アフォン☆日本在住
各位好!昨天下午我發了 這個噗,很感謝各位認識或不認識的噗友轉貼與回應!
在看調查結果之前,先說明一下這次調查的原因:
アフォン☆日本在住
自己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需要與創作者進行溝通,而每位創作者所重視價值觀也都不盡相同。
我也曾經有過好幾次將"我的價值觀"過度投射到創作者身上而產生爭執與摩擦;
剛好昨天身邊的朋友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而成為了我發這個調查的契機。
以結果來說,我是想提醒自己"別人和你有不同的價值觀",並且藉此重新思考與創作者要保持在什麼樣的關係上。
アフォン☆日本在住
關於這次排序重要度的五個面相:
我希望能了解創作者的價值觀,所以五個面相是"由創作者主觀判斷"的因素
當然實際上會影響判斷的因素比這些還要更多更複雜,但為了瞭解大致上的看法所以簡化成五個類別。
以下是我設計出這五個選項時,心中認為這選項代表的意義;或許有噗友在對選項的解釋與我有出入,但自己內心清楚自己為什麼做這個選擇即可。
アフォン☆日本在住
1.酬勞-除了稿費或版稅的固定金額以外,包含薪資/工時比,非物質上的報酬(成就感,人情)或沒有酬勞等等
2.創作自由度-業主對於作品有多少要求(包括要求創作與自己喜好風格不符的作品)、業主修改的權限大小、作品的版權歸屬等
3.企劃規模大小-企劃總預算、參與者數量與品質,產品發行量,企劃執行時間長短;這裡不單指"已經投入的部分",也包括"預計投入的部分"(或著叫願景)
アフォン☆日本在住
4.企劃可達成性-這一題我的想法是指"這個企劃可以產出的機率"。我有認識的作者會希望作品能夠是"如同原本預期的形式被發表出來",也不希望作品因為企劃取消而被浪費掉(即使著作權歸還給作者)。不過感覺上讓人誤會成"我是否有能力完成業主的要求"的樣子;這部分應該要改成別的詞彙會比較好。
5.業主給我的印象-這包含業主的名氣,背景經歷,交際手腕,你與他的私交等等
アフォン☆日本在住
當然現實考量的因素會更多更複雜,所以把1排第一不代表你唯利是圖,而是代表酬勞的合理與否會優先影響你的決策。
而且每個人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對創作的價值觀都不同,所以請不要有"當然OO最重要那還用說","XX根本就不重要還提"的想法
這種一廂情願預設立場的思考方式常常是導致爭執的原因。
アフォン☆日本在住
以下為調查結果
總共47位噗友回答,統計至最後一位為baboon63
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數量-4.企劃可達成性:20票
認為最不重要的因素數量-3.企劃規模:28票
去除掉可能造成歧異的「4.企劃可達成性後」,最重要的為「5.業主給我的印象」15票;最不重要的為「3.企劃規模」28票
アフォン☆日本在住
最後自己下一個結論:提案者不要自誇自己的企劃規模有多大陣容多華麗,保持良好的形象與操守,並且認真企畫完成才是重點...
アフォン☆日本在住
Q:說這麼多阿不就自由心證,那你說這麼多廢話幹嘛?
A:我說過了,是再次提醒自己有不同的價值觀。而看完上文的人們能夠因此有獲得一些新的想法,我打這麼多字也就值得了(自以為)。
アフォン☆日本在住
補上五個選項的結果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我想問一下,一般社團在同人場擺攤賣本
這樣的行為是否算是"創業"的基礎架構?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又或者是要用其他的名詞去定義?
❤草莓❤cwt A07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 我覺得不算,撇開以此為生的大手跟能有小賺的中手,大多數的人擺攤都是沒什麼賺甚至(考量到時間投入)賠錢的,一開始就不是以當作事業的心態投入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草莓❤cwt A07 : 要有商業行為的基本是產品,不管是無形的還是有形的,有了產品就能算創業,只是這個這個利潤能否讓自己溫飽是台灣新創公司、個人工作室、網路商城最大的問題,所以我的認知中,本本就是商品,去同人場擺攤就能算是商業行為,而這樣一個過程可以叫創業,不知我這樣的認知是否太偏頗?
❤草莓❤cwt A07
有個實際案例,一個小姐妹在假期在自家院子擺攤賣檸檬水賺夏令營的參加費用,結果被開罰沒有經過允許擺攤,必須收掉。
規模性跟持續性都要經過考慮,不然照你的說法,拍賣網站不管你多久賣一件物品賣多少錢,都應該要收營業稅了。
BIGP
因為企劃達成才有成果啊,不然不能當資歷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所以創業的本質還是先有一個產品,沒有衝突啊www
商品的獲利是用成本的100%在算的時候,稅打下去的淨利還能給股東發紅包呢www
重點還是在於"如何從手上的一個產品到一個上市上櫃的公司的過程",不知是否跟你說的衝突?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想知道這個過程怎麼演變?去找鄭伊廷的Growth hack課程,至少不扯學術理論,只講實戰的know how,非常值得XDDD
❤草莓❤cwt A07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 如果你的定義是有商業買賣行為就是創業那沒什麼需要問別人意見的必要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