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2:33 PM
Mon, Jun 12, 2017 2:37 PM
4
1
#雜
法網昨天結束了,不過這兩個禮拜網球界還有個熱鬧(?)的新聞。
前網球名將 Margaret Court,她得過24屆大滿貫賽女單冠軍,澳網其中一個球場也以她為名。
Court 五月底於西澳報章發表聲明,由於澳航 (Qantas) CEO Alan Joyce 致力爭取同性婚姻的緣故, 因此她不會再乘搭 Qantas 航機。
#以上帝之名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2:34 PM
Mon, Jun 12, 2017 12:38 PM
Margaret Court slams Qantas over same sex marriage support | Dail...
'I believe in marriage as a union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 as stated in the Bible.'
'You statement leaves me no option but to use other airlines were possible for my extensive traveling.'
Margaret Court為反同性婚姻 聲言以後盡量不乘搭澳洲航空 | 運動公社 | 香港獨立媒體網
「我相信婚姻是如聖經所說:一男一女的結合。」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2:37 PM
澳洲網壇名宿 Margaret Court 反同性婚姻言論惹來熱議
現年 74 歲的 Court 是柏斯 Victory Life 教會牧師。
Court 指出,在她的教會中也有一些同性戀者,除了同性戀者外,教會還有不同國籍者,人數多達 2,500 人。 他們都知道她愛他們, 她表示並不是反對他們,因為這是他們的選擇, 但卻請他們不要結婚, 因為這個制度由來已久,她相信一個小孩需要一個父親及母親共同撫養他們, Court 並以聖經來支持她的說法。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2:43 PM
Stosur advances at Roland Garros and warns of Margar...
Andy Murray: Margaret Court's homophobic comments are offensi...
單打冠軍 Samantha Stosur 和 Andy Murray 陸續表態,表示球員可能會抵制,不願意在 Margaret Court Arena 出賽。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2:46 PM
Wed, Jun 28, 2017 12:39 AM
《人類大命運》花了一點篇幅在討論這事,不過我第一個想起的是:
陳曉唯
中國從事同性戀文化研究的學者張北川,曾因對愛滋病的教育、預防與關懷做出的特別貢獻,獲得了由貝利馬丁基金會頒發的貝利馬丁獎。
然而,張北川的研究並不是特別對於同性戀,而是對於「人」的存在。
名記者與主持人柴靜曾於節目專訪張北川,她問:「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受同性戀者?」
張北川回答:「
因為我們的性文化裡,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2:51 PM
P.216-219
2013年12月20日,烏干達國會通過《反同性戀法》,認定同性戀活動屬於刑事犯罪,某些犯行可能重判到無期徒刑。
整件事情得到基督教福音教派的推動和支持,認為上帝禁止同性戀行為。他們引用〈利未記〉第18章第22節「不可與男人苟合,像與女人一樣,他們兩人行了可贈的是,總要把他們治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作為舉證。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2:53 PM
在過去這幾個世紀裡,正是因為同一則宗教故事,造成全世界有數百萬人受苦受難。這個故事的三個成分,可以簡單整理如下:
倫理判斷>人類應當服從上帝的命令
適時聲明>大約三千年前,上帝命令人類不得有同性戀活動
實務指示>人類不得有同性戀活動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2:54 PM
Mon, Jun 12, 2017 12:55 PM
這個故事是真的嗎?
關於「人類該服從上帝」這個
倫理判斷
,科學家無從置喙。就個人來說,誰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你可能認為人權比神的權威更重要,所以如果上帝命令我們侵犯人權,我們就不該聽祂的話。然而,沒有任何科學實驗,能夠判斷這個問題孰是孰非。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2:55 PM
Wed, Jun 14, 2017 3:07 PM
相較之下,對於這裡的
事實聲明
,也就是在三千年前,宇宙的創造者命令智人不得從事男男行為,科學就有許多意見了。畢竟,我們怎麼知道這個聲明是真的?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2:58 PM
檢視相關文獻,會發現雖然這項聲明曾一再出現在幾百萬筆的書籍、文章和網站裡,都一切都指向唯一一個源頭:《聖經》。這樣一來,科學家就會問,究竟《聖經》是由誰、在什麼時候寫的呢?
