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Thu, Apr 14, 2016 7:06 AM
511
391
[憂鬱症/精神科] #地方的噗友需要診所的推薦
覺得很多人不知道
現在路邊(?有滿多
精神科診所
可以和醫生療療
掛號只要100、藥費幾十塊
(這是噗主固定看的診所價格,各地區狀況可能不同)
【※請看下面有其他噗友的宣導~】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7:09 AM
個人不建議去那種大醫院看拉
我是在家裡附近的診所固定看、之後因為需要去了大醫院開證明
大醫院的醫生看到我固定看診的那家醫院說:
這家醫生很好啊!
他們用的要比我們醫院的都好!
(大醫院可能有些規定不方便
離開時付了600問診費(不含證明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7:15 AM
判斷自己需不需要去找醫生、可以去網路找看看自我調查問卷
基本上,長時間處在壓力環境+心情不好無法排解、常常會想起來、注意力、能力變差。
這些都是腦袋累壞了的證明。
如果你現在開始猶豫起來的話,就馬上去找醫生吧,這也是因為憂鬱症影響的。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7:19 AM
※憂鬱症是因為腦袋分泌賀爾蒙的功能異常、吃藥是幫助修復你的腦袋。通常是三四周見效。副作用會心悸、手抖(定時服用比較不會有問題
吃藥不會沒有用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7:19 AM
以上,歡迎補充、指正
berry273
說
Thu, Apr 14, 2016 7:21 AM
可以推薦一下例如有甚麼診所嗎? 只看過醫院的身心科 其實有時候也想不要跑那麼遠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7:21 AM
berry273: 我只是很隨便的GOOGLE了一下家裡附近的診所(查了才知道很多
選了推薦的其中一個。
我看的是這家:
陳炯旭診所部落格
squid829
說
Thu, Apr 14, 2016 7:21 AM
我現在也改去診所,比大醫院能聊的時間更多,服務也更好,不過我的掛號+藥是3百多拿一個月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7:24 AM
squid829: 神秘的價差...
我剛開始也是看大醫院的,時間一長他就開始想趕你走...
kiwi33
Thu, Apr 14, 2016 7:26 AM
請問有人是住台北有推薦的嗎?
因為之前查的診所都很貴 負擔不起>_<
melon815
Thu, Apr 14, 2016 7:29 AM
同樣需要台北推薦,拜託各位了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7:35 AM
大醫院人太多,說現實點醫生跟你的對談時間不長他無法正確判斷你是什麼症狀(何況第一次掛診的人,起碼你都要去跑個兩三趟才能讓門診醫生有初步的概念去了解你大概是什麼病情)
parrot13
Thu, Apr 14, 2016 7:35 AM
我目前是在大醫院看,也有去過一般的診所,但是診所的收費真的差很多,我在大醫院看,500塊左右就可以拿三個月的處方籤,可是診所看一次就破千,還不包含藥,所以我也很想知道診所真的有差這麼多嗎?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7:36 AM
藥費的部分要看,有的比較新的藥就很貴(我自付過100的新藥)
另外
每個人的體質所對應的藥不同
所以有些藥不見得對你有用,你必須一試再試,試到一個適合你體質的藥為止(換了三~四種才找到自己體質的藥的人)
goose5
Thu, Apr 14, 2016 7:37 AM
其實中南部有些地方是只有大醫院才有身心科/精神科的……(這邊雲林人)不過好處是可能因為看診病患少的關係,在中南部的大醫院看診不會被趕,因為醫生整個下午的門診可能就你一個病患
whale831
Thu, Apr 14, 2016 7:37 AM
需要桃園推薦...去國桃園長庚,感覺沒用而且也需要折騰才能到otz
龜山地區希望
parrot13
Thu, Apr 14, 2016 7:38 AM
然後心理諮商的部分,也是5、6百上下,也是在大醫院,在外面的診所就是4位數起跳,台北的話有聯合社區諮商服務,可以上網查一下。
berry273
說
Thu, Apr 14, 2016 7:39 AM
我在大醫院看大概都是一個月500(一次一個月的藥)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7:40 AM
parrot13: 我去的診所官網寫是有補助的 , 這方面的資訊希望有人補充
我一開始是因為大醫院很貴、又要跑很遠、滿困擾要不要再去看
才發現有診所而且很便宜的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7:41 AM
這裡高雄人~去過高醫和成大,人都很多,要等,小診所在高雄比較有名的是元和雅,但是元和雅一樣人不少,約6點看診等到7點也是有可能的(這裡的時間只是先到並非時間一到就換你看診)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7:45 AM
建議大家辜狗離家近的診所或者騎著車在附近晃晃來尋找野生的身心科診所(規模可能跟一般牙醫差不多大),方便比較好。
大醫院和小診所因為在健保體制上分級不同,所以門診費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接著是藥費的問題。吃一個月的安眠藥(史蒂諾斯)有健保的話我忘記是免收藥費還是收幾十塊就能讓你好好睡一覺…看你吃的是什麼藥,例如躁鬱啦帕金森氏症啦,藥的種類不一樣價格就不會一樣,有的貴有的便宜。
總之先去看看吧,通常藥費有健保,都不貴的~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7:48 AM
我自己的看法是諮商四位數是屬正常的,五六百已經是特別的補助,雖然不親切也有點讓人難以接近(或是會讓原本絕望的人更絕望<?)不過心理諮商是比門診醫生更深入、更私密且專業的的單獨對談治療
我在診所診斷是憂鬱症,但是在其他地方診斷是躁鬱症,所以門診醫生並不能全然地了解你的症狀,但就目前的統計和一些初步認識應該是有個系統來判斷你比較偏向哪種方向(我猜啦XD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7:48 AM
有的還可以申請連續處方箋,看一次可以領三個月的藥(不是一次拿三個月的藥,是下次複診=三個月後)
這樣看一次就很超值
(喂)
去身心科不麻煩的,別擔心!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7:57 AM
石牌的話我記得有王永良診所,在捷運2號出口那附近。醫生是文質彬彬但沒戴眼鏡的型男大叔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8:03 AM
藥費我記得健保給付好像是$100,超過就跟你收了,所以我也很難告訴大家確切得自付金額(因為要看藥)
自費100都還算好的,防血栓的保栓通(Plavix)一盒像斯斯那麼大,自費就要$1000/盒…
還有更貴的藥但忘記了
睡覺藥通常不貴啦
進貨價也才RY
如果去A診所看過後要改去B診所,是否可以和A申請診斷書/病歷之類的東西拿去給B診所?這樣B就能更快掌握你的病情。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8:03 AM
parrot5:
這裡有不良動機的病患!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8:06 AM
這個不清楚耶!但我改去別的地方看時醫生就算知道你有在別的地方看過也沒跟我要過病歷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8:10 AM
順便貼個
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會工作師的差別 - 醫林漫話 - udn部落格
讓大家釐清遺下XD
kudu205
Thu, Apr 14, 2016 8:12 AM
目前在台南,也是看診所,覺得環境比起大醫院來比較不會有太大的壓力,目前藥慢慢增加也是一兩百左右的價格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8:12 AM
apple415:
他可以開診所就代表他有執照啊大大!
