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貓✟鬼靈精怪🍷
【感想】 愛倫坡 讀嘛讀嘛
⚠️劇透注意
📖愛倫坡驚悚小說全集(一)
我讀這個版本。由於都是短篇所以會分批匯集起來簡述心得。
https://imgs.plurk.com/Qv0/tax/Y0SSeeiYL3WNEafABW9B7FCphzL_lg.jpeg
尋到這本算是愛倫坡一應俱全的作品集,才開始重新溫習老坡的作品。職業病關係,現在看到坡的英姓POE一直想到乙太網供電設備〈ry
廢墟貓✟鬼靈精怪🍷
廢墟貓✟鬼靈精怪🍷
⭐《莫爾格街兇殺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瑪麗•羅傑奇案》(The Mystery of Marie Rogêt)
⭐《黑貓》(The Black Cat)
⭐《金甲蟲》(The Gold-Bug)
⭐《莉姬亞》(Ligeia)
廢墟貓✟鬼靈精怪🍷
⭐《莫爾格街兇殺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瑪麗•羅傑奇案》(The Mystery of Marie Rogêt)

愛倫坡短篇作品裡有個名為C‧奧古斯都‧杜賓爵士(或音譯另擇杜彭or杜邦)的法國奇人,其觀察力、聯想力及思考力清晰敏銳,以他為主題的短篇偵探小說在本書裡僅有三篇。愛倫坡為描述這位奇人光解釋「心智分析」和「聰明伶俐」的差異,便用了三至四大段,以著名的惠斯特橋牌、西洋象棋和西洋跳棋來舉例。

初讀時對此稍感不耐,沒想到重複閱讀幾次後愈讀愈有意思。究竟「心智分析」是怎麼樣的特殊,令作者竭盡全力也要寫這麼多來敘述?看來應該鎮靜下來仔細明白一下。
廢墟貓✟鬼靈精怪🍷
據說福爾摩斯的原型部分參考來自杜賓,包括探案穿插的冒險及鮮明古怪的個性皆能從中看出端倪,而柯南道爾則在自傳中表示福爾摩斯主要以過去自己一個擅長運用觀察力的教授為模版。

儘管如此兩人推理風格仍然不盡相同,前者以業餘為樂,後者則當起偵探顧問〈福爾摩斯自封的行業〉作為正職。兩者最明顯的差異點在於邏輯推導過程的縝密度。我和部分網友意見相同,認為在於歸納推理的過程,愛倫坡描寫推演方式顯然更加嚴謹縝密。有機會去讀這幾篇,會發現愛倫坡以杜賓的觀點去陳述各種兇案可能性時,他將每一個可能性的沙盤推演都寫得相當完整,甚至長篇論述到中途會無聊瑣碎的記憶到煩死〈稱讚意味〉
廢墟貓✟鬼靈精怪🍷
有趣的是,提到神探杜賓,福爾摩斯的推理小說首集《血字研究》中,華生曾拿福爾摩斯與杜賓相喻,結果被老福噱了一頓;島田莊司的《占星術殺人案》石岡和巳用御手洗潔比喻福爾摩斯,也被御手洗潔噱了一頓,這是推理作家間傳承開玩笑的方式嗎,你們煩不煩(rofl),俗話說怪人有怪人對人事物的戀棧方式(?),這樣我只會更加明白福爾摩斯多在意杜賓,御手洗潔多在意福爾摩斯👍🏻,我只好全都酸全都愛
廢墟貓✟鬼靈精怪🍷
《莫爾格街凶殺案》的破案關鍵點有兩項,其一源自於看似絲毫垃圾情報的人證談話,其二則是恰巧成為障眼法的釘子。其中障眼法釘子這部分的論述描寫讀起來頗有趣,看似被長釘給釘死的窗戶,誰會曉得釘子的釘頭跟釘身實際上是斷開的?警察封鎖現場時看見窗戶被釘子釘死,腦海中便出現了「窗戶被釘死,嫌犯沒可能從此處逃走,因此這房間變成了密室。」結果杜賓仔細搜查時將窗戶用力一扳即開,和愛倫坡化名的搭檔還一起證實窗戶上下拉開再闔起,窗上的釘頭與窗下的釘身能夠密合。
廢墟貓✟鬼靈精怪🍷
《瑪麗‧羅傑奇案》提到某個自己也推崇的觀點──關於巧合的想法。愛倫坡將巧合歸類在不可解釋的範圍內,儘管巧合的機率用數學能運算出來,然而它本身連續發生這件事情就屬於不可解釋的範圍。愛倫坡在文中表示「世界上的事情主要就是分為兩大類,可解釋與不可解釋,而想試圖用其中一論點當成概全原則很不明智。」我覺得這解釋超強,這幾乎等於反驗證科學跟神祕學不相互牴觸,因為領域不同。

以上論述並非引用,是讀完他的故事將其囊括後重新整理成綱要。
廢墟貓✟鬼靈精怪🍷
另外此案把屍首棄置水中後多久會浮起的各項因素考量寫得十分詳盡……愛倫坡很厲害的點是設計一份漏洞百出的兇案報導,新聞撰稿人想刻意引導讀者誤判情勢的內容,爾後再由杜賓讀完報導,陪同讀者一起一字一句揪出疑慮來個別擊破。看完感想是實在囉嗦的太強大了……

故事將每件疑點說明很細,其中點出了很有意思的盲點:要和人辯論時,切勿總使用特例,要找出常例以證。特例往往會被反對方以「個案」駁回。
廢墟貓✟鬼靈精怪🍷
⭐《黑貓》(The Black Cat)

