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竹🍒
@JLLDRP
Sat, Feb 6, 2016 2:51 PM
8
[歷同+歷普] 手動轉,非常非常詳細、詳細到看完會很感動的推坑文啊啊啊
【漫畫/感想】葉明軒《大仙術士李白》
推坑噗也轉轉轉➤➤➤
[歡歡◆波利湯] 【漫畫】葉明軒《大仙術士李白》 - 感想文 、 -...
謝謝歡歡花那麼多工夫寫這篇
其他推坑與想法下收↓
絳竹🍒
@JLLDRP
Sat, Feb 6, 2016 2:59 PM
[【角噗宣傳部】] 《 - 那些年,我們一起腐的古人們 》 好久不...
然後……我是真的今天才知道有這個角噗團XDDD
絳竹🍒
@JLLDRP
Sat, Feb 6, 2016 3:32 PM
原作廚在那邊不爽自己喜歡的作品爆紅 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早就喜歡這個作品...
最近回去翻
這位太白哥哥
的中之噗不小心翻到很久前的話題,順便說一下最近對歷同的想法好啦。
歷史同人衍生是我覺得原作與二次創作邊界最模糊的文類——用這個術語前我猶豫很久——當「原作」不是某一本史書/某一固定範圍內的文本的時候。
絳竹🍒
@JLLDRP
Sat, Feb 6, 2016 4:01 PM
不論所依據的原作是官修史書、私修史書、個人筆記、詩話詞話、方志、近代學術新論等文獻,站在創作的立場都是平等的,創作者完全可以選擇把這些文獻當作純粹的素材,而不去探討其背景與形成脈絡。例如前陣子玩很瘋的
廢話體/古代廢文大賽
。
但我想求知慾強的人都會同意,不同類型的文獻可信度並不同,憑空下筆很危險,盡信書也很危險,尤其是書面材料彼此矛盾的時候。
絳竹🍒
@JLLDRP
Sat, Feb 6, 2016 4:05 PM
面對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作者在文本之內不妨盡情發揮,但在文本之外,亦可不厭其煩地提醒讀者歷史與小說的界域、紀實與虛構的界域。
絳竹🍒
@JLLDRP
Sat, Feb 6, 2016 4:18 PM
詮釋的衝突是一定會有的,就像同樣是一部詩經,經學家與史學家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聲韻學家與詩人也有截然不同的閱讀方式。
雖然經典永遠在那裡,我們走多遠它都還在那裡。
沒有一種觀點永遠是對的、永遠是無破綻的,畢竟每個時代有不同的需求,每個人都可能在一樣的文本中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新的詮釋可能是破壞性的推翻,也可能是補充性的重構。
絳竹🍒
@JLLDRP
Sat, Feb 6, 2016 4:24 PM
如果說新年有什麼願望,我想就是期許自己在未知面前永遠保持謙遜吧。
絳竹🍒
@JLLDRP
Sat, Feb 6, 2016 4:28 PM
-
本來想順便推幾篇lofter幾位喜歡大大的歷同,但電腦一直連不上lofter只好暫緩……就先這樣吧,插樓隨意。
絳竹🍒
@JLLDRP
Sat, Feb 6, 2016 4:41 PM
-
又想到一點,早期史語所論文的註釋都寫得很長,在20年前被認為是很先進的作法,註釋裡面甚至可能引用與正文相反的觀點(但如果把不相干的史料都扯進來就太炫學啦)。
這種寫註釋的方式,或許放在學術論文體例中有時顯得冗雜,但是放在一個容許多面討論而無標準答案的文本中,例如歷史同人,我覺得非常有趣而且值得推廣。XD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Feb 7, 2016 3:36 PM
啊你已經轉了rofl
我本來想今天弄完
老師FB及Plurk整理
再發一個重整噗www
絳竹🍒
@JLLDRP
Sun, Feb 7, 2016 4:51 PM
M_Melody
: 其實我很早就想轉啦,想說等地震噗沒那麼多時就轉(
已經把重整噗貼到首噗ww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Feb 7, 2016 5:31 PM
想讓它混在新年噗裡
(X
那我也把你這噗連結帶走了/
看到註釋的問題……講真,好希望《大唐李白》能正常寫註釋喔,不要把超長註腳混入正文
絳竹🍒
@JLLDRP
Tue, Feb 9, 2016 1:27 AM
《大仙術士李白》第9話 星期五就要上線了~ 還請繼續支持大仙術士李白!!! 上角川《FORCE》線上漫...
說實話我很佩服葉老師暫時不去看《大唐李白》的理由和堅持。
雖然我想就算看了也不會受到太多影響……方向差異太多(ry)
正常寫註釋的話大概比正文還長吧XDDDD
絳竹🍒
@JLLDRP
Tue, Feb 9, 2016 2:09 AM
張大春: XO傳言、本事和詩
題外話,看完這篇後好想知道大春老師認真寫註釋會是什麼風格……有點想去找他的碩論來看(ry)
鸚鵡杯
@MissingLibai
Wed, Feb 10, 2016 5:16 PM
真的方向差太多了不看也好XDD
何況大唐李白根本沒多少李白戲份
看了這篇之後
我也有點好奇〈西漢文學環境〉www
載入新的回覆
謝謝歡歡花那麼多工夫寫這篇
其他推坑與想法下收↓
然後……我是真的今天才知道有這個角噗團XDDD
最近回去翻這位太白哥哥的中之噗不小心翻到很久前的話題,順便說一下最近對歷同的想法好啦。
歷史同人衍生是我覺得原作與二次創作邊界最模糊的文類——用這個術語前我猶豫很久——當「原作」不是某一本史書/某一固定範圍內的文本的時候。
但我想求知慾強的人都會同意,不同類型的文獻可信度並不同,憑空下筆很危險,盡信書也很危險,尤其是書面材料彼此矛盾的時候。
雖然經典永遠在那裡,我們走多遠它都還在那裡。
沒有一種觀點永遠是對的、永遠是無破綻的,畢竟每個時代有不同的需求,每個人都可能在一樣的文本中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新的詮釋可能是破壞性的推翻,也可能是補充性的重構。
本來想順便推幾篇lofter幾位喜歡大大的歷同,但電腦一直連不上lofter只好暫緩……就先這樣吧,插樓隨意。
又想到一點,早期史語所論文的註釋都寫得很長,在20年前被認為是很先進的作法,註釋裡面甚至可能引用與正文相反的觀點(但如果把不相干的史料都扯進來就太炫學啦)。
這種寫註釋的方式,或許放在學術論文體例中有時顯得冗雜,但是放在一個容許多面討論而無標準答案的文本中,例如歷史同人,我覺得非常有趣而且值得推廣。XD
我本來想今天弄完老師FB及Plurk整理再發一個重整噗www
已經把重整噗貼到首噗ww
想讓它混在新年噗裡(X那我也把你這噗連結帶走了/
看到註釋的問題……講真,好希望《大唐李白》能正常寫註釋喔,不要把超長註腳混入正文雖然我想就算看了也不會受到太多影響……方向差異太多(ry)
正常寫註釋的話大概比正文還長吧XDDDD
題外話,看完這篇後好想知道大春老師認真寫註釋會是什麼風格……有點想去找他的碩論來看(ry)
何況大唐李白根本沒多少李白戲份看了這篇之後我也有點好奇〈西漢文學環境〉www