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一個關於臺灣創作平台的分析和murmur(?
掰噗~
我估狗看看 (code)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我最一開始寫文是在鮮鮮,只能說用到現在,還是覺得鮮鮮很好用,但是為什麼在大陸的lofter、不老歌、JJ或晉江崛起時,臺灣卻沒有一個像是鮮鮮一樣的創作平臺再次出現?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我自己分析下來就幾個原因: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1.客源(創作者&閱覽者)不足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臺灣雖然創作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在鮮鮮倒了之後,整體的客群被分散,不論是創作者或是讀者,有些人到P站,有些人到fc2,有些人到螞蟻,有些人到popo。
假如原本有一萬個客人在鮮鮮,卻被各個小站瓜分,並不是說小站的存在不好,而是當客群被分開,就很難再把他們聚集起來,如果要再創造一個如同鮮鮮的網站,前期吸收關注會十分困難。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2.使用者付費的觀念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大概就斗內的概念,在鮮鮮裡,作者可以將文章列為VIP,則讀者需要付費才能看,而費用也是鮮鮮和作者拆帳,但是在大陸的創作網站崛起後,大量的創作讓讀者不需要付費即可閱覽,最後消費者因為習慣不用付出就可以看文,自然在需要付費時的人數就會減少,鮮鮮面臨過這樣的問題,而未來崛起的每一個網站在營利上也會面臨同樣的窘境。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3.創作者與閱覽者的互動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lofter可以有點愛心的機制(這跟FB很像),很多人不喜歡留言,但是這樣簡單的模式可以讓創作者見到自己的文章被支持,而且是一個被量化的數字,鮮鮮過去也有類似的機制,不過鮮鮮的熱度無法累積。
這個機制在現在速食文化中,可以簡單而快速的連結創作者和閱覽人,而且轉發(分享)又增加閱覽人自己本身粉絲的曝光度,整體來說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4.同人和原創的分家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以前鮮鮮是同人和原創一家,只是有分流,在lofter則是同人和原創共生(不過明顯同人>原創),未來臺灣要出現一個網站可以讓二者共同生存,就必須有二者的輔導機制,鮮鮮的原創之所以興盛,是因為背後有出版社在支撐,同人則是入V的回饋機制,這樣相輔相成,讓同人和原創出現在一起,還可能讓彼此分享客源。(例如看同人的讀者也會同時看原創,這樣讀者就會更願意待在同一個網站內)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5.網站的更新與維護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以ao3為例,他們是有對網站本身斗內的機制,而Lofter則是本身由工作室起家,鮮鮮本來就是一家公司,但是臺灣目前的平台幾乎都是由個人或是小團隊支撐,無法提供完善的金源和功能,很容易在前期就胎死腹中。

這是產品生命週期的圖,臺灣目前的平臺幾乎都在導入或是成長期就因為沒有人力和經濟的壓力倒閉,這也跟第2點有關,因為消費者沒有給與他們繼續經營的動力(不論是錢或是人流)。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6.tag搜尋與陌生開發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陌生開發這個詞,簡單來說就是保險業務在路上叫你填資料進一步跟你推銷保險,而搜尋tag也很像這樣,你可以由tag去搜尋到相似的陌生創作者,進而認識更多人,打上tag相對來說也是一種自我推銷和經營,可以吸引同質性高的同好,這是lofter和ao3成功的原因,過去鮮鮮只能搜索文章或資料夾標題,就很難找到喜歡相同作品的同好,而目前臺灣的網站也很少做出這樣的分類機制。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7.