒退回去原生家庭的「病態的」狀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