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3:36 AM
248
169
為什麼作家老是拖稿?|MPlus
「德威克提出:不愛挑戰的人認為,天賦才能是固定的、是打從出生就已經決定好是否具備的東西。而享受挑戰的人認為,天份是能夠透過反覆練習做不擅長的事情培養出來的。」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3:36 AM
「她將前者定義為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而後者為「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對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挑戰是增強個人能力的機會;但對於固定型的人來說,挑戰則是測驗個人能力水平的量尺。當他們發現不如自己所想得那麼優秀時,不但沒有成為改善提升的動力,反而開始衡量自身能力,思考是否應該找一份要求不高的工作。」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3:37 AM
「這種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並害怕被人揭穿的恐懼其實非常普遍,臨床醫學將這種心理作用命名為: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統計數據發現,數量驚人的成功人士(特別是女性)都認為
自己並非靠實力贏得現在的位置或成就,並覺得自己處在隨時會被別人拆穿騙子身份的風險中。
」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3:37 AM
「此外,他們可能還會做出心理學家所說的「自我設限行為」(self-handicapping),
故意做出一些妨礙自己的狀況,作為表現不佳的藉口。
例如刻意在考試前去看電影,考不好就能將原因歸咎於沒有讀書,而不是自身能力不足;而如果考得很好,還能誇獎自己天賦異秉,不用讀書也能有好成績。而「不願抄襲別人」或是「停筆太久寫不出東西」,往往成為許多作家對自己沒有成功的完美藉口。」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3:38 AM
…有種被萬箭穿心的感覺
超電磁迴轉壽司
@ck50878
說
Tue, Jun 21, 2016 3:39 AM
(不敢接話的逃走
純夜
@monboy0820
Tue, Jun 21, 2016 3:40 AM
雖然我不是作家 但自我設限行為我倒是常做(X
PSP@純度 有用嗎?
@PlayStationPortable
說
Tue, Jun 21, 2016 3:43 AM
ゆうジョ
@anryrna
說
Tue, Jun 21, 2016 3:45 AM
wenbao⎝(・ω´・ )
@wenbao
Tue, Jun 21, 2016 3:46 AM
我以前出身的攝影論壇末期時,很流行所謂一張流芭樂
貼作品的人每個都說自己不會拍照,作品獻醜傷大家的眼睛抱歉
然後只貼一張他千中選一的作品
伊軍領袖
@titain
說
Tue, Jun 21, 2016 3:49 AM
不知道如果有哪個不讀空氣的真的去給他指教一番會怎麼樣www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3:51 AM
捏捏爸是成長型,我有八成是固定型...orz
伊軍領袖
@titain
說
Tue, Jun 21, 2016 3:52 AM
證明你現在已經是成功人士了wwww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3:54 AM
[准將]
@ulyness
Tue, Jun 21, 2016 3:58 AM
其實這個分類也是大概,不是完全就這樣。舉個就在眼前的反例:
我一直覺得黑貓有冒牌者症候群,但是你覺得他是哪種思維模式呢 _A_
他還會拿自己的思考模式出來當武器開嘲諷呢 _A_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3:59 AM
[准將]
: 他是變態
coly.dll
@coly1222
Tue, Jun 21, 2016 4:03 AM
(被射成刺蝟
ゆうジョ
@anryrna
說
Tue, Jun 21, 2016 4:06 AM
[准將]
: 原來有開嘲諷嗎?
熟成紅茶無糖去冰
@serflygod
Tue, Jun 21, 2016 4:12 AM
之前在批踢踢討論過天份這問題,很驚訝大多數人覺得天份強大於努力
熟成紅茶無糖去冰
@serflygod
Tue, Jun 21, 2016 4:13 AM
甚至認為就算努力也贏不過那些有天份不努力的人,總覺得這想法很奇怪啊
亞倫
@Alan33633
說
Tue, Jun 21, 2016 4:25 AM
熟成紅茶無糖去冰
: 沒奇怪啊, 反正就是一堆不想努力而想要把有在努力的拉下來的人而已
阿茶/敖珂索
@garnetauxo
說
Tue, Jun 21, 2016 4:41 AM
在某一條線之上,同樣的努力,天賦會變成一堵不可跨越的高牆,但是那必須在很頂尖的部分⋯⋯⋯
希紋
@dvnik
說
Tue, Jun 21, 2016 4:42 AM
JUMP系都一直在潛意識教你血統>努力了XDDDDD
阿茶/敖珂索
@garnetauxo
說
Tue, Jun 21, 2016 4:43 AM
在那條線之下,肯努力都會有收穫啦⋯⋯但是天賦多少還是有加成
熟成紅茶無糖去冰
@serflygod
Tue, Jun 21, 2016 4:45 AM
是說不努力也不知道自己天份怎麼樣啊
熟成紅茶無糖去冰
@serflygod
Tue, Jun 21, 2016 4:45 AM
天份其實蠻抽象的
wenbao⎝(・ω´・ )
@wenbao
Tue, Jun 21, 2016 4:52 AM
努力本身也可以視為一種天份
啥都不會的白爛肥小明
@borgliu
說
Tue, Jun 21, 2016 4:54 AM
只有我想問: R姊(!?)你這次C90要準備用+10%還是+50%的印刷費? (光速逃)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4:55 AM
啥都不會的白爛肥小明
: 極限是30%,因為我隔天要出發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4:56 AM
是說目前也都ギリギリ保持在30%+的邊緣就是了(遠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4:56 AM
…是說這不是別噗的東西嗎!!