直覺性的使用模式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在更新內容方面來說,鮮鮮和lofter可以算是簡單而且方便的,以我自己在fc2的經驗來說,我需要花一段時間上手,可是前二者幾乎可以算是立刻上手,也就是說,讓創作者不需要在創作完後再傷腦筋在更新上,會讓他們更願意在那個網站待下來,而我用過幾個臺灣網站也有相似的問題存在,他們想要提供很多功能,但是卻變成很複雜,如果可以簡化再慢慢增加新功能(像是噗浪這樣更新),才能讓進入的門檻降低。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8.圖文的使用差異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圖文二方以完全不同的模式使用,當然網站能夠要呈現的方式也不同,如同剛才上面提到的速食文化,如果不能在第一眼吸引到閱覽者,那就留不住他們,lofter在這方面處理算是不錯,但是以臺灣目前而言,圖文一直算是分開的狀態,不管是過去的鮮鮮或是現在存在的創作網站,都是以文章為主,也因此讓繪圖的客群無法進入。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9.智慧型手機的普及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智慧型手機普及後,讓app也跟著興起,多數的網站依然要用瀏覽器開啟,而沒有自己獨立的app,有些甚至必須用跟電腦相同的介面,在手機或是平板上的操作就顯得不方便,那使用者相對來說會因為這樣的困難而轉到其他平臺。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10.追蹤列表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雖然臺灣多數創作網站有追蹤的機制,但是要看該作者的內容時,還是需要點到創作者的頁面,無法統合成一個簡單的瀏覽模式,不錯的例子就是湯不熱,追蹤後就可以直接在自己的頁面上看見內容,好處是在後台的計算可以推薦閱覽者其他相關的作品,擴大創作者與閱覽者的連結。(這個可以參考FB,如果你追蹤candy crash,他也會推薦Farm heroes)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總結】其實臺灣是一個相對來說對創作友善的環境,跟lofter和WB不時傳出被官方刪文或是屏閉,我覺得很有市場潛力,從鮮鮮倒閉以來,臺灣的創作者和閱覽者不斷外流,因為沒有一個專屬於他們的網站,如果以臺灣開放的風氣來建構一個創作網站,我想能夠吸引許多中文圈的使用者光發肉不會被刪文和屏閉這一點就該被大力推廣(欸)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曦寧✈エミミケ] [LOFTER相關] - - (條目截圖 - shinanbanch...
補充資料,還是改個噗首好了,我講了一堆跟lofter無關的東西
異ヽ(•̀ω•́ )ゝ✧
其實我從來沒用過鮮網,只聽說以前很多人用XD
一直以後都是在台論、冒天之類的地方混,那裡也是不必付費就可以看文的地方(然後都倒了(
好奇為什麼大陸創作網站崛起後就讓大家習慣看免費文,他們不是也有vip制嗎?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異ヽ(•̀ω•́ )ゝ✧ : 因為VIP的數量相對來說還是少,多數的作品還是不用錢就可以看,而且他們因為人口基數大,所以文章也多,變成閱覽者在選擇上也更多,使得他們不太願意付錢看文,因為免費就多到看不完了。而且還有盜版問題也是原因之一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lofter的經營模式,我是知道他們有在做周邊(?)和賣廣告,不過這些在我使用的初期(大概三年前)是沒有的,所以可以推論,這些功能是在他們擁有夠多的使用者後,才以使用者為顧客導出的商品,也就是說,他們不需要靠VIP來賺錢,而是販售曝光度。
異ヽ(•̀ω•́ )ゝ✧
原來如此
FC2的確一堆盜版,本來很多台灣創作論壇都變成了轉載區
台灣人應該滿習慣免費看文的(不包含租書和買書的話)現在對岸可能反而還好,喜歡的作品還是願意付費
之前課堂上有做過調查,是因為x江x點的費用沒有很貴(1人民幣:100虛擬幣左右),而且支付寶付費很快,減低了付費的排斥度(人口基數大付費的人比較多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希望台灣創作網站做得起來,之前創革什麼的也都倒了覺得很誇張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異ヽ(•̀ω•́ )ゝ✧ : 付費方面也是一個門檻,能不出門用手指就購買是中國的一大趨勢,臺灣雖然可以網路刷卡,但是比起支付保,在使用上依然比較麻煩。
