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ry
@Ellerynote
Tue, Jun 20, 2017 3:09 PM
Tue, Jun 20, 2017 3:22 PM
21
1
[ #ask ] #遲來的回覆
因為是畢業季,所以收到就業相關問題。
覺得可能會有人有相同的疑問,所以我把回答也同時貼過來。
雖然不知道自己的經驗是否幫得上忙,大家看看就好 XDDD
Ellery
@Ellerynote
Tue, Jun 20, 2017 3:10 PM
問: 請問你的主修和畢業就業相關性大嗎?
Ellery
@Ellerynote
Tue, Jun 20, 2017 3:11 PM
我: 大學生物系畢業後,有短期進過實驗室工作(因為本科嘛,總感覺沒其他選擇,而且理科薪水高),但後來發現自己非常不適合待在那種工作場合,每天做一樣的事,培養細菌、整理報告、寫行銷文(生科相關產業)。我知道自己就是到處沾一點的人,喜歡創意和多樣化,所以純理組的作業模式會悶死我。
Ellery
@Ellerynote
Tue, Jun 20, 2017 3:12 PM
之前可能有提過,我學習生涯非常雜亂,文理兩系所通吃。所以雖然我的文憑都是Bsc和Msc,但並不代表我是個100%理科生。研究所畢業後,我因為知道自己不適合理科環境(雖然還是拿理科的證書),我選擇進入文科的就業市場,但也不是純然文科,而是擦了邊的出版界(主要負責攝影、設計類,以及外國版權相關)。
和我一路走來非常類似,我工作涵蓋性很廣,有出版、印刷、版權、法律、攝影、翻譯、......。某種層面來說是綜合了我這幾年來的所學。當然拼命學會出版之後,現在又跑去其他行業了,噗(我換領域的機動性也非常大)
Ellery
@Ellerynote
Tue, Jun 20, 2017 3:12 PM
對我來說,熱血和喜歡是種動力,因為我想要這樣做,所以我這輩子不管學什麼,都是為了往我想要的路前進。我很喜歡生物,所以我拿了學位,我想學電影(所以我念了研究所),我喜歡書(做理科的書,背景知識對編輯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我進了出版,我喜歡學習,所以我總是在跨領域找新的工作和挑戰。
Ellery
@Ellerynote
Tue, Jun 20, 2017 3:14 PM
我覺得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可以先試試看本科的路,進去之後也許和你想的一樣,也許不一樣,但每選擇一次,你都會更了解自己一點;沒有錯誤的選擇,也不用擔心現在該怎麼決定未來,未來是不斷在轉變的,根據不同的職業,你會得到不同的收穫,而這些東西都會是你的,別人拿不走,你在來去的選擇中,也會慢慢找到自己,更貼近自己期望的生活和未來。
Ellery
@Ellerynote
Tue, Jun 20, 2017 3:15 PM
這是ask裡的問題與答覆。
Ellery (@Ellerynote). Ask me anything on ASKfm
Ellery
@Ellerynote
Tue, Jun 20, 2017 3:32 PM
Tue, Jun 20, 2017 3:33 PM
補充: 之前聽馬家輝的講座,他提到: 一份工作不能做超過五年。(他講的可能很多爸媽聽了會想殺人) 理由是: 當你一份工作超過五年,你的人脈就只有這些人。但你每跨一個領域,你的人脈就會倍數增長。他認為每份工作都應該盡到最大努力去學習,而你所學到的東西,會在下個五年展現出來。不一定會馬上發生,但這都是你往後人生的資本額。
Ellery
@Ellerynote
Tue, Jun 20, 2017 3:38 PM
我其實從沒這樣想過,只是單純按照我自己想活的方式在前進,但也許他的建議會符合某些人或者相對來說的解答,尤其他是來自香港媒體界→娛樂圈→作家(也是個不斷換身份的人)。
Ellery
@Ellerynote
Tue, Jun 20, 2017 3:44 PM
Tue, Jun 20, 2017 4:17 PM
曾經和朋友討論: 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只能選一種身分。例如: 會計或行銷??