此篇初次讀完很迷惑,二次溫習後有瞭解到些許如失控的黑暗--愛倫坡的《黑貓》撰文教授所提:「主角的自我被黑暗吞噬卻毫無自覺的驚悚」而今重看倒覺得兇手為何蠢到要明示給警察。當然這是自己看事情角度有所變化的關係吧,認為何必在此時自曝。不過愛倫坡設計傲慢地昭告這件事重點在於,當事人已經是非分辨不清,連犯罪亦不該引以為傲並張揚這點都無法辨識了。

複習完這篇,遙想起磚頭書有介紹過愛倫坡……這本American Literature(當年學長姐愛用暱稱:磚頭)
https://images.plurk.com/4l8X0UhvvQTGnR7mr5F3Vh.jpg
廢墟貓✟鬼靈精怪🍷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horter...目前最新版本是第八版上下兩冊,台灣敦煌有上架。本書有節錄三篇愛倫坡的代表作,雖然沒收錄《黑貓》,倒想起當年這門課,教授有另外提供薄紙本《黑貓》作為課外material。

本篇恐怖小說中最令自己在意的是砌成牆尾這段。之前讀中世紀相關書時有提及「某些懲罰方式是將人活生生砌進牆洞裡面的例子」。黑貓這篇則藏屍在牆裡,誠如CSI犯罪現場還有美國幾案類似手法。砌牆這點還尚待深入考察。

故事尾端由那隻名為普魯托〈冥王〉的黑貓喵叫才暴露出主角殺妻案,整個故事各種疑點詭譎無法解釋,形成了一股陰鬱跟心理驚悚的壓力。
廢墟貓✟鬼靈精怪🍷
⭐《金甲蟲》(The Gold-Bug)

《金甲蟲》的暗號解謎屬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故事是一場尋寶,然而賣點在於符號判讀,與《福爾摩斯探案》的跳舞小人相同概念是解碼暗號的關鍵在於英文字母的常用次序,揀選出最常見的字母e, t, a, o, i等下去做解析,此概念柯南也有雷同的動畫影集以此為出發點並重新設想一起新案件。本篇小說也因整體故事趣味性及符號解謎成了拯救愛倫坡窮愁潦倒時期最大金援的一篇,據說同樣是出自於本人意外。

《金甲蟲》和《跳舞小人》兩者皆有密碼表列出,邀請讀者一同參予猜測及聯想,對於能和作者一起推理互動感到相當有趣。前陣子排行榜有名的《S》,據說讀者可以參予推理解謎但價格不斐,我尚且需要時間仔細考慮。
廢墟貓✟鬼靈精怪🍷
⭐《莉姬亞》(Ligeia)

這是一篇描寫愛倫坡對於女性與愛情看法的故事。同樣以此為題材的還有其他三篇,全部合起來可以發現部分軌跡相同,能透析出愛倫坡對女性保有著崇高美麗卻又有某種畏懼的扭曲之愛。

借屍還魂的莉姬亞,這篇剛開始完全看不出來會往這個方向發展。筆墨間將莉姬亞這名女子形容的十全十美,彷彿天上女神降臨人世,藉由他人軀體重新還魂的過程卻描寫得頗為驚悚,沒有夢幻唯美感包覆女神重新再臨的雅致,而是讀者巴不得拜託太太甭復活,請回天上地下來世再會、再也不會。
廢墟貓✟鬼靈精怪🍷
莉姬亞借屍還魂(借羅薇娜屍身)的過程很掙扎,死了又活、活了又死,總算好不容易,主角看著心底深愛的莉姬亞終於擺脫死神而復甦,最後卻以驚悚懼怕作結。死去的那人縱使回來也不再是那人了。和人類轉變成吸血鬼的意義雷同。閱讀其他作品,有些作品中會用魔法等等代價喚回亡者,小時候很單純,心想著回來即好,殊不知從沒想過靈魂被替換的可能性,或者靈魂依舊相同但經歷過死亡遭遇後的心境讓性格不再從一。
廢墟貓✟鬼靈精怪🍷
感謝噗友提供了由澀澤龍彥所著《解剖情色學》引介瑪麗‧波拿巴(拿破崙家公主)分析愛倫坡精神世界的觀點:「愛倫坡得以解脫的時刻,唯有在他深愛的女人死亡的時候(如同他死去的母親般)。因為只有在深愛的女人逝去,他才能終於從亂倫的良心譴責中擺脫。」

澀澤龍彥列舉瑪麗‧波拿巴的分析,並羅列愛倫坡其他類似作品加以舉證,認為坡只能在虛幻界裡燃燒愛火,是故其故事中所創造的女人全是冷酷無情、宛如幽靈般的存在。甚至進而延伸出愛倫坡有戀屍癖的傾向。

不過我單讀這部份時認為《解剖情色學》的觀點多有爭議,僅羅列這本書部分看法。對此我不便說什麼,畢竟沒看過這本書自然不可定論,澀澤事實上也還沒說服我。
廢墟貓✟鬼靈精怪🍷
但有件事想寫起來……關於上述「愛倫坡故事中所創造的女人全是冷酷無情、宛如幽靈般的存在。」聯想到了比利時象徵派畫家─費爾南‧克諾普夫(Fernand Khnopff)描繪筆下女性時都以官能絕美、散發頹廢與死亡氣息的冰冷女子,猶如幽靈般。曾經讀的書中介紹過其中一幅畫作是《銀之三重冠》,後人將他標籤成「擅長描繪女人魔性與神性的二元對照。」

雖說難以理解這類型藝術家,無論從小說也好畫作也好,他們心中面對女性的深切看法,然而從《莉姬亞》或《銀之三重冠》中讀出女性之於他們的神祕感和距離。
廢墟貓✟鬼靈精怪🍷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