其實我覺得臺灣還是有人願意付錢看文,但是那是當網站已經有足夠的人氣作者才可以行的通,如果名氣不足,設立VIP反而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阻礙,而這個也必須說到人口數量,因為作者一篇文能收到的獲利很低,如果沒有足夠閱覽者付費,那網站和作者都經營不下去。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要建立一個網站本身就不簡單,要吸引消費者更難,最後的創新和維持又是個考驗,鮮鮮也是花了非常多年才有這樣的成績,但是若沒有經濟上的支援,很難走到這一步,就像島民(?)常說一句話:愛不能當飯吃。
沭 SHU ❥
啊我就是從鮮網還沒改版開始入圈的,超懷念耶,如果倒了我應該也找不到我以前的文章了吼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沭 SHU ❥ : 以前的文章應該都找不到了,可能就要看有沒有被備份(?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鮮網首頁
超懷念,首頁還活著
沭 SHU ❥
我覺得最難過的大概就是跟讀者的留言都一去不復返了,但我覺得他消失了也好我覺得看以前的文都覺得自己好中二,留著也是黑歷史,天啊果然是中二才能寫出來的東西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沭 SHU ❥ : 我完全不敢回去看那時候寫的文,雖然有些梗我到現在還是覺得當時的我瘋了(?),可是就是那個年紀才會寫出來的文啊
冂十二
之前有看過有人想架平台,光是開發費用五十萬,後續維護也要算進去更多成本了,更何況還要養一台主機,這些錢燒完還不一定有人流進來,廣告回本可能就很困難了。
冂十二
而且大陸人口基數大是一個因素,伴隨著投資者也比較多,他們初期都是大把大把鈔票在增加客群,鞏固客群,等人流多的時候在大筆回流營利。
冂十二
不過我希望你不要刪,給我以後做為開發功能的依據ww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冂十二 : 以在水中寫字同人板為例,他們是租用主機架設網站,相關費用給你參考:[公告]論壇支出現況與募款方式(0226 更新) - 站務/公告 - 同人板 Written in Waters
目前多數的網站都是以這種方式經營(就我所知隨緣和螞蟻都是),新產品在進入市場前期,使用者少、利潤低,主要是要吸引客戶上門(打出知名度),這段期間所需要投入的資本最多(企劃、開發、宣傳等),要是能夠撐過這段時間,其實狀況就會好很多,但是像我上面說的,多數的網站都是個人或是小組織構成,很難獲得充足的金援。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中國目前成功的原因,我覺得人口基數的確佔了一個很大的優勢,舉例來說,在台灣賣一支牙刷的利潤是10元,2300萬人都買,能夠賺到2億3千萬;但是到中國一支牙刷的利潤是1元,卻可以賣13億人口,賺到13億元,這樣分散下來,成本相對變低,回收的利潤卻高。
轉到網路的斗內來說,VIP文章如果有10%的人會付費,那中國用的價格十分低廉,也會因為人口龐大而較為容易回收成本。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在鞏固客群這方面,我覺得就要給一個誘因,不管是吸引閱覽者或是創作者,因為一開始知名度不高,顧客難以得到回饋,那要給他們一個加入的因素,以鮮鮮來說,就是他本身是出版社,在那裏可以獲得出道的機會;晉江我記得幾年前有內部比賽,獲勝的好像有獎金和出書的機會,這是比較實質方面的回饋,也比較針對創作者,而吸引閱覽者則是靠創作者本身的紛絲,所以就是個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冂十二 : 你開發的時候一定要跟我說,我當你第一個使用者(欸
沭 SHU ❥
欸喔小孽求不要刪這噗!我覺得這噗分析的很棒很受用想珍藏XD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讓我想想,因為這噗是我邊想邊寫,所以內容沒有順序也沒有資料佐證,大概比較像是murmur和思考的脈絡而已
冂十二
其實我覺得鮮鮮沒有很好用耶><
可能是因為對圖像創作來說介面不友善,
自從被瓜分小站後,感覺就沒甚麼心力去試那些小站,
很大的因素還是人流問題,
其次LOFTER有很大的爭議點是抄襲TUMBLR,
大陸感覺不少平台是抄襲模仿後來才走出自己的路(?)