只是在醫療分級裡大概是醫學中心>地區醫院>診所這樣的感覺,他只要負責一家小小的診所捏,不需要那麼多成本就不需要那麼多門診費~你看看榮總一個月要請多少個藥劑師,成本就有多少了
還沒算醫生的薪水
醫生和藥劑師都不是靠你給的幾百塊在過活的…健保局還會給他們另一半的醫事給付,所以不用擔心啦XD
uranus93
Thu, Apr 14, 2016 8:13 AM
這邊有個問題想偷偷詢問一下,之前在查詢這方面相關的時候會看到有「就醫就會有紀錄」之類的部分,雖然一般公司之類的應該不會去調紀錄來看,但是在這方面還是有點擔憂⋯⋯還有用健保的話也會顯示曾經到哪家就醫的紀錄?由於這方面不是很清楚但有點在意,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詳細一下⋯⋯><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8:14 AM
幫噗主補充一下要的部分,憂鬱症服藥的治療就算一個月內有效果,但是必須服用半年甚至更久,
請不要因為覺得自己好像好多了就擅自停藥!很重要!畫重點!(O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8:18 AM
earth751:只要刷健保卡應該就能查出你上次是在哪裡刷的(例:哪間醫院或診所),健保局也有雲端病歷可以查詢…不過查詢需要醫事人員的卡片,所以不用擔心會外洩w
轉院/轉介時的確不需要自己提供病歷(但是提供也可以)例如你那個A說是憂鬱B說是躁鬱的情形,你直接拿A的病歷資料給B,上面不就會寫「憂鬱症」了嗎?B就會參考一下A的意見…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8:19 AM
earth751: 謝謝補充 這很重要><
不能擅自停藥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8:20 AM
apple415: 你是說我的嗎? 都是精神專科醫師喔(剛剛看了一下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8:21 AM
apple415: 你這麼一說!我被醫生診斷要去看心理師時也都是跑大醫院耶,這樣你所謂的路邊就不清楚了><雖然元和雅好像也有心理諮商,但我沒有在那邊做過
可是因為主治醫師是高醫的教授兼醫生所以他就讓我轉去高醫做鑑定和諮商ry
saturn11
Thu, Apr 14, 2016 8:21 AM
whale831: 鶯歌不知道方不方便
推鶯歌車站附近的養心診所
parrot13
Thu, Apr 14, 2016 8:22 AM
工作的話可以不要說,因為查不到(我有醫療背景),現在雖然有雲端藥歷,但是有些意願會問你願不願意登陸,有些則不會(不會問的幾乎都是小診所居多),如果擔心的話,就請醫院不要公開就好。
雖然我也不確定是不是可以拒絕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8:23 AM
uranus93:
剛剛沒看到你的樓
我說的詳細一點,刷卡下去能看到最近五筆的用藥記錄(幾月幾號,在哪家醫院或藥局)。但
刷卡機必須要插著醫事人員的晶片卡才行。
只有醫生或藥師才會有卡片,如果你公司沒有這種國家認證的醫事人員,就不可能讀得到你的用藥資料…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8:23 AM
apple415: 恩 是的 只有醫生 不過我第一次去大醫院看也是只有一個醫生
後來去開證明 是一個醫生, 旁邊有人 但是是書記(還是護士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8:24 AM
公司也沒有權力和健保局去調任何員工的病歷。放心吧!
parrot13
Thu, Apr 14, 2016 8:24 AM
然後我個人是在中和的雙和醫院看,有諮商師和精神科醫生,費用在我去過的大醫院裡是最低的,可以參考看看。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8:26 AM
parrot13:我記得不是醫事人員的話應該也無法進入雲端病歷資料庫?
很少要進去,所以忘記了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8:28 AM
我記得諮商心理必須經過門診的診斷判定,不是隨隨便便都可以掛到的樣子?(診所的醫生是這樣跟我說的
uranus93
Thu, Apr 14, 2016 8:28 AM
謝謝大家上面的解答!另外還想問像是這樣的就醫紀錄,自己尚未滿20所以這部分都還是家裡面在處理的,是否就無法避免家人會看到呢>< 之前無意間看到這串就一直蠻在意的不好意思TT
[閒聊] 就醫紀錄-報稅時要小心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8:29 AM
而且諮商真的很難約時間,當時瞄到高醫的時間表超嚇人(被排到一個月後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8:32 AM
apple415: 恩 我的狀況是有明顯事因的
不是重度憂鬱症的
我噗首的內容有令人誤會的地方需要改嗎XD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8:33 AM
【宣導一下】
諮商師≠精神科醫生
前者是那個貴貴的
因為他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在給你做諮詢輔導…精神科醫生是開藥解決你腦袋激素/化學信號失常的問題,例如癲癇就是一種神經的過度放電,吃藥調回來就好了。
憂鬱症一部分也和激素失調有關。
不是精神科只丟藥給你吃!是有些情況只要吃藥就可以了!
(未到七年之病,不求三年之艾)
fig561
Thu, Apr 14, 2016 8:34 AM
在台南的診所!
很喜歡我的醫生,雖然沒看過但是醫生說台北古亭的林亮吟醫生是她的老師
另外本身唸相關科系也常看到林亮吟醫生的名字
parrot13
Thu, Apr 14, 2016 8:41 AM
parrot5: 其實只有有醫事人員的身分都可以進去,不過有些是使用醫事人員身分而非醫事人員
例如我
,而且其實勞基法也沒說雇主可以調閱員工的就醫及用藥紀錄,所以也沒關係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8:43 AM
uranus93:所以說,你爸媽有醫事人員資格及卡片嗎?
YES→亞敗了
NO→查不到
接著是查詢出來的內容,基本上是
「3/12 健康診所」「4/12 平安診所」,通常你去看得精神科診所都只叫「XX診所」,妳爸媽知道方圓百里外所有的精神科診所名字嗎?(YES→亞敗了 NO→看不出來)
被問起你就說「我路過進去看感冒」這樣就好了,歹就補!
parrot13
Thu, Apr 14, 2016 8:43 AM
uranus93: 應該不會被發現,我獨自就醫快5年,我父母也都沒發現(?
parrot13
Thu, Apr 14, 2016 8:45 AM
earth751: 不用轉診,可以直接預約,不過每家醫院不同,你可以直接打電話去問,像是我看的醫院就可以直接預約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8:45 AM
如果妳覺得不放心,你看完精神科後找家藥局走進去,問他可不可以刷你的讀卡記錄給你看好了(喂)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8:49 AM
parrot13:
我也是你這種狀態
不過Master通常都會在旁邊盯著,你根本不可能把他的卡偷出讀卡機拿給任何人…
除非他那張備用卡扔在哪裡生灰塵
不過一讀取就會留下記錄,所以有在哪裡被盜讀的話也會被記錄進去才對…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8:53 AM
apple415: 我是希望能提供為錢困擾的噗有一個選擇
(以前也是在困擾這個 自己跑大醫院也不方便 不知道診所可以價格這麼和善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8:54 AM
大家補充的信息 有點 不知道從何整理起 比較好
uranus93
Thu, Apr 14, 2016 8:57 AM
這邊瞭解了,真的非常感謝幫忙解惑記錄這部分的大家><!也辛苦噗主了,謝謝你提供這麼好的資訊噗讓大家討論TOT!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9:05 AM
搪塞大絕:「我人懨懨的(挖郎sen sen a),我去看個感冒!」(迅速鬼隱消失)
失眠和有鬱症的都可以用
有時候跑太慢就會被家人抓進籠直接送到耳鼻喉科診所哦~所以機靈點www
不用報備就別講了
turtle49
Thu, Apr 14, 2016 9:07 AM
【宣導一下】
心理諮商是心理諮商,精神科是精神科,請不要該做心理諮商卻跑去精神科只因為想省錢。
fig561
Thu, Apr 14, 2016 9:11 AM
我有看醫生但是我也有看心理諮商,如果覺得諮商師很貴但是還是學生的大家可以尋求學校的諮商中心!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9:11 AM
樓上說得好~
不過其實沒關係啊,反正精神科醫生覺得該把你丟到諮商師那裡他就會丟啊~你又不是醫生,怎麼有能力判斷自己應該被丟在哪裡。所以先去看個精神科就對了啊!
你要花100被丟到諮商師那裡,還是花500被丟到精神科那裡?