請注意,這是一個事實問題,而非價值問題。虔誠的猶太人和基督徒聲稱,至少〈利未記〉是上帝在西奈山吩咐摩西的故事,而且從那一刻開始,從未有一字增減。科學家又會繼續追問:「但我們怎麼能確定?」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00 PM
多數經過同儕審查的科學研究都一致認為,《聖經》是許多不同文本的集合,而這些文本則是由許多不同的人類錊加,在他們聲稱的事件過了幾百年後才寫成的,要等到聖經時代過了許久,這些文本才終於集結成一本宗教聖經。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02 PM
因此,
從目前最科學的證據來看,〈利未記〉裡反對同性戀的看法,反應的不過是古代耶路撒冷幾個祭司和學者的偏見。
雖然科學無法判斷人類究竟是否該服從上帝的旨意,但對於《聖經》的源頭就有許多話可說。
如果烏干達的政客認為,只要兩個男人在一起找了樂子,創造出宇宙、銀河和黑洞的那股力量就會因此震怒,這時科學就派上用場,駁斥這個實在沒道理的念頭。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02 PM
-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03 PM
Mon, Jun 12, 2017 1:04 PM
雖然我有點懷疑這個策略的可行性啦
(腦補了一下在路上跟傳教的大姐說其實聖經只是幾個人類男子的偏見罷了,那畫面似乎有點狂)
新新
@haruspring
Mon, Jun 12, 2017 1:05 PM
Mon, Jun 12, 2017 1:05 PM
可是除了這樣之外,到底還能有什麼方式啊?到後來 Court 都說她被 gay 團體密謀報復了……
載入新的回覆
法網昨天結束了,不過這兩個禮拜網球界還有個熱鬧(?)的新聞。
前網球名將 Margaret Court,她得過24屆大滿貫賽女單冠軍,澳網其中一個球場也以她為名。
Court 五月底於西澳報章發表聲明,由於澳航 (Qantas) CEO Alan Joyce 致力爭取同性婚姻的緣故, 因此她不會再乘搭 Qantas 航機。
#以上帝之名
'I believe in marriage as a union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 as stated in the Bible.'
'You statement leaves me no option but to use other airlines were possible for my extensive traveling.'
現年 74 歲的 Court 是柏斯 Victory Life 教會牧師。
Court 指出,在她的教會中也有一些同性戀者,除了同性戀者外,教會還有不同國籍者,人數多達 2,500 人。 他們都知道她愛他們, 她表示並不是反對他們,因為這是他們的選擇, 但卻請他們不要結婚, 因為這個制度由來已久,她相信一個小孩需要一個父親及母親共同撫養他們, Court 並以聖經來支持她的說法。
單打冠軍 Samantha Stosur 和 Andy Murray 陸續表態,表示球員可能會抵制,不願意在 Margaret Court Arena 出賽。
陳曉唯
中國從事同性戀文化研究的學者張北川,曾因對愛滋病的教育、預防與關懷做出的特別貢獻,獲得了由貝利馬丁基金會頒發的貝利馬丁獎。
然而,張北川的研究並不是特別對於同性戀,而是對於「人」的存在。
名記者與主持人柴靜曾於節目專訪張北川,她問:「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受同性戀者?」
張北川回答:「因為我們的性文化裡,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2013年12月20日,烏干達國會通過《反同性戀法》,認定同性戀活動屬於刑事犯罪,某些犯行可能重判到無期徒刑。
整件事情得到基督教福音教派的推動和支持,認為上帝禁止同性戀行為。他們引用〈利未記〉第18章第22節「不可與男人苟合,像與女人一樣,他們兩人行了可贈的是,總要把他們治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作為舉證。
倫理判斷>人類應當服從上帝的命令
適時聲明>大約三千年前,上帝命令人類不得有同性戀活動
實務指示>人類不得有同性戀活動
關於「人類該服從上帝」這個倫理判斷,科學家無從置喙。就個人來說,誰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你可能認為人權比神的權威更重要,所以如果上帝命令我們侵犯人權,我們就不該聽祂的話。然而,沒有任何科學實驗,能夠判斷這個問題孰是孰非。
請注意,這是一個事實問題,而非價值問題。虔誠的猶太人和基督徒聲稱,至少〈利未記〉是上帝在西奈山吩咐摩西的故事,而且從那一刻開始,從未有一字增減。科學家又會繼續追問:「但我們怎麼能確定?」
如果烏干達的政客認為,只要兩個男人在一起找了樂子,創造出宇宙、銀河和黑洞的那股力量就會因此震怒,這時科學就派上用場,駁斥這個實在沒道理的念頭。
(腦補了一下在路上跟傳教的大姐說其實聖經只是幾個人類男子的偏見罷了,那畫面似乎有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