沃夫☆別再當年剿匪不力了
@wolfgangc
Tue, Jun 21, 2016 4:57 AM
希紋
: JUMP...然後對照 友情x努力x勝利 的招牌...
坦克羊
@TankGoat
Tue, Jun 21, 2016 5:01 AM
天才不會努力的,因為他們根本不會覺得每天用十六小時去做一件他天份興趣所在的事值得稱為「努力」
蒼流俊
@ZEROX123456
Tue, Jun 21, 2016 5:39 AM
好文
草祭時壹
@ggdkssy
說
Tue, Jun 21, 2016 6:51 AM
我高中的國文老師跟我聊過, 其實有不少作家都會有"為賦新辭強說愁"的一種創作模式; 他自己當初為了寫一篇小說, 把自己搞得超鬱悶, 然後兩個禮拜就擠出了兩萬多個字的小說.......
伊軍領袖
@titain
說
Tue, Jun 21, 2016 7:34 AM
草祭時壹
: 大陸那邊的當紅網路文學作家的低標是一日萬字以上
萊特司
@lightl
說
Tue, Jun 21, 2016 8:05 AM
路過 想起一段話
美國心理學家漢瑞特·布莉卡說:“女性對成功的解釋和男性迥然不同,男性常把成功歸於自己的能力強,失敗則是任務太艱巨;女性則通常把成功歸於自己的運氣好,失敗則歸罪於自己的能力不足。男人女人分別以這種方式解釋自己的成功,也同樣看待別人的成功。這種對待自我能力的曲解,必然助長女性的自卑感,阻礙女性管理者的成功。”
野良, 扁尾。
@noranekomatagi
Tue, Jun 21, 2016 12:53 PM
(黒猫肚子上被打穿好幾個洞)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12:57 PM
野良, 扁尾。
: 再送你幾個
野良, 扁尾。
@noranekomatagi
Tue, Jun 21, 2016 1:01 PM
[Я]2025奮鬥中
: ギリギリ本~いけない30%~(熱唱)
野良, 扁尾。
@noranekomatagi
Tue, Jun 21, 2016 1:02 PM
萊特司
: 嗚咿莫非我是女性type思考!?
野良, 扁尾。
@noranekomatagi
Tue, Jun 21, 2016 1:03 PM
[Я]2025奮鬥中
: WHY!! WHY巴我KANAHEI家的小畜(略)!!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Jun 21, 2016 1:05 PM
載入新的回覆
「德威克提出:不愛挑戰的人認為,天賦才能是固定的、是打從出生就已經決定好是否具備的東西。而享受挑戰的人認為,天份是能夠透過反覆練習做不擅長的事情培養出來的。」
貼作品的人每個都說自己不會拍照,作品獻醜傷大家的眼睛抱歉
然後只貼一張他千中選一的作品
我一直覺得黑貓有冒牌者症候群,但是你覺得他是哪種思維模式呢 _A_
他還會拿自己的思考模式出來當武器開嘲諷呢 _A_
美國心理學家漢瑞特·布莉卡說:“女性對成功的解釋和男性迥然不同,男性常把成功歸於自己的能力強,失敗則是任務太艱巨;女性則通常把成功歸於自己的運氣好,失敗則歸罪於自己的能力不足。男人女人分別以這種方式解釋自己的成功,也同樣看待別人的成功。這種對待自我能力的曲解,必然助長女性的自卑感,阻礙女性管理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