但為什麼你不能是: 會計、業餘音樂家、畫家、詩人???
我自己認為是可以的,而且也會繼續這樣往前走。
每個人想要的生活不同,只有你可以告訴你自己答案。但不要害怕犯錯。覺得選錯了就轉彎,就算你繞了大半輩子找不到答案,每份工作都還有薪水嘛~~ 不會什麼都沒得到的(亂下結論 XDDDDDD
我和大家都會與你們一起加油,畢業超棒的!! 恭喜你們!!!
Ellery
@Ellerynote
Fri, Jun 23, 2017 5:20 PM
剛看到有人順勢詢問了如何準備,才能進入理想行業。
所以我一併把答案放到這邊來,給大家參考。
Ellery
@Ellerynote
Fri, Jun 23, 2017 5:22 PM
如果是美術設計類,學校有做過作品集,或是工作徵求欄位上有要求作品集,請一定要附上喔~
作品集雖然看似沒有用,但其實還是一個門檻,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作品集或相關經驗,說不定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雖然面試官可能只是翻翻 (除非你的作品打中他的點,但這非常個人主觀,也是台灣很令人氣餒的地方)。
也建議你可以多方嘗試,投履歷之外,看看周遭有沒有人待在類似的行業,向他們釋出自己對這方面有興趣,雖然不一定會獲得機會,但有問,就一定會有人放在心上,越多機會越好。
Ellery
@Ellerynote
Fri, Jun 23, 2017 5:23 PM
面試的時候,一定要帶上作品集(能看到實體的東西,會比只有網站呈現更讓人印象深刻,也能代表你很看重這件事)。
有沒有事先做功課,面試官一下就能看出來,所以如果能花點時間弄清楚產業相關的資訊,會給他們帶來認真向上的印象。
另外,雖然履歷上很多公司會寫:幾年工作經驗以上,但如果你是剛畢業,網站上寫1-2年的資歷,也是可以試試看的,千萬不要侷限在對方的要求門檻上,投出去,如果不合乎條件,對方頂多不通知面試;但如果你自己先設限,也可能願意給予新人機會的工作就這樣錯過~~
Ellery
@Ellerynote
Fri, Jun 23, 2017 5:23 PM
通常我自己面試前,會先查詢這工作崗位應開的薪資範圍(面試官很喜歡問,那你想要多少?這時候,你就能講出不虧待自己,也不會高過人家心中預算的金額);接著,我會查這間公司的相關資料,例如他們建立多久啦,通常是往什麼方向在前進,如果是設計類就會更明顯。
Ellery
@Ellerynote
Fri, Jun 23, 2017 5:23 PM
我面試的時候通常都會早到,但我不會直接報到,我會看看進出這間公司的同事和整體氛圍。要記得的是,你雖然是來面試求工作,但不單是他們喜不喜歡你,你也要知道你喜不喜歡、適不適合。他在這一小時內觀察你,其實你也在觀察他。對我來說,這是相對關係。
Ellery
@Ellerynote
Fri, Jun 23, 2017 5:23 PM
Fri, Jun 23, 2017 5:54 PM
盡量表現真誠,對自己要有自信,但要謙虛(這拿捏超難)。最主要是強調學習力強和合群。學習力強,代表你上任之後可以很快上手(台灣公司沒有多餘時間和精力培養新人,非常可惜,但是事實),合群是代表你和同事間可以共處,老闆們就不需要太擔心~他們會覺得這很重要。
其他真的就是看緣分了。面試也是種學習經驗,得失心不要擺太重,公司沒有入取你,不一定是你差,有很多背後的原因,說不定沒上也不是件壞事。可以深吸口氣,再往下一間面試去。
Ellery
@Ellerynote
Fri, Jun 23, 2017 5:36 PM