運氣好有看對的話還不會浪費第一筆門(誤)診費…
fig561
Thu, Apr 14, 2016 9:12 AM
另外心理師有分臨床和諮商兩種~
turtle49
Thu, Apr 14, 2016 9:20 AM
呃可能有點誤解我的意思?我是想告知大家如果已經被醫師評斷為該去諮商的人,千萬不要因為跑大醫院很麻煩或很貴就不去。
前面回噗的噗友看起來有些對於大醫院人多又貴還會趕你走的這些缺點感到不滿,但心理諮商目前為止大多還是大醫院才比較會提供,所以千萬不要為了省掛號費放棄大醫院的諮商改去小診所精神科。我不是說小診所不好,而是諮商與精神科畢竟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
fig561
Thu, Apr 14, 2016 9:23 AM
不過有些小診所也會有提供啦,可以詢問看看
諮商很貴沒錯,不過就算是小診所醫師也不能聽你講一個小時,但是諮商提供的服務通常都是一個小時。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9:24 AM
turtle49:應該不會這樣啦XD該諮商的不去諮商,身體狀況往下掉應該很明顯的,自己也會知道~
turtle49
Thu, Apr 14, 2016 9:25 AM
何況我目前身為諮商從業人員,
我不認為精神科與諮商相互的轉診與評估是合適的
。
原因由於我還想保住飯碗所以請容我三緘其口,但我個人覺得初診的選擇非常重要。
snake713
Thu, Apr 14, 2016 9:25 AM
我找了一下台北有一家叫做
心禾診所
,有看到上面提過的林亮吟醫生,還有我自己以前接觸過的心理師,我是還沒去過這診所不知道情況如何,但是應該可以參考看看。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9:30 AM
turtle49:原來是諮商從業人員,那
可以麻煩你推薦幾家不錯的諮商診所嗎?
感謝!
squid829
說
Thu, Apr 14, 2016 9:37 AM
我現在在天晴看,是一個女醫師,對女性比較有親近感的可以考慮
camel735
Thu, Apr 14, 2016 9:37 AM
melon815: kiwi33: 雖然是新北,不過輔大站的晴美身心科醫生不錯,他不是那種會亂開藥的醫師。(我是從療養院的主治醫師推薦這位醫師而轉診的,特地從士林跑去新莊就診XD)
parrot13
Thu, Apr 14, 2016 9:37 AM
parrot5:
只是我家老闆都直接把卡放在我口袋了
turtle49
Thu, Apr 14, 2016 9:38 AM
parrot5: 就是因為諮商的治療歷程很長,改善與惡化都不明顯,因此常常會出現來進行諮商的個案覺得不管去不去都沒有改變,最後就直接不去的狀況。但實際上來說精神科通過藥物是迅速見效的,可是其一副作用很多,其二
心因性形成的東西最終還是要靠解開心結才能根治
。
parrot13
Thu, Apr 14, 2016 9:39 AM
其實我覺得這個噗應該要先區分『精神科醫生』、『心理諮商師』和『臨床諮商師』,貌似很多人分不太清楚
newt927
Thu, Apr 14, 2016 9:40 AM
請問一下
不能擅自停藥但是如果藥都沒效反而副作用一堆
然後一直換藥也是一樣的效果也是不能停藥嗎…?
turtle49
Thu, Apr 14, 2016 9:41 AM
parrot5: 老實說我沒辦法。
諮商這種東西很難說好或不好,而是適不適合自己。我不可能知道什麼東西適合你。
fig561
Thu, Apr 14, 2016 9:51 AM
parrot13: 贊同
ಠ_ಠ
Thu, Apr 14, 2016 9:52 AM
parrot13: 還有家醫科、身心科呢 查資料的時候看到說都可以去看 就沒想那麼多了
fig561
Thu, Apr 14, 2016 9:52 AM
有時候停藥反而會惡化病情,用藥請一定要跟醫生討論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10:03 AM
建議把自己的副作用和任何服藥後的狀況都詳細記錄下來,就算你是吃藥的人,副作用是發生在你身上,但是對用藥來說還是相信專業會比較好
earth751
Thu, Apr 14, 2016 10:04 AM
最好可以記錄到那種類似「服用後N分鐘後開始心悸,心悸約N分鐘後緩和」這樣才能讓醫生更好參考或判斷,助你在短時間內不用受到更多煎熬或是可以更快找到符合自己體質的藥
goose141
Thu, Apr 14, 2016 10:28 AM
如果還是學生推薦到學校輔導處或心理諮商中心,也可以詢問你所在縣市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我記得費用會比較便宜,但不好掛。等等來貼一些諮商資源上來~
human415
Thu, Apr 14, 2016 10:36 AM
看精神科身心科要注意自己身上或是將要買的保險 壽險醫療險都可能因你的相關診斷記錄 成為不理賠的理由 診所或大醫院都一樣
mouse943
Thu, Apr 14, 2016 11:30 AM
感謝提供資訊QQ
之前也去看過幾次,但是因為家裡不能接受所以就沒有再去了,但是考慮到自己的狀況又覺得應該要持續去看……可是真的進了診間又什麼都不敢說OTL
lime269
Thu, Apr 14, 2016 11:38 AM
醫學中心跟診所本來等級就不同,擁有的資源也不同,怎麼會有人去嫌大醫院貴…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human415
Thu, Apr 14, 2016 11:44 AM
一開始沒有看過的話 健保鼓勵小病先看診所 嚴重的幫你轉到大醫院可減少部份負擔 也是因為台灣的健保制度 規定心理治療要由醫生開立 所以不求醫而直接尋找諮商管道一開始是沒健保的
human415
Thu, Apr 14, 2016 11:50 AM
精神科整個的病理演進 與心理諮商有時不完全相同 例如用藥 台灣只有精神科醫師可以開藥 也較傾向用藥物解決 主張先不吃藥的心理治療法與諮商師 在台灣也無法單獨提供醫療性質的幫助
human415
Thu, Apr 14, 2016 11:59 AM
選擇求助是正確的 不管是身心科或是輔導中心 張老師專線等等 找到一個你能信賴的專業人士 他才能幫到忙 台北而言我知道的還有區公所醫院提供的心理諮商服務 是照健保收費 有困擾要不要掛號就醫的可以先參考
human415
Thu, Apr 14, 2016 12:07 PM
如果看到精神科確診並且開始用藥那麼上面提到的 就是自己停藥有很大的復發風險 反彈症狀等 是更傷身如果不希望吃藥而想使用諮商 也必須清楚告知你的醫生/諮商師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12:20 PM
turtle49: 我問你的問題很簡單,讓我再重複一次:
「原來是諮商從業人員,
那可以麻煩你推薦幾家不錯的諮商診所嗎?
感謝!」
parrot5
Thu, Apr 14, 2016 12:24 PM
我沒有要去看醫生的需要,但是這個噗上的主旨是「詢問有沒有什麼不錯的精神科/諮商診所」,所以麻煩您,
既然您是諮商從業人員,應該對醫療資源很熟悉。
可以麻煩你推薦幾家不錯的諮商診所嗎?
我已經推薦了石牌的診所,現在換您了。請推薦幾間您熟悉並覺得不錯的諮商診所給大家。我想您應該很熟悉您那附近的同業才對…
swan527
Thu, Apr 14, 2016 12:47 PM
我想我懂turtle49的意思,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所以無法推薦所謂“不錯的諮商診所”,因為他覺得不錯的不見得適合。這種東西還是得自己慢慢去試才行,我想他是出於職業責任感才會說無法推薦的。
fig561
Thu, Apr 14, 2016 1:12 PM
每個人適合的諮商師本來就不一樣,我也是中途換過才遇到比較適合我的(雖然我是求助於學校系統啦
mole49
Thu, Apr 14, 2016 1:26 PM
每個人適合的不一樣+1
曾經求助過學校系統,結果反而變成現在的心理陰影……v_v"
每位醫生和諮商師習慣的方式和流派都會不太一樣。可能主要是傾聽你的想法,也可能是給你建議,光是建議就有很多不同的講法,例如有的人需要被打醒(?),有的人不能接受太直接的建議等等
turtle49
Thu, Apr 14, 2016 1:52 PM
parrot5: 我回覆我沒辦法了,也說明原因是因為諮商必須要以自身適合為主,不建議聽他人推薦了…你為何要問兩次?是有哪裡不懂嗎= =
turtle49
Thu, Apr 14, 2016 2:06 PM
諮商有非常多種流派,每個流派都有自己的優缺點、自己的諮商方式,也各自有不同的效能。
這就像是醫院裡面有牙科耳鼻喉科等不同科別一樣,我無法針對未知的普羅大眾推薦某科的某醫生,何況就算是我個人覺得藥到病除的醫生也可能就是跟別人不合啊……因為諮商不是服用固定成分的藥物,同樣的流派不同的人也會不同,很抱歉我真的就是無法推薦!