比如說blibli我覺得也是學niconico,更不用說百度學google
之所以lofter人流多也是因為中文圈大多數都在那邊,tumblr都是外國圈。
水中寫字他套的是現成的論壇框架去做,所以省了開發費用,
現成的東西就是不需要技術成本但相對靈活好用度就不夠。
我是想練手做個簡單的小平台啦XD但是我不想花錢養主機(欸), 你當使用者大概會抓出很多BUG www 架網站平台真的不容易orz....我是指從無到有...不是套別人現成的... 在台灣要獲利真的滿不容易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鮮鮮和目前現存的平臺都是文字類型居多,圖片類型的幾乎沒有,我覺得要開發一二者兼顧的網站很困難,一是介面陳列的方式不同,二是吸引的取向不同,能做到像是湯不熱那樣其實需要的不只是『創作』,裡頭也參雜著『社群』,並非單一面向。
現在可以說是成功的網站,幾乎都是二種性質皆存在、相輔相成的關係。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再來是目前很多網站都是用論壇式的模式作業,我覺得其實還是無法做到所謂的『個人化』,普遍的網站都可以做到創作分享或是同好間的互動交流,可是為使用者做出一套屬於他們的『服務/商品』,才能與其他業者做出市場區隔。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湯不熱和噗浪,我可以追蹤我想要追蹤的人,我想看見的資訊由我自己選擇後,呈現在我的頁面上,而不是我必須主動去尋找我想要的訊息。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再來是架設一個網站需要的資本,除了硬體以外,還需要考慮軟體,我不是資訊類出身所以無法談科技到很深的程度(。),但是軟體最重要的部分是『人』,因為現在的商品週期非常短(ex.手機的生命週期是三個月就會被淘汰),網站的更新和維護其實也是,要如何把這樣無形的成本列入,然後還要cover實體的成本(主機、網域名稱etc.),前期幾乎都是虧本狀態然後臺灣的老闆喜歡立即回收所以又不喜歡投資(。),要非常長的時間才可能把投入的成本回收。
冂十二
所以台灣很厲害的平台or人才是都不做台灣市場的,
我之前有看過一個做得還不錯的教育平台,整個像是美國的網站,但那老闆是台灣人ww
還有幾隻很厲害的app根本也都以歐美市場為主,
不然就是去做大陸的服務ww我認識一個大陸工程師說他公司是台灣人開的,高層都講繁體www
無形的成本其實都是興趣者自願無償投入的,剩下的開銷就是硬體主機$,
而且我之前聽說廣告收益要使用者去點才會入帳,不然根本沒用,我不曉得現在是不是。
冂十二
最近還聽大陸朋友說大陸就算做不紅的遊戲也是賺錢........orz
又是因為人口基數大XD..........
冂十二
如果要把簡體人流吸引過來確實可以自由發布成人文是很不錯的誘因,但不確定說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lofter和水管有一種新型的廣告,就是在開啟前播放一段廣告,大約3~5秒左右(水管有更長的),這些就跟電視廣告一樣,不需要點擊就算廣告收入,如果有點擊似乎還會另外收費(大概,這個我需要去問一下現在做傳播的同學),還有很多是和其他業者做聯名類的商品,不過這是需要一定知名度才有辦法。
臺灣目前的人才一直在外流,不只是做平臺或是網頁,醫療和餐飲甚至願意讓遠在新加坡的企業來臺灣挖角,所以說如果厲害的人都在做不是臺灣的產品,其實也是蠻正常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不夠大/市場接近飽和』還有薪水ry,就像你朋友說在中國做不有名的遊戲也能賺錢一樣,不是說市場大就一定可以有高利潤,而是在回收成本上相對容易,而且因為消費者數量龐大,分散後的成本低廉,所以看起來很像怎麼做就可以怎麼賺。
小孽@記得呼吸吃飯睡覺
其實要做二岸的創作平臺市場很需要一個功能:繁簡轉換,拿我自己當例子,我看簡體字需要想一下,我的讀者看繁體需要想一下,我們各自因為閱讀習慣而產生門檻,這點算是一個需要彌補的缺點。
然而還有一點就是中國的網路封鎖,他們封鎖太多網站,導致他們內部自己構成的平臺強大,但是外部的平臺無法進入(所以他們有了lofter→tumble和百度→google),說是要吸引簡體市場的消費者,其實這一點才是真正的問題,如果多了一道翻牆的手續,能進入的人就會少很多,所以能夠放/閱覽R18的作品卻不能被中國封鎖,才是真正的困難所在。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