補充:我面試的經驗不算多,加起來可能十次不到,中間有三次是被邀約,有一次是獵人頭推薦,也就是工作找上門。最誇張的一次,是某老闆直接寫信到我臉書,因為不是朋友,所以還被丟到我根本不會看到的inbox裡,但我看到了,所以回信後就得到面試機會。
對方的說法是:就業網站的分類根本找不到他需要的人。
所以,其實這告訴我們,很多工作是無法被分類的,很多職業的名稱也和你進去公司之後負責的東西不同(在面試的時候可以大概問問)。就像是我們會估狗公司,老闆們也只會這招,就是估狗我們。如果學校經驗特殊,或得獎,這些網頁上都會留著足跡,某些時候也會是公司尋人,會找到你的方式。畢業後還是可以繼續累積作品(如果是美術相關類),如果有自己個人網站,持續更新也很好喔。各種嘗試就會給你帶來各種機會!(撒花
Ellery
@Ellerynote
Fri, Jun 23, 2017 5:52 PM
ps. ps. 那位老闆會找到我,因為我有替攝影雜誌寫稿,他從上面看到我的名字,然後估狗我,找到臉書,就私訊給我。(很奇妙的機運
載入新的回覆
因為是畢業季,所以收到就業相關問題。
覺得可能會有人有相同的疑問,所以我把回答也同時貼過來。
雖然不知道自己的經驗是否幫得上忙,大家看看就好 XDDD
和我一路走來非常類似,我工作涵蓋性很廣,有出版、印刷、版權、法律、攝影、翻譯、......。某種層面來說是綜合了我這幾年來的所學。當然拼命學會出版之後,現在又跑去其他行業了,噗(我換領域的機動性也非常大)
但為什麼你不能是: 會計、業餘音樂家、畫家、詩人???
我自己認為是可以的,而且也會繼續這樣往前走。
每個人想要的生活不同,只有你可以告訴你自己答案。但不要害怕犯錯。覺得選錯了就轉彎,就算你繞了大半輩子找不到答案,每份工作都還有薪水嘛~~ 不會什麼都沒得到的(亂下結論 XDDDDDD
我和大家都會與你們一起加油,畢業超棒的!! 恭喜你們!!!
所以我一併把答案放到這邊來,給大家參考。
作品集雖然看似沒有用,但其實還是一個門檻,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作品集或相關經驗,說不定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雖然面試官可能只是翻翻 (除非你的作品打中他的點,但這非常個人主觀,也是台灣很令人氣餒的地方)。
也建議你可以多方嘗試,投履歷之外,看看周遭有沒有人待在類似的行業,向他們釋出自己對這方面有興趣,雖然不一定會獲得機會,但有問,就一定會有人放在心上,越多機會越好。
有沒有事先做功課,面試官一下就能看出來,所以如果能花點時間弄清楚產業相關的資訊,會給他們帶來認真向上的印象。
另外,雖然履歷上很多公司會寫:幾年工作經驗以上,但如果你是剛畢業,網站上寫1-2年的資歷,也是可以試試看的,千萬不要侷限在對方的要求門檻上,投出去,如果不合乎條件,對方頂多不通知面試;但如果你自己先設限,也可能願意給予新人機會的工作就這樣錯過~~
其他真的就是看緣分了。面試也是種學習經驗,得失心不要擺太重,公司沒有入取你,不一定是你差,有很多背後的原因,說不定沒上也不是件壞事。可以深吸口氣,再往下一間面試去。
對方的說法是:就業網站的分類根本找不到他需要的人。
所以,其實這告訴我們,很多工作是無法被分類的,很多職業的名稱也和你進去公司之後負責的東西不同(在面試的時候可以大概問問)。就像是我們會估狗公司,老闆們也只會這招,就是估狗我們。如果學校經驗特殊,或得獎,這些網頁上都會留著足跡,某些時候也會是公司尋人,會找到你的方式。畢業後還是可以繼續累積作品(如果是美術相關類),如果有自己個人網站,持續更新也很好喔。各種嘗試就會給你帶來各種機會!(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