turtle49
Thu, Apr 14, 2016 2:13 PM
這個噗是想要徵求推薦的診所沒錯,你親身體驗過願意推薦也完全沒問題,但是因為這個噗是想幫助心理有困擾的人,所以我認為即使我不夠切合主題,也想要盡力科普相關知識,因為我正好有這些資訊,我也很希望可以用這些資訊幫助到他人。
可能我身為一個小小的從業人員,不具證照資格,說出來的話也會被當成空談吧。但我至少做了我在這個噗裡想做的了,問心無愧。
言盡於此。
snail527
Thu, Apr 14, 2016 2:37 PM
臺中的話推薦好身心(在豐原)跟開心房(在臺灣大道)診所,醫生都很和善XD掛號費是150,我自己吃的藥沒有多加錢喔!
newt927
Thu, Apr 14, 2016 2:53 PM
apple415: 恩…因為是朋友的情況
一直很擔心他
他是因為覺得到大醫院問診那些費用會比較高
所以都一直是在藥局拿藥
可是我覺得那樣子的方法吃藥對他身體負擔很大,因為一直在換劑量就又更多的副作用,可是又沒辦法停藥…
他的情況沒辦法繼續在學校就讀所以也沒辦法在學校進行諮商…
sun343
Thu, Apr 14, 2016 3:46 PM
感謝樓主的分享//
我這兩天正在想要不要寫個email詢問醫生自己的情況究竟需不需要就醫,
而倒是剛剛在網路量表上竟然真的測出
建議尋求諮詢
的結果卻讓我笑出來了啊WWW(笑點很奇怪
mole49
Fri, Apr 15, 2016 4:39 AM
捕推永春的佑泉診所葉醫師,醫師人很好,就是看診人數有點多所以問診時間比較短xP""
掛號200,拿兩週藥個人是藥費40
snake73
覺得
Fri, Apr 15, 2016 9:05 PM
盡量不要一個人待著!!一個人容易使情況惡化,儘管沒有跟認識的人講話或互動,也建議要去有人的戶外。(路過)
ಠ_ಠ
Fri, Apr 15, 2016 9:43 PM
謝謝大家不吝嗇、為了他人而戰(?
最近深感相關訊息的不流通,網路上往往都是些片面資訊、甚至合著誤解、自我詮釋
不明白的人就是不明白,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沒找不到對的路
甚至開始傾向一些心理直銷團體的奇妙門路
請不要謝謝我,提供資訊&討論的都是你們大家!!
newt927
Sun, Apr 17, 2016 4:41 PM
朋友是高雄人QQ" 不過還是謝謝推薦Q_Q
我有推薦他去戶外可是他說他一個人沒有動力但是我遠在台中也無法說道就到ˊˋ
whale831
Sun, Apr 17, 2016 5:07 PM
真的會很需要自己以外的動力><
自己一個人根本連門都不想出
squid829
說
Sun, Apr 17, 2016 5:35 PM
有朋友最近跟我提到他在上心理課程....我一聽就很直銷,而且不覺得他人有比較好
snake73
說
Sun, Apr 17, 2016 7:09 PM
這感覺像是我看很多市面上標榜的暢銷書,就覺得呃……(到底
用減肥誘惑出門運動行嗎??(用盡方法說服他們意味
mole49
Sun, Apr 17, 2016 8:54 PM
有些狀況真的連出門都有問題xP" 還記得以前有次被強行拖出門散步,結果走到一半我就大崩潰,蹲在角落不走了
whale831
Sun, Apr 17, 2016 9:14 PM
我自己算是有病識感的><"(雖然情況也還沒到特別嚴重
所以會跟認識的朋友約固定聚餐,算是半強迫自己不管怎樣有跟他們約就得出門
不過年紀大了...要固定聚餐也難了,他們都很忙,我有不能老麻煩他們...
snake73
覺得
Mon, Apr 18, 2016 7:03 AM
強迫如果產生厭惡感,後面容易導致不出門吧(嚴重懷疑)。
其實說是出門也要慎選地點……不然打騷擾親友的電話我覺得也不錯(???),但是果然沒有全身出門的那種浸泡在別的環境似的那種好……循序漸進誘拐!!!(類似這種?網路聊天→電話聊天或單方面說話→去家裡附近便利商店)
這種時候真的特別需要其他人……
whale831
Mon, Apr 18, 2016 7:07 AM
我只是挑適用於自己的方式
如果是我媽我大概也不太想出門,因為我重視"朋友"跟"約定",只要是真心的約定就要做到,況且這是出自於自己意願,因為有意識所以想改善
如果是比較嚴重根無病是感的就真的不要硬拉...
whale831
Mon, Apr 18, 2016 7:07 AM
跟家人出門我會有壓力,但跟朋友就不會
所以我選了一個自己能適應的方法想辦法去改善
squid829
說
Mon, Apr 18, 2016 8:46 AM
是說我最近很困擾 有沒有什麼讓生活比較開心的方法(躺地
newt927
Mon, Apr 18, 2016 2:27 PM
我朋友的世界只剩她男朋友...
但是男朋友是網路上認識的而且遠在香港於是她就更嚴重了
不過只要看到她男朋友他就甚麼都好的感覺orz
朋友因為吃藥所以導致沒食慾超級瘦小的Q_Q
我都跟她說可以去找自己曾經有興趣的東西去做
然後就他找朋友一起做餅乾了
有好一點點Q_Q
但是就擔心如果他沒有她男朋友那怎麼辦orz
dog335
Mon, Apr 18, 2016 5:44 PM
跟原PO看過同一家XD 分享一下自己就醫的經驗
覺得自己過度焦慮又消沉憂鬱的情況已經嚴重影響生活於是選擇就醫,看的是精神科醫師(可以開藥)
初診時醫師會花點時間跟你聊聊你的情況(30min以內),我當初會選擇就醫就是想藉由藥物改善情況所以有要求醫師開藥給我,最後開了一星期份的藥並約了下周回診
費用如原PO所言200NT有找
開的藥物是離憂+癒利舒盼錠(開什麼藥由醫生判斷喔每個人情況不同)
dog335
Mon, Apr 18, 2016 5:53 PM
隔週回診了幾次之後改為每兩週回診一次
醫師每次會問你近況……但老實說我的情況是沒由來的覺得提不起勁加上個人防備心算重,所以到後來看醫生幾乎只變成為了拿藥
後來有次給另一個醫師看診(同診所),多開了安眠藥給我
dog335
Mon, Apr 18, 2016 6:04 PM
就醫一陣子以後看的醫師介紹我去他在附近醫院的門診掛號,說那邊可以轉介心理諮商
掛醫院的身心科門診,費用是500有找(不含藥物)
門診時一樣是問問近況,然後由醫師轉介心理諮商師(健保有補助不用額外負擔費用)
我當時的情況是轉介諮商師約下次的時間,可以約四次(每週一次)會談每次約40min。視情況如果有需要繼續,再掛門診由醫師轉介再約
dog335
Mon, Apr 18, 2016 6:06 PM
對了心理諮商師不能開藥給你
醫院身心科門診的精神科醫師可以開藥給你
dog335
Mon, Apr 18, 2016 6:20 PM
有點記不得當初的流程總之看心理諮商師時有
.填寫憂鬱評量
.智力測驗(不全然是測IQ 還有看反應速度等)
.測完諮商師會寫份報告(一兩張A4)交到精神科醫師那邊~可以跟醫師要求自己印一份(要手續跟額外付費的樣子)
.好像是測完才另約四次的會診
.會診時心理諮商師會比較積極跟我談談我的情況
dog335
Mon, Apr 18, 2016 6:34 PM
總共看了半年的診最後自己停藥了(錯誤示範)
.最後停止的原因是覺得,對於看醫生這件事感到無比消極(覺得看的醫生都不適合、自己也不夠積極)
.自己對於吃藥有沒有效覺得:不知道欸好像有一點,但副作用的性冷淡蠻明顯的。這種藥物都要長期服用才會出現療效,但也可能是意識到「自己在看醫生會好轉的!」的心理作用(這種心理暗示也挺好的)
dog335
Mon, Apr 18, 2016 6:39 PM
翻了下上面的留言……不太確定自己看的是心理諮商師還是臨床心理師?有弄錯的話抱歉!
dog335
Mon, Apr 18, 2016 6:53 PM
結論的話覺得有困擾的人不用害怕,去求助看看醫生吧!精神科診所門檻費用真的不高,只是跟醫生聊聊抒發情緒的話也不錯,再由醫生來判斷你需不需要藥物治療
想改善自身情況的人面對醫生真的要積極一點!讓醫生知道你的狀況是很重要的,並且找到適合的醫生也很重要。我不會後悔當初去看了醫生,至少有試試XD
PS想問原PO是看哪位醫生呢有推薦的嗎?
ಠ_ಠ
Mon, Apr 18, 2016 6:59 PM
dog335: 竟然是同一家的 也是中壢人嗎XD
我覺得看醫生這件事也不一定是唯一解
我自己是分析過自己的狀況、也尋求過周圍可能有類似經驗同伴的協助
實際上只剩看醫生和吃藥這條路 (這件事被我排在最後其實一直不覺得自己有憂鬱症甚麼的)
後來吃藥的時候雖然每天不會有明顯變化、但是時間長了、再去比較一下當初的的狀況、確實是有可見的改善的。
ಠ_ಠ
Mon, Apr 18, 2016 7:00 PM
當然也是靠變換環境、家人的幫忙(醫生的角色就真的只是開藥、和幫我爸媽科普,本來就不對諮商有甚麼期望)
整個過程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性跟邏輯。
覺得自己也是滿幸運的...能慢慢找回自己
ಠ_ಠ
Mon, Apr 18, 2016 7:05 PM
也說不定 解答就是在神那裏呢WW
dog335
Mon, Apr 18, 2016 7:15 PM
哈哈哈對XD
我也是評估過自己當時已經無法讓自己快樂起來太長一段時間才決定看醫師靠藥物的
當時只告訴了一個朋友自己的情況(但也不敢太麻煩對方)、對家人完全不敢告知自己的狀況,所以其實算蠻孤軍奮戰的。外力真的很重要可以拉人一把可惜我沒有XD
dog335
Mon, Apr 18, 2016 7:19 PM
一直有在持續治療自己的內心,最根本的方法是了解自己、接納自己負面的部分等等
但還是時不時的陷入對什麼都提不起勁又負面的情緒之中,我覺得這個大概還是要靠藥物了
ಠ_ಠ
Mon, Apr 18, 2016 7:39 PM
外力幫助真的超級重要、環境的不可抗力太多
snake73
覺得
Wed, Apr 20, 2016 10:35 AM
我覺得吃藥是最後手段……不知道大家聽說過安慰劑效果嗎?
我一直覺得解藥在個人身上。因為好壞都是一體兩面的東西。
雖然人非常容易受到環境和他人的影響……
但是說不定人類真的有神秘力量
(滾啦)
parrot13
Wed, Apr 20, 2016 1:04 PM
其實有病識感就是走出來的第一步了,感覺到自己常常往負面的方向思考、以前有興趣的事情失去了動力......等等,看完上面的留言,其實大家都已經有基本的感覺到自己不同。
parrot13
Wed, Apr 20, 2016 1:04 PM
我自己是先看精神科醫生,一、二年後才接觸到諮商師(學校內的),然後開始一個禮拜一小時的面談。
parrot13
Wed, Apr 20, 2016 1:05 PM
以我自己的方式解釋,精神科醫師對我像是在『治療疾病本身』,我會失眠、過度呼吸和焦慮,醫師開的藥會讓這些症狀降低發生的機率(並沒有完全根治),將近五年的用藥,我現在只有在極度緊張或長期壓力下會發作,但是跟一開始比起來,真的好很多。
parrot13
Wed, Apr 20, 2016 1:05 PM
然後關於諮商師,對我個人來說,他是『幫助我解開心結』,找到會使我不安、情緒緊繃的狀況(還有我最開始憂鬱的原因,這裡不多做贅述),諮商師不會回答你該怎麼做,而是引導你自己找出最好的辦法,解決問題。
parrot13
Wed, Apr 20, 2016 1:10 PM
例如以之前捷運隨機殺人為例,受傷的人可能會有壓力創傷症候群,伴隨的可能是失眠、不敢搭捷運等症狀,精神科醫師會使用藥物幫助病患解決失眠的問題,而諮商師則是找出病患不敢搭捷運的原因,並且(可能)讓病患先到捷運站外,然後逐漸靠近的方式,最後讓症狀緩解。
parrot13
Wed, Apr 20, 2016 1:12 PM
當然不論是哪一種,都並非一蹙可及,二種治療同時進行是不錯的建議,但是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或是醫生的建議去求診。
aries743
Thu, Jun 15, 2017 2:28 PM
高雄:家慈診所
seal185
Wed, Aug 30, 2017 7:17 PM
千萬不要擅自停藥
好嗎
正在精神科見習的見習醫師路過
seal185
Wed, Aug 30, 2017 7:19 PM
如果副作用覺得很大請跟醫師說,他會幫你評估,自己停藥的話,有些藥是不能一下子停掉的(例如需要從一顆吃半顆然後再停藥),忽然停掉有的會造成症狀反彈/復發之類的⋯⋯拜託千萬不要自己停藥
otter565
Sun, Sep 3, 2017 3:51 AM
路過的憂鬱+抑鬱病友
非常同意樓上說的真的不要擅自停藥!按時服藥很重要!還有個人是不看台灣新聞(不管哪一台),自從關掉後我整個人好很多><
salmon51
Sun, Sep 3, 2017 5:46 AM
高雄 家慈診所+1,有看診跟可預約諮商
worm71
Sun, Sep 3, 2017 6:51 AM
不知道是否有幫助但提供一下住新北市自己的經驗
- 剛開始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先咕狗查ptt等大概了解有什麼資源和價位
- 實在太難過豁出去打了張老師、雖然接線人可能無法幫助太多但會聊聊安撫及問幾個問題了解然後提供資源資訊
- 第一次:張老師介紹的諮商中心之類的地方(記得不是診所)會先說明費用大概諮商1-2小時、因為費用千元左右個人覺得負擔高只去了兩三次
- 第二次:附近的區域教學等級醫院、掛號後醫生先了解再評估是否需服藥、也會推薦心理諮商並解釋依當前規定費用及諮商時間次數等、門診結束後與心理諮商約時間。當時費用只需門診掛號費、諮商次數約可四五次若超過可行期間則需再次掛號、醫生評估是憂鬱傾向的樣子還是有開藥只需固定領藥免掛號。諮商時也會說明次數及期間等規則、覺得比較習慣所以選擇這裡做了四五次諮商。
worm71
Sun, Sep 3, 2017 6:57 AM
其實經驗有點久遠現行規定應該已經不一樣了………但還是希望如果有人需要多點資訊可以幫助到!雖然醫生評估我並不是憂鬱症、但也強調「
如果覺得不舒服、就是不舒服、像生病一樣如果放任它就真的會生病了
」、也因此開藥也是輕微的(自己有偷偷查了一下xD)醫生也強調「
藥也許只能讓你感到好一點點、或是沒有感覺、都可以再掛號與醫生討論、不要自己決定停藥減藥
」自己的經驗是後來感覺沒那麼容易低潮不想吃藥、問過醫生說因為還在諮商所以建議我減半或好時可以一天少一次吃完不拿
monkey63
Sun, Sep 3, 2017 12:31 PM
我想請問哪裡有夜間或假日心理諮詢的醫院/診所呢?平常白天要上班不敢太常請假,被扣薪水是小事,但是太常請假會被霸凌的更嚴重或是揹工作上的黑鍋......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04 PM
不好意思路過很想提醒一下......
有就診需求的請先把保險該買的買一買,有診斷出憂鬱症之後保險業可是會把你列為拒絕往來戶的。(殘酷的現實)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06 PM
父母就是長期吃了幾十年結果~沒有~保險~現在人老了之後醫療什麼屁都沒保真是~超~痛~苦~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08 PM
憂鬱症不能亂停藥是對重度患者而言,基本上這個根本不用提醒,患者自己睡不著的時候就會乖乖求藥了。自己會懶得吃的時候就表示你根本不用吃了,藥這種東西能不吃就不吃,不要逼自己吃啦拜託。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10 PM
另外父母也是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在診所就診的,診所就很有效啦而且待了就再也不想走啦~別迷信大醫院啦,你以為大醫院的醫生有時間精力聽你廢話嗎~請找個對你有耐心的和藹醫生啊。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13 PM
另外想提醒,憂鬱症這種東西,在最高壓狀態時,反而不是最危險的。
當你壓力源其中之一瞬間消失時的潰堤,才是最可怕的。
請不要認為自己可以撐下去就隨意放置自己的情感,人的忍耐真的是有極限的。
可以依靠藥物,也可以訴諸宗教,但這些
都只是讓你輕鬆一點的治標法
,實際上你還是得找出讓自己痛苦的根源並解決,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16 PM
必須面對潰爛還有噁爛的蛆不斷扭動的傷口,硬把腐肉挖出,傷口才能慢慢痊癒。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16 PM
如果只是塗藥,傷口還是會繼續爛,爛到你變成蜂窩性組織炎,你才會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17 PM
真的,不管多痛苦,都該正視自己的感受。
我不希望看到在場的人承受跟我父母相同的痛苦。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23 PM
我父母近幾年在我的幫助下才開始會露出笑容(心靈輔導跟開心果功能),但這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大爆哭跟家庭革命還有鬧自殺跑急診換來的,血一樣的經歷。
根本的問題解決後,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現在爸媽的藥都開始減了,我想之後會越來越好的,希望在他們死前能完全停藥。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26 PM
最後......人啊,真的不要忙著工作忙著家庭,無論如何都要設法交到能推心置腹任何事情都能說的摯友。
而摯友這種東西,必須是雙向的交心才能獲得的。
如果希望自己被人關心,自己也要去關心他人,自己篩選一下總是能交到的。摯友不用多,一輩子一兩個就夠了,就可以讓你一輩子都不至於把所有事情都悶在心裡悶到崩潰了。
donkey9
Sun, Sep 3, 2017 2:27 PM
話太多了不好意思,這串讓我有點失控
uranus69
Sun, Sep 3, 2017 7:24 PM
我自己是學校心理治療(臨床心理師,免費)+精神科診所一起,時間安排成每隔 3~4 天就有一個專業人士負責解決我的焦慮,這樣讓我還滿安心的。吃了幾個禮拜的藥(中途有換藥)之後豁然開朗,覺得突然不知道跟心理師談什麼,就結案了,只剩下 2-3 週去診所回診跟醫師討論一下+拿藥。
lemon135
Sun, Sep 3, 2017 10:38 PM
提醒一下 ...如果有憂鬱頃向最好在還未看診前就保保險,現在醫療險審核只會越來越嚴格,跟醫院拿安眠藥也會拒保...
cherry65
Tue, Jan 2, 2018 4:44 PM
goose5: 不好意思打擾了,在找雲林的身心科時找到這噗,想請問有沒有推薦的診所或是醫院門診呢?有找了一下資料但大部分都在斗六,騎車要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才能到QQ
謝謝><
salmon83
Mon, Nov 2, 2020 2:21 AM
snake73: 吃藥有用,穩定下來才有爬出去的力氣,不然光是意識到不能這樣,但是對抗情緒已經用光所有力氣,這樣太累
salmon83
Mon, Nov 2, 2020 2:22 AM
我是這樣,吃藥比較平靜,比較有力氣做其他事情
lion361
Mon, Nov 2, 2020 2:21 PM
桃園推薦尚語身心診所,在內壢火車站附近走路就能到,裡面的黃嘉彬醫師,會很仔細的幫你評估跟討論病況。
fly629
Mon, Mar 1, 2021 3:46 AM
[時空旅人回舊噗]
因為看到上面有很多關於看諮商還是看身心科的爭議,這裡是諮商相關科系畢業生想回一下,台灣現階段諮商體系實際上仍然沒有像歐美國家那樣完善,效果具體能有多少其實很看緣分,有可能你花了非常多的錢換了很多家心理所都找不到適合的諮商師,更不要說諮商大多都是有時間、期程限制的。
fly629
Mon, Mar 1, 2021 3:52 AM
簡單來說你高額支出不一定能保證你會調整到多少程度,因此個人主觀想法對於"因為想省錢所以選擇不看諮商"是不太認同的(很抱歉,因為我現在已出社會知道很多人實際上就是沒錢去支付諮商的金額,你要一個領基本薪資的人每個月花五六千元在諮商是很不現實的),如果大家真的有一些想改善狀況的想法,光是有這樣的想法就已經很值得鼓勵了,找方便的身心科診所確實相較現實、能夠去實踐,也因為費用能夠支付,大家也較能夠去找到適合自己的醫生,如果到時真的判斷比起身心科,自己需要的是諮商也不會太遲,你的醫生或許也很願意去跟你做這方面的討論。
fly629
Mon, Mar 1, 2021 3:53 AM
我自己看過的身心科,大概一半一半的概率會遇到願意傾聽對方說話、令人感覺舒服的醫師,另一半則比較制式(雖然還是會聽你說但你會感覺就是不一樣),所以不要害怕去看身心科,你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其實跟他是諮商體系還是身心科體系出來的沒有太大關聯,而諮商說穿有一大半的效果是來自於"人"(諮商中稱之為諮商師與個案的關係)
fly629
Mon, Mar 1, 2021 4:00 AM
回復這個噗也一方面是想鼓勵自己,會想找諮商找身心科的人大概也覺得人生已經充滿苦惱,其實根本不需要再去增加自己的困擾。如果沒有金錢上的限制,當然直接去看諮商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如果有這方面的障礙而另闢其他路徑又未嘗不可?
在此也偷偷補充下,除了一般昂貴的心理所、行動心理師外,其實現在是有輕額的社區諮商資源的(去查好像是有照的心理師沒錯,但我沒看過,不能保證品質,而且這些資源通常要提前很早預約)。其他免費資源如生命線、張老師,我個人沒有那麼推薦,但如果應急需要還是可以看看。
fly629
Mon, Mar 1, 2021 4:08 AM
*個人主觀想法對於"因為想省錢所以選擇不看諮商"是不太認同的--->抱歉打錯,是要改成:個人主觀想法對於["因為想省錢所以選擇不看諮商"不對]是不太認同的
載入新的回覆
覺得很多人不知道
現在路邊(?有滿多精神科診所可以和醫生療療
掛號只要100、藥費幾十塊(這是噗主固定看的診所價格,各地區狀況可能不同)
【※請看下面有其他噗友的宣導~】
我是在家裡附近的診所固定看、之後因為需要去了大醫院開證明
大醫院的醫生看到我固定看診的那家醫院說:這家醫生很好啊!
他們用的要比我們醫院的都好!(大醫院可能有些規定不方便
離開時付了600問診費(不含證明
基本上,長時間處在壓力環境+心情不好無法排解、常常會想起來、注意力、能力變差。
這些都是腦袋累壞了的證明。
如果你現在開始猶豫起來的話,就馬上去找醫生吧,這也是因為憂鬱症影響的。
吃藥不會沒有用
選了推薦的其中一個。
我看的是這家: 陳炯旭診所部落格
我剛開始也是看大醫院的,時間一長他就開始想趕你走...
因為之前查的診所都很貴 負擔不起>_<
另外每個人的體質所對應的藥不同所以有些藥不見得對你有用,你必須一試再試,試到一個適合你體質的藥為止(換了三~四種才找到自己體質的藥的人)
龜山地區希望
我一開始是因為大醫院很貴、又要跑很遠、滿困擾要不要再去看
才發現有診所而且很便宜的
大醫院和小診所因為在健保體制上分級不同,所以門診費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接著是藥費的問題。吃一個月的安眠藥(史蒂諾斯)有健保的話我忘記是免收藥費還是收幾十塊就能讓你好好睡一覺…看你吃的是什麼藥,例如躁鬱啦帕金森氏症啦,藥的種類不一樣價格就不會一樣,有的貴有的便宜。
總之先去看看吧,通常藥費有健保,都不貴的~
我在診所診斷是憂鬱症,但是在其他地方診斷是躁鬱症,所以門診醫生並不能全然地了解你的症狀,但就目前的統計和一些初步認識應該是有個系統來判斷你比較偏向哪種方向(我猜啦XD
這樣看一次就很超值(喂)去身心科不麻煩的,別擔心!
石牌的話我記得有王永良診所,在捷運2號出口那附近。醫生是文質彬彬但沒戴眼鏡的型男大叔自費100都還算好的,防血栓的保栓通(Plavix)一盒像斯斯那麼大,自費就要$1000/盒…
還有更貴的藥但忘記了睡覺藥通常不貴啦
進貨價也才RY如果去A診所看過後要改去B診所,是否可以和A申請診斷書/病歷之類的東西拿去給B診所?這樣B就能更快掌握你的病情。
這裡有不良動機的病患!還沒算醫生的薪水醫生和藥劑師都不是靠你給的幾百塊在過活的…健保局還會給他們另一半的醫事給付,所以不用擔心啦XD
轉院/轉介時的確不需要自己提供病歷(但是提供也可以)例如你那個A說是憂鬱B說是躁鬱的情形,你直接拿A的病歷資料給B,上面不就會寫「憂鬱症」了嗎?B就會參考一下A的意見…
不能擅自停藥
可是因為主治醫師是高醫的教授兼醫生所以他就讓我轉去高醫做鑑定和諮商ry推鶯歌車站附近的養心診所
雖然我也不確定是不是可以拒絕剛剛沒看到你的樓我說的詳細一點,刷卡下去能看到最近五筆的用藥記錄(幾月幾號,在哪家醫院或藥局)。但刷卡機必須要插著醫事人員的晶片卡才行。
只有醫生或藥師才會有卡片,如果你公司沒有這種國家認證的醫事人員,就不可能讀得到你的用藥資料…
後來去開證明 是一個醫生, 旁邊有人 但是是書記(還是護士
很少要進去,所以忘記了[閒聊] 就醫紀錄-報稅時要小心
不是重度憂鬱症的
我噗首的內容有令人誤會的地方需要改嗎XD
諮商師≠精神科醫生
前者是那個貴貴的因為他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在給你做諮詢輔導…精神科醫生是開藥解決你腦袋激素/化學信號失常的問題,例如癲癇就是一種神經的過度放電,吃藥調回來就好了。憂鬱症一部分也和激素失調有關。
不是精神科只丟藥給你吃!是有些情況只要吃藥就可以了!(未到七年之病,不求三年之艾)
很喜歡我的醫生,雖然沒看過但是醫生說台北古亭的林亮吟醫生是她的老師
另外本身唸相關科系也常看到林亮吟醫生的名字
例如我,而且其實勞基法也沒說雇主可以調閱員工的就醫及用藥紀錄,所以也沒關係YES→亞敗了
NO→查不到
接著是查詢出來的內容,基本上是
「3/12 健康診所」「4/12 平安診所」,通常你去看得精神科診所都只叫「XX診所」,妳爸媽知道方圓百里外所有的精神科診所名字嗎?(YES→亞敗了 NO→看不出來)
被問起你就說「我路過進去看感冒」這樣就好了,歹就補!
我也是你這種狀態不過Master通常都會在旁邊盯著,你根本不可能把他的卡偷出讀卡機拿給任何人…除非他那張備用卡扔在哪裡生灰塵不過一讀取就會留下記錄,所以有在哪裡被盜讀的話也會被記錄進去才對…(以前也是在困擾這個 自己跑大醫院也不方便 不知道診所可以價格這麼和善
失眠和有鬱症的都可以用
有時候跑太慢就會被家人抓進籠直接送到耳鼻喉科診所哦~所以機靈點www
不用報備就別講了心理諮商是心理諮商,精神科是精神科,請不要該做心理諮商卻跑去精神科只因為想省錢。
不過其實沒關係啊,反正精神科醫生覺得該把你丟到諮商師那裡他就會丟啊~你又不是醫生,怎麼有能力判斷自己應該被丟在哪裡。所以先去看個精神科就對了啊!
你要花100被丟到諮商師那裡,還是花500被丟到精神科那裡?運氣好有看對的話還不會浪費第一筆門(誤)診費…前面回噗的噗友看起來有些對於大醫院人多又貴還會趕你走的這些缺點感到不滿,但心理諮商目前為止大多還是大醫院才比較會提供,所以千萬不要為了省掛號費放棄大醫院的諮商改去小診所精神科。我不是說小診所不好,而是諮商與精神科畢竟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
諮商很貴沒錯,不過就算是小診所醫師也不能聽你講一個小時,但是諮商提供的服務通常都是一個小時。
原因由於我還想保住飯碗所以請容我三緘其口,但我個人覺得初診的選擇非常重要。
感謝!
只是我家老闆都直接把卡放在我口袋了不能擅自停藥但是如果藥都沒效反而副作用一堆
然後一直換藥也是一樣的效果也是不能停藥嗎…?
諮商這種東西很難說好或不好,而是適不適合自己。我不可能知道什麼東西適合你。
之前也去看過幾次,但是因為家裡不能接受所以就沒有再去了,但是考慮到自己的狀況又覺得應該要持續去看……可是真的進了診間又什麼都不敢說OTL
「原來是諮商從業人員,
那可以麻煩你推薦幾家不錯的諮商診所嗎?
感謝!」
既然您是諮商從業人員,應該對醫療資源很熟悉。可以麻煩你推薦幾家不錯的諮商診所嗎?
我已經推薦了石牌的診所,現在換您了。請推薦幾間您熟悉並覺得不錯的諮商診所給大家。我想您應該很熟悉您那附近的同業才對…
曾經求助過學校系統,結果反而變成現在的心理陰影……v_v"
每位醫生和諮商師習慣的方式和流派都會不太一樣。可能主要是傾聽你的想法,也可能是給你建議,光是建議就有很多不同的講法,例如有的人需要被打醒(?),有的人不能接受太直接的建議等等
這就像是醫院裡面有牙科耳鼻喉科等不同科別一樣,我無法針對未知的普羅大眾推薦某科的某醫生,何況就算是我個人覺得藥到病除的醫生也可能就是跟別人不合啊……因為諮商不是服用固定成分的藥物,同樣的流派不同的人也會不同,很抱歉我真的就是無法推薦!
可能我身為一個小小的從業人員,不具證照資格,說出來的話也會被當成空談吧。但我至少做了我在這個噗裡想做的了,問心無愧。
言盡於此。
一直很擔心他
他是因為覺得到大醫院問診那些費用會比較高
所以都一直是在藥局拿藥
可是我覺得那樣子的方法吃藥對他身體負擔很大,因為一直在換劑量就又更多的副作用,可是又沒辦法停藥…
他的情況沒辦法繼續在學校就讀所以也沒辦法在學校進行諮商…
我這兩天正在想要不要寫個email詢問醫生自己的情況究竟需不需要就醫,
而倒是剛剛在網路量表上竟然真的測出建議尋求諮詢的結果卻讓我笑出來了啊WWW(笑點很奇怪
掛號200,拿兩週藥個人是藥費40
最近深感相關訊息的不流通,網路上往往都是些片面資訊、甚至合著誤解、自我詮釋
不明白的人就是不明白,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沒找不到對的路
甚至開始傾向一些心理直銷團體的奇妙門路請不要謝謝我,提供資訊&討論的都是你們大家!!
我有推薦他去戶外可是他說他一個人沒有動力但是我遠在台中也無法說道就到ˊˋ
自己一個人根本連門都不想出
用減肥誘惑出門運動行嗎??(用盡方法說服他們意味
所以會跟認識的朋友約固定聚餐,算是半強迫自己不管怎樣有跟他們約就得出門
不過年紀大了...要固定聚餐也難了,他們都很忙,我有不能老麻煩他們...
其實說是出門也要慎選地點……不然打騷擾親友的電話我覺得也不錯(???),但是果然沒有全身出門的那種浸泡在別的環境似的那種好……循序漸進誘拐!!!(類似這種?網路聊天→電話聊天或單方面說話→去家裡附近便利商店)
這種時候真的特別需要其他人……
如果是我媽我大概也不太想出門,因為我重視"朋友"跟"約定",只要是真心的約定就要做到,況且這是出自於自己意願,因為有意識所以想改善
如果是比較嚴重根無病是感的就真的不要硬拉...
所以我選了一個自己能適應的方法想辦法去改善
但是男朋友是網路上認識的而且遠在香港於是她就更嚴重了
不過只要看到她男朋友他就甚麼都好的感覺orz
朋友因為吃藥所以導致沒食慾超級瘦小的Q_Q
我都跟她說可以去找自己曾經有興趣的東西去做
然後就他找朋友一起做餅乾了
有好一點點Q_Q
但是就擔心如果他沒有她男朋友那怎麼辦orz
覺得自己過度焦慮又消沉憂鬱的情況已經嚴重影響生活於是選擇就醫,看的是精神科醫師(可以開藥)
初診時醫師會花點時間跟你聊聊你的情況(30min以內),我當初會選擇就醫就是想藉由藥物改善情況所以有要求醫師開藥給我,最後開了一星期份的藥並約了下周回診
費用如原PO所言200NT有找
開的藥物是離憂+癒利舒盼錠(開什麼藥由醫生判斷喔每個人情況不同)
醫師每次會問你近況……但老實說我的情況是沒由來的覺得提不起勁加上個人防備心算重,所以到後來看醫生幾乎只變成為了拿藥
後來有次給另一個醫師看診(同診所),多開了安眠藥給我
掛醫院的身心科門診,費用是500有找(不含藥物)
門診時一樣是問問近況,然後由醫師轉介心理諮商師(健保有補助不用額外負擔費用)
我當時的情況是轉介諮商師約下次的時間,可以約四次(每週一次)會談每次約40min。視情況如果有需要繼續,再掛門診由醫師轉介再約
醫院身心科門診的精神科醫師可以開藥給你
.填寫憂鬱評量
.智力測驗(不全然是測IQ 還有看反應速度等)
.測完諮商師會寫份報告(一兩張A4)交到精神科醫師那邊~可以跟醫師要求自己印一份(要手續跟額外付費的樣子)
.好像是測完才另約四次的會診
.會診時心理諮商師會比較積極跟我談談我的情況
.最後停止的原因是覺得,對於看醫生這件事感到無比消極(覺得看的醫生都不適合、自己也不夠積極)
.自己對於吃藥有沒有效覺得:不知道欸好像有一點,但副作用的性冷淡蠻明顯的。這種藥物都要長期服用才會出現療效,但也可能是意識到「自己在看醫生會好轉的!」的心理作用(這種心理暗示也挺好的)
想改善自身情況的人面對醫生真的要積極一點!讓醫生知道你的狀況是很重要的,並且找到適合的醫生也很重要。我不會後悔當初去看了醫生,至少有試試XD
PS想問原PO是看哪位醫生呢有推薦的嗎?
我覺得看醫生這件事也不一定是唯一解
我自己是分析過自己的狀況、也尋求過周圍可能有類似經驗同伴的協助
實際上只剩看醫生和吃藥這條路 (這件事被我排在最後其實一直不覺得自己有憂鬱症甚麼的)
後來吃藥的時候雖然每天不會有明顯變化、但是時間長了、再去比較一下當初的的狀況、確實是有可見的改善的。
整個過程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性跟邏輯。
覺得自己也是滿幸運的...能慢慢找回自己
我也是評估過自己當時已經無法讓自己快樂起來太長一段時間才決定看醫師靠藥物的
當時只告訴了一個朋友自己的情況(但也不敢太麻煩對方)、對家人完全不敢告知自己的狀況,所以其實算蠻孤軍奮戰的。外力真的很重要可以拉人一把可惜我沒有XD
但還是時不時的陷入對什麼都提不起勁又負面的情緒之中,我覺得這個大概還是要靠藥物了
我一直覺得解藥在個人身上。因為好壞都是一體兩面的東西。
雖然人非常容易受到環境和他人的影響……
但是說不定人類真的有神秘力量(滾啦)正在精神科見習的見習醫師路過
非常同意樓上說的真的不要擅自停藥!按時服藥很重要!還有個人是不看台灣新聞(不管哪一台),自從關掉後我整個人好很多><
- 剛開始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先咕狗查ptt等大概了解有什麼資源和價位
- 實在太難過豁出去打了張老師、雖然接線人可能無法幫助太多但會聊聊安撫及問幾個問題了解然後提供資源資訊
- 第一次:張老師介紹的諮商中心之類的地方(記得不是診所)會先說明費用大概諮商1-2小時、因為費用千元左右個人覺得負擔高只去了兩三次
- 第二次:附近的區域教學等級醫院、掛號後醫生先了解再評估是否需服藥、也會推薦心理諮商並解釋依當前規定費用及諮商時間次數等、門診結束後與心理諮商約時間。當時費用只需門診掛號費、諮商次數約可四五次若超過可行期間則需再次掛號、醫生評估是憂鬱傾向的樣子還是有開藥只需固定領藥免掛號。諮商時也會說明次數及期間等規則、覺得比較習慣所以選擇這裡做了四五次諮商。
有就診需求的請先把保險該買的買一買,有診斷出憂鬱症之後保險業可是會把你列為拒絕往來戶的。(殘酷的現實)
當你壓力源其中之一瞬間消失時的潰堤,才是最可怕的。
請不要認為自己可以撐下去就隨意放置自己的情感,人的忍耐真的是有極限的。
可以依靠藥物,也可以訴諸宗教,但這些都只是讓你輕鬆一點的治標法,實際上你還是得找出讓自己痛苦的根源並解決,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
我不希望看到在場的人承受跟我父母相同的痛苦。
根本的問題解決後,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現在爸媽的藥都開始減了,我想之後會越來越好的,希望在他們死前能完全停藥。
而摯友這種東西,必須是雙向的交心才能獲得的。
如果希望自己被人關心,自己也要去關心他人,自己篩選一下總是能交到的。摯友不用多,一輩子一兩個就夠了,就可以讓你一輩子都不至於把所有事情都悶在心裡悶到崩潰了。
謝謝><
因為看到上面有很多關於看諮商還是看身心科的爭議,這裡是諮商相關科系畢業生想回一下,台灣現階段諮商體系實際上仍然沒有像歐美國家那樣完善,效果具體能有多少其實很看緣分,有可能你花了非常多的錢換了很多家心理所都找不到適合的諮商師,更不要說諮商大多都是有時間、期程限制的。
在此也偷偷補充下,除了一般昂貴的心理所、行動心理師外,其實現在是有輕額的社區諮商資源的(去查好像是有照的心理師沒錯,但我沒看過,不能保證品質,而且這些資源通常要提前很早預約)。其他免費資源如生命線、張老師,我個人沒有那麼推薦,但如果應急需要還是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