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book
《永別書》張亦絢
我覺得這本書好像是恐怖小說,恐怖到我得把它搞定了才能去睡覺。這句話完全是稱讚的意思。
永別書—書摘
#新新唸唸
新新
有一些書我要深深吸進一口氣,做好心理準備才會開始讀。大約一半的狀況跟書的本身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對於自己有可能看的書與電影都會盡量避開任何的描述與心得,所以這種感覺比較近似某種電波,《永別書》就是這種。
新新
第一部對我來說頗熟悉,最近的閱讀主題台灣史簡直大大地重複地寫在背景正中間,不過前陣子看的那些比較偏向史學普及書籍,小說在形式上很不一樣,加上作者特意把這本書寫的很自傳自述式,結果第二部的兩次爆炸衝擊來的時候我簡直被震在原地不能動彈,有種好險我是在家裡看,身邊都是我的錨(錨們呼呼大睡),不然我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神。
新新
沒那麼小的時候看《擊壤歌》,當年還不認識朱家的人(現在也沒有多認識啦,雖然知道了賣T恤的大哥朱O恆與他的兩個弟弟朱O安和朱O勳),只覺得小蝦根本沒在念書還是考上台大,大把的時間都用來傷春悲秋,難道這種中二力就是本書成為推薦讀物的原因嗎?
當然不是。
看賀殷殷叨叨絮絮的講起來,才發現無病呻吟與風花雪月,既是政治不正確,又非常的撫慰。(那時候我還沒長出看得見其中外省人優越感的能力)
新新
緊接在承認自己對蘇偉貞的偏愛(這個作家根據賀殷殷描述,也是很有外省優越情調,文本中有明顯的外省意圖),喜歡到甚至不愛討論、不愛說明——之後,她輕輕地講到:
女人也好,女同性戀也好;台灣人不台灣人,「沒有一個,是我真正屬於的族類——」
新新
賀殷殷有她具有毀滅性的背景,這件事情將她深深地與世界隔開,也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她看待世界的模式,但回到認同來說,我隱約的感覺,在台灣這個小小的島嶼上,充斥著太多零零落落的認同,如果我能像這本書一樣,對於冬樹,小朱,萱瑄甚至是小惠和賀殷殷的爸爸媽媽都能夠多一點認識,我是不是也會有能力對這塊島上的其他人多一點溫柔?
新新
印象中我在看到爆炸前還有想著一些其他的什麼,但後來剩下就是些殘片。我蠻感謝編輯在最後放了張亦絢和我愛的孫梓評的對談,還有編輯與張亦絢的問答記,這兩個附錄的氣氛很明亮,讓我不至於在小說中卡得太深忘記換氣,雖然我好像還是無法控制的發了將近半的小時的呆才睡著就是……
新新
【作家讀書筆記】原來黨外運動,可以混搭女同志成長史──讀張亦絢《永別書》
小說是我的信仰,從小就是。我把自己獻給它,因為它曾把我從人世最險惡的欺騙拯救出來。不是因為我相信小說句句屬實,而是我知道這門藝術,不是給予真實,而是以特殊的手段,傳授給人們,在乎真實的能力。
新新
剛剛又想了一下,覺得其他還沒講到的想法都有點私人,違反我自己使用社群網站的原則,所以就筆記之,如果我自己忘了(很擅長於此)那就算了:
日記、半途而廢、上輩子、上上輩子、寫得出來、每個人都生活的不容易、寫不出來
新新
新新
特別喜歡的
P.370
「也會有完全想不到其他東西的時候嗎?」
「那種生存性的危機嗎?」
「妳要這樣稱呼也可以。」
「我的經驗是,那種時刻可不少呀。」
「那怎麼辦呢?」
「有一次,我在泡麵裡面加波菜,就度過危機了。」
「失去勇氣這件事,與失去記憶是很相似的。一個人只要能憶起菠菜加泡麵,那就是吃番茄加蛋,也會有用。」
新新
書摘沒有摘到,但後面的書信集中我很喜歡孫梓評提到關於埃及國王和記憶的事:「埃及國王達姆斯與發明字母系統的神明托特會面,對托特說:你發明之物乃有助於遺忘,而非記憶。」
新新
我想到就會打開手機的設定,清除快速緩衝資料,這件事情跟我持續不懈地做書和電影與日常的筆記有點類似。通常不是想要留下什麼,純粹因為自己的存取記憶體不夠大,不清空就沒辦法正常運轉,所以得把某些東西重寫或是複製下來,然後才可以繼續往前。
新新
有的時候我剛按完送出就忘記自己打了什麼,過幾天回頭看噗感覺十分新鮮,尤其是從頭到尾自己自言自語的噗,簡直不像出自我的手。
最神秘之處發生在填寫心得回函還有寄送卡片/明信片上,我得用遺忘自己寫過什麼來面對自己寫下了某些很誠心的感想這件事,所以被回覆的時候經常有點呆然,又有點害羞,好像有某個第二人格搞定了一切,然後我一覺醒來就得到了愛的回饋。
新新
蘇西說這是 #文化差異
新新
我還在想自己到底要不要想辦法克服這個害羞感
新新
新新
@after148722 - #書摘 張亦絢《永別書》 彷彿呂赫若還真是個地下又地下,來自愛沙尼亞的鞭笞...

彷彿呂赫若還真是個地下又地下,來自愛沙尼亞的鞭笞重金屬樂團主唱。而且成軍不過一個月。臉書上只有十個朋友。(p.28)

@urmytragedy - #睡前節錄 #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 「勸導人不要自殺的理由,沒有一個是穩...
「勸導人不要自殺的理由,沒有一個是穩穩站得住腳的。任何事情都有解決的辦法?這不是真的。而且問題不在辦法,而在於我們對於解決事情,已經喪失興趣。想想父母親友會有多麼悲傷?這也不是真的。你們拿孤兒們怎麼辦?一個人只要對自己了解得夠深,就會發現,他如果不是戶籍上的孤兒,也會是人生中的孤兒。」
新新
suzie
嗯,而且我覺得我們之間的文化差異很可愛XD
by 喜歡當著對方的面馬上拆信拆禮物,並覺得這是一種禮貌,但認知並尊重不同文化的蘇